Android軟件開發數字資源庫建設路徑

時間:2022-09-05 11:03:07

導語:Android軟件開發數字資源庫建設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Android軟件開發數字資源庫建設路徑

摘要:教育的信息化建設趨勢日益加深,進一步推動了移動學習的產生與發展,適用于移動學習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必要性逐漸展現。在詳細分析了移動學習的特性的基礎上,對比傳統數字資源在移動學習應用中存在的不足,以高職院校“android軟件開發”這門課程為例,探討了數字教學資源庫建設路徑,希望能為高職其他課程數字資源庫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礎。

關鍵詞:移動學習;數字教學;資源庫;“Android;軟件開發”

2014年6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要“逐步實現所有專業的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1],2016年6月教育部頒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2]。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作為高職院校,加快實現建設優質的數字資源庫勢在必行。另外,由于近期疫情的不斷爆發,線上教學成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手段與方式,移動學習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日常途徑,在教學實踐中暴露出的如數字資源短缺、形式單一等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將勢必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基于移動學習的數字資源庫建設途徑,豐富改進數字教育資源是十分必要的。

1“移動學習”概念及特征

“移動學習”可以理解為采用移動通信技術,借助手機等移動設備,在不局限于學習時間長度和學習地點限制的情況下,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完成的學習。移動學習能夠方便教師與學生之間雙向交流。信息化技術的提高,促進了移動學習的形成與發展,數字化教學資源是移動學習的支撐,是參與移動學習的學生的知識獲取媒介。移動學習的主要優勢包含以下4個方面:①學習方式與環境更加靈活。除了傳統的教室外,學習者在室內、室外、路上,工作、生活或學習間隙的碎片時間,都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進行學習,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或實際需求,一次性或者反復地學習數字資源。②學習理念更加先進且高效。適用于移動學習的課程資源應該是精煉的、微型的,方便學習者記憶與理解,容易讓學習者獲得成就感,提升學習動力。并且,移動學習支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雙方互動交流,便于激發學習者思考,及時解答學生的困惑,進而提升學習效率。③學習效果更加具有可控性。利用移動終端設備完成的學習過程是可以進行監控統計的,如學習資源的訪問進度及下載次數、學習平臺的登錄時間及登錄次數、交流專區的留言內容、測試后的成績記錄等,通過這些記錄教師可以了解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如當前學習者學習完成了哪些模塊、通常采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時段學習、知識掌握程度如何等,從而調整教學方案,完善教學資源,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④學習主體劃分更加明確。有別于傳統課堂無差別的、定時定量的教學,在移動通信技術的支撐下,學習圍繞學習者展開,充分考慮了其作為學習的主體所應完成的學習任務,資源設計和學習平臺選項也都方便學習活動進行。移動學習下,學生既可以選擇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學習,也可以針對薄弱環節反復學習,用于加深鞏固。

2數字資源

數字資源是信息傳輸的載體之一,借助計算機、通信及多媒體技術,將數字形式作為載體獲取和傳輸信息。不同種類的數據庫或者自建的數據庫資源,各種各樣的網上的資源都可歸類為數字資源。隨著資源日漸豐富,有效的管理成為開展網絡教育的關鍵。教學資源庫是實現在線的教學活動的平臺,資源被系統統一管理,實現資源共建共享,以創建優質教育的資源,開展網上教育教學為核心,處理海量的資源,進行分布式存儲、管理、評價等[3]。在國家大力倡導下,隨著信息化教學的開展與提升,教學相關的數字資源庫作為信息化教學的核心支撐,其品質高低直接影響著信息化教學效果,所以建立優質的數字資源庫用于線上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3高職院校目前數字資源庫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為了更好地建設并完善數字資源庫,將其用于高職教學,首先需分析目前高職院校數字資源庫建設及使用中存在的不足,以“Android軟件開發”課程為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采用的數字資源包括自主編寫或網上收集的PPT課件、Word版或PDF版的文字資料或習題,通過云桌面或蘇亞星多媒體播放軟件等在課上播放給學生學習。但在此過程中,資料一般未經整理,較為分散,且不具備共享性,同一門課程的授課教師之間交流不通暢,重復建設資源的現象較普遍,學生也不能隨時進行課程數字資源的再學習,導致了資源利用率低,對課程教學的輔助效果差,無法體現其區別于傳統課本的學習優勢。

4“Android軟件開發”課程現狀

近年來,Android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智能設備的系統開發,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多數是Android系統,由此對掌握該項技術的程序開發人員的需求日益加大。各大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為了適應社會需求,開設了“Android軟件開發”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相關軟件平臺的開發能力。以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Android軟件開發”課程的講授存在一些難度與不足:①課程以項目式教學為主,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中案例雖然與軟件開發崗位相結合,但教學知識模塊顆粒度較大,每個項目涵蓋的知識范圍比較窄,不易擴展,也缺乏學生主體性和個性化的體現;②受學院排課時段限制,每堂課上課時間一般為90min,兩堂課間隔時間有時達3d以上,所以學生一方面不能將當堂內容充分理解消化,另一方面間隔過久使得學生非常容易遺忘;③課本內容知識含量有限且更新不夠及時,并不能很好地適應課程教學的需求;④軟件開發的課程難度比較大,對于高職學生而言較難掌握,容易失去學習興趣。所以課程改革將采用傳統教學與移動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讓學生訪問課程內容相關的數字資源庫,擴展知識面,充分利用課間、課后、新課程前等所有可以利用的時間,預習、復習、擴展加深學習,實現符合個人特性的自主化學習,由此針對這門課程開發適用于移動學習的更加優質的數字資源是必要的。

5數字資源庫的建設路徑

5.1資源庫建設思路

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充分利用數字資源,數字資源庫的建設要盡量保證資源的有序和完整,以此為目標制定有效的資源庫建設措施。首先通過課程性質得出課程的定位,而后確定課程的目標,分解課程內容,設置教學要求,最后設定評價標準,完成課程評價。課程的教學設計流程如圖1所示。適用于移動學習的數字資源內容設計原則如下。首先,資源形式盡量體現數字化特征。將教師教學全程用到的教學資源,如課本內容、課外拓展內容、習題、測試題目、學習總結、學生預習復習指導、實訓指導、學習狀況調研等文字資料盡可能地轉換為數字資源,并以PPT、音視頻、調查問卷等不同方式進行保存使用。其次,資源內容要適應多樣性終端設備。在移動學習環境下,學習資源設計要盡量適用于多種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時間上要滿足學生碎片化學習的需求,符合認知規律。移動設備種類不同,各參數不同,資源格式不同。資源設計時要考慮到這些因素,無論是圖形圖像還是音視頻,都要簡潔明了、格式通用、匹配設備。再次,資源內容要細化、顆粒度小、連貫性強。學生在線上移動學習時,往往希望能做短時間內快速學會知識點,所以資源內容盡量簡短,以小的知識點為單位進行模塊化,而且模塊之間耦合度要低,且排序上盡量連貫,用于方便高效地完成學習。最后,資源內容設置盡量合理的情景。資源設計時要明確預期達到的效果,考慮是否合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資源是否符合學生特性,例如高職院校的學生多數理論基礎較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雖然有較強的探索精神,但做事缺乏動力與持久性等;②學生是否能采用合理的設備,例如手機往往在學生中更普及;③是否能在合適的時間完成;④是否滿足職業教育的特征,與專業相關聯。總之,合情合理的教學情景是設計數字教學資源必須考慮的。

5.2“Android軟件開發”數字資源庫的建設

于高職院校而言,“Android軟件開發”這門課程開設于信息工程學院,面向移動互聯技術專業的學生,開設于大二上學期,屬于專業必修課。總體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基礎Android技術,由淺入深,通過項目式學習任務,提升實踐操作能力,能熟練搭建Android平臺,部署程序,具備Android軟件開發的技能。本課程數字資源庫建設流程,首先根據課程整體框架,確定學習內容,劃分教學模塊,細化為不同教學單元,確定教學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對應確定數字資源。設置如表1所示的課程相關數字資源。近年來由于疫情的影響,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的正常教學活動都受到了一定影響,為了響應國家關于停課不停學的政策[4],中小學及各大專院校均采用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這就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的信息化教學的發展。移動互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移動學習被日漸普及,各類型的學習平臺也相繼被開發使用。以高職院校為例,普遍采用的是職教云平臺、超星平臺,這類平臺設計基本滿足日常教學中的教師和學生的需求,涵蓋了課前、課中、課后的各個教學環節中所需要的功能模塊,包括任務的發布、簽到、測試、學習進度監控、作業提交、討論專區、資源的上傳下載等,有效提升了課程教學效果。通過職教云平臺可以下載國家專業教學資源、MOOC資源,還可以自建個人資源庫,針對“Android軟件開發”所建設的數字資源庫,可以在職教云平臺與學生分享,在移動學習中使用。

6結語

移動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催生了移動學習方式,但對應移動學習平臺的數字資源庫還不夠完善。特別是高職教學中,用于信息技術專業的課程資源部分還有待開發。本文分析探討了基于移動學習的數字資源庫建設思路,以“Android軟件開發”課程為例,從課程定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要求等方面層層遞進,逐步細化,最終針對知識點總結出了較為優質、合理的資源庫建設方案,用于移動學習平臺的數字資源建設,提高了學生移動學習效率,為傳統課堂教學提供了有效輔助與補充,滿足了課程教學中的師生需求,也為其他信息技術專業課程數字資源庫開發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發〔2014〕19號.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S].2014-06-22.

[2]教育部,教技〔2016〕2號.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S].2016-06-07.

[3]張木,李光照,劉洋.資源庫建設理論與實踐探索[J].湖北農機化,2019(18):122.

[4]教育部.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EB/OL].[2022-05-27].

作者:高慧娟 單位: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