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上半年能源環保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12 11:25:00
導語:農業上半年能源環保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是我市實施“十一五”計劃的關鍵之年,拼搏之年。在省級有關部門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市委九屆五次會議及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化農村各項改革,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以人為本,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市農業農村能源環保工作得到了快速發展。
一、主要工作
1.農村能源建設,進展順利
2009年全市計劃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10000口,節柴改灶推廣10000眼,沼氣綜合利用10萬畝,培訓技工和農戶50000人次,實施村容村貌整治50個自然村。截止2009年5月31日,全市共完成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11628口,占年計劃的116.28%;節柴改灶8559眼,占年計劃的85.59%;沼氣綜合利用推廣5.5萬畝,占年計劃的54.96%;培訓農戶21353人次,占年計劃的42.7%。新建沼氣的總產氣量達465.12萬立方米,節約薪柴2.3萬噸,相當于4萬畝薪炭林一年的生長量,減少水土流失3.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9萬噸,二氧化硫158噸,節約燃料費、電費406.98萬元,同時為農戶增收節支930.24萬元,促進了庭院經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沼氣建設是生態農業建設的紐帶,既能提供生活用能,又可提供優質有機肥料,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推廣節柴改灶年可節柴0.86萬噸。
開展沼氣綜合利用、培訓農戶,截止到5月31日,全市共完成沼氣綜合利用5.5萬畝,培訓農戶2.14萬人次,共施用沼肥40萬噸,為農戶節約了農藥和化肥,為我市推廣生態農業和沼氣綜合利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完成中央擴大內需新增沼氣建設項目
根據《省農業廳關于開展2009年農業建設項目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云農(計財)字〔2009〕115號要求,對2009年中央擴大內需新增農村能源建設項目進行了自查。
2008年下達我市農村戶用沼氣建設計劃2906口(石林1373口、東川733口、祿勸800口)、農村沼氣鄉村服務網點建設計劃54個(石林36個、東川18個)、農村沼氣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12個(東川2個、祿勸10個)。
2009年下達我市農村戶用沼氣建設計劃5291口(東川2291口、富民1000口、祿勸1000口、尋甸1000口);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5座,分別是五華(市五華區眾維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官渡(羊甫聯合牧業有限公司)、石林(神龍育種有限公司)、嵩明(農生種豬科技有限公司)、安寧(惠嘉托佩克育種有限公司)(原種場)畜禽養殖廢棄物治理和綜合利用工程。
根據中央要求,農村戶用沼氣、農村沼氣鄉村服務網點、農村沼氣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項目及大中型沼氣工程屬于國家拉動內需新增的國家重點項目,2008年新增投資在今年4月底前全部完工。2009年新增投資要求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時間緊、任務重,我局在省農業廳召開項目啟動會后,已要求項目縣全力投入到項目建設中,經過九個縣區的奮力拼搏,我市共完成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967口,其余的正抓緊時間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有3家已完工,有4家正在建設中。
3.完成了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的培訓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方案的通知》(農辦科〔2009〕7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通知》(云政辦發〔2009〕82號)要求及省農業廳的安排,為了更好地開展我市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確保我市技術人員能夠正確掌握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方法,邀請了省農業廳有關領導和老師為我市業務技術人員分別對秸稈資源調查、評價工作方案、調查與評價方法、入戶調查技巧、調查數據統計、數據處理及審核上報等工作作了認真、細致的講解。
4.完成《滇池“十一五”防治規劃》中農田徑流控制項目方案
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第153期會議紀要,明確我局負責滇池流域范圍內農業污染防治工作及農田徑流方面的污染防治工作。分工明確后,根據會議紀要的要求,我局已完成了《滇池流域農田徑流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實施方案》,已上報省農業廳和市政府辦公廳六處。
5.起草《市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為加強我市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的管理,規范項目建設,確保建設質量和投資效益,結合我市實際,起草了《市大中型沼氣工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6.起草《市沼氣服務網點建設實施意見》(討論稿)
隨著農村能源戶用沼氣池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為鞏固農村沼氣建設成果,加強項目建后管理,確保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市農村沼氣管理辦法(試行)》起草了《農村沼氣服務網點建設實施意見》(討論稿)。
7.建立市農業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
為進一步做好2008年節能減排目標責任現場評價考核,認真對照2008年目標責任書的任務分解,準備相關材料,迎接市節能減排領導小組的考核。
根據《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下達市2009年節能目標任務的通知》(昆節減辦發〔2009〕5號)精神,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將2009年市農業局節能目標任務進行分解。
8.編制《市農業節能減排規劃》
是的省會城市,也是唯一的特大型中心城市,為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對現代農業的帶動作用,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打造成帶動全省、輻射西南、溝通全國,面向東南亞和南亞的農產品信息流通中心、農產品精深加工中心、農業博覽會展中心和農業科技研發推廣中心。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活動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節能減排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部署,把農業農村節能減排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基礎工程。目前的農業發展正處于現代農業的初級階段,充分認識到農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將目前單純追求高產的農業增長模式逐步轉變為農業發展與社會、環境相協調的增長模式,最終實現發展生態農業的目標,就是要在農業農村工作中落實科學發展觀。農業節能減排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需要,是減輕資源和環境壓力的需要,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是滇池水污染治理的需要。
9.編制完成《“十二五”市農村能源規劃》
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改善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為我市農村能源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同時也對這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農業和農村經濟正處于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充滿機遇和挑戰。認真貫徹“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將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作為我市“十二五”規劃重點目標之一,是確保我市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實現“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實施農村能源與環境健康、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為此,我市農村能源建設以“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為方針,經過市級有關部門認真調查研究、科學分析,提出了《市2011——2015年農村能源建設發展規劃》。
10.村容村貌整治工程
2008年省級下達我市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村51個,省級建設資金510萬元(每村10萬元),截止2008年11月底,省級建設資金已全部到位,建設項目已基本完成。2009年5月,按照農業廳《關于上報2008年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和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總結的通知》(云農辦經字〔2009〕91號),進行了檢查總結。全市51個項目村共完成投資3453.21萬元,除省級補助510萬元外(每村補助10萬元),引導投入資金2943.2萬元,占總投資的85%;在3003.21萬元拉動資金中,市、縣、鄉投入1007.68萬元,占拉動經費的33.6%;社會資金624.39萬元,占21%;群眾自籌集資1311.15萬元,占43.7%;群眾累計投勞46739個。通過整治工程,項目村完成村莊道路硬化49346.21米,新建村莊道路22060.74米,支砌排灌溝渠12362.37米,安裝人畜引水管道25189米,種植綠化樹161604棵,綠化花草27635平方米,安裝路燈247盞(其中,太陽能LED路燈40盞)、建設文化室67個2618.9平方米、公廁73座、垃圾收集點139個,項目村村容村貌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2009年,省級下達我市村容村貌項目村建議數50個,控制數60個。我市組織縣區申報省級村容村貌項目57個,項目正在申報中。公務員之家:
11.農業污染源普查工作
按照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在省農業組和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市農業組已按照全國污染源普查辦公室的有關要求完成了工作,數據上報及普查檔案整理工作已通過省級質量驗收,目前,現正在進行普查數據開發及撰寫普查技術報告工作。
我市農業污染源普查共涉及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及滇池流域農村生活源四個污染源,普查范圍涉及14個縣(市)區,127個鄉鎮,330個行政村。全市完成農業污染源普查對象22715個(其中:種植業污染源7229個、畜禽養殖污染源6464個、水產養殖污染源1694個、滇池流域農村生活污染源7328個)。
普查結果顯示:
①滇池流域總氮總磷合計:農業生產及農村生活排放量2283.31噸,占全流域總排放量10130.01噸的22.54%,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染排放占77.46%,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染為主的格局沒有變化。
②滇池流域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農業生產及農村生活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62.36%,主要是農村生活污水產生的15718.18噸,畜禽養殖業排放的8844.75噸COD基本上沒有處理,而城市污水COD處理率達到(產生98038.02噸,去除83096.5噸)84.76%,相比之下,農業生產及農村生活化學需氧量(COD)排放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大。
③滇池流域總氮的污染以工業及城鎮生活為主,占總量的80%,農業生產及農村生活占20%;總磷的污染農業生產及農村生活占60%,工業和城鎮生活占40%;化學需氧量(COD)由于城市污水去除率較高,農村污水幾乎沒有處理,農村生活比重占40%,農業生產占22%,工業和城鎮生活占38%。農村生活污染應引起高度重視。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農業廳的正確領導下,我市上半年農村能源建設及農業環保工作雖然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還存在著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民增收難的問題依然不容忽視。農民家庭經濟收入與發達地區比差距較大,縣區與縣區之間,鄉鎮與鄉鎮之間,農民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增長不平衡,自籌能力低;二是國家投入不足,農業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低,影響沼氣池的推廣;三是科技支撐能力不強,缺少發展后勁。
三、下半年工作重點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三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九屆五次(擴大)會議提出的奮斗目標,堅持以“三化”化“三農”、“三化”帶“三農”、“三化”服務“三農”的思路,“拼搏2009”,努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扎實推進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下半年我處工作提出以下工作重點。
抓好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積極推廣生物、物理綜合防治、測土配方施肥和清潔農業生產技術。同時,結合滇池農業污染治理,積極引進循環經濟模式,在滇池周邊和重點水源區建設大型沼氣池,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控釋化肥。
抓好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和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以沼氣池建設為紐帶,繼續推廣“一池三改”,發展“豬—沼—果(菜、煙等)”循環經濟模式,發展生態農業。確保完成新建沼氣池、節柴改灶及大中型沼氣工程的目標任務;爭取國家、省級資金的支持,建設一批大中型沼氣池,有效處理大中型畜禽養殖場的糞便污染。
- 上一篇:入黨思想匯報寫著方法
- 下一篇:預備黨員思想匯報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