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技術在計算機安全存儲的運用
時間:2022-09-15 08:53:06
導語:云計算技術在計算機安全存儲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云存儲是現在主要存儲方式,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滿足用戶存儲的需求。云計算技術在計算機安全存儲中的應用是符合現代發展趨勢,對存儲的安全性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本論文主要從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儲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計算機安全存儲中云計算關鍵技術、云計算技術在計算機安全存儲中的運用闡述云計算技術在計算機安全存儲中的運用,希望為云存儲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云計算技術;計算機;安全存儲
當下計算機信息網絡已經廣泛深入到人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特別是對企業發展而言,網絡資源共享性、網絡功能實時傳遞特征,正取代原有紙質管理架構,逐漸向企業運營核心部分轉變。計算機網絡及存儲功能要想在企業及個人發展中起到功能支撐效果,應具備安全性及可靠性特點。但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儲體系運行期間,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安全防護技術方面的不完善,極易產生黑客病毒以及電腦漏洞等風險問題,加大安全隱患問題。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及實現,在計算機安全存儲系統中,通過高安全性、高效率性、高檢索性特征,對計算機存儲體系構設安全防護機制,提高系統運行效能。
1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儲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儲體系的建設,針對計算機網絡運行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存儲,然后通過共享性、時效性傳輸功能,對數據信息進行擬合處理。期間,多結構、復雜化的運行模式,對計算機網絡存儲功能提出更高的需求。但從技術應用角度看,不同類別的技術在建設及應用中,可能存在漏洞問題,而此類漏洞恰恰是不法人員入侵的主要途徑。
1.1黑客攻擊
黑客入侵一直以來是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儲的重要影響因素,通過主動攻擊服務器以及安全存儲系統等,對數據信息進行定向化盜取。例如,近年來的金融經濟案件中,用戶銀行卡內部的錢通過黑客攻擊,在不被持卡人認同的情況下便予以轉走[1]。此外,互聯網下各類用戶隱私信息,對于黑客人員而言也屬于透明化的,甚至是在5min之內便可以對網上用戶信息密碼以及身份證等進行竊取。此類入侵行為及其帶來的危害,對計算機行業將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害。
1.2病毒入侵
電腦病毒入侵是常見的計算機安全存儲威脅模式,通過病毒的可移植性、復制性、蔓延性特點,一旦通過文件或用戶非正常操作入侵到計算機系統中,極易產生大面積的連鎖反應,且病毒程序的運行將占用網絡寬帶資源,拉低計算機設備的運行效率,甚至可能出現系統崩潰的現象。病毒對于計算機所造成的傷害是全面性的,其并不局限于傳統人們對病毒侵害計算機軟件的認知,更會對硬件服務器以及存儲器等造成損害,間接加大計算機安全存儲功能的缺失問題。
1.3電腦漏洞
聯網功能下的計算機設備運行期間,常常需要下載補丁,應對新型病毒、新型黑客攻擊技術等造成的攻擊問題,因為技術驅動中,當系統進行更新時,相對應的病毒以及黑客攻擊手段,要想入侵到此類計算機系統中,也需要進行同步更新處理。此過程中產生的時間差恰恰是對各類攻擊手段以及防護手段提供的過渡點,此時,因為系統漏洞產生的被攻擊現象,可能對計算機設備造成控制[2]。產生此類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計算機本身存在漏洞風險,例如,更新力度不及時、系統驅動故障等,均將造成計算機運行期間的漏洞問題,加大被入侵幾率。
2計算機安全存儲中云計算關鍵技術
數據信息的安全存儲以及高效率傳輸是作為計算機網絡運行的主要特征,大數據時代下,大體量數據信息同步節點的傳輸需求,對計算機網絡呈現高標準,與之相對應的數據安全問題也逐漸增多。此過程中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及實現,為計算機安全存儲功能提供全方位的防護系統,通過高精密的處理技術以及精密算法等,檢測與識別計算機安全存儲功能運行期間存在的各類隱患故障問題,并加以解決,提高安全存儲的防護系數,保證計算機激起網絡運行的安全性。
2.1密鑰管理技術
借助云計算技術建設密鑰管理體系針對網絡安全存儲實現密鑰共享與加密強化作用,其在既定的安全管理存儲模式下,按照多類型的驗證碼形式,進行預約方式的保護處理。因為軟件驅動過程中,云環境與終端物理環境之間,需要通過賬號的綁定,進行雙端登錄處理,期間,如果存在某一端賬號被泄露的情況下,極易產生信息丟失風險。通過云計算密鑰管理技術,可同時對雙端的密碼信息進行確認,例如,在百度云網盤應用中,如果用戶想要登錄云端系統,需通過手機終端的掃碼確認以及身份認證處理,只有相關信息確認以后,才可對用戶開放權限[3]。在文件信息傳輸過程中,用戶是以網絡鏈接的形式傳遞給其他人,接受者要想打開網絡鏈接,則需輸送傳輸人提供的提取碼,且提取碼與網絡鏈接的對接形式,極大程度的保護系統驅動安全性,在網絡安全視域下實現文件共享傳輸。
2.2數據加密技術
云計算技術支撐下的數據加密安全防護體系,大多數是采用對稱與非對稱的加密算法,通過對當前網絡視域下的文件信息起到加密與阻隔效果。其中對稱加密算法具有較強的加密與解密能力,對數據信息的保護機制相對較高,但是對稱性加密算法的響應時間較長,對于大體量數據信息傳輸,將消耗更多時間。非對稱加密算法在響應效率以及傳輸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加密與解密過程相對繁瑣,在數據傳輸及存儲時間存在局限性。對此,計算機安全存儲過程中,應針對不同類別的數據信息以及算法加密、解密的運算過程,設定云計算加密體系,保證計算機網絡運行的安全性。
2.3身份認證技術
云計算身份認證技術的應用及實現,是結合計算機網絡確認操作人員身份建設的解決方案,利用云計算身份認證技術,能夠顯著提升計算機數據存儲及傳輸的安全性,無論是對于固有的數據傳輸,還是人員輔助操控等,均是按照可信任機制進行數據信息的羅列處理。當下,常見的云計算身份認證技術包含口令認證、智能IC卡用戶認證、PKI身份認證等,借助不同驅動場景,嵌入相對應的數據認證技術,增強信息的協控性。(1)口令認證:作為常見的密碼認證形式,在用戶訪問數據庫時,需要按照計算機界面輸入口令認證信息,待計算機設備核驗信息之后,如正確,對用戶開放權限,如錯誤,需進行充分認證,此類認證形式相對直接,按照不同驅動場景進行驗證比對,如果用戶多次輸入錯誤時,達到上限以后將禁止訪問。(2)IC卡認證:IC卡是將用戶信息通過芯片的形式進行錄入處理,如果IC卡內部身份信息與當前操作權限的指令信息存在不符時,則無法驅動計算機系統,防止外部操作對計算機存儲環境造成損害。(3)PKI身份認證:此類身份認證模式借助密鑰進行操作,其也可以看成是包括硬件、軟件、人員、策略、規程的合集,保證公鑰密碼體制的密鑰和證書的產生、管理與存儲功能驅動的合理性(如圖1所示)。此類身份認證對于計算機安全存儲系統而言,可通過身份認證、數據保密、數據不可逆的屬性,將數據信息進行時間節點與空間節點的確認,保證系統驅動過程中,通過多維度的認證機理,最終獲取訪問全面,提高計算機系統運行的安全性。
2.4數據備份技術
數據備份是數據容災的基礎所在,特別是在云環境下,大體量數據的同節點涌入,加大數據信息的傳輸壓力,令系統面臨高負荷壓力。云計算數據備份則是將計算機存儲功能移植到相關載體中,數據信息的多位置存儲,可保證系統運行的連續性。傳統數據備份模式是將利用物理存儲器進行“冷備份”處理,如果物理存儲介質發生損毀的話,內部數據信息也將面臨損毀,且海量數據信息的傳輸下,物理存儲器空間效果相形見絀。云計算技術支撐下的存儲功能是將虛擬云平臺作為存儲介質,云端備份功能基本可滿足任何支持云功能的軟件運行訴求[4]。同時,云平臺的“無限”容量,無需擔心大體量數據的傳輸,用戶只需要登錄云端賬號,便可同步下載信息,有效避免黑客攻擊、病毒入侵以及系統漏洞等問題,提高數據信息的傳輸質量。
3云計算技術在計算機安全存儲中的運用
在計算機網絡系統的不斷完善下,已經深度應用于各大行業領域中,多架構的運行模式,增強數據信息之間的對接質量。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海量數據信息的傳輸訴求,對傳統計算機存儲提出更高要求,如未能及時優化與更新,可能加大系統運行風險。云計算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對大體量數據傳輸中計算機存儲系統面臨的安全問題起到補充作用,深化計算機及其系統運行的安全性,為個人及企業營造更為安全的網絡場景。
3.1提高系統吞吐性能
從理論層面,云計算搭建的驅動場景可以做到數據信息的“無限”存儲,此過程中,云平臺與物理存儲系統相比較,龐大的存儲容量以及無需擔心物理損壞的優勢,令其在計算機存儲方面呈現更多應用性能[5]。此外,云計算平臺的同步存儲功能,可為物理存儲器提供連續性、大量性的吞吐能力,提高數據信息的容載量,即便是面對線性增長,也具有一定抵抗能力。但是部分系統驅動功能中,軟件系統需要開通云平臺功能,才可介入相應的存儲體系中,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3.2切實云服務方案
大體量數據信息傳輸及運算中,需要按照不同區面進行數據信息的索引,保證數據信息在不同存儲模式下實現精準契合。此過程中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則是通過龐大的信息流量進行數據化解析,確保信息服務過程是按照既定框架予以操作處理的,避免出現數據傳輸誤差的問題。此外,云計算平臺可為不同用戶提供單獨的信息存儲機制,虛擬云的存儲路徑為系統驅動賦予獨立化功能,確保在不同運行模式下,數據信息存儲與調取過程中的銜接性。
3.3虛擬機動態遷移
虛擬機作為計算機系統的衍生體系,其通過多維場景的設定,增加系統驅動過程中的虛擬性,最為常見的運行模式,利用虛擬機的虛擬云功能進行數據移植與解析,保證數據信息的動態遷移機制不會產生繁雜問題。在同一IP地址條件下,需借助物理路由完成動態遷移,遷移結束后,如果網絡配置無法保持與外界正常通信,計算機信息難以長久保存。引入云計算數據后,為提升網絡安全存儲效率,需布置虛擬機,具體應在二級網絡中進行。通過技術改進和升級,提高計算機存儲技術水平,網絡運行能力隨之增強,虛擬機承載規模逐漸擴大,進而滿足大體量數據信息的存儲。
4結語
綜上所述,云計算技術在計算機安全存儲系統中的應用,是按照不同驅動場景進行虛擬化處理,每一類數據信息的表述形式則可為系統多元驅動提供載體,增加計算機系統的運行效能。對此,后續發展中,應加強對云環境的分析,挖掘關鍵技術與計算機網絡驅動場景之間的契合形式,提高數據信息的表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艷雨,劉萍.基于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的數據挖掘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1(35):45-46.
[2]左毅,郭長金,游華.云計算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儲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1(18):28-29.
[3]程志強.計算機安全存儲中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分析[J].科技資訊,2021(23):75-76.
[4]孫力.云計算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儲中的應用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1(7):78-79.
[5]常亞楠.云計算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儲中的應用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21(5):31-32.
作者:劉建宇 單位:黑龍江職業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優化路徑
- 下一篇:醫療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