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隊伍建設探討

時間:2023-03-20 09:38:33

導語:高校財務隊伍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財務隊伍建設探討

摘要:我國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國家對高校投入經費不斷增加,高校資金支出也在不斷增多,加上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全面施行、大數據時代到來等,都對高校財務隊伍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在此背景下,對河南省部分高校財務人員基本情況進行調研,發現高校財務隊伍建設存在一定的問題。從人力資源管理職能角度來看,高校管理層應重視財務隊伍人才梯隊建設,優化人員結構,培訓緊跟時代要求,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績效評價機制,以使河南省高校能輕松應對新形勢下的挑戰。

關鍵詞:高校;財務人員;隊伍建設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新要求,而高等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財務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財務人員作為財務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對優化高校財務管理結構,加強和完善財務監督,提高高校質量建設具有直接影響。

一、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一)政府對高校投入經費總量不斷增加

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視,近幾年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經費也在不斷增加。根據教育部近幾年的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高等學校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事業經費支出由2012年的16367.21元增長至2020年的22407.39元,增長率高達36.90%①。除了財政撥款、學費、住宿費等主要來源,高校教育經費其他來源也日益多元化,比如有的高校加強了各種辦學形式的發展,還收到了來自校友等的捐贈,甚至還有一些經營性收入。總的來看,高校的教育經費總量在逐年增加,這樣就對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也更加重視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對高校財務人員的能力素質要求也隨之提高。

(二)高校資金支出增幅不斷加大

近些年,許多高校為了進一步發展,在建設新校區和引進人才方面投入了不少資金,資金支出不斷增多。從2019年1月1日起,隨著新的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在高校的全面實施,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更趨于精細化,這也對高校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1]。

(三)大數據時代對財務工作提出新要求

近年來,隨著稅制改革、增值稅電子發票啟用、財政電子票據改革及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財務變革,會計檔案實現了電子化、影像化,高校引入財務智能化云服務模式,實現無接觸辦公的網上自助報銷平臺,這些都對高校財務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2]。

二、河南省高校財務隊伍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政府對高校投入經費總量不斷增加、高校資金支出增幅不斷加大及大數據時代對財務工作提出新要求的形勢下,加強高校財務隊伍建設是切實提高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完善教育治理體系的迫切需要。但是,當前河南省高校財務隊伍普遍存在隊伍總量供不應求、人員結構不夠合理等問題。

(一)高校財務隊伍總量供不應求

本研究對河南省部分本科高校的財務人員情況進行了調研,具體情況見表1。《部屬高等學校〈會計人員職權條例〉實施細則》第六條規定:學校專職財會人員的編制比例,一般可按本校教職工總人數的1%到1.5%配備。從表1可以看出,有編制的財務人員占教職工總人數的比例最高為1.37%,最低為0.56%,8所高校中僅有3所能達到教育部的相關要求。與此同時,高校擴招,學生數量大幅增加,教職工規模也在擴大,需要管理的經費總量也在增多,因而財務人員工作任務普遍較重,高校財務隊伍總量很難高質量滿足全校師生需求。很多高校在引進人才時普遍要求具有博士學位,而財務相關專業博士畢業又愿意在高校財務部門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因此,財務隊伍總量供不應求的壓力加劇。

(二)高校財務隊伍人員結構不合理

高校財務隊伍總量上很難滿足高校發展,人員結構也不合理。從表1可以看出,有編制財務人員占教職工總人數比例達到教育部要求的有鄭州輕工業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和河南工程學院。下面以比例居中的河南工程學院為例。目前河南工程學院共有27名財務人員,其中在編18人、聘用合同制3人、退休返聘3人、勞務派遣3人。具體財務隊伍人員結構見表2。人員以女性為主。第二,年齡方面,50歲以上的有11人,30歲以下的僅有4人,這4人中有3人是勞務派遣,年齡結構老齡化嚴重,極度缺乏后備力量。第三,學歷方面,碩士及以上只有2人,缺乏高學歷人員。第四,職稱方面,有8人為高級職稱人員,這8人中有6人是將近退休人員。財務隊伍人員結構不合理,難以滿足高校發展的需要,財務隊伍整體專業水平亟待提高。

(三)高校財務隊伍培訓效果不佳,缺乏與時俱進

高校財務人員是服務于全校所有師生的,他們不可能長時間脫離崗位進行培訓和學習,只能利用假期才能實現集中的全員脫崗學習。高校財務人員平時工作任務重、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到了假期就希望能夠放松,而且一些年齡較大的財務人員學習能力有限,對自己要求不高。這些造成培訓效果不理想。另外,既有的培訓內容以制度和核算為主,很少涉及績效管理、風險控制等,涉及智能財務技術運用的更少[3]。智能財務技術的飛速發展及高校的內涵式發展都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財務人員需要承擔分析、控制、規劃、評價和決策等綜合管理任務,通過提供多維度財務信息為高校領導提供決策依據。因此,高校財務人員的學習與培訓也應該與時俱進,不僅關注財務政策法規的更新,而且要加強財務人員數據分析與管理能力的提高,以滿足信息時代高校發展的需要。

(四)缺乏有效激勵,影響財務隊伍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高校財務工作壓力大,并且缺乏非常有效的激勵措施。財務人員發展空間有限,晉升難。受其專業限制,財務人員基本不太可能晉升到其他管理崗位,晉升渠道比較狹窄。再者,有些高校只考慮管理崗位的流動,忽視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特點,一些非財會專業的管理崗位流動到財務部門,使原本狹窄的晉升渠道更加逼仄,多數財務人員工作多年仍無晉升機會。財務人員職稱評聘難。很多高校財務人員的職稱評聘是考評分離。也就是說,財務人員要想評高一級的職稱,必須首先通過全國性的相關考試,之后還需要在高校參加職稱的評聘,這時他們又必須和高校教師系列看齊。這樣財務人員不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準備全國考試,而且需要花費時間發表高水平論文和申請科研項目。對于本來工作任務就比較繁重的財務人員來說,職稱的評聘就更難了。現在很多高校施行了績效工資制度,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并沒有真正體現“按勞取酬、優績優酬”,原因也是多方面的[4]。第一,很多高校沒有針對具體每個崗位的財務人員設定清晰的職務職責說明。第二,由于財務人員崗位的特殊性,工作量很難考核,有些高級職稱的財務人員并沒有承擔與其職稱匹配的工作,而大多數高校財務人員的薪酬主要與職稱掛鉤。這樣就會造成那些真正承擔了一定工作難度的財務人員、承擔了很大工作量的財務人員、經常加班的財務人員、工作質量高的財務人員得不到應有的獎勵,從而影響這些關鍵崗位的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改善河南省高校財務隊伍建設的建議

(一)高校必須重視財務隊伍建設

高校管理層應該嚴格設置任職條件,科學遴選財務部門負責人。另外,高校應該重視財務部門負責人的培養,針對后備財務部門負責人應該有一個長遠的規劃。高校財務工作任務繁重,要求嚴謹細致、注意力高度集中,時間一長難免會倦怠。因此,高校管理層對財務人員要重視和認可,同時倡導其他相關部門對財務部門給予理解和支持,引導和幫助財務人員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提供各種支持,從而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總的來說,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財務隊伍,離不開高校管理層的重視和支持[5]。

(二)必須重視人才梯隊建設,優化人員結構

高校財務隊伍建設需要注意財務隊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即需注意財務隊伍人才資源是否充足、人員結構是否合理。這就需要高校在長遠發展戰略基礎上,從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和關注財務隊伍總量和結構是否能滿足高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財務隊伍的結構包括數量結構、年齡結構、知識結構、職稱結構等。數量方面,要根據高校的發展戰略確定財務隊伍總量,在編制有限的情況下,可聘用合同人員、勞務派遣人員等,還可以啟動社會招聘,需要有一個長遠的隊伍建設規劃。同時,分析崗位實際工作情況,崗位和人要匹配,即把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不能勝任的要調離。年齡方面,一定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分析現有財務人員的年齡結構,做好財務隊伍的人才梯隊建設,提前儲備好相關崗位及專業的人才,不能出現“斷代”現象。知識方面,高校在招聘財務人員之前,需要分析現有財務隊伍的知識結構,確定選拔標準時,除了需要考慮會計、財務管理、金融等相關知識,還需要考慮計算機及網絡等相關知識,選擇知識儲備豐富的業務人才和信息化人才[6]。職稱方面,需要鼓勵和支持財務人員參加職稱考試,評審時要平衡好行政人員與教學人員之間的比例,可適當降低對財務人員的科研要求,甚至可以考慮“以考代評”。

(三)培訓必須緊跟時代要求,提高財務人員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隨著高校財務管理改革的深入,各個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各個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正在不斷推進。比如:推行網上報銷、線上審批、校企直聯支付;搭建業財融合一體化平臺;把預算管理、合同管理、薪酬管理、成本分析、績效評價等模塊納入財務管理系統,實現“智慧財務”;將“智慧財務”系統與高校其他系統對接,從而構建數據共享中心[7]。財務人員的工作重點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著眼于分析、預測和利用數據,履行監督和管理職能。這對高校財務人員提出了新要求,財務人員需要不斷學習新法規、新政策,還需要提高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首先,財務人員要意識到繼續學習的重要性,工作之余要主動利用高校圖書館豐富的資源,加強財務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參加相關財稅新政策學習,也要積極參與內部控制、招投標、信息化、計算機等相關業務培訓,提高學習效果,提升自己的計算機水平和網絡技術水平等[8]。其次,高校也可以組織一些與其他單位的交流會或者高水平財務人員的培訓,加強交流,互通有無。也可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請一些財務方面的專家舉辦專題講座,讓財務人員多多參與討論學習。最后,多鼓勵財務人員走出去,參加多方培訓,與時代接軌,開拓思維,創新思想和工作方法,提升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四)必須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績效評價機制

高校管理層要重視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規劃,將有競聘意愿且有能力的財務人員作為管理人才來培養,適當增加財務崗位與管理崗位的流動,讓表現優異的財務人員有更多的晉升渠道。這樣財務人員就能擁有一個公平公正的晉升渠道和環境,從而使財務人員更加重視綜合素質的培養,激發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必須建立科學的績效管理體系。第一,需要針對財務部門各個工作崗位進行詳細的工作分析,從而制定明確的工作說明書,在此基礎上從工作態度、工作數量、工作質量和工作能力四個維度制定各工作崗位的考核標準。第二,采用360度考核方法,即采用自我評價、同事間互評、領導評價等方式,每部分賦予一定權重,確保最終評價結果的公平公正。第三,考核結果出來之后,部門主管要主動與每位財務人員就考核結果及時溝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幫助每位財務人員提高績效。第四,考核結果也必須充分得以體現,比如增加薪酬、評聘職稱、晉升等要優先考慮考核優秀人員,懲罰考核不合格者,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績效管理的激勵作用。第五,采用差異化工資制度、競聘上崗制度等,使有能力的財務人員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穎穎.高校財務隊伍建設探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11):156-157.

[2]吳萬好,胡進鋒.新時代高校財務隊伍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20(8):84-85.

[3]遲秀娟.高校財務隊伍建設研究[J].財會學習,2019(7):50-51.

[4]劉暢.大數據背景下高校財務人員隊伍建設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1(9):54-55.

[5]林仰晴.高質量發展下的高校財會人才隊伍建設研究[J].商業會計,2021(13):113-115.

[6]劉文婷.基于可持續職業能力的高校財務隊伍建設研究[J].商業會計,2018(21):103-106.

[7]張蕊.加強高校財務隊伍能力建設初探[J].天津經濟,2020(5):49-52.

[8]杜金霞,王娟.助推高校財務管理隊伍建設的若干思路:以某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21(20):74-76.

作者:侯海霞 單位:河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