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排水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探討

時間:2022-10-10 16:35:48

導語:主排水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主排水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探討

摘要:為解決礦井主排水系統傳統人工操作方式繁瑣、自動化程度低的問題,保證主排水系統安全、高效、合理運行,設計及應用基于PLC控制器的中央泵房自動控制系統,依次設計系統硬件配置結構及軟件流程,實現排水量與涌水量的自動匹配,系統安全可靠、節能高效,每年可節省勞務費、電費及維護費532.72萬元。

關鍵詞:排水系統;PLC控制器;自動控制;節能高效

煤礦井下主排水系統常規采用繼電器控制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檢測控制,存在操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及故障率較高等缺點,且無法實現涌水量與排水量的自動匹配。礦井必須實現井下排水的自動化控制,是實現安全、高產、高效礦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國內煤礦在水泵自動化控制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水泵選型、聯動及監控等方面,為井下實現自動化排水奠定了基礎。洛陽義安礦業有限公司結合礦井主排水現狀,基于PLC控制器對中央泵房集中控制系統進行設計及應用[1-5],實現主排水系統安全、高效、合理的運行目標。

1PLC的礦井主排水控制系統設計

1.1主排水系統概況

義安礦業公司主排水采用一級排水系統,在副井底車場建立中央泵房,鋪設一趟Φ325mm×16mm、三趟Φ426mm×20mm排水管路,將礦井涌水經副井直接排到地面。排水泵房共有8臺PJ200B×9排水泵,每臺水泵額定流量420m3/h,揚程為790.5m,采用高壓軟啟動器一拖二控制啟動,其中1臺工作、6臺備用、1臺檢修,綜合排水能力2413m3/h。礦井主要水倉有2個,外水倉容量2329m3,內水倉容量1089m3,水倉總容量達3418m3。目前,礦井日常總涌水量約為205m3/h,常規采用1臺排水泵進行排水,滿足礦井排水需求。當礦井涌水量增大時,隨之開啟備用排水泵,且每臺排水泵均有獨立的離心排水設備及電控系統。排水泵配套選用YB710S2-4隔爆型電動機,額定電壓為6kV,功率為1400kW,轉速為1480r/min。

1.2主排水控制系統設計

控制系統是水泵排水自動化系統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必須保證控制系統框架能滿足自動化整體設計的要求。系統主要具備以下4個功能:(1)通訊監控功能。采用通訊處理器建立點到點的通訊系統,遠程控制配備移動高清攝像頭,實現地面對井下的調度指揮。(2)控制功能。通過集中控制器PLC實現水泵房相關設備的實時控制及信號采集,達到自動化排水的目的。(3)參數監控功能。通過井下主排水自動化系統上位機監控排水管路流量、真空壓力、軸承溫度等參數。(4)故障診斷功能。通過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液位傳感器等對水泵出水口壓力、實時流量、水位等進行實時監測,出現壓力、流量及水位超過限定值時,立即進行報警,避免事故的發生。(1)檢測保護單元對水泵自動控制系統的檢測保護功能進行設計,檢測單元由投入式液位傳感器、壓力變送器、超聲波流量計、溫度傳感器等組成。利用投入式液位傳感器實時檢測水倉水位,水位信號經轉換輸出成標準模擬量信號(4~20MA)交由控制箱作為主要控制信號,實現高水位起泵低水位停泵。利用壓力變送器檢測水泵內部的真空度及出水口壓力,真空度(壓力)信號、出水口壓力信號經轉換輸出成標準模擬量信號發送至控制箱,若達不到標準時則停泵并報警。利用超聲波流量計實時檢測水管內水流量,將檢測到的流量信號送至PLC控制器,可實現低流量報警并停泵。利用電機的溫度傳感器對電機前后軸的溫度進行實時檢測,當溫度超限時實現報警。(2)控制系統井下主排水自動化控制系統由自動化控制系統、故障診斷系統、監測監控系統及動態模擬顯示系統組成。系統通過安裝各類傳感器檢測得出管內水流量、電機溫度、出水口壓力、水倉水位等數據,數據通過工業環網傳輸至PLC控制箱,由PLC運算、分析及判斷,之后發出對應控制信號。同時,水泵、其他設備工作狀態及相關的實時數據會在上位機的10寸真彩觸摸屏進行顯示。若系統檢測出故障,在現場觸摸屏上會顯示故障信息并進行報警。當水泵運行時出現定子超溫、高壓開關故障、出水口壓力過低等異常情況,水泵將自動停止運行,同時能準確地顯示故障的位置、類型并發出聲光報警。井下主排水自動化控制系統硬件配置如圖1。如圖1所示,可編程控制箱作為系統主站,內置西門子S7系列PLC,通過接收采集現場信號,實現對現場設備的控制。考慮泵房硐室內設備布置狀況,采用I/O的方式采集數據及實現控制,選用帶TCP/IP的RJ45接口的CPU及西門子ET200M處理器。系統模塊化靈活性高,分為通訊、輸出、電源、輸入、模擬量采集等模塊。其中,通過數字量輸入模塊采集設備的運行狀態,開關量由斷路器狀態、控制命令、球閥到位信號及閘閥到位信號等,在I/O部分、PLC控制器兩側分別配置32路開關量輸入模塊1塊、2塊。建立R-F372、RS-232串聯通訊模塊,實現控制系統通訊功能。

1.3系統傳感器

傳感器的主要功能為采集設備運行的技術參數,主要檢測水倉水位、真空度、電機電壓、出水口壓力、流量等重要數據。傳感器選型時需考慮使用地點的溫度、電場、濕度及是否顫動等條件,即必須滿足使用地點的要求,挑選合適型號。系統傳感器根據其功能及使用要求分為兩類,一類是局部傳感器,具備自我診斷、檢測功能,建立不同階段的診斷數據庫,且自動生成數據曲線,通過分析數據曲線,當出現某一階段數據異常、波動幅度較大時,即表示設備運行狀態異常,則系統會立刻報警,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另一類是全局傳感器,通過超聲液位儀對整個系統的參數進行檢查,輔助冗余雙傳感器,保證系統運行的精度。

2控制系統軟件設計

軟件設計必須具備以下功能:(1)自動輪換功能。當PLC控制器檢測到某設備故障信號時,系統依次進行聲光報警、屏幕顯示及記錄故障信息,同時停止運行故障泵或管路,其余各泵和管路按既定順序自動輪換工作。(2)手動一鍵控制功能。工作人員在操作臺上進行操作,人工手動控制單個設備的開啟、停止操作。(3)順序啟動。通過設定間隔時間按順序進行水泵的啟動和停止操作。(4)水位顯示。將水倉水位劃分為低、正常、高、上限、危險等五檔,通過水位傳感器確定水位檔次,并發出控制命令。(5)自動控制功能。當水位處于低位或不在低位而處于用電高峰時段時,則水泵自動停止運行;當水位處于高位或不在高位而處在用電低谷時段時,則水泵自動開啟。自動化控制系統軟件流程圖如圖2。系統開始運行時,首先進行自檢,若檢測出故障時,需人工手動操作、控制,僅當故障解決后或檢測無故障時,方可進入自動化流程。系統啟動后,如圖2所示,首先需要與高壓柜建立通訊,啟動I/O處理程序,通過分析確定自動、半自動及手動三種運行方式之一,工作人員查看控制顯示箱判斷當前運行模式。當選定自動化模式時,則系統進入自動化流程,若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時,系統將停止運行并進行報警;當選定為半自動模式時,通過人工操作確定泵號,之后進入自動模式;當選定為手動模式時,則PLC不參與系統運行。

3應用效果

基于PLC的主排水泵控制系統確實達到“自動化減人”的目的,實現根據水倉水位起停水泵,同時能夠準確地進行故障識別與報警,保證了主排水系統運行的安全性,提高水泵運行效率,降低維護成本,每年可節省相關費用532.72萬元。(1)實現自動化控制和視頻監控功能。全天可以減少崗位工4人,按每人工資5000元算,每月可以節省:4×0.5=2萬元,全年人工工資可節省24萬元。(2)控制水泵輪流工作與適時啟動備用水泵。每月可節省電費:12h×30d×1400kW×0.6元(峰谷差價)=30.24萬元,全年可節省電費362.88萬元。(3)提高水泵排水效率,每天可節省水泵運行時間3h。水泵單臺電機1400kW,每月節約排水電費:3h×30d×1400kW×0.7元=8.82萬元,全年可節省排水電費105.84萬元。(4)降低后期維護成本。每年大修水泵2臺和日常維修水泵8臺,每年可節約維修成本費用40萬元。

4結論

(1)洛陽義安礦業公司結合中央泵房主排水系統實際條件,依次設計系統硬件配置結構及軟件流程,成功應用PLC控制的自動化排水系統,實現排水量與涌水量的自動匹配,結合水倉水位變化充分提高井下主排水系統效率,能夠準確地進行故障識別與報警,達到安全可靠、節能高效、經濟合理的優化運行。(2)主排水自動化控制系統投入運行后,極大提高水泵運行效率,降低維護成本,每年節省勞務費、節省電費及維護費532.72萬元,經濟效益顯著。(3)常規煤礦井下主排水系統均可經改造后應用基于PLC控制的自動化排水系統,適用條件簡單,具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秦四祥.關于礦井多水平智能化高效排水系統改造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設備工程,2020(17):194-195.

[2]王瑄.煤礦井下排水智能化控制系統設計分析[J].電子世界,2018(12):96-98.

[3]李畢.礦井的主排水泵選型參數確定方法研究[J].煤炭技術,2020,39(09):181-183.

[4]張東永.基于PLC技術的礦山排水系統的自動控制[J].礦山機械,2021,37(10):108-111.

[5]王臻榮.煤礦井下排水泵房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及應用[J].能源技術與管理,2020,45(04):183-185.

作者:張鈺煜 單位:洛陽義安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