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紡織品裝飾性表現分析
時間:2022-09-19 09:06:05
導語:家用紡織品裝飾性表現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家用紡織品作為室內陳設環境的研究對象,立足于裝飾沿革、現狀和思想,探尋家用紡織品在室內陳設環境中的裝飾性表現效果。室內陳設環境側重強調整體性、和諧性,研究方法上需提煉室內設計、室內陳設設計、裝飾設計等理論精髓,從功能、造型、形色和美感上探究家用紡織品的裝飾效果,得出其在室內陳設環境中所發揮的裝飾性作用。事實證明,家用紡織品能夠烘托環境氛圍和豐富文化內涵,具有適配性、適境性、適心性和美感性裝飾效果。
關鍵詞:室內陳設環境;家用紡織品;修飾性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持續提高,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在諸多生活領域中,人們的生活要求開始從外在的物質追求向內在的精神享受轉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加強室內陳設環境中家用紡織品的裝飾性表現研究具有現實意義。挖掘家用紡織品在室內陳設環境中的表現功能,探索其裝飾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更利于探尋裝飾室內空間的新路徑,進而創設符合人們生理和心理需求,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
1家用紡織品裝飾文化
1.1家用紡織品裝飾沿革
紡織品是經過紡織加工而生成的產品,包括機織物、針織物和編織物,廣泛應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縱觀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不難看出古人對如何裝飾紡織品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用蘆葦做墊子,通過砍掉蘆葦的棱角,提高墊子的美觀度。在奴隸社會時期,人們用圖案或符號裝飾紡織品的表面,凸顯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在封建社會時期,隨著審美觀念的變化,手工生產力的提高,有更多的圖案紋樣裝飾紡織品的表面,極大滿足了古人的精神生活。在新時代的今天,紡織材料質量和紡織工藝水平的提高,使家用紡織品裝飾效果顯著提升。各種裝飾和品類的紡織物數不勝數,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在提高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品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2家用紡織品裝飾現狀
在古代,家用紡織品的數量有限,大多只是用來遮羞的衣服和鋪蓋。在改革開放初期,家用紡織品在日常生活中也只扮演隨時都可換洗的角色。但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思想觀念的解放,家用紡織品行業脫胎換骨,一躍發展成為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的新寵,人們對紡織產品的功能性、環保性、舒適性、美感性等方面提出更多和更高的要求。而就家用紡織品的裝飾效果來說,雖然家用紡織品的質量、形式、功能日益豐富,但仍很難滿足人們對家用紡織品裝飾功能日益提高的期望值。尤其是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思潮環境下,設計理念發生深刻變化,家用紡織品的裝飾表現設計脫離了設計師的初衷,并很難用某一層面的設計找尋使用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和諧關系。
1.3家用紡織品裝飾思想
家用紡織品的裝飾性是室內陳設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當前人們對室內陳設設計缺乏概念認識,輕視其在室內環境構建中的作用價值。室內陳設設計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隨時代的變化也有了新的樣態和內涵。陳設功能和裝飾的統一是現代人裝飾觀念的集中體現。在物質生活日益充盈和精神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家用紡織品的裝飾問題不只體現在使用什么材料、結構、圖案和色彩上,更體現在采用哪種裝飾手法,這種裝飾手法蘊含什么樣的價值,以及為什么采用這種裝飾手法。換句話說,家用紡織品的使用語境不再限于衣著、鋪蓋和窗簾布藝,而需開發出其與家具、廚具、燈光、墻壁、地板、洗手間等多方面統一協調的設計,以烘托室內氛圍和體現文化內涵。總之,家用紡織品的裝飾在室內陳設環境創設中占據重要位置,室內紡織陳設品的表現力是室內環境和紡織品相互映襯的結果,不再由紡織品本身的屬性而決定。
2紡織品在室內陳設環境中的裝飾表現
2.1功能
人是有審美意識的感官動物,能夠發現裝飾是無處不在的。“裝飾”作為一種美化物象的手段,其最大的作用在于幫助人獲取視覺美感和心理愉悅。“裝飾”指向的對象通常不是單獨的某個物件,而是包含這個物件所處的某個環境系統。文章提到的家用紡織品在室內陳設設計中的裝飾功能特征,指的是家用紡織品的裝飾屬性,及其與室內環境的相互作用特點。室內環境的整體氛圍和文化內涵可通過家用紡織品的裝飾來提升,家用紡織裝飾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體現的是一種家居觀念[1]。家用紡織品可影響使用者對室內環境美感的認知,包括對室內區域作用的劃分,與室內其他家具之間的和諧感的塑造等。其中呈現的觀念不只蘊含人的創造力和價值理念,更涵蓋了人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以裝飾的方式來滿足人們的這種追求,往往具有多種靜態或動態的表現形式,能夠融入使用者的精神世界。換句話說,家用紡織品的裝飾性具有審美功能,能夠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和通往精神世界的橋梁,將使用者的審美訴求影映到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并使之意蘊美感得到實現與完善。
2.2造型
任何藝術都遵循一定的審美規律和審美法則,家紡裝飾藝術亦是如此。家用紡織品的造型方式需符合形式美法則,包括圖案面積的大小、圖案所在的位置、圖案輪廓形狀的美觀性等,都是家用紡織品在室內環境中裝飾性的體現。在設計家用紡織品的造型時,設計師首先要考慮到家用紡織品在室內陳設環境中所發揮的功能作用,如能夠起到防塵、保暖作用的地毯;能夠起到遮擋、保密作用的窗簾;能夠起到防塵、擋灰功能的桌布等。此外,人們在選擇家紡單品的時候,除了重視功能作用,還重視形態美感。家紡單品的裝飾紋樣和圖案是由點、線、面的簡單運用所構建的形態結構,蘊含豐富的民族文化和審美觀念。這種結構呈現美感的方式,主要體現在紐扣(點)、虛線(線)、圖案(面)、材料拼接(面與面)的使用上。
2.3形色構建
家用紡織品在室內陳設環境中所發揮的裝飾性作用,離不開家用紡織品圖案形狀和色彩的綜合運用。圖案形狀和色彩的設計需符合使用者的審美心理訴求,能夠突出室內陳設環境的藝術層次和文化內涵。圖案依附于家用紡織品,作為室內環境文化表達的載體,其設計受室內整體設計風格的限制。裝飾圖案體現的是一種理想化生活,遵循一定的藝術表達規律。比如平面裝飾圖案體式的構建,需使用軸心線、對角線、垂直線等多種線法,賦予線與線的平行、交叉和旋轉等復雜變化,使圖案呈現各式各樣的骨骼框架,給使用者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感。色彩作為家用紡織品裝飾表現的一個要素,其設計也直接影響家用紡織品在室內環境中的美感效果。為了使家用紡織品的裝飾性與整體環境的基調相一致,需根據空間的基礎色調來選擇家用紡織品的色彩。室內空間的色調直接影響人的心理和情緒,而家用紡織品作為柔軟、舒適、體貼的陳設品,可以在色彩處理上配合面料、造型、紋理的運用提高整體質感。相比于其他陳設品,家用紡織品在室內的各個空間都能得到運用,只要合理使用色彩,保證色相、純度和明度得當,便能起到調解室內氛圍的作用,讓人產生溫暖感,保持良好精神狀態[2]。
2.4美感效果
隨著“輕裝修、重裝飾”的理念在家居室內設計中的廣泛應用,突出了家用紡織品作為“軟裝飾”材料的作用價值,隨著其裝飾功能的不斷挖掘,室內設計發展邁向新的臺階[3]。家用紡織品在室內陳設環境美感創建中占據重要地位,其裝飾性主要服務于使用者的美感需求。也就是說,家用紡織品的美感效果需符合使用者的審美情趣。在家用紡織品裝飾設計中,設計師可依托造型、色彩、材質、圖案、風格、技術美等多個方面賦予家用紡織品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呈現家用紡織品的美感效果。在設計中,設計師需把握好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比例與尺度,多樣與統一,對比與調和等關系,使之與整體環境基調相契合,呈現富有特色的美,進而營造意境,傳達情感,烘托氛圍,增進人的審美體驗。比如麻紡織品的質地較為粗糙和生硬,在與人的密切接觸中,可給人帶來一種親近自然的感受。配合濃厚文化氣息的圖案,干凈質樸的色彩進行修飾,可以突出返璞歸真的美感品味,拉近與人內心世界的距離。
3家用紡織品對室內陳設環境的作用
3.1重塑環境空間
家用紡織品的裝飾作用體現在完善和優化第一次室內空間裝飾設計,它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可塑性,能夠根據審美需求的變化進行更改[4]。值得注意的是,當家用紡織品在室內空間具有較大的覆蓋范圍時,其裝飾效果就會受到室內空間的約束。但基于本身的靈活性和可塑性,家用紡織品可通過調整尺寸大小,改變圖案和色彩內容,更換面料質地,重新塑造室內環境空間。比如在狹小的空間,可通過貼有自然感的紡織物壁紙,掛有遠景圖案的紡織畫等方式改變空間視覺感覺,不僅能降低小空間對人的心理的擠壓效果,還能拉近與人內心世界的距離。再比如在空曠的空間,可通過大量使用紡織物地毯、紡織物壁紙等方式,配合其他裝飾物件,減少大空間的空曠感。尤其是利用一些富有文化氣質的紡織品,還能突出整個空間的文化氛圍。
3.2烘托光影氛圍
在室內設計中,設計師最易忽視對光影氛圍的設計,導致室內美感效果差強人意。光是生命體不可缺少的自然要素,能夠直接作用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家用紡織品的裝飾表現。基于光的散射、折射等功能,可以對物體的材質、造型、色彩等造成巨大影響,使之產生各種各樣的視覺效果。也就是說,光可以賦予家用紡織品別具一格的藝術表現力。比如在鏤空的紡織品設計的造型中,光能穿過紡織品在平面上形成與紡織品造型結構相對應的影像,給人以縹緲感和神秘感。再比如在麻料的紡織品的裝飾設計中,部分光投在紡織品的表面會被吸收,使人感到紡織品的表面不再那么粗糙。此外,光本身有非常多的變化因素,任何一次變化都能改變紡織品在室內環境中的裝飾效果,表達出不同的情感色彩。比如冷光源投射在紡織品上,可突出紡織品的造型特點,使人的視覺更多關注紡織品的形象。暖光源投射在紡織品上,可突出紡織品的質地特點,使人的視覺更多關注紡織品的氣質。
3.3賦予生態內涵
家用紡織品作為“軟裝飾”必不可少的物件,其材料大多具有環保性,且具有回收再利用價值。天然纖維材料的家用紡織品的環保優勢明顯,對人和物的傷害是最小的。化學纖維材料(合成纖維材料和加工天然材料)的家用紡織品,對人和物的傷害和對環境的破壞較天然纖維材料的家用紡織品大。隨著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自然生態意識不斷提高,對家用紡織品的裝飾性也就有了更多和更高的環保要求。因此,將室內環境設計與自然生態理念相結合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在家用紡織品的裝飾設計中,必須賦予家用紡織品生態內涵。比如考慮到生態性、功能性和舒適性的要求,可使用竹纖維紡織品裝飾室內環境,依托竹纖維的吸濕性、透氣性和殺菌性優化室內生態,降低室內光環境中的污染指數。
4家用紡織品在室內陳設裝飾環境中呈現的效果
隨著“軟裝飾”設計理念的盛行,室內陳設環境中家用紡織品的裝飾性日漸顯著,并呈現出非常多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一是適配性效果。家用紡織品相互之間、家用紡織品與室內其他陳設品之間、家用紡織品與室內空間環境之間具有配套性。在整體環境裝飾基調的限制下,在造型、色彩、圖案、紋理、材料等方面上,找尋與整體環境風格相適應的藝術手段,使之形成符合整體風格的特定藝術表達形式,進而更好地發揮使用功能和審美功能。比如使用統一格調的床單、被罩、枕套、靠墊等裝飾臥室環境。二是適境性效果。家用紡織品的裝飾性表現滿足室內環境的使用功能,能夠突出室內環境的主題氛圍。如家用紡織品可助力臥室發揮臥室的休息功能,營造溫馨、恬靜、舒適的氛圍。再如家用紡織品可助力客廳發揮接待客人的功能,營造和諧、親切、輕松的氛圍[5]。三是適心性效果。家用紡織品的裝飾性表現能夠迎合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不同年齡、職業、文化和性格的群體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每個使用者都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選用家用紡織品來裝飾室內陳設環境,以此獲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滿足。四是美感性效果。家用紡織品的裝飾性表現最直觀的效果是突出室內陳設環境的美。使用者通過家用紡織品的造型、樣式、色彩、質地等表達個性化的審美追求,從中收獲審美的愉悅感和精神上的享受。
5結語
綜上所述,紡織品在室內陳設中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其所發揮的裝飾性作用,隨著經濟、科技、審美的提高變得日益顯著。現代家用紡織品的裝飾性表現可通過功能、造型、形色和美感的設計提高藝術層次,依托家用紡織品重塑環境空間,烘托光影氛圍和賦予生態內涵的功能,豐富功能和文化內涵,進而滿足人們持續提升的生活品質需求。
參考文獻:
[1]嚴黎.紡織裝飾藝術與室內環境[J].棉紡織技術,2021,49(12):114.
[2]徐穎.論紡織品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運用藝術[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124-125+77.
[3]王欣.淺談現代家紡產品的裝飾性[J].國外絲綢,2008,23(06):15-16.
[4]谷曉龍.室內環境中紡織品的裝飾性表現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5(04):23.
[5]賈京生.現代家用紡織品設計與應用的特性解析[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01):22-25.
作者:閆小琴 單位: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
- 上一篇:綠色建筑的設計與發展趨勢
- 下一篇:BIM技術在建筑室內裝飾設計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