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研究
時間:2023-02-15 09:03:52
導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日益白熱化,創業課程的建設迫在眉睫,故從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及創新創業課程開設現狀及創業課程對高職創業學生個體或團體影響的調查,對高職創新創業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高職學院創新創業課程設置思路上的方法和策略,對“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的設置起到了參考作用。
關鍵詞:創新創業;課程設置;課證融合;課賽融合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開設現狀調查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開設狀況通過文案調查、走訪調查、網絡調查及問卷調查等,我們發現,目前高職院校已將《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設為公共基礎課中的必修課,分別在大一和大二開設。同時,有一些高職院校會在不同的專業中開設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專業課程,教師會逐步在專業課程的授課過程中滲透有關創新創業的內容,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來幫助高職學生初步樹立起創新創業意識,進而激發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需求,提升高職學生的創業技能。但是,我們通過走訪調查也了解到,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僅僅以專業知識的講授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和提升為主要目標,并沒有滲透創新創業理念。
(二)創業課程對高職創業學生個體或團體的影響課題組成員通過案例研究法,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專業近五年來正在創業的個人或團隊進行了qq、微信或電話采訪,了解了創業個人或團隊目前的創業現狀及創業成果。創業成功的個人或團隊認為,在校期間創業課程的開設激發了他們的創業夢想,而專業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創業理念和創業知識,提升了他們的創新創業技能,為他們最終成功創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為創新創業大賽的指導教師,筆者曾指導創業團隊參加京東直播大賽,團隊榮獲天津市一等獎;指導團隊參加智慧零售技能大賽,榮獲天津市一等獎;指導創業團隊參加天津市海河教育園文創大賽,團隊榮獲優秀獎;指導創業團隊參加天津市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團隊榮獲創業組三等獎。這些團隊學生均為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他們大二在校期間開始創業,創辦的企業為網絡科技公司。他們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能夠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指導自己的創業項目,在創業過程中能隨時與市場營銷教研室的教師們溝通,他們認為,在創業過程中,專業知識與創業實踐的緊密結合,能夠幫助他們在創業過程中捋順思路、堅定信心,也為他們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譬如,《市場營銷》課程的學習能夠更好幫助他們制定公司的營銷戰略和營銷策略;《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學習能夠幫助他們更加專業高效地進行公司員工的招聘及管理;《推銷技巧》及《商務談判》等專業課程的開設能夠幫助他們在與大客戶談判及客戶溝通時更加游刃有余;《市場營銷策劃》課程能夠為他們提供清晰的策劃思路。而這些知識和技能是他們創業路上的催化劑,為他們成功創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
(一)有些高職院校僅僅設置創新創業課程,而忽略創新創業能力的開發和培養目前高職院校開設的創業課程更多地側重于理論學習,實踐課多采用創新創業案例分析及創新創業計劃書撰寫,部分指導教師照本宣科,僅給出創業計劃書的模板,讓學生們課堂上頭腦風暴創業項目,這些項目沒有經過深入調研和思考,團隊直接依據模板中的框架和大學期間學過的專業知識進行計劃書內容的擴充,學生們的目的是完成課程的期末任務,這樣簡單粗暴的授課模式忽略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開發和培養。
(二)具備創新創業技能的專業教師師資缺乏目前各職業院校中,創新創業課程的授課教師大多為專業課教師,在創業課程的授課經驗上可謂是半路出家或趕鴨子上架,既沒有企業的實踐經驗,又沒有創新創業經歷,也沒有創新創業系統的學習經歷,所以在授課過程中往往以完成教學任務為主要目的,而忽略了學生創業技能的培養。同時,因為“雙創”課程師資的缺乏,授課教師無法固定,也使得創新創業課程在高職學院的推進過程中舉步維艱,教學質量大打折扣,難以實現“真刀真槍”的實踐。
(三)創新創業比賽多關注比賽成績而忽略創業課程授課過程中的指導隨著近年來國家和社會對創新創業項目的關注和重視,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大賽在高職院校全面開花,各高職學院的教學部門也緊跟步伐對賽項予以高度重視。為調動教師和同學們的參賽積極性,各院校對創新創業大賽設立了指導教師的激勵措施,對于不同的獲獎級別,分別對應不同的獎勵,例如獎金、課時等獎勵。因此,很多指導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更多的只是關注創新創業大賽能否獲獎,而對于創新項目的調研及可實施性以及學生在實際創業過程當中的項目可行性、盈利狀況等缺乏關注和指導,因此難以保證項目的落地性。
(四)創業課程的開發缺乏行業企業及創業組織的參與和指導創業課程應與專業課程一樣,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應深入行業企業進行調研,與行業企業專業共同進行課程設計。但高職學院在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專家論證中,包括行業企業的專家,更多的是考慮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是否合理化、科學化,而很少涉及公共基礎課程的設計。在“互聯網+”背景下,由行業企業參與指導的更多的是專業課程的開發,而創新創業課程往往處在被行業企業專家忽略的尷尬境地。
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設置及課改思路探討
(一)創新創業思路及理念應全面滲透于專業課程我們在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專業進行了調查以及課程實踐,將“互聯網+”創新創業實踐理念與《市場營銷基礎》《市場調查與分析》《銷售實踐》《數字營銷技術》《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智慧零售與門店管理》等課程及教學活動結合起來,滲透于學校教育活動以及以上課程的課堂教學之中,優化了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了專業、課程教材和教學方法的綜合配套改革。同時,“雙創”課程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將創新創業理念滲透到各專業課程的授課之中,也使該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實踐中,同時也能參與創新創業課程的學習和實踐,進而培養了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創新精神,提升了創業實踐能力,增強了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對于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就業率、就業品質等均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二)創業課程應進行課程思政改革,成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抓手不僅僅專業課程要進行課程思政改革,創業課程同樣應當融入思政元素,進行課程思政改革。隨著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創新創業成為很多高職學生的目標和追求,因此創業課程的合理開設可以有效地幫助高職學生逐漸轉變就業觀念,改變就業思路,從而也可以緩解就業壓力。尤其是在“互聯網+”背景下,線上與線下創業模式均可,而線上模式不容置疑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因此對創業學生來說既是機會又是挑戰。因此,創業課程的開設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創業技能,還可以培養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教給學生基本的法律常識,同時,創新創業課程實踐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社交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職業核心能力。課程思政改革,使創新創業課程成為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陣地和舞臺,促進有創新創業理想的學生樹立堅定不移的信念,不懼創業路上的艱難險阻,并鍥而不舍地堅持下去。
(三)創新創業課程應與創新創業大賽有機銜接為激發高職學生的創造力,以創業帶動就業,目前高職學院注重組織和參與各類的創新創業大賽,尤其是“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此賽項已經覆蓋了全國所有的高職學院,通過院賽、校賽、市賽的層層選拔,最終進入國賽。而很多真正有創業夢想的學生及團隊,也希望借助比賽這一平臺優化、提升和宣傳自己的項目。據調查所知,各大高職院校大多會在大學二年級時開始開設創業課程,讓懷揣創業夢想和激情的學生們可以醞釀和孵化項目,這些學生渴望在課堂上獲得創業和參賽的幫助,因此,作為高職院校創業課程的指導教師,應注重“課賽融合”,切實將創新創業課程與創新創業大賽有機銜接,學生通過教師的講授和指導,對自己的創新或創業項目可以精雕細琢,使項目煥發活力,同時團隊通過創新創業大賽對項目進行進一步的打磨和調整,使項目落地性更強。
(四)高職院校應形成創新創業課程、創新創業講座、創新創業平臺三位一體模式在“互聯網+”背景下,要使創業課程更具靈魂,使有創業夢想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拓展視野,從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創業課程必須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除了創新創業課程實踐外,還需要開展“互聯網+”行業企業創始人進校園、創業人士大講堂等創新創業講座,同時還需要購買和開發創新創業教學實踐平臺和競賽實踐平臺,實踐平臺用于學生的日常學習和實踐,而競賽平臺則用于學生參加“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訓練,這些平臺可以更好地幫助高職學院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學。
(五)高職院校應引進創新創業專業師資或加強創新創業師資培訓為促進創業課程更具可操作性和實施性,高職院校可以聘請社會上一些在“互聯網+”領域創新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專家以及創新創業示范園管委會的政府官員等多方人士,參與到學校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改革論證研討中。這些專業人才的加入,可以充實和優化學校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也使創新創業課程更具靈魂。為了改善高職院校師資的局限性導致創新創業課程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現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師還可以由校內教師與校外企業導師相結合,也就是學術和實踐相結合,即引入校外行業企業及創業組織的參與和指導,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獲益。高職學院可以采取創業課程或專業課程由校內教師和校外企業導師合作授課或采取講座等形式,邀請“互聯網+”行業企業及創業組織的創業者、管理層或優秀員工進入校園傳授經驗、解疑答惑等。通過校內教師創業理論的講授,學生掌握了創新創業的基本理和知識;而校外企業導師具有豐富的企業經營實踐經驗或者創業經歷,學生可以汲取創新創業方法及經驗。創新創業教師由校內教師與校外企業導師相結合,可以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同時,高職院校還應開發多種途徑加強創新創業師資培訓,開展創新創業師資交流,派遣創新創業課程教師下到行業企業或創新創業示范園進行企業實踐,使專業課教師通過培訓和實踐增長創新創業見識,拓寬創新創業視野,進而通過進修、培訓、交流和實踐等,在課堂上可以理論聯系實際,更好地啟發和引導學生,掌控課堂。
(六)創業課程應成為高職院校眾創空間等校內創業基地的助力器要想真正將創新創業教育做實,學校層面應當對創新創業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將社會有影響力的行業企業及創新創業組織引進校園,成立大學生“雙創”基地、眾創空間、創新創業工作室等。學生在創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除了學習創業理論,還可由“互聯網+”創業基地的創業人員及團隊進行創業項目、創業經歷的介紹,甚至可以招聘一些有才華、有熱情的學生加入創業基地,學生邊學習邊實踐,校內指導教師邊實踐邊指導總結,理論聯系實踐,創業課程成為校內創業基地的助推器。
(七)創業課程的授課內容可與“1+X”證書相結合“1+X”證書中的“1”是高職學生大學三年的學歷證書,而“X”則是除學歷證書以外,作為提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創業本領的輔助證書。以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為例,該專業為博導商務數據分析1+X證書、百度數據營銷“1+X”證書和中教暢享數字營銷技術“1+X”證書的試點單位,而這三項證書中數據分析及數字營銷技術等考核內容,恰恰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在創辦網絡營銷或網絡科技等相關公司時所需要具備的素質能力。而創業課程的授課內容,也可以根據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有側重地結合取證內容,實現創業課程與專業技能證書的“課證融合”。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院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應當以學生職業發展為目標,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導向,以創新創業大賽為切入點,以國家創新創業幫扶政策為契機,借助校內專家以及校外行業專家的力量,切實做到創新創業課程的“崗課賽證融合”,為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投身自主創業起到強有力的課程支撐作用,為學生創新創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黃淑敏,李秋紅,宮亮.“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9).
[2]楊梅.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育途徑研究[J].化工管理,2017(35).
[3]雷健茨,王春花,蘭天瑩,等.廣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調查與思考———基于7所高校的抽樣分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9(4).
作者:王志麗 單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
- 上一篇: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健康素養的培養
- 下一篇: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