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環保局上半年環保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12 10:34:00

導語:市環保局上半年環保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環保局上半年環保工作總結

2010年是推進污染減排、順利實現“十一五”規劃的關鍵年、沖刺年。全市環保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環保廳的有力指導下,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市委二屆七次全會和市人大二屆一次會議精神,積極推進“七彩云南•生態普洱”保護行動,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認真接受市委檢查指導組的檢查指導,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環保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不斷增強,環境監督管理向法制化、規范化方向邁進,各項環保工作有序向前推進。

一、上半年環保主要工作進展情況

(一)明確目標任務,增強信心決心

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金融危機,按照“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總要求,積極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2010年5月,市人民政府召開了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市委二屆七次全會和市人大二屆一次會議精神,總結2008年的環境保護工作,安排部署2010年的環保工作任務,突出工作重點,完善落實措施,努力開創我市環保事業新局面。會上,市人民政府與各縣(區)人民政府簽訂了《七彩云南•生態普洱保護行動2010年度工作責考核責任書》,首次以《責任書》的形式,將“七彩云南•生態普洱保護行動”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縣(區)政府,市直各相關部門,為環保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污染減排工作進展順利,環?;A工作不斷加強

根據省政府與市政府簽訂的《七彩云南保護行2010年度工作責任制考核目標責任書》和云南省環保廳《關于印發2010年省級污染減排重點項目的通知》(云環發〔2010〕45號)要求,2010年我市污染減排任務為:凈削減二氧化硫30噸,凈削減化學需氧量900噸,完成16個污染減排項目(工程減排項目10個、關停項目3個、新開工項目3個)。目前,10個工程減排項目全部完成建設并通過驗收。其中:有2個通過省級驗收,分別是:云景林紙股份有限公司鍋爐脫硫項目和云景林紙股份有限公司紙漿污水深度處理項目。有8個通過市級驗收,分別是:鎮沅淀粉酒精廠生產污水綜合治理項目、云南天然橡膠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江城分公司橡膠加工污水處理項目,云南中云勐濱糖業有限公司、景谷力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永平糖廠、景谷力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鐘山糖廠、江城力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江城糖廠、孟連昌裕糖業有限責任公司、西盟昌裕糖業有限責任公司6個糖廠酒精廢醪液光合菌液態肥(PSB)治理項目。

關停3個項目中景谷冀世順興鐵合金廠已完成關停,墨江興仁工貿有限公司已拆除主要生產設施,孟連勐馬鐵合金廠已停產侍拆除。

新開工3個項目中,思茅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及配套管網工程環評已通過省級審批,景谷縣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和墨江縣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完成環評報告書編制,待省審批。

在環?;A工作方面:一是完成了省環保廳組織的對我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的現場考核,在8個城市中位列第三,比上年提升2位。二是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建設工作,已于近期投入試運行。三是完成了普洱市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市級對縣(區)的驗收,在此基礎上,省政府第一次全國污染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先期對墨江縣、思茅區和瀾滄縣三個樣本區進行了驗收,三個樣本區數據錄入正確率平均達99.26%,通過省驗收組驗收。

(三)圍繞發展強化服務,提升質量、注重時效

圍繞市政府經濟發展的重點,把好環評關,積極主動提升服務質量。市級已完成53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行政許可審批工作;其中:我市列入全省2010年100項在建重點建設項目的7個項目(磨思公路、思瀾路二期工程、瀾惠路、220千伏變電站、瀾滄縣小壩子水庫、鎮沅縣五一水庫、普洱市中心城區路網工程),已完成環境保護審批手續;在協調省級審批的18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行政許可工作中,有12個建設項目已通過省級環評審批(瀾滄鉛礦旋渦柱鉛閃速熔節能項目、思茅區人民醫院、思茅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墨江縣垃圾處理場、鎮沅縣污水處理廠、墨江縣污水處理廠、勐野江電站、思茅區西城區污水處理廠、山水銅業4000噸/年技改項目,普洱市、景谷縣二個工業園區規劃項目和云景林紙9萬噸/年技改項目),有6個建設項目處在省環保廳審批過程中(寧洱縣工業園區規劃項目,金光集團金瀾滄速生豐產林建設項目,小黑江流域通達河電站項目,寧洱縣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寧景路、思江路擴建項目)。

(四)強化環境執法監督管理,宣傳法制工作不斷加強

一是按照省環保廳的統一安排和部署,完成了我市7家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專項申報工作,為建立健全全國重點污染源基礎信息數據庫,掌握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基本情況打好基礎。二是制定《普洱市2010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察方案》,開展2010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察工作。上半年現場監督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204人次,對污染防治設施,排污許可證環境監察、建設項目開展現場監督檢查,確保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轉和穩定達標排放,新建項目的環保措施落實到位。三是強化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不斷提高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參與完成了元—磨路老蒼坡1號隧道因交通事故引發的甲酸泄漏造污染的事故處理工作。暢通“12369”環保舉報熱線的投訴渠道,及時妥善處理好各類環境污染事故,維護群眾環境權益。上半年,全市共處理環境污染事故、糾紛112起,接待來信、來訪180起,處理率達100%。辦理各級人大、政協關于環境議案、提案7件。四是貫徹落實《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完成調整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污收費征收標準后排污費征收管理系統的升級工作,全市145家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完成了排污申報登記,征收排污費262萬元,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廣泛開展環境宣教法制工作,一是完成了市政府法制辦考評檢查組對我局2008年度行政執法工作驗收考核,考核結果為優秀;二是開展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工作,與市委宣傳部外宣處共同組織推薦“七彩云南保護行動”好新聞13篇;三是與市教育局聯合組織“2010年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活動”,部分學校學生參與比賽,完成了《普洱經濟社會發展60年》中的環保宣傳材料上報工作;四是在“6•5”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中,全市舉辦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了環境質量公報,在報刊上刊登文章21篇,發放“七彩云南生態普洱”宣傳畫冊198本,舉行了紀念活動和文藝晚會,發放宣傳單宣傳冊44800份,發放環保購物袋9000余個。共有49個部門、65所學校、15000多師生及綠色家園協會、共青團組織、企業參與宣傳,有4件作品獲全省七彩云南好新聞獎,完成13所綠色學校、社區創建申報工作。

(五)加大項目申報工作力度,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積極爭取國家支持,開展了農村環保專項資金項目思茅區倚像鎮竜竜下寨村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中央資金到位61萬元)和墨江縣新安鄉布竜村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中央資金到位77萬元)實施。6月底已完成項目驗收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組織思茅區六順鄉官房村等一批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申報工作。完成了七彩云南保護專項資金項目的申報工作和墨江西岐桫欏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總體規劃編制工作。

(六)環境監測工作有序有效

完成了大氣、地表水、飲用水源地、交通噪聲環境質量的常規例行監測任務,獲3638個監測數據。對58家國控、省控、市控重點污染源監測以及三起因交通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工作,建立了思茅城區空氣質量日報制度,對5家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審核指導,編制了涉及城市建設、規劃、冶金、礦業、交通、茶葉加工、水電、房產等領域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30份,為重點建設項目提供施工期監測服務及污染減排竣工驗收監測8次,生態類項目輸變電竣工環保驗收調查報告18項。編制完成2008年中央環保專項資金普洱市監測站應急能力建設項目監測儀器設備方案,完成了全國普洱茶土壤環境背景值現狀調查,開展了計量認證(2010年)復審準備工作。

(七)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實效

緊緊圍繞提高認識、突出特色、解決問題、保證質量“四個目標”和市委“促進科學發展、維護邊疆安寧、增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普洱”的四項要求,認真組織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始終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指針,抓緊、抓實、抓好。健全活動組織領導機構,制定印發了《關于成立中共普洱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的通知》、《關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人員及工作職責的通知》、《普洱市環保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結合每個階段的活動內容和要求,制定了《學習調研階段日程安排表》、《分析檢查階段工作流程表》和《整改落實階段工作方案》。在學習調研活動中,圍繞“五個講清”,通過召開動員部署、舉辦專題講座、專題案例剖析、專題教育討論等多種形式,思想大動員貫穿學習培訓活動的始終。廣開言路,廣集社會各界的真知灼見。通過采取深入基層“廣泛聽”、座談走訪“當面問”、發放征求意見調查問卷“多方求”、開展談心活動“對比找”等多種方式,共征求到涉及思想作風、環境管理、執法監督、體制機制、隊伍建設、服務基層等6個方面、45條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分析檢查報告(初稿),多方征求到意見6條和建議16條,進行了認真修改。在對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群眾評議于中,征求到5條修改建議,群眾滿意率為94%,基本滿意率6%,不滿意率0%。

(八)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得到貫徹落實

在陽光政府四項制度貫徹落實方面:一是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及時成立了普洱市環境保護局陽光政府四項制度領導小組,明確了各項制度的主辦科室,協辦科室和督辦領導,實行月報制度。二是抓好平臺建設。按要求建立和開通了普洱市環保局“96128”信息查詢電話專線,確定了專職信息聯絡員,落實了辦公地點和設備,確保了信息查詢的暢通。三是強化學習培訓。組織“96128”政務信息專線聯絡員和網絡查詢管理員參加了市級組織的五次集中培訓,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四是周密部署,扎實推進。制定了《普洱市環境保護局貫徹落實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實施方案》及《普洱市環境保護局貫徹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實施細則》,充分利用門戶網站、服務窗口、宣傳欄等宣傳平臺,設立專欄,及時相關信息,總結、挖掘經驗做法,不斷提高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

自今年3月份開展推行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工作至今,沒有涉及需要聽證的重大決策事項;通過陽光政府網站向社會公示重要事項20項,其中公示到期11項,公示期間均未收到意見建議;通過陽光政府網站向社會通報重點工作66項,未收到群眾建議;開通了“96128”政務信息電話專線,明確了“96128”信息聯絡員及網絡查詢管理員,主動收集環保業務相關的常見問題及解答30個條目,在政府信息網絡查詢系統進行了公布。7項行政許可審批事宜已整理錄入行政許可項目查詢系統。尚未接到“96128”專線政務信息查詢事項及政務信息網絡查詢事項。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領導班子和隊伍建設,強化內部管理,健全規章制度。

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鞏固活動成果,抓好教育長效機制的落實。采取切實有力措施,在隊伍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組織建設、業務建設、制度建設上狠下功夫,加強法律、法規、政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倡導良好的學習進取風尚,提高政策業務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加強對基層環保部門的工作指導,為基層環保部門嚴格執法撐腰,積極幫助反映縣級環保機構和能力建設存在的問題。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黨風廉政反腐敗和職業道德教育,樹立環境保護清正廉潔的形象,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三項制度。打造清廉、高效、團結務實、充滿活力和奉獻精神的環保隊伍。營造舒心的人際關系和團結干事的良好環境。

(二)全力以赴做好市內重點項目的環保服務工作。

建立對重點建設項目環評的跟蹤督辦制度,落實“三同時”管理要求。圍繞市政府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中心工作,加強與建設單位、環評機構、環評審批部門的溝通交流,對省級、市級重點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的編制、評估、審批實行專人管理,及時協調解決各個環節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全市經濟建設出謀劃策。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分級審批、分類管理和環保部“四個一律不批”的規定。進一步抓好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工作,建立與環境監察、監測單位協調聯動的機制,嚴格驗收監測工作,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提高驗收工作效率。

(三)加大污染減排工作力度,完善環?;A工作。

積極配合工業經濟管理部門調整產業結構,加速淘汰落后產能,緩解結構性污染。嚴格控制“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項目,大力支持關停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工作,為優勢企業、優勢項目發展騰出總量空間。在管理減排上,做到對排污單位排污口的監測到位、污染防治設施監督檢查到位、偷排偷放的環境違法行為懲處到位。加強現場監督檢查,對重點違法案件實行掛牌督辦,確保治污設施穩定達標運行。開展飲用水源地整治,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加大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力度,從源頭上控制城區噪聲、油煙、建筑揚塵等污染擾民問題。采取切實有力措施,全力推進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各項工作,制定相應監管措施,確保正常運行。

(四)加強生態建設和農村環境保護工作。

組織開展生態保護環境監察試點,推進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等綜合整治試點示范。以推進農村“四個文明”協調發展為目標,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突破口,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年內完成思茅區倚像鎮竜竜村和墨江縣新安鄉布竜村兩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申報思茅鎮省級生態鄉鎮項目。

(五)加強環保宣傳,建立環境行為公開制度。

圍繞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要求,創新環保宣教形式,繼續推進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環境友好企業等創建活動,鼓勵和引導公民參與環境公益活動。建立全市環境狀況分析報告制度,定期全市環境狀況,建立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公示、公告環境影響評價受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項目、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排污費征收、行政處罰、環境質量狀況等政務內容。建立公布企業環境形象制度,公開曝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接受社會監督。

(六)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切實解決危害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

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事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強化對全市重點污染源現場監察力度,開展對2010年減排重點項目,限期治理工程進度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環境違法建設項目。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置準備工作,開展環境安全風險排查,努力消除存在的各類環境安全隱患,加強環境執法后督察工作,及時查處群眾反應強烈的環境問題,加強環境監察能力建設,努力使環境監察能力建設達到規范化建設要求,為基層環境執法創造條件。公務員之家:

(七)強化環境監測工作,努力做到三個說得清。

環境監測要努力做到“三個說得清”,即說得清污染源狀況、說得清環境質量現狀及其變化趨勢、說得清潛在的環境風險。確保完成環境監測任務,為污染減排提供技術支撐,做好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準備,開展農村環境監測試點,加強監測數據的質量管理,強化市級空氣質量自動站建設,加強和完善思茅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日報制度,完善污染事故應急響應中心和中日合作東亞酸沉降監測普洱站建設,加快市環境監測站整體搬遷建設工作步伐,努力使環境監測站能力建設達到規范化建設要求。

(八)做好項目儲備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環保部、省環保廳的支持。

圍繞市域經濟的發展,在找準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基礎上,開展項目的儲備工作。認真學習和研究中央、省級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的支持范圍、申報要求和申報程序,緊密結合當前要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編制符合要求的高質量的項目申報材料,切實把握好項目申報材料質量的關鍵,提高項目申報的成功率。

(九)繼續抓好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大討論活動和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貫徹落實工作

按照制定的工作《方案》,抓好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各項整改措施的落實工作,對照建立的銷號臺賬制度,逐件抓落實。繼續完善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和新進展。努力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貫徹落實的新成果轉化為促進環保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為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作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