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扎根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

時間:2022-10-12 15:01:52

導語:大學生扎根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扎根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

摘要:為推動大學生返鄉工作,助力鄉村振興,課題組以河北省石家莊市各高校及周邊村莊為例,探究當代學生回鄉創業意愿。分析認為:學生對鄉村振興戰略存在認知障礙及價值觀樹立不合理、政策落實不到位、鄉村就業機制與基礎設施不完善是阻礙學生返鄉創業的重要因素?;诖?,提出了樹立正確價值觀、矯正認知障礙、落實政策機制、健全就業機制與基礎設施以及加強宣傳等方面的建議。從而讓更多的大學生更深入了解、認識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關鍵詞:大學生;鄉村振興;返鄉就業

1研究介紹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與國家未來發展的根本性問題,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毋庸置疑,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引導和鼓勵大學生以農村為重點、面向農村基層就業創業,是一項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與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雙贏舉措[1]?;诖?,課題組以石家莊市各高校及周邊村莊地區的在校大學生和已返鄉大學生為對象,以明晰大學生選擇返鄉發展的意愿以及已返鄉發展大學生現狀為立足點,對學生的政策認知、返鄉意愿等進行調查。

2調查結果與問題分析

調研地涵蓋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等多所高校以及贊皇、新樂等地區,主要面向“在校大學生”和“已返鄉大學生”兩大群體。通過整理分析調研數據,現將該調查中反映的問題記述如下。

2.1認知障礙

從問卷看,大部分學生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知程度一般,多數學生(70%)選擇基本了解,仍有部分學生(30%)選擇完全不了解。這表明,多數大學生對鄉村振興戰略有一定的了解,但對其具體內容的理解還不夠全面深刻;對于部分學生而言,鄉村振興戰略則顯得過于陌生[2]。針對大學生對鄉村振興戰略了解程度不夠、認知不清晰的問題,課題組將其歸咎為以下兩方面原因。2.1.1政策了解不清晰在于學生本身,學生在接觸與感知國家發展戰略與規劃、方針政策等方面的主動性不夠。對于大部分未來沒有意愿扎根鄉村的學生而言,他們對方針政策采取不理、不看、不管、不主動感知了解的態度。2.1.2高校宣傳不到位在于宣傳本身,高校作為大學生受教育、長才干的主要培養地,應當承擔起就業政策宣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宣傳、鼓勵學生到鄉村就業的濃厚氛圍營造的責任。但就現實情況來看,河北省高校普遍缺少對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發展規劃的宣傳普及,在就業指導方面也僅限于普適性、廣泛性的職業宣傳與規劃,對鼓勵大學生扎根鄉村、建設鄉村方面的指導仍有欠缺。同時,高校在積極發揮社會鏈接功能方面也略有欠缺,受疫情影響,該方面顯得更為突出。鏈接校內外資源組織的相關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加深對社會、國家政策以及就業現狀認識的重要環節,但受疫情以及高校對于鄉村振興戰略宣傳不重視的影響,學生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少,不能在實踐活動中耳濡目染地產生對鄉村就業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3]。

2.2價值觀樹立不合理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對返鄉工作不排斥、可接受,但仍有不少學生對此表示不認可。在當前價值多元和網絡發達的時代,各種思想浪潮相互激蕩,當代大學生在紛雜的多元思想中難以保持自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不乏因農村發展落后、不能發家致富等而貶低返鄉工作的價值的人,以及從內心深處排斥返鄉擇業、扎根服務鄉村的行為。在當前就業形勢日趨嚴峻、促進我國農業農村深入發展的背景下,迫切需要當代大學生扭轉個人認知、轉變就業觀念[4]。

2.3政策落實不到位

為吸引鼓勵大學畢業生扎根鄉村,我國各級政府由上而下在政策層面都做了不同的嘗試與探索。但就現實情況而言,政策執行效果不佳,具體表現為政策制定、理解與執行三個層面。鄉村振興戰略是國家關于農業農村發展的積極嘗試,但各級政府關于鼓勵大學生更好地服務鄉村建設的政策制定呈現數量少、內容雜、目標模糊以及標準不合理等問題,對著眼于農村的長遠發展以及大學生現實訴求的考慮較少。一些基層政府部門在混亂性政策體系的指導下,不能摸清政策的實質,甚至在自己還理解不透徹、意識不清的基礎上就胡亂下達指令,無端增加基層工作人員的執行壓力。在政策執行層面,部分政府秉著“做給領導看”的原則行面子工程,部分官員不作為,不以聽取群眾呼聲為己任,作為政策接受主體的大學生也無法找到合適渠道,表達個人訴求。由此可見,這種形式化、僵硬化、變味的政策制定與執行模式使得政策執行效果大打折扣[5]。

2.4鄉村環境分析

2.4.1基礎設施不健全調查顯示,鄉村的基礎設施不健全是阻礙大學生返鄉就業的一大因素。交通設施對于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而目前農村一方面缺乏對道路建設高標準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對建設前期的規劃設計和建成之后的管護,這導致一些路段質量問題頻出。此外,當下我國農村地區普遍存在醫療設施建設低位運行、醫療人才匱乏的問題,農村醫療人員普遍存在學歷偏低、行醫經驗不足等問題。在環境保護方面,村民環境保護意識普遍不高,相應的配套垃圾處理設施也未跟上,農村環境污染乃至垃圾處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中則存在資金投入不足、重建設輕管理、文化設施使用效率過低等問題。2.4.2就業機制不完善部分同學認為鄉村的就業機制不完善、就業機會不豐富、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相比于農村,城市的就業環境更加公平公開合法。農村地區對于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學校推薦為重點、由政府來調控、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機制的重視程度不足,就業信息化建設普遍匱乏,導致就業服務和崗位資源不匹配,大部分學生返鄉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在對農村地區學生進行就業管理的過程中,高校與政府往往忽略過程,過度注重結果,無法及時反饋學生的就業情況,導致結構性失業的發生[6]。

3對策與建議

3.1以復興為己任,樹立正確價值觀

3.1.1以引導為重點,矯正認知障礙家庭的教育觀念對大學生就業產生直接影響?,F階段大多數家長選擇職業的模式仍然較為傳統,他們對鄉村就業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因此要想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顯得尤為重要。而社區教育能夠對家庭教育導向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故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在基層工作中的作用,使每一個家庭成員能夠充分認識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所帶來的各種機遇。因此,要扭轉當前家庭層面對大學生鄉村就業的認知障礙,需要借助社區的廣泛宣傳引導、社會輿論氛圍的大力營造、地方政府和高校給予家庭成員褒獎支持和政策層面的傾斜等手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擇業觀,從而助推鄉村振興。高校作為大學生的主要培養地,承擔著向社會各界輸送人才的重要責任。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力度,讓大學生認識到鄉村發展大有可為;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返鄉就業的相關指導,讓大學生根據其自身條件合理制定職業發展規劃,幫助其充分把握鄉村振興所帶來的就業機遇。同時,高校也應當積極發揮社會鏈接功能,與鄉村、基層政府合作,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讓大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耳濡目染地產生對鄉村就業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7]。3.1.2以自我為關鍵,堅定遠大理想要想全身心投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讓大學生在思想上扎根農村、堅定服務基層的信念尤為重要[3]。當代大學生應積極關注社會發展動態,熟悉國家發展戰略,將個人的理想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中。同時,應積極參加學校與社會上的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增進對國家發展戰略與規劃的理解,充分了解農村現狀及其未來發展趨勢,消除心理負擔,投身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今天,青年應當勇于承擔時代賦予的使命,以民族振興為己任,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推動我國鄉村振興戰略更好實施。

3.2以政策落實為基點,健全就業機制

3.2.1完善相關政策,健全法律體系政府作為政策的提出者與制定者,在鼓勵與吸引大學生返鄉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政策制定應始終以清晰、明確和有效為目的,以切實保護大學生權利、保障返鄉人員利益為宗旨,在致力鄉村發展的基礎上構建服務于大學生的上中下多元政策體系。應著力縮小城鄉間的差距,發展農村企業與第三產業,健全就業機制,為當代大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要做到針對不同的地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注大學生的現實訴求與農村的長遠發展,根據不同情況實時進行一定的調整與創新,切實為大學生返鄉就業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8]。3.2.2加強監督管理,拓寬上訴渠道對于國家提出的政策,地方政府不僅要記在心里,更要落到實處。在政策執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部分官員因為己謀私利而以權謀私、行面子工程的腐敗現象,對此國家應自上而下建立與之對應的監督管理體制,切實加強對官員行為的約束與管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同時,返鄉大學生上訴渠道少也是阻礙政策執行的關鍵因素,對此政府應當適當拓寬大學生表達內心想法的渠道,從而使政策能夠真實反映大學生訴求、更加貼合實際情況,形成良性循環。

3.3以激勵機制為基點,完善基礎設施

3.3.1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鄉交通聯系完善農村道路基礎建設,實現農村道路條條硬化,以減少通行不便帶來的困擾。提高公路的建設標準,在硬化前充分做好道路設計規劃,防止資源浪費。在農村道路兩旁的閑置土地上可修建健身場所、休閑場所,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9]。3.3.2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體系提高對返鄉人員社會保障的重視程度,將其待遇上升到城市職工相同水平是激勵廣大返鄉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手段。對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地區,政府要出臺相應的政策保障返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農村地區用人單位應積極繳納各種社會保險,為保障返鄉人員合法權益打下堅實基礎。3.3.3制定優惠政策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向返鄉大學生適當傾斜。在住房方面,應對返鄉人員在本地區購買商品性住宅提供購房補助,本地區應以解決返鄉人員的居住之憂為己任,為他們提供保障性住房。在醫療方面,為返鄉人員開通就醫綠色通道,達到快速醫治、低費醫治的效果。在教育方面,可適當為返鄉人員子女在以后入學接受教育時開辟綠色通道,解決上學困難的問題[10]。

3.4以傳播為突破點,加強宣傳吸引

鄉村人才振興政策宣傳不到位是影響廣大青年人才深入鄉村、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因素。社會層面要營造敬才重才的社會氛圍,尤其是當地城鎮和鄉村,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微博等融媒體形式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的人才振興戰略,強調鄉村人才的重要地位和貢獻。大力宣傳返鄉人才的優秀事跡和發展成果,引導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鄉村振興的隊伍。高校層面要將鄉村人才振興戰略與課堂教育活動相結合,組織專題宣講活動,大力宣傳成功事跡與積極成效,推廣實踐經驗,從而讓更多的大學生深入了解、認識鄉村振興戰略,提高其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積極性。

作者:曹一迪 張悅 張欣然 王蓉 王雨博 單位:河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