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云平臺在雷達裝備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3-01-29 09:40:19

導語:教學云平臺在雷達裝備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云平臺在雷達裝備教學中的應用

教學平臺雷達裝備教學中的應用摘要:在分析教學云平臺特點的基礎上,歸納雷達裝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便利獲取教學資源、開展多模式教學、實行全流程評估三個方面提出在教學云平臺上開展雷達裝備教學的具體策略,并從教學本質和教學規律兩個方面提出平臺應用時需要注意的內容。

關鍵詞:教學云平臺;雷達裝備;教學模式;教學資源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應用云計算技術構建教學云平臺已經成為必然趨勢[1]。教學云平臺具有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特點,可為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為教學雙方提供多元化平臺,能夠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益[2]。裝備課程作為軍校學員的核心課程,是崗位任職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員的綜合素質。目前,軍校裝備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模式單一、學情掌握不精準及時、學員主體地位不突出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教學效益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因此,本文以雷達裝備教學為例,探究如何利用教學云平臺這一新興技術,實現與裝備課程教學的融合,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1教學云平臺

教學云平臺是應用于教育領域的云計算平臺,以人工智能、教學大數據、模式識別技術為基礎建立的可用于線上線下智能化、信息化、一體化的教學平臺;集學習、交流、教學、管理于一體,使學員、教員、督導及其他教管人員打破時空的限制,實現在同一平臺上的溝通交流及資源共享[3]。教學云平臺具有學情數據采集、作業批改、學情動態診斷與個性化補救等功能,能夠形成課前、課中、課后一體化教學評價體系,面向學校、教員和學員提供全方位的學情分析服務,實現深度學習、翻轉學習、個性化教學等教學模式的變革與創新,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習成績。教學云平臺可以把經過高度虛擬化的資源整合成一個大的資源池,并通過網絡提供給平臺使用對象,為其提供教學云服務[4]。一是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支持個性化資源生成服務;二是支持泛在學習環境,提供涵蓋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的教學服務,包括在線備授課、個人空間、網絡存儲、作業與練習、教育測評、學校互動等核心應用;三是面向學校、教員和學員提供個性化應用服務;四是提供教學大數據分析,采集云端用戶教學與管理數據,實現實時大數據分析,為個性化教學、管理決策提供支持。

2雷達裝備教學存在的問題

2.1教學資源獲取不便利雷達裝備課程具有系統性、全面性、綜合性的特點,相關的教學資源復雜、多樣。原有裝備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學資源主要包括裝備原理教材、實習指導書和圖冊。學員不容易獲取與課程相關的基礎課程和任職基礎課程資源,部隊演習、演練的數據等實戰化教學資源獲取就更加困難[5]。

2.2學員主體地位不突出原有的裝備教學模式中,教員占主導地位,教員教什么學員就學什么。這種“你教我學”“你講我練”的被動式教學方式不利于激發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了學習效果。

2.3教學模式單一由于雷達裝備教學缺少便捷高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臺,主要使用教材、PPT、電路圖冊的展示方式,采用講授式教學模式[6]。這種教學模式容易形成知識的單向灌輸,使學員養成被動學習的不良習慣,造成學員的自學能力不強,對所學知識的遷移、拓展和創新能力較弱。

2.4學情掌控不精準雷達裝備教學需要對學員進行知識、能力和素養的綜合評價。由于缺少有效的評價手段,難以對學員學習進行全面、精準的形成性評價,無法及時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3教學云平臺在雷達裝備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便利獲取教學資

3.1.1資源集成關聯以構建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為主線,筆者建立面向全院的統一認證、資源貫通的教學云平臺,將學員前期所學的知識與課程學習中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關聯,將前期課程教學資源與所學課程教學資源集為一體,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通過情境感知、數據挖掘等方法對課堂學習情況進行診斷,提前預知學員潛在的學習需求,將最適合的學習資源智能推送給學員,實現自主學習。

3.1.2更新實戰化教學資源教學云平臺持續更新實戰化教學資源,不斷完善雷達裝備故障庫、案例庫、運用庫、可靠性數據庫、空情數據庫等,豐富信息化教學資源。這樣既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戰性,又為部隊提供資源服務。通過智能化數據采集設備,收集部隊日常戰備值班、演習演練的真實數據,及時將經典案例引入課堂,使課堂教學更貼近實戰,讓學員真正體驗到實戰氛圍。

3.1.3資源獲取便捷教學云平臺支持計算機、PDA、交互式白板等多種學習終端的接入,支持在教學過程中對資源進行調用、加工。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工具等均應能被學員便利獲得。學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不同地點通過多種學習終端快速訪問教學云平臺上的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3.2開展多模式教學

3.2.1支持自主協作式教學教學云平臺能夠實現圖、文、音、視等多媒體豐富的呈現效果,通過截屏提問、隨機答題、搶答等功能,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能夠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并構建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征的高階教學模式,培養學員的高階思維能力。

3.2.2支持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利用教學云平臺豐富的線上資源和線下教學工具,便于開展“課前學員線上自學—課中教員線下面授—課后學員線上拓展”模式教學,整合線上教學的開放性優勢與線下面授教學的臨場體驗優勢。教學雙方基于“臺”“端”全程互動,變“傳遞—接受”為教員引導下的“自學—探究—拓展”,由淺入深地引導學員深度學習。

3.3實行全流程評估

3.3.1給教員提供化驗單原有課堂主要依靠教員的個人教學經驗對學員的學習行為進行判斷,并制訂教學決策。通過教學云平臺,教員可以對學員的成績、學習行為等大數據進行挖掘與分析。教員可以通過直觀的數據了解學員對知識掌握的水平、調整教學策略,從而在教學中實現基于證據的教學。

3.3.2給學員提供自畫像在學習階段,通過學員預習復習情況、課堂學習參與情況、作業鞏固情況等統計數據進行大數據畫像,描摹出每名學員的學習地圖,勾勒出他的能力模型和能力圖譜,了解學員的能力狀況,知道他哪里學得好、哪里還需要提高、他的興趣點在哪里,建立學習者、教學者模型。結合知識圖譜和智能算法做精準的匹配,把合適的學習材料推送給合適的學員,實現個性化學習。

3.3.3給評價提供參考數據在教學云平臺和信息終端的支持下,通過實時收集教學全過程各環節產生的數據,對教員教學和學員學習進行形成性評價。同步評估教學進程和教學效果,適時進行教學診斷,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實現院、系、隊、督導一體化管理。

4教學云平臺在雷達裝備教學應用中的注意要點

4.1不能偏離教學本質將教學云平臺引入雷達裝備課堂教學,不是對原有教學的徹底否定,而是在堅守課堂教學本質基礎上的適應時代發展之舉。信息技術可以推動課堂教學若干要素實現變革,但不能動搖課堂教學立德樹人、為戰育人的本質,不能動搖雷達裝備課程的人才培養目標,不能減少課程的核心教學內容。因此,在教學云平臺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既要正確使用信息技術,避免走入“技術無效論”的誤區,也不能過度使用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淪為教學炫技的工具,應搞好形式與內容的統一,使形式服務于內容。

4.2不能偏離教學規律基于教學云平臺的雷達裝備教學要遵循軍校教育的基本規律,即遵循學員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促進學員全面發展,以更好地適應戰爭和軍隊建設發展需求。教員要根據課程要求和學員特點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模式與方法,正確處理教學中難與易、快與慢的關系,引導學員掌握知識、生成技能、提升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其所學能夠兼顧第一任職和長遠發展需求。例如,新的教學模式要留給學員更多的自學時間;對教員素質要求更加全面,不但要熟練掌握平臺的使用方法,還要對學員進行深入研究、引導;教學設計要更加科學,不能是簡單的講述,而是要設計多種場景,引導學員發現、分析、解決問題。

5結語

教學云平臺是一個教育信息化服務平臺,通過“一站式”應用和云理念,打破教育的信息化邊界,為學校、教員、學員擁有一個可用共享資源、互通信息、互通監督的平臺。通過教學云平臺,將多種教學資源進行關聯、共享,對教員備課、教學、輔導、討論等過程以及學員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反饋、釋疑等過程進行全程管理和統計。本文結合雷達裝備課程教學現狀,研究教學云平臺在雷達裝備原理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經過實際教學檢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也希望能促進教學云平臺在其他裝備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從而促進裝備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EB/OL].

[2]彭瑩,顏靜,趙坤,等.高職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云平臺實踐研究[J].現代信息科技,2020,4(24):132-134.

[3]陳慶濤,張茜.教育云平臺支持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構建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23):60-62.

[4]董豐圓.基于教育云平臺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協作學習模式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0.

[5]張衡,林強,張堃,等.雷達裝備課程實戰化教學思考[J].空軍預警學院學報,2014,28(5):373-376.

[6]向龍,程東升,董鵬曙,等.雷達裝備課程實戰化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空軍預警學院學報,2021,35(4):303-306.

作者:張衡 林強 許冬冬 謝幼才 單位:空軍預警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