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家庭作業實施策略
時間:2022-10-09 15:18:31
導語:體育家庭作業實施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了體育家庭作業制度,強調著力保障學生校外體育活動時間,確保學生運動技能與健康知識的持續完善與提升。本文以新課程教育思想為基礎,從學生體育能力和體育素養發展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基于核心素養的體育家庭作業實施路徑,以期通過體育項目的優化設計,增加體育活動趣味,讓學生在增強身體機能,掌握健康知識的基礎上,提升學習體育的興趣,實現終身體育意識、體育運動素養和身心健康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學;家庭作業;教學核心素養;實施策略
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的目的在于增加學生的體育運動、健康知識和課外活動的鍛煉時間,讓學生在具有趣味性、便捷性、科學性的實踐活動中,能根據自己的運動能力,適當增減運動強度,提高運動技能,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因此,教師在體育核心素養視角下,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運動水平和興趣特點,創新體育鍛煉形式,指導學生在融入競技、娛樂、情感、健康等功能的自主運動中增強體質,養成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因此,教師在體育核心素養視角下設計家庭作業,要注重對學生體育運動品質的教育,以發展學生的運動認知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健康行為、體育興趣為核心價值追求,在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鍛煉的同時,發展其身體素質,幫助學生凝聚體育精神,提高鍛煉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一、契合身心成長需求,增強體育運動認識
小學體育學科是綜合智力、健康知識、身體運動的教學課程,學科核心素養目標中提出,體育運動要以提高學生身體綜合素質、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學生思維意志品質為目的。因此,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征、興趣特點與獨特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健康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積極樂觀的體育情感和堅強的意志品質。“雙減”政策的實施,有效緩解了學生過重的校外培訓和作業負擔,給學生空出了更多的富余時間來參加一些校內外的體育實踐活動。因此,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要關聯學生已有的技能水平和興趣經驗,滲透“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綜合考慮學生的主體作用、心理需求、思想狀況,讓學生在體育娛樂項目中感受到訓練的價值和樂趣。例如,在教學水平三“蹲踞式跳遠”一課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自主回家完成助跑、起跳、騰空、落地等技術動作,讓學生通過對一個或兩個技術動作的反復練習,達到掌握、領悟技術動作的目的。作業布置應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師在設計家庭體育作業時要融入情感、意志、健康、娛樂,突出體育運動項目的參與性和趣味性。蹲踞式跳遠節奏性強,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體育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體能,增強學生的體質。因此,教師布置課外作業時,要引入生活情境,明確運動目標,讓學生在思考與想象中,能結合課內所掌握的體育技能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應融合多樣化的競技、娛樂、健康運動知識,支持學生在多彩、新奇、熱烈、愉悅的實踐活動中發展體育思想、體育技能、體育精神。“雙減”政策的實施,讓體育課程迎來深度發展的契機,課外時間的增多,給予學生體育鍛煉以更大的發揮空間,教師要致力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增強課外體育項目的參與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在體驗運動魅力的同時,掌握扎實的健康知識與體育技能,促進學生意志品質、終身體育意識、身體健康水平的全面發展。
二、設計分層訓練菜單,開發體育運動潛能
由于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較大,教師要圍繞學生不同的運動水平和個性發展需求,進一步改進、完善學生自主完成體育作業的方法,明確家庭作業差異化的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自我意識、特長、愛好等多項影響因素,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從體育運動技能發展角度,獲取良好的訓練體驗。同時,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重視對學生實際能力和自主訓練意識的培養,科學、合理、精準地為學生設計不同目標、不同難度的訓練任務,以激發學生體育運動的參與意識,為學生的終身體育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水平三“400米耐久跑”一課時,教師要求學生在跑好400米的同時,懂得合理分配體力,跑得協調放松,懂得進一步改進動作,提高自己耐久跑的能力。由于耐久跑形式簡單枯燥,技術動作單一,運動強度較大,且運動時間較長。教師在活動中也可改變練習模式,組織學生開展定距跑、間歇跑、變速跑、追逐跑等,通過分層、分項目的作業,深入開發學生的體育潛能,提高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充滿信心,并能在運動中勇于克服困難。教師基于核心素養的教育思想,要以促進學生健康與全面發展為目標,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幫助學生開展體育與健康學習。新課標明確指出了“健康第一”“快樂體育”的指導思想,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體條件、心理特點、興趣愛好,開展個性化、多樣化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始終能以樂觀心態參與體育運動項目訓練,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促使學生在課外體育作業的綜合實踐中收獲成功的喜悅。
三、豐富運動項目形式,發展終身體育品質
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應倡導科學化、精準化、個性化的設計原則,始終堅持以學生能力水平、體育精神、品德認知和身心發展需求為依據,指導學生在新奇、有趣的綜合性訓練中發展耐力、速度,增強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思考、創造的運動空間,促使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實踐中,能基于體育問題完善認識、強化體育技能。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認知傾向和思考方式,作業設計就是要讓學生自發地投入綜合實踐活動中,積累體育經驗和提升能力,讓學生在多樣化的體育運動中,獲得體育情感、精神、思維、技能的發展。例如,在教學水平三“跳繩接力跑”一課時,教師要求學生掌握跳繩動作要領,提高在跑動中跳繩的能力,鍛煉學生身體的協調性、靈敏性。教師在作業設計中要靈活處理教材,可組織學生結合已掌握的體育技能,自主在課外嘗試完成弓步跳繩、單人跳三搖、四搖,讓學生在計數跳、計時跳、花樣跳繩的實踐體驗中,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通過各種跳繩的練習,做出改進調整。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要讓學生在已掌握跳繩“技巧”的基礎上,發揮創造潛力,充分體現課外作業的激勵性和趣味性。教師在學生回到課堂后,可設計個人展示、重組創新,對學生創編的新花樣進行點評,鼓勵他們在整合趣味、競技、健身的技能鍛煉中,體驗體育樂趣,增進體育興趣和社會適應能力。
四、在線視聽鑒賞互動,培養健康生活行為
網絡信息技術平臺,讓體育課程學習走向多元化,教師可以開辟網絡直播、在線課程,向學生教授體育技能,講解健康衛生知識,利用網課和視頻對話的形式,幫助學生積累體育基礎知識,或為學生制訂跳繩、健身操、深呼吸、觀看心理健康欄目等不同的作業計劃;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平臺設置衛生保健、籃球技戰術等特色欄目,還可以通過微信等網絡平臺,對學生的體育運動練習和健康衛生知識進行檢測、反饋、指導、評價。例如,在教學水平三“衛生保健:脊柱的異常彎曲與防治”一課時,教師在作業設計中可以通過視頻與學生面對面地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并監督組織學生自主完成仰臥蹬車輪的完整動作;還可以結合體育傷病案例,滲透各項健康知識,讓學生在傷病的應急處理觀看過程中進行實踐,提高健康行為意識。作業設計要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強調引導學生運用體育的方法、知識、技能,在寓教于樂的情感體驗中展開科學鍛煉,掌握合理膳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作業設計要避免單一的教育形式,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合理運用知識、感悟知識。在體育核心素養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個性發展需求,以網絡信息技術為支撐,制訂和選取課程內容,強化對學生健康意識與運動技能的綜合培養。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排球、籃球、田徑等體育賽事,提高學生對運動技能和體育精神的掌握與體驗。網絡時代為作業的布置與設計提供了無限可能,教師也可以建立完善的電子健康體育手冊,定期為學生更新推送健康知識、經典賽事、優質的課程資源,作為體育課程的延伸和補充。綜上所述,體育家庭作業要因地制宜、精心設計,始終堅持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終身體育意識和運動素養為基礎,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快樂與成就感。教師在體育核心素養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應結合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合理恰當地滲透體育技能和健康教育內容,讓學生在豐富有趣的運動鍛煉中提高參與運動的積極性。教師要充分考慮體育作業的娛樂性、挑戰性、創造性,讓學生在多樣豐富的運動體驗中,能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和體育活動需要,運用所掌握的跑、跳、投擲、體操等技能和知識完成各種體育項目活動,促使學生在提高體育運動技能和水平的同時,能深刻感受體育競技項目運動的魅力,享受運動的樂趣。
作者:厲闖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龍都中心小學
- 上一篇:讀寫一體化與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 下一篇:GIS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