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車型車內空調轟鳴聲探討
時間:2023-05-08 10:43:53
導語:純電車型車內空調轟鳴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某小型純電汽車怠速開空調時存在轟鳴聲問題,運用頻譜相關性分析、振動噪聲源傳遞路徑分析、CAE仿真分析等手段,找到了車內產生轟鳴聲的原因,是由于開空調后壓縮機在3800rpm,頻率在63Hz附近振動較大,通過電驅動力總成后懸置Z向傳遞至車身與車內聲腔模態(tài)耦合,產生轟鳴聲;最后犧牲空調系統(tǒng)制冷性能,通過降低壓縮機最高轉速至3400rpm,使壓縮機激勵轉速與整車聲腔模態(tài)解耦,最終解決該問題。
關鍵詞:頻譜相關性分析;轟鳴聲;聲腔模態(tài)
1引言
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得到了蓬勃發(fā)展;由于能源的使用方式不同,新能源汽車與傳統(tǒng)汽車相比,動力系統(tǒng)、空調系統(tǒng)上存在較大差異,車輛怠速時少了發(fā)動機噪聲;開啟空調系統(tǒng)時,傳統(tǒng)燃油車,通過發(fā)動機皮帶帶動壓縮機轉動,實現(xiàn)制冷;而新能源汽車則由動力電池組提供電能,通過電動壓縮機工作,實現(xiàn)制冷。與傳統(tǒng)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電動壓縮機存在較多優(yōu)勢,它不受汽車車速的影響,可以根據車內實際溫度調節(jié)精準控制壓縮機轉速,從而達到快速降低車內溫度的效果;低速或者怠速時,新能源汽車少了發(fā)動機噪聲的掩蓋,空調系統(tǒng)作為一個獨立的振動、噪聲源,相比傳統(tǒng)燃油車空調系統(tǒng)振動噪聲會更突出。本文針對某后驅小型電動車開空調后車內存在轟鳴聲的問題,通過NVH測試分析,找出車輛怠速開空調時車內后排存在低頻轟鳴的原因,并通過壓縮機轉速策略,降低壓縮機轉速的方法達到優(yōu)化車內轟鳴聲的效果,從而解決該問題。
2汽車轟鳴聲產生機理
2.1什么是轟鳴聲轟鳴詞義為連續(xù)混雜的呼嘯聲。在汽車NVH分析中指在某一特定工況下,乘客在車內感受到的壓耳膜的聲音。持續(xù)的轟鳴聲會容易引起人耳感覺不適,嚴重的甚至會出現(xiàn)頭暈、惡心等癥狀。
2.2車內轟鳴產生原理汽車車內是一個密閉的空間,里面充滿空氣。密閉狀態(tài)下的車內空氣存在許多聲腔模態(tài)。較薄結構板通過沖壓成型再焊接成一個車身,在受到來自動力系統(tǒng)的振動、路面不平衡導致的振動、壓縮機(獨立安裝)等振動的激勵下通過車身傳遞,導致車身某些鈑金受迫振動,振動頻率與車內密閉空氣的聲腔模態(tài)頻率達到一致,將會產生耦合作用,車內的空氣壓力就會發(fā)生變化,在車內造成較強的壓力脈動,從而產生讓人難以接受的轟鳴聲[1]。
3問題描述
某小型電動汽車在中期改款時,將車身加長、電動空調壓縮機安裝位置從車輛前副車架更改安裝到動力總成上,前圍鈑金結構也做了更改,動力總成由前驅改為后驅之后,激勵源位置發(fā)生改變。車輛怠速開空調時,隨著壓縮機轉速不斷升高在到達某特定轉速后,車內后排存在低頻壓耳感,主觀上聲品質較差,不可接受。
4問題診斷分析
4.1NVH數(shù)據采集本次NVH數(shù)據采集使用西門子LMSSCADASMOBILE40通道數(shù)據采集前端,采用PCB1/2自由場傳聲器,靈敏度為50mv/pa量程3Hz~20kHz,測點根據企業(yè)內部標準,試驗地點為整車半消聲試驗室,布置在駕駛員座椅內耳,后排座椅中間位置,測試工況1:車輛怠速開空調工況,鼓風機1檔風量,制冷溫度調到最冷,迎面風模式;測試工況2:鼓風機1檔風量,制冷溫度調到最冷,迎面風模式壓縮機1000~6000rpm掃略工況。
4.2原狀態(tài)測試數(shù)據分析從數(shù)據頻譜上看,車內前排、后排噪聲數(shù)據在63Hz附近均存在較突出峰值,其中前排噪聲為56.1dB(A),后排噪聲為67.6dB(A),前后排噪聲相差10dB(A),與主觀感受一致,后排轟鳴聲較前排明顯(如下圖1);打開尾門,車內后排噪聲63Hz單頻噪聲降低5.3dB(A)、總聲壓級噪聲降低4.9dB(A),降低較明顯,主觀上與客觀數(shù)據一致,噪聲降低明顯,基本屬于可接受狀態(tài)。說明車內轟鳴聲跟車內聲腔模態(tài)相關性較大(如下圖2)。從掃略工況上看壓縮機低轉速1000~3000rpm車內噪聲無較明顯突出峰值,3000rpm開始隨著壓縮機轉速不斷升高,車內后排總聲壓級噪聲曲線也隨著升高,直至壓縮機到4500rpm后,車內后排總聲壓級噪聲曲線回落到最低點,數(shù)據中可看出壓縮機在3800rpm附近車內后排噪聲峰值達到最高值(如下圖3),根據轉速階次關系進行壓縮機1階激勵對車內噪聲的貢獻頻率計算,車內后排中間轟鳴聲頻率為63.3Hz左右與怠速開空調測試頻譜噪聲峰值一致。
4.3振動噪聲傳遞分析根據源——傳遞路徑——響應點分析,對車輛怠速開空調車內后排存在轟鳴聲進行分析。壓縮機振動噪聲傳播主要有兩種路徑,第一為結構路徑傳遞,第二為空氣噪聲傳遞[2]。該車輛壓縮機是布置在電驅動動力總成上面,動力總成驅動形式為后驅,壓縮機振動噪聲傳遞路徑分析如下(如下圖4):(1)結構噪聲路徑為:壓縮振動噪聲通過電驅動總成懸置、空調管路、膨脹閥,通過車身、前圍防火墻傳遞車內;(2)空氣噪聲路徑為:壓縮機本體噪聲輻射通過空氣從后車體地板、后側門、尾門傳遞車內;由于車內噪聲貢獻頻率為63.3Hz左右,頻率較低,故空氣噪聲路徑傳播車內占比較小,優(yōu)先排查結構噪聲路徑。根據源傳遞路徑測試分析,分別在壓縮機懸置被動側、膨脹閥處布置加速度傳感器進行測試,測試狀態(tài)分為原狀態(tài)及斷開空調壓縮機全部管路安裝點狀態(tài),通過測試數(shù)據,對這幾個測點的振動傳遞對車內后排噪聲的貢獻量進行相關分析。通過后排車內噪聲與振動源路徑振動相關性對比數(shù)據可知,動力總成被動側、膨脹閥振動側點在63Hz均存在振動峰值且與車內轟鳴聲峰值對應。通過各振動路徑的振動數(shù)據對比發(fā)現(xiàn),后懸置Z向63Hz振動峰值較其他測點振動幅值高很多,初步判斷車內后排63Hz轟鳴聲是由壓縮機激勵通過動力總成后懸置傳遞車內(如下圖5)。再對比仿真整車聲腔模態(tài)數(shù)據(如下圖6),車內轟鳴聲的主要貢獻頻率63Hz與整車空腔1階模態(tài)頻率65.37Hz十分接近。圖6整車聲腔模態(tài)根據以上分析,綜合轟鳴聲主要發(fā)生在后排的特點,并且打開尾門轟鳴聲明顯改善的情況,可以得到結論:此轟鳴聲為整車聲腔模態(tài)與壓縮機工頻耦合所致。
5方案驗證
通過問題診斷分析及結論,得到以下三個優(yōu)化方案:(1)改變整車聲腔模態(tài)頻率,使其與轟鳴聲主要貢獻頻率解除耦合;(2)調試動力總成懸置剛度,從傳遞路徑進行優(yōu)化;(3)調整壓縮機工作轉速,改變其振動基頻,從源頭解決問題。方案(1),由于項目已經進行到后期階段,想要提高整車聲腔模態(tài),涉及到車身多處改動,該方案實施難度大,故排除該方案。方案(2),對壓縮機振動的傳遞路徑進行分解,顯示主要傳遞路徑為動力總成懸置,通過手工降低懸置剛度進行初步驗證,測試對比原狀態(tài)懸置與手工樣件懸置的隔振效果。
6結語
通過車內轟鳴聲問題,透過結果反推問題原因,研究分析問題起源及傳遞路徑,再針對實際情況提出方案進行驗證,選擇最合理的方案實施,從而解決問題。通過對問題進行分析,采取最適合的方案去解決問題,既能降低車型開發(fā)成本,省時省力,同時還能有效的提升車型的NVH性能,增強車型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謝曉龍,汪曉虎,王亮,等.汽車轟鳴聲產生機理研究[DB/OL].(2013-1-7)2014-1-21.
[2]張武,陳劍,夏海.基于靈敏度分析的發(fā)動機懸置系統(tǒng)穩(wěn)健優(yōu)化設計[J].汽車工程.2009,6:728-732,755
作者:譚善明 陸日海 梁有廣 賴國鋒 李海平 單位:湖南湖大艾盛汽車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柳州坤菱科技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礦用燃油箱托架結構設計研究
-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產品力評價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