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推進土地規模經營探討
時間:2023-03-30 17:37:38
導語:土地流轉推進土地規模經營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機專業合作社是農機化的主力軍,在促進農機規?;鳂I、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龍口市四農康硒農機專業合作社位于龍口市徐福鎮四農村。合作社自創立以來,一直以土地流轉為立社之本,大力發展國內外高端農機裝備,不斷拓寬農機社會化服務范圍,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推進全程高效農業生產發展。合作社瞄準市場高端富硒農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采取一系列配套的硒肥施用技術,實現小麥、玉米全部富硒化生產,成為真正的環保、有機、富硒、綠色產品,2020年生產富硒農產品1200多t,銷往國內27個省市區,實現糧食種植品質更高、成本更低、效益更好。合作社2014年被山東省農機局評定為省級示范社,2018年被農業農村部評定為國家級示范社。
關鍵詞:土地流轉;經營;做法
1合作社基本情況
龍口市四農康硒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8月,注冊資金600萬元。農戶以土地入股,分固定分紅和年底盈利福利分紅,主要通過土地流轉開展規模化經營,合作社具備小麥玉米生產耕種收、烘干、施肥、植保、秸稈利用等全程機械化作業及綜合農事服務功能。合作社現有社員2500多人,其中核心成員8人,從業人員40人。合作社占地9200m2左右,建有2100m2的高標準鋼結構庫房、維修間及糧食干燥車間。合作社固定資產2000多萬元,擁有各種大型先進農機裝備67臺套,農機總值1200多萬元。截至2022年底,合作社已流轉土地1.47km2,涉及四農、柳海兩個村莊,村民已經全部入住新社區。這些土地,大部分屬于村莊搬遷復墾地。流轉的土地,村民每年可獲得800元/667m2的土地租金,還可優先從事農田管理工作,工錢為15元/h。通過土地流轉,農民每年能夠從合作社獲得穩定的租金,使他們“離村不丟地,不種也收獲”。大量的勞動力從土地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安心外出務工經商或就地轉移從事二三產業。目前主要種植農作物為小麥、玉米,同時利用作物秸稈作為主要飼料從事羊等畜牧養殖。合作社生產的富硒小麥全部由從事方便面、面粉等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國家大二型企業“山東龍豐集團公司”包銷,包銷價格高于普通小麥20%。2020年生產富硒農產品達1200多t,青貯飼料4000多t,實現經營收入600多萬元。
2加快土地流轉,夯實規?;洜I根基
合作社所在的四農村85%土地為復墾土地,土質較差,農民種糧意愿不強,再加上比鄰位居中國企業500強前列的南山集團,農民大多去企業打工,村里基本沒有年輕勞動力,近50%的土地處于撂荒狀態。2010年,四農村、草泊村、柳海村等6個村計劃實施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大量閑置土地需要找尋出路。2013年,經村“兩委”考察,決定以土地入社,成立龍口市四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高效農業,獲取土地規模經營收益。村委負責與村民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合作社再與村委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流轉經營期限到2030年。村民不僅每年獲得800元/667m2的土地租金,還可優先安排在合作社從事農田管理及機具駕駛等工作,月工資3000余元?,F在合作社流轉土地1.47km2,未來合作社土地經營規模將繼續擴大。合作社投入1000余萬元,通過平整土地和改善基礎設施,把過去分散、零星的小田和廢棄宅院改造成標準化農田。土地連片集中后,由合作社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良種、統一機械作業、統一技術指導”,通過機械化生產、標準化作業、訂單式銷售、企業化管理,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糧食品質,又能充分發揮大型、先進、現代化機械的作業優勢,將過去的原始耕作、粗放式經營轉變為集約化的現代經營模式,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1]。
3發展高端農機裝備,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
土地實現規?;洜I,離不開農業機械提供的強力支撐。在農機裝備配備上,合作社從土地規?;洜I的長遠目標出發,堅持高點起步,利用國家購機補貼等惠農政策,以發展高端農機裝備為切入點,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先進的農機裝備,充分發揮農機化優勢,提高農機作業能力和生產機械化水平,實現了富硒小麥、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合作社共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其中享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80多萬元),引進了意大利博格2000系列自走式打藥機、上海三久PRO-500e遠紅外糧食干燥機、雷沃1854大型拖拉機、約翰迪爾小麥聯合收割機、意大利馬斯奇奧公司生產的氣吸式小麥播種機和玉米精量播種機等各種國內外大型先進高端農機裝備,部分機械實現了激光測距、電腦智能操作。其中打藥機、干燥機及氣吸式小麥、玉米精量播種機等部分機械都系本省首臺引進。合作社發展高端農機裝備,實現了從耕、種、收、防到烘干的全程機械化作業。在耕整地作業上,采用1854等大馬力四驅拖拉機和意大利生產的驅動耙及北京麥格天農天寶激光平地機等整地機械,可作業0.1km2/d,比普通耕整地機械作業功效提高2倍以上;大型廄肥撒施機可撒施廄肥0.0067km2/h,比人工撒施效率提高10倍以上,并且撒施效果均勻。在農作物播種上,引進意大利馬斯奇奧公司生產的氣吸式小麥及玉米精量播種機,可播種0.1km2/d,播種精準度大幅提高,還可節省種子31.5kg/667m2~2.5kg/667m2。在田間管理上,合作社引進了多臺移動式噴灌機,引進意大利博格生產的自走式高地隙打藥機,作業0.053km2/h~0.067km2/h,且適合多種農作物,噴霧效果好,比人工和簡易打藥機提高功效50倍以上。在糧食收獲上,小麥采用約翰迪爾小麥聯合收割機;玉米進行整株青貯飼料,每年可為格潤富德農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4000多t青貯飼料。在糧食烘干方面,該合作社引進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50t級遠紅外糧食干燥機,每天可干燥糧食150多t,實現糧食收獲、干燥、儲存同步進行,解決了糧食人工晾曬的場地難題,同時做到糧食顆粒歸倉,豐產豐收,確保糧食安全。現有農田全部實現節水灌溉,灌溉周期由原來的一個多月縮短到10d,其中自動水肥一體化噴灌面積0.8km2,灌溉周期僅2d~3d。
4提升服務能力,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幾年來,隨著合作社的發展壯大,服務范圍不斷得到拓寬,服務能力不斷得到提升,服務功能也不斷得到完善。合作社先后承擔了山東省現代農業示范區糧食生產經營服務能力提升、煙臺市農機安居工程、龍口市2.67km2高標準農田建設、深松整地作業、秸稈綜合利用等多項新技術推廣應用項目,共爭取項目資金700多萬元,大力推廣了深松整地、節水噴灌、高效植保、糧食干燥、秸稈綜合利用等多項農機化新技術,共完成機械作業面積14.67km2。合作社在流轉的土地上全部實行循環生產:種植的小麥、玉米作物秸稈加工成飼料用于1000多只綿羊養殖,大大提高了綿羊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發酵后的羊糞經無害化處理,變成有機肥再回到農田,既培肥了地力,又避免了農業生產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有效解決了臟、亂、差這一新農村建設難題。合作社還將建立自己的網站,注冊富硒品牌商標,積極做好后續的營銷服務工作,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合作社對流轉的土地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經營,有效地帶動了周邊農機社會化服務的開展,把“單打獨斗”的小農生產變為“聯合作戰”的大農業經營,實現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規模化生產經營,改變了農戶分散經營的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使零散土地集中便于農機規?;鳂I,形成農業規?;a經營優勢。未來將繼續以建設高效、生態、綠色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為目標,加大高端農機裝備的引進和發展,生產更多的富硒農產品,著力打造現代化、特色化農業模式,推進高效農業的快速提升,為保障糧食安全和推進新農村建設作出更大貢獻[2]。
5龍口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現狀
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109個,具備全程機械化作業能力的94家,農機專業合作社達到34家,社員2880人,資產總額8700多萬元,各種農機裝備1850多臺套,其中國家級示范社2家,省級示范社2家。合作社制定了規范的章程、機務管理制度、財務制度、安全制度、社會公開制度。農機專業合作社積極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積極開展訂單作業、合同作業,逐漸摸索出耕整地、種植、收獲、植保、烘干、秸稈處理等農機作業環節一條龍服務模式,已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近年來,合作社涌現出很多典型,龍口市宏來農機專業合作社就是其中一個。合作社積極順應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大勢,以“裝備高端、服務優質、生產高效”為發展定位,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領域,加快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建設,促進合作社健康發展。截至2022年底,合作社已流轉土地0.6km2,合作社不斷發展新型高端農機設備,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小麥、玉米、西蘭花實行輪作,每年種植小麥0.6km2、玉米0.48km2、西蘭花0.087km2。合作社擁有大中型配套機具30多臺套。2021年合作社累計年作業量達到8.67km2,總收入200萬元,純收入48萬元。合作社積極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綠色農業,為農戶綠色產品提供銷售渠道,增強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實現了合作社與農戶共贏,合作社增加了收入,周邊群眾也很受益。2021年17家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土地流轉規?;洜I,流轉土地超過6.67km2,15家合作社參與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項目,服務環節涉及小麥機收、玉米機耕、玉米機播、玉米機防等環節,完成農業生產托管試點8km2;8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參與玉米秸稈腐熟還田項目,完成深耕地面積5km2。2021年農機專業合作社作業服務面積占全市作業面積90%以上,實現全市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有效覆蓋。
6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土地流轉規?;洜I優勢和面臨的難題
從龍口市四農康硒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可以看出:一是農機裝備優勢。自合作社創建以來,大力引進外部資金,投入近2000萬元,引進24m自走式打藥機、28行小麥精密播種機、50t級遠紅外糧食烘干機、玉米收獲機、節水噴灌裝置等國內外先進農機裝備60多臺套,具有農作物全程規?;鳂I的強大優勢,大大地減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生產費用。二是新技術推廣應用優勢。四年來,合作社與基層農技推廣部門合作推廣現代農業科學技術,讓農民零距離接觸現代農業和感受現代農機帶來的好處。合作社先后承擔了山東省現代農業示范區糧食生產經營服務能力提升、煙臺市農機安居工程,龍口市2.67km2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多項新技術推廣應用項目,共爭取項目資金700多萬元,大力推廣了深松整地、節水噴灌、高效植保、糧食干燥等多項農機化新技術。三是規?;a經營優勢。改變了農戶分散經營的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使零散土地集中便于農機規?;鳂I,形成農業規模化生產經營優勢,采取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由合作社統一供應,農產品加工銷售也由合作社統一進行,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競爭力。
7面臨的難題
一是土地流轉規?;洜I受農業傳統生產觀念、農戶流轉意向及地塊零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土地集中流轉難度大,規?;a經營難形成。二是規模化經營投資多、風險大、效益低,收益期長,特別是一些生產環節用工多,大幅增加了生產費用。三是農機社會化服務亟待提檔升級。服務組織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服務領域需進一步拓寬,目前對農機服務組織的直接支持政策不多,融資難、用地難、維修難等問題還比較突出。
8今后發展幾點建議
一是積極引導農戶創新生產經營觀念,減少一家一戶小農生產經營弊端,在確保農戶權益的基礎上,自愿轉出土地,并獲得最大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創新發展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爭取資金支持;積極整合社會資源,重點引進工商、企業資本,加大資金投入;大力開展全方位技術服務,為土地流轉創造良好環境。三是大力推進農機合作社基礎建設和發展,積極采取鼓勵政策,引導農機社規范化發展,不斷壯大自身實力。四是大力鼓勵農機合作社引進大型先進農機裝備,增強農機化作業能力,提升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擴大土地流轉規模,提高生產經營效益,增加農機社和群眾的收入。五是進一步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科學發展,培育壯大農機合作社等農機服務主體,進一步拓展農機社會化服務領域。引導農機服務組織和種植大戶依法經營、規范運作、誠信服務,創建服務品牌。引領種植業向機械化、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積極創新農機服務機制,開展跨區作業、訂單作業、農業生產托管等農機作業服務,促進土地流轉[3]。
參考文獻
[1]曹瑞娟.強化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的探討[J].當代農機,2022(10):40-41.
[2]胡偉.農機合作社進入托管新主場[J].農機質量與監督,2022(9):46.
[3]董如勝.山東鄄城縣農機合作社現狀、問題與發展建議[J].農業工程技術,2022,42(14):49-50.
作者:莊家玉 單位:山東省龍口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 上一篇:新常態區域經濟發展的思維分析
- 下一篇:“藥”的文學解讀探究
精品范文
10土地利用規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