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相障礙大學生心理幫扶探討

時間:2022-12-06 14:58:22

導語:雙相障礙大學生心理幫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雙相障礙大學生心理幫扶探討

摘要:通過對一例患有雙相障礙的在校大學生開展心理幫扶案例進行分析和處理,探索有效的心理幫扶策略,以期對類似心理問題學生的幫扶產生積極作用,促進學生對自我的正面認知和評價,提升自我效能感,幫助其身心恢復。

關鍵詞:雙相障礙;大學生;心理幫扶;高校輔導員

1案例摘要

小王,男,漢族,體態偏瘦,發育良好,無重大軀體疾病史,2016年升入山東某高校。大二下學期的一天,小王給輔導員打電話,因為心慌、胸悶去校醫院治療,大夫初步診斷他為非生理疾病,建議去山東省精神衛生??漆t院做進一步檢查,他有些不知所措。輔導員耐心指導,征詢他意見后立即約上一位他信任的同學陪他到省精神衛生專科醫院進行診斷,確診為雙相障礙。其具體表現為心慌、胸悶、氣短、睡眠困難、沒有食欲、自罪感強烈、自殘并伴有輕生觀念;精神亢奮、薅頭發、易怒等。疾病表現在小王身上為抑郁與躁狂交替發作。癥狀已持續多日,嚴重影響了其學習和生活。得到專業醫院的診斷,輔導員認識到小王的情況比較急迫,故立刻完成了以下三方面的相關工作。首先,把小王的情況上報學院分管領導,獲得上級領導的指導和幫助。其次,聯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對其能否接受心理治療、堅持學習等方面進行溝通。之后,輔導員深入宿舍、班級了解小王的信息資料。成長環境方面,小王母親性格豪爽干練,大大咧咧,父親不善言辭。父母均是個體商人,二人雖然工作辛苦忙碌但沒有忽略對孩子的愛,父母和孩子每周都會通過電話、微信等溝通。家里還有一個正在上高中的弟弟,學習成績優秀,家庭關系和諧有愛。人際關系方面,小王性格活潑風趣、隨和不固執、樂于助人,與同學友好相處,宿舍四人關系融洽,人際關系良好。自身心理特質方面,小王認為其性格上了更多地遺傳了父親的特質,不知道父親是否做過專業的心理評估測量。小王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擔當精神,從初中階段就主動到父母的工廠里幫忙,并因此導致腰部受傷,但從未告知父母。

2幫扶措施

根據醫生的診斷結果,在前期工作基礎上,輔導員制訂了幫助小王的心理幫扶方案:以輔導員為主導,聯合家長、舍友、同學、任課教師、心理咨詢師等支持系統,在為小王相對保密的前提下建立聯動機制,合力幫助小王。第一,輔導員和其母親電話溝通,告知小王的現狀,從幫助小王更好康復的角度尋求家長的理解與支持,爭取家長配合學校工作。經過多次電話溝通、面談,小王的父母目睹了孩子的現狀,接受了專業醫療機構的診斷,決定支持學校工作。后期,他父母經常放下工作來學校探望小王,假期陪小王外出度假,帶他在屬地專業醫院診斷治療等。第二,宿舍同學形成合力,為小王營造一個包容、溫暖的助人環境。輔導員召集小王的三位舍友詳細說明了他目前的狀況,希望舍友理解并幫助他,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在小王生病嚴重時段,在輔導員的指導下,三位舍友給予他無條件的分工幫助,定期與輔導員溝通小王的表現和狀態。一位學習優秀的舍友提醒小王每天服藥,同時對小王進行學業幫扶。據舍友反映,小王能夠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按時服藥。服藥后,小王最明顯的軀體反應是嗜睡,早上不能按時起床上課,針對這種情況,一位舍友督促他早睡早起并陪同他去吃早飯、上課。由于病情嚴重時他沒有食欲,一日三餐至少有一位同學陪他一起去食堂吃飯。一位自身堅持運動的舍友負責每天帶小王做一些合理的體育運動。眾多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對心理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著非常有效的作用[2]。無論在學業上還是生活中,小王都有好朋友的鼓勵和幫助,不會過多陷入內疚自責等負面情緒中。第三,發揮小王的能力特長,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小王喜歡學生工作,對志愿服務充滿熱情,本身活潑風趣,樂于助人,又有突出的組織協調能力,所以在他生病期間,輔導員依然安排他在院學生會負責志愿服務工作。寒暑假的愛心支教活動中,他發揮特長,統領工作,使得學院的志愿服務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融洽的團隊關系、突出的工作成績促進了小王對自我的正面認知和評價,體現了自我價值,提升了自我效能感,對其身心恢復起到了幫助作用。第四,任課教師在學業方面給予小王幫助。由于工科二三年級的學習壓力非常大,加上藥物的副作用,對小王的學業造成很大阻力。輔導員和每一門任課教師溝通了小王的情況,教師們理解并愿意利用課余時間給予他學業上的指導。在任課教師和舍友的幫助下,小王并沒有因為嗜睡、精力不充沛而導致學業上的困難,相反憑借個人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順利完成了學業。第五,輔導員鼓勵小王去學校心理咨詢中心進行咨詢。一些研究(包括少數隨機、雙盲研究)表明,在藥物治療基礎上輔以心理治療,發現合并心理治療的效果要優于單用藥物治療[1]。輔導員鼓勵他在服藥同時主動去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做心理治療,通過和心理咨詢師溝通獲得更專業的心理輔導和情緒疏導。第六,輔導員對小王重點關注及幫助。小王的輔導員熟悉他、了解他,每次和他交流都真誠相待,理解并接受他的情緒反應,鼓勵他接受病情并與疾病和諧相處。輔導員安排一位舍友密切關注他的狀態并定期跟輔導員溝通匯報。輔導員作為整個心理幫扶方案的主導者,定期找舍友、同學和老師等溝通小王一段時間內的變化。在小王患病前期,輔導員每天給小王打電話,詢問他的吃飯睡覺等基本情況,每周固定一個時間跟他見面,詢問了解他一周的現狀、困難等。隨著醫生給小王藥物上的調整及來自支持系統的反饋,輔導員和小王由每天的電話、每周的面談改為每周電話溝通,小王給輔導員發短信報平安或輔導員給他發送勵志短信等。輔導員時刻關注小王的微信朋友圈、QQ空間等動態變化,發現任何異常信息便及時和他聯系溝通。小王向輔導員發出的任何信息輔導員都會及時給予反饋和正面引導。

3工作成效

醫生的藥物治療、心理中心的心理咨詢及心理治療與身邊支持系統的幫助,小王的狀況有了變化。他的睡眠和食欲改善較為明顯,心慌胸悶癥狀有所減輕。兩周后,輔導員陪他去醫院復診,醫生的診斷結果也表明他的情況發生了積極向好的轉變。隨著治療的推進,小王的自罪感有所減少和改善,他去醫院的復診時間間隔由最初的兩周調整為四周、八周。隨著小王病情漸趨穩定,輔導員把幫扶方法、頻率都及時做了調整。在藥物治療、心理咨詢、父母教師同學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12月,醫生診斷小王可以停止服藥,后期只需定期去醫院復查。2020年6月,小王順利畢業,并且進入全國更高學府繼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由于雙相障礙的臨床表現更為復雜,治療更困難,預后更差,輕生風險更大[3]。小王畢業后,輔導員依然和他保持聯系,關心他的現狀。

4總結和思考

小王從診斷為雙相障礙到停止服藥定期復查、順利完成學業,兩年多的時間里他承受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整個過程中,小王遇上了正視問題的父母、樂于助人的同學、善解人意的老師與咨詢師和醫生,這些都對他的治療起到了關鍵作用。回顧小王案例的整個過程,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第一,在專業藥物治療和心理咨詢前提下,長達兩年時間的心理幫扶達到了一個理想的結果,小王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狀態恢復良好,順利畢業,并且進入他理想的高等學府繼續學習,這是他本人及所有參與心理幫扶的人所期望的。第二,在整個幫扶過程中,小王和家長的配合治療使得對他開展的各項干預措施進展得都比較順利,有成效。小王本人主動接受專業治療和幫助,兩年多的時間里病情雖有過反復,但最終效果明顯。在輔導員的溝通解釋后,小王父母打消了顧慮和擔憂,理解配合學校的工作,有效發揮了家庭的支持作用。第三,幫助小王的舍友、同學和任課教師,不同角色不同身份人員的分工協作是小王恢復良好的重要保障。舍友對于他癥狀的發現、配合醫生的治療、學業的完成都起到了最直接有效的幫助。在他食欲不振、嗜睡、上課、情緒關注等方面,舍友細致入微的關懷和幫助對小王勇敢面對、戰勝困難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第四,輔導員在為小王提供支持性的環境、挖掘利用好他的支持系統和能力特長等閃光點、給予持續性關注上發揮了溝通協調和幫助作用。在為小王保密的前提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讓“關鍵少數(舍友、關系密切的三五位同學、任課教師)”了解小王的困境、明確幫扶措施、精準有效地參與到幫助他的過程中。同時,在理解接納他的情緒反應和需求、陪他去醫院診療、醫療費用報銷和各級分管部門的溝通上,輔導員也起到了紐帶作用。第五,雙相障礙的發病病因至今未明,一般認為和遺傳、社會心理、生物學因素有關,三者相互作用[4]。通過和小王及其家人的溝通和了解,小王的患病可能與遺傳、性格和成長環境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參考文獻:

[1]沈其杰.雙相障礙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

[2]鄧社能.運動療法配合積極心理干預對雙相障礙患者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01):55.

[3]方貽儒.雙相障礙臨床研究現狀與趨勢[J].上海精神醫學,2011,(01):12-16.

[4]楊春強.雙相障礙的最新研究進展[J].精神醫學雜,2007,(06):408-410.

作者:梁瑞濤 單位: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