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10-09 11:26:00
導語: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要,是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的關鍵。現在對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特別對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求更加嚴格。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不斷地改變教學的方法,才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小學生的個性較為活躍,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情境教學引導學生,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有效的滿足,活躍了課堂氛圍,還提高了教學效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科學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學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關鍵詞:情境創設;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在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還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夠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全方位素質綜合發展的人才,而小學語文又是學生必須要學習的重要課程,因此教師可以應用情境教學法,重視學生的課堂體驗,有效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新時代人才。情境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科學巧妙地使用一些手段,為學生還原當時發生的畫面,使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創作時的場景和畫面,快速地拉近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大大降低了學習難度,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因此,情境教學法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也已經被很多教師所使用,有效地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
一、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經歷的事情也比較少,需要學習的東西比較多,小學生對一切事物都有一種濃厚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小學生年齡小,對于某一件事物又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而語文教師所講解的復雜枯燥的知識,就會使小學生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語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共同特性還有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出發,為學生創設出貼切的情境畫面,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發散思考,有利于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學生的小學階段,也是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就需要教師做好引導和教育的工作。教師如果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項語文能力就會得到很好的提升。情境教學就可以有效減輕學生知識學習的難度,還有效地增加了知識的廣度。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讓復雜的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減輕了知識的難度。教師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還需要融合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識,這些教材以外的知識還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有效的開闊。情境教學法的創設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得到有效的梳理,還可以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利的培養。
(三)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多數教師還是喜歡采用傳統、單一、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往往忽略了學生的重要地位,這樣就無法使語文知識的學習直達學生心底,學生也感覺不到學習語文的快樂。情境教學法的使用可以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從而促使教師課堂教學形式得到豐富,從中更能使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感到多樣且不同的學習體驗及感受。課堂教學中教師創設出最符合學生的情境,不僅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促使學生將注意力有效集中到課堂學習中,活躍學生的頭腦,使學生的參與程度得到提升。
(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因素就是,強化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對于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內容都能夠及時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情境教學法的使用,讓學生在構建的情境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鍛煉,還能夠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的使用現狀
(一)創設情境的過程缺少創新性
創新對于小學教育來說是必須要具備的,特別是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保持語文的魅力,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但是在語文教學中缺乏創新就會使語文教學缺少活力,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情境教學法的使用就是通過情境創設來吸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現實的語文教學中,多數教師為學生創設的情境模式比較單一,所選用的題材也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經過多次使用后,學生對于教師所創設的情境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進而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學習效率得不到提升。
(二)所創設情境與學生的生活脫節
情境教學方法在使用的過程應該與學生的生活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學生明白生活與學習有著緊密的聯系,只有學習才能理解在生活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如果教師為學生創設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出現脫節的現象,就會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難度。但是在實際的情境創設中,教師主要就是通過播放視頻、音樂、圖片展示等方法對情境進行模擬,學生雖然被教師所創設的內容所吸引,但是學生所關注的內容卻是圖片中的內容和顏色,卻忽視了教學內容,這種與學生生活脫節的情境創設,最終將會使學生的語文學習難度增加,教學效率得不到提升。
(三)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動下,雖然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也要求教師從中重視學生的現象。在情境教學法的使用中,有的教師為了節省時間,沒有給學生留下發言和表達的機會,學生不能夠說出自己的意愿,不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三、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對情境教學法進行不斷的創新
情境教學法的使用把語文知識變得不在枯燥,可以使學生通過所創設的情境真正地感知教材內容中所學習內容的情感變化。教師需要根據教材中所學習的內容進行認真思考,對情境教學方法的手段和方式進行不斷的創新,才能為學生創設出吸引力比較強的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創設情境時應該注意學生的身心特征和需求,可以通過依據教材內容插入故事的方式為學生創設故事情境,這樣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進入教材內容的學習。教師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創設情境,學生只有反復閱讀理解所學內容,才能很好地進行角色的扮演,完成精彩的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對所學教材內容的理解。教師只有對創設情境教學法進行不斷的創新,才能吸引學生積極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
(二)結合生活實際來創設情境
知識來自于我們的生活,又應用于我們的生活。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對于生活經驗不足的小學生來說存在一些難度,而語文也是生活的展現和生活情感的綜合。因此語文教師在創設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應該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還使學生明白只有認真學習才能對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進行合理的解釋,使學生得到不斷的進步。例如,在學生學習《傳統節日》一課時,在我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都在我國經歷了很長時間,學生自從出生后,每年都在過傳統節日。在這節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討論的情境,在討論情境的過程之中讓學生自由發揮,給學生留下發言和表達的機會,這樣不僅有效地發揮和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促使學生語文素養得到更深層次的提升。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并說出自己都是過了哪些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都定在哪一天,這些節日都是吃些什么。學生就會說出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很多的傳統節日,學生在這節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更加了解了生活中的傳統節日,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的同時,還有效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巧妙使用教學設備創設教學情境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信息化技術也被應用到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改變了課堂教學氛圍,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可以巧妙使用教學設備,播放教學內容的視頻、圖像,展現當時的情境。學生在教師所引導創設的教學情境中,能夠更加了解所學知識,還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在《猴王出世》這節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教學講解過程中如果還是以教師所理解的講解為主,那么學生對于所要學習的知識就很難理解,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比較差。小學生受到年齡的影響,都比較喜歡動畫片,教師就應該巧妙結合自己和學生本身的特點,有效地利用好學生喜歡動畫片的這樣一特點,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學,為學生播放猴王出世的動畫短片。學生就會被動畫片中的精彩畫面和動感音樂所吸引,全神貫注地進行觀看。學生通過動畫短片可以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學生在教師在講解的過程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有效提升了教學的效率。
(四)利用巧設問題的方式創設探究式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都有一種探究的興趣,因此教師就要積極利用巧設問題的方式為學生創設探究式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以及教材內容,所創設的情境要激發學生的探究意愿,才能促使學生認真閱讀文章內容,并進行認真的思考,才能尋找到教師所提出的正確答案。利用巧設問題的方式創設探究式情境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并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例如,在《曹沖稱象》這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設置以下問題,為什么要稱象?是誰稱象?利用什么辦法進行的稱象?結果是什么?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文章的閱讀,并在同學之間進行討論,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匯報問題的答案。這時教師就會發現,課堂學習氛圍非常高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
(五)為學生創設音樂情境
音樂可以使人放松心情,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而學生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音樂來調節學生的心情。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音樂情境,把需要學習的文字語言與音樂語言結合在一起,更能準確有效地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音樂情境的創設也需要根據教材內容去設置,需要把文章和音樂的優勢充分利用起來,讓學生通過音樂旋律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課文的意境,使課堂教學形式得到豐富的同時,也促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學習《拍手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歌曲《拍手歌》,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認識歌曲中的字,當播放一遍后,就可以發現有很多學生都可以跟隨著音樂的旋律唱出歌曲,多數的學生還可以做到肢體動作與歌曲內容一致。通過創設音樂情境,可以有效地把語文知識轉化為音樂旋律,提升了學生對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及時理解和掌握當下所學到的知識,有利于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四、結語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現代的學生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學生,教師的思想也應該與時俱進,及時改變教學的方法,才能有效滿足學生的需求。情境教學方法可以降低教學難度,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獨特的特點和自身的發展需求,為學生創設出趣味性較強的情境,使每名學生都能夠高效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周穎.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0(86):41—42.
[2]高斐.小學低年級語文情境教學凸顯的問題及干預策略的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8):9.
[3]馬其鳳.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漫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4):64.
[4]李正青.有情有境悅讀越愛讀——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2021(3):100.
[5]趙念蓉.探究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6):2.
[6]陳天驕.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閱讀指南:導學版,2022(1):3.
作者:周瑩 單位:青島西海岸新區東風小學
- 上一篇:小學高年級記敘文閱讀能力提高策略
- 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學融入成果導向教育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