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實踐教學研究

時間:2023-05-16 08:55:42

導語: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實踐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實踐教學研究

摘要:《倉儲配送管理實務》是現代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文章在分析目前高等職業院校本課程實訓教學現狀的基礎上,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探索符合高等職業教育和市場需求的基于校內實踐課程教學模式及實施措施,以使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相融合,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校內實踐教學;教學模式;實施措施

《倉儲配送管理實務》是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技能課程,在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的推動下,物流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方法已經無法滿足行業對物流高職畢業生的職業素養需要,應根據實踐教學的發展,圍繞倉儲與配送崗位職業能力,基于校內實踐教學資源,革新教學模式,重構教學體系,以工作任務為核心,以業務流程為主線,進行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改革。

1《倉儲配送管理實務》原有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1)理論與實踐教學脫節。高職院校強調理實并重,一般在專業課程教學上要求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比例為5∶5,但因高職物流教學理論體系較為薄弱,缺少對物流行業深入性、持續性的研究,缺乏對最新行業動態的掌握,導致所學理論無法對物流實踐起指導作用。(2)實踐教學缺乏真實性。傳統的實訓教學過程是在模擬仿真環境下操作的,其中出入庫作業、盤點、分揀、配貨、包裝等作業是在校內物流綜合實訓室完成,整體的教學環境還是以教室、實訓室為主,學生沒有得到身臨其境的在工作崗位情境中的訓練,缺乏工作責任感,操作有時會存在應付了事的心態,不能從解決問題的角度認真思考,不能真正的掌握實訓項目要求的相關技能。(3)課程實訓與企業崗位技能要求不相匹配。原有課程實訓項目的設計基于教材劃定的模塊,從認知習慣出發,內容由淺入深,由內涵概念擴展至原則方法,而非企業物流崗位工作流程,導致實訓的內容單一,當學生面對真實物流企業綜合、復雜的業務流程以及多樣化的工作環境時,對物流技能的應用缺乏應變能力。

2基于課程校內實踐教學的教學模式

(1)以就業為導向。基于課程校內實踐的教學本質上是以就業為導向的一種教學模式,其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最終達到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的實踐性人才的目標。以就業為導向,通過課程校內實踐教學幫助學生適應崗位就業的技能要求和職業發展的需要,對既有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將校內實訓融入到日常的教學環節,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興趣及提高專業技能素養,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模式。(2)以工作任務為驅動。通過對倉儲企業運營管理實際中的工作進行合理分工,把實訓內容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以此為基礎設置相應的實訓項目進行訓練,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完成一系列任務,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掌握了相應的專業技能。(3)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變課堂上以教師講授知識點為主的授課模式。選用超星混合式平臺,課前把授課資料如課程課件、案例、思考題、習題等上傳至平臺,通過布置任務讓同學們預習并回答問題,課中著重講授重點難點問題并完成相應的任務模塊,課后在平臺布置復習任務,學生完成課后習題。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充分參與,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培養其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3基于課程校內實踐教學的實施措施

(1)開發課程教學資源。在已建好的網絡課程基礎上,根據倉儲配送管理崗位應具備的職業能力要求,不斷開發和完善課程教學資源庫,例如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教案、教學課件、微課、案例集、習題庫、教學錄像、闖關游戲、倉儲專業視頻庫等;同時,購置和應用校內實訓設施設備、仿真實訓操作軟件,完善實訓課程大綱、實訓指導書、實訓教案等。(2)開發校內實踐教學場所。聯系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積極發掘、申請校園內與《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實訓教學場所,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及任務,選擇校內圖書館、菜鳥驛站、食堂、大學生實驗超市等校內運營場所作為實訓基地開展實訓項目,讓同學們走出教室學習,滿足學生的實踐學習需求。例如學校圖書館建筑面積約17000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73余萬冊,電子圖書30余萬冊,可用作進行出庫布局規劃、儲存技術、儲存安全管理等實踐內容。(3)實踐“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方法是實施基于校內實踐教學的根本保證,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情及授課內容,采取能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及積極性的教學方法。①角色扮演法。分小組模擬成立倉儲公司,分配不同的崗位角色,如倉儲主管、信息員、驗收員、出庫員等,在不同的項目中,承擔不同的崗位職責,共同合作完成實訓任務,進而提升實踐技能。②案例分析法。在案例里充分融入校內經營場所的倉儲元素,摒除原有的以教師分析講解為主的模式,以小組為單位,分配有小組長、記錄員、展示員等角色,小組成員依據倉儲案例的內容,根據校內實踐的體驗,提出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并依次上臺展示,提升團隊合作意識及口頭表達能力。③演示法。不單是教師在課堂進行演示,而是讓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如在貨物的堆碼項目中,在課堂展示不同的堆碼方法時,運用教室的授課物料,讓學生上臺展示粉筆的堆碼方法,并現場進行講解點評,讓同學們掌握如何根據物品的形態特點選擇不同的堆碼方法。④模擬訓練法。主要在校內實訓場所進行,使學生在仿真度高的倉儲環境中,對倉儲崗位的業務流程及倉儲經營管理進行模擬操作,使學生盡快掌握倉儲崗位所需具備的知識及技能。同時充分利用微課、視頻、闖關游戲等學生感興趣的資源,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4)設計基于校內實踐教學的實訓內容。基于我校現有的校內實踐教學資源,依據《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課程的實踐教學目標及要求,制定了以下的實訓教學內容如表1所示。(5)建立課程教學質量監督體系。一方面是通過學校已有的評教議教系統,通過學生的評分及反饋了解學生對課程的總體評價,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深究原因并予以改進;其次通過課程超星平臺的問卷調查及課程反饋模塊,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發現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教師優化教學過程。(6)完善課程教學評價考核體系。改革過去傳統的以教師評價為主、注重理論知識的課程考核方式,建立基于校內實踐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考核與評價體系,將過程評價與最終評價相結合,具體實施如表2所示。其中過程考核主要考核學生在項目實訓中任務的完成情況,對于需小組合作的項目,采取教師評價、組長評價和學生互相評價相結合,使評價的結果更為客觀;結果考核采取網絡平臺考試形式,主要考核學生整個學期綜合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通過多維度的考核評價體系體現學生的專業課程綜合能力。采用校內實踐教學方式,依托于校內現有的資源,以就業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做到課程內容與學生未來從事的崗位工作相契合,同時推進了校內物流實訓基地的建設,對提高學生的物流專業技能及專業課程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閆靖.職業技能大賽驅動下的《倉儲與配送實訓》課程改革[J].職業教育,2021(4):241-245.

[2]謝翠梅.“五位一體"夯實倉儲與配送專業技能[J].物流技術,2013(6):276-278.

[3]譚波.基于項目教學法的高職“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改革與實踐[J].職業與教育,2009(3):139-140.

作者:覃珺 單位: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