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局工業發展半年總結
時間:2022-04-23 07:09:00
導語:經貿局工業發展半年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繼續深入實施“工業先行、創新發展、品牌引領、鼎力海西”發展戰略,全力落實“*大發展、工業挑大梁、企業擔重任”的行動,持續主攻“十個專項”工作重點,突出“七個抓”工作舉措,在“保增長、上水平、重創新、調結構、增活力”上下苦功夫,確保全縣工業生產穩步發展,推動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主要任務
重點抓好“六個一批”,即穩定一批,就是要穩存量,重點抓好8家大企業、大集團,穩定工業增長的基本盤;保住一批,就是要保市場,保住一批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產品的市場份額;促進一批,就是要促增量,著重抓好20*年已開工的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82項,今年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66項,以及一批新增長點項目23項,促其早開工、早投產、早開業、早見效;調優一批,就是要調整我縣工業發展結構,推動一些市場銷路好、附加值大、技術含量高的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引進一些高科技、高技術的新興產業項目落戶我縣;提升一批,就是要提升產業發展和產品的競爭力,著重抓好3個項目園區以及一批重點產業鏈、重點產業基地建設;生成一批,就是要抓項目儲備和前期工作,圍繞發展“3+3”產業鏈項目,通過承接轉移、高位嫁接,策劃、生成一批大項目。
二、奮斗目標
實現八大目標:
(一)規模工業總產值128.5億元,增長19%。
(二)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0家。
(三)規模工業上繳稅收額增長16%,全部工業百元產值含稅率2.8元以上。
(四)新辦工業企業125家。
(五)新增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額10億元以上。
(六)新增1個中國馳名商標或名牌產品、3個省著名商標或名牌產品、5個市知名商標。
(七)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3.2%,達到上級下達給我縣的節能目標。
(八)安全生產目標:工業企業無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
三、發展舉措
突出“七個抓”,力保工業穩步發展:
(一)抓氛圍營造,堅定不移突出推進工業發展
工業發展事關經濟總量做大,事關財政稅收,事關就業穩定,必須牢固樹立“突出工業、推進工業、堅定不移做強工業”的發展意識,形成領導上下齊抓工業的濃厚氛圍;縣工業辦、廣電部門等部門要大力宣傳工業發展政策和舉措及企業家創業事跡,為全縣工業發展助威鼓勁。
(二)抓項目引領,推進工業發展后勁不斷夯實
加大工業投資是拉動內需,帶動產業發展,保持明年工業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現實需要。因此,2009年必須把工業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工作全力推動,舉全縣之力推進項目建設,全縣計劃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66個,計劃投資總額10億元以上,其中:項目計劃投資上億元的項目8個、超5000萬元的項目22個、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項目30個;計劃投產項目26個。
一要組織實施一批產業鏈、產業集群重點投資項目。電子信息以萬利達為龍頭,造紙以港興紙業、友利達紙業為龍頭,鋁制品以華隆鋁制業為龍頭,數控機床以東剛精密、翊峰機械為龍頭,組織實施一批中下游產品投資項目;太陽能光伏產業鏈以硅提純、太陽能電池以及光電元器件為主導,支持優科能源、國綠太陽能、比爾杰等企業擴大規模。二要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重點是20*年以來落戶3個項目園區的4.9、7.9、9.8、11.18已簽約項目和2009年新增項目的落地投建達產。三要加大項目策劃生成、對接工作力度。根據推進我縣產業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圍繞“3+3”產業發展,積極開展對外招商、閩臺產業對接、“高位嫁接”、產業轉移、“6.18”產業對接等,組織和推進一批產業鏈、產業集群重點龍頭企業項目,一批產業鏈廷伸、產業集群配套的重點項目,一批為產業服務的平臺和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的策劃生成和對接。四要創新招商引資的引進和監督機制。
(三)抓品牌帶動,推進工業實力不斷壯大
工商、質監等部門要重點抓好五項工作:一要夯實品牌基礎。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強標準和標準工作的若干意見》,以我縣電子信息、食品罐頭加工、機械制造、建筑建材、造紙包裝等主導產業和致力發展的優勢產業為重點,全力支持企業形成技術標準聯盟,嚴格執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標準,走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的標準運作模式,形成產業技術標準優勢,用標準占據產業鏈的最高端。支持萬利達數碼科技申報組建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和工作組,積極承擔或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搶占標準工作制高點。二要打造產品品牌。推動企業全面開展質量管理活動,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從事生產經營,提升產品質量。三要提升企業品牌。促進企業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樹立企業優良形象。四要提升區域品牌。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鞏固發展產業名縣、名鎮、和產業特色區域,提升區域競爭力。扶持促進萬利達、閩星、港興、中達、利南、多棱鑄造等6家龍頭企業加快發展,以增強區域產業發展帶動力。五要完善聯動機制。積極幫助企業謀劃品牌,做好企劃,備齊材料,及時向上申報,促進我縣企業品牌不斷做優、做響。加強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宣傳品牌,開展品牌巡回推介活動,擴大品牌影響,營造全社會尊重品牌、愛護品牌、保護品牌的良好氛圍,促進品牌延伸、品牌擴張和品牌效益不斷提升。要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的意見》、《*縣企業爭創品牌獎勵暫行辦法》,建立創品牌工作機制,各相關部門落實責任,制定方案,明確目標,加強策劃,廣泛發動,有效運作,推動創品牌活動的深入開展。對新創的品牌產品和企業,要嚴格按照《獎勵辦法》,進行表彰和獎勵,兌現承諾。
(四)抓自主創新,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和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重點“三個做好”:
一要做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把技術改造放在工業發展的突出位置,以質量品種、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更新裝備、安全生產為重點,持續推進“工業內涵深化技改提升工程”,促進工業內涵式發展。加強行業管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提升品牌創新、產品開發設計、新型材料以及新工藝新設備的開發應用能力,促進傳統產業向品牌、創新型轉變,加強3個項目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優化提升優勢產業集群。著力培育軟件、光電、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及數控機床等高技術產業。大力發展研發設計、技術咨詢、現代物流、融資服務、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引導和推動企業通過兼并重組、高位嫁接、強強聯合、改制上市等多種方式做強做大,培育大企業大集團。繼續推進淘汰水泥等落后生產能力,提高行業集中度。2009年實施產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9項次、工業內涵深化技改提升工程重點項目18項次、投產重點項目10項。二要做好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加快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新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繼續圍繞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組織實施10項產業重大專項,加快產業重大技術開發和重要裝備消化吸收再創新。在電子信息、機械、食品、建材、能源等重點行業以及3個工業園區組織實施企業技術提升診斷輔導工程。建立省市縣聯合扶持產業技術提升機制,通過技術聯盟、專場項目對接會、實行重大關鍵技術招標、設立技術轉移中心等形式,提升重點產業集群整體技術層次。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做好“6.18”項目對接,組織召開海峽西岸“6·18”*機械制造(數控機床)工業專場項目對接會,技術需求30項,落實對接20項。三要著力推動節能與循環經濟工作。圍繞年度節能降耗目標,落實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能源公報制度,加強節能監察。抓好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節能,實施10項十大節能重點工程項目,發展8個循環經濟項目。積極推進年耗能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企業能源審計工作,制訂符合我縣實際的重點耗能產品單耗限額標準,健全企業(單位)能源管理,組織企業開展能效水平對標活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2家省級循環經濟示范企業、1個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的試點示范工作,推動2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加快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
(五)抓做優促強,推進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
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輔導、精細管理、企業高級管理提升等企業成長培訓,計劃培訓2000人。依托企業管理咨詢平臺,開展企業管理咨詢診斷,推廣企業管理案例,召開企業管理現場會,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引導企業加強內部精細化管理,及時調整產業方向,壓縮管理費用,提升產品質量,增強開拓市場能力,拓展發展的空間。選擇我縣部分重點電子信息、機械鑄造中小企業開展產業技術提升咨詢診斷,加強國際市場推廣和工業設計,推動我縣企業早日做好上市準備工作。實施“小企業上規模”工程,推動臨界規模工業上規模30家;狠抓經濟增長點,確保23個新經濟增長點實現產值12億元,拉動全縣工業發展。扶持培育一些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規范管理,增強競爭能力,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最大企業,重點支持培育萬利達、多棱、東剛成為同行業的龍頭驕者。
(六)抓主動服務,推進工業發展環境日益優化
主抓“三件事”:
1、著力加強保障調度。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保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讓“政策雨”下得更透一些。二要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祈,實行工業運行情況一月一報制度,及時掌握我縣主要行業、重點企業的動態情況。三要加大對工業新增長點項目、重點企業協調支持的力度。凡是重點企業提出的需要縣里協調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必須派專人進行跟蹤協調解決。四要加強煤電油運調度。五要加強勞動力調度。勞動部門要加強企業用工總量與結構需求預測,做好勞動力供需現場會與網上推介活動,加大對外招工力度,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工程,落實好技術緊缺人才培養實施計劃,辦好縣職校,鼓勵校企聯辦,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規范企業用工行為,提高職工待遇,改善用工環境,加強人文關懷,創造良好的創業、就業和生活環境。
2、著力幫助企業破解市場制約。2009年將加快培育市場開拓新增長點,多策并舉幫助企業開拓市場。一要充分發揮營銷聯盟的作用,聯合組織企業開拓省外市場,建立營銷網絡。二要支持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積極動員和組織企業參加電子商務知識培訓,開展網絡營銷活動。三要推動政府采購、市政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積極使用本縣名優產品。四要促進工業企業與商業企業聯手開拓城鄉市場。鼓勵企業外出參展,做好家電下鄉工作。組織工業生產企業與流通龍頭企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承辦企業開展直接訂貨、進場銷售銜接活動,促進本縣工業品開拓城鄉市場。五要加快發展現代流通服務業,發揮其對生產、投資和消費的牽引帶動作用。
3、著力協調解決企業融資困難。一要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建設。推動擔保機構加快發展,爭取2009年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有所突破。二要加快發展創業投資。積極搭建創業投資服務平臺,舉辦創業投資對接、政策、培訓等活動,引進境內外大型創業投資基金來靖投資,引導民間資金向創業資木轉化,壯大我縣創業投資規摸。三要加快非銀行金融服務業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四要貫徹落實《龍頭企業資金鏈應急保障工作指導意見》,建立2000萬元龍頭企業資金鏈應急保障機制。對龍頭企業資金鏈情況實施監控和評估,實行龍頭企業資金鏈應急保障聯席會議制度,防止和化解龍頭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用好用活工業發展基金。五要完善“政銀企對接會”制度。由縣人民銀行牽頭相關部門,定期召開對接會,確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資金困難問題。
(七)抓強化監管,推進工業發展目標落到實處
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要加強工業運行的監測分析。二要加強工業運行督查。縣效督辦、監察局、工業辦等部門要根據“月分析、季督查、半年小結、年終評比”制度加大督促檢查,對各鎮(區)工業發展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和各項工業發展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督查。落實縣政府出臺的“工業、項目、外資考核獎懲辦法”等激勵制度,堅決實行“工業發展一票否決制”,兌現獎勵,推動工業發展各項舉措落到實處。三要構建和諧企業文化。企業老板要善待職工,增強企業凝聚力,提升職工創造力,打造企業文化特色品牌,以人為本,共建和諧。四要創建平安企業。開展企業安全生產大排查活動,確保無重特大事故。
- 上一篇:縣經貿局工業上半年總結
- 下一篇:縣經貿工業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