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思政路徑

時間:2022-09-28 10:48:29

導語: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思政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思政路徑

摘要:加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對培養合格的英語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文以英語泛讀課程為例,嘗試利用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充分挖掘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元素,探究英語專業課程思政的新路徑,為高職英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提供一個思路。

關鍵詞商務英語專業;英語泛讀;課程思政;路徑探究

1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專科英語課程標準(2021年版)將高職英語課程目標確定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2]。其中多元文化交流目標中對學生的價值觀培養和跨文化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高職英語專業要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專業能力素質要求,認真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動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緊密結合,將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3]。對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思政的研究,多以商務英語寫作、口語、綜合英語等課程為例,本文以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英語泛讀課程思政建設為例,嘗試新的路徑探究。

2英語專業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以英語泛讀課程為例

2019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教學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了保證校園安全,開學時間一再延遲,教育部發出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號召。網絡和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保證了抗疫防疫期間的教學進度,課程思政也增添了一項抗疫新內容。外語專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如何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更好地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更好地達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泛讀是英語專業一年級開設的專業基礎課,過去常常以語言技能訓練為主,以擴大知識面、培養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技能為目標,一般選材為英語國家原版報刊或作品。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選用的泛讀教材,成書時間較早,內容多為當年時代感較強、故事情節動人的文章,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適當擴大詞匯量,雖未刻意強調思政育人,但是外語語言的學習自有其人文性的特征,規范的外語教材課文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豐富的精神內涵[4],都可以提煉出隱含在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就看怎么挖掘、怎么利用、怎么引導,這是教師發揮教學主導作用的平臺,也是幫助學生提高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在教學過程中,嘗試實施以下路徑。(一)羅列、提煉思政點。依據每單元課文主題,挖掘、尋找可以切入的點,有重復時加以調整修改,最終形成每個單元的思政主題,既豐富多彩,又各有側重,使學生始終保持話題新鮮感。(二)設計課前任務。泛讀課時一般不是很多,但要完成的教學內容卻不少,尤其是課程目標是通過大量、廣泛的閱讀來完成量的積累,再達到質的飛躍。因此,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前任務的設計中,可以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保證思政教學效果的獲得。可以廣泛借助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布置學生自主查找相關資料,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或是個人獨立完成。(三)把握好課堂主陣地。課堂教學中的思政教育,應是經過巧妙設計而進行,要自然銜接、巧妙過渡,所有的延伸都不讓學生感到突兀或生硬,否則有可能引起反感。(四)完善課后作業的拓展。既要復習課文中的教學點,又要有意識布置一些需要深度思考、能讓學生表達思想認識的開放性作業,并且在聽、說、讀、寫、譯的技能訓練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師應及時向學生進行作業質量反饋,幫助學生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3典型案例

以第四單元主課文“Cowboys”為例,從牛仔的吃苦耐勞可以提煉出中外勞動人民共同具有的“勤奮敬業”,尤其中國人民的勤勞樸實勇敢,引申到當代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抗疫精神”,對比中國和他國在同樣疫情下的不同對策和不同成效,激發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另外,課文中牛仔的艱辛主要體現在運送牛群的過程中,可對比今昔交通方式的變化,了解科技進步的意義,進而宣傳“中國高鐵”的巨大成就和對世界的貢獻,講好“中國故事”。具體教學設計分為四個層次。

4反思

(一)始終將立德樹人放在首位。課程思政不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說教,教師作為教學實施的主體,首先要有高尚的師德師風,“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1],要努力傳播先進的思想文化,培養學生的中國情懷,幫助學生提高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實現價值引領、知識教育、能力培養的有機統一[5],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二)著力提高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西方文化固有其先進、文明的一面,但全盤接受不是一個科學的態度。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思辨能力,外語專業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建設恰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和途徑,使學生在面對繁雜大量的閱讀材料時,心中自有是非標準,腦中自有評價體系,取精去渣,去偽存真,把愛國之情內化為一種自覺行動。當下的外語學習已不再僅僅是吸收借鑒,而是更要用好外語這個工具,才能更好地推介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才能培養合格的國際化人才,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三)加快建設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案例庫。為了更好地推進英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課題組依據商務英語專業的教材和教學內容,研究教材體系,描畫思政主線,梳理思政主題,挖掘思政元素,充分利用學習強國App、CHINADAILY、CGTN英語新聞等優選內容,與課本主題相結合,找準切入點,巧妙設計,編寫課程思政案例,包含思政教學目標、思政元素和教學活動設計等,為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提供一個豐富的資源,力求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5結束語

外語專業課程所具備的人文特性,能夠在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發揮重要的思政功能,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體,要努力提高政治素養和育德能力,善于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實踐中始終重視思政內容的有效輸入,潛移默化地將正確的價值觀傳導給學生,培養合格的人才。

作者:汪藝 徐潔 單位: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 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