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信息上半年工作總結(市)
時間:2022-05-01 07:57:00
導語:教育局信息上半年工作總結(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教育廳的正確指導下,全市教育系統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改革發展全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全市工作大局,以落實“三個一”(明確一個任務: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廳下達的年度工作目標任務;突出一個主題:深入開展學校管理上臺階活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堅持一個中心: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各級各類教育持續健康均衡發展)為主要內容,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資源、提高隊伍素質、強化內部管理,著力打造和諧校園,構建和諧教育,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市委、市政府下達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市教育局承擔市委、市政府下達的重點工作目標4項、一般目標16項、共同性目標9項。其中上半年完成15萬人(次)的農民技術培訓,占全年目標的53%;完成1.58萬平方米的農村中小學校校舍維修改造任務,占全年目標的52.67%;完成“三金”統籌額352.1萬元,占全年目標的50.6%;陽光小學建設“三通一平”、文物普探和建設規劃已完成,其他后繼開工手續正在辦理中。完成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普法和依法治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信訪、人口和計劃生育等10項共同性目標的階段性任務;完成了行政執法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節能工作、應急管理等8項一般性工作目標的階段性任務。另有小學階段學齡人口入學率穩定在99%以上、初中階段人口入學率穩定在98%以上、中等職業學校招生1.7萬人等8項目標為年度統計目標。
二、立體聯動,多措并舉,扎實開展“教師培訓年”活動,為實現區域崛起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是省教育廳確定的“教師培訓年”。市教育局制定出臺了《關于20*年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教師培訓年”活動的實施意見》,對“教師培訓年”各階段的主要工作做了詳盡安排部署。
1.大力強化學校管理干部培訓。為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交流班級管理經驗,市教育局與《教育時報•管理周刊》聯合舉辦了*市本土學校內涵發展論壇暨本土班主任專業發展論壇。150余位校長和班主任分別參加了本次活動。《教育時報》副主編李若,《教育時報》專家團成員王國平、趙彬淵等分別參加兩個論壇,并隨機進行精彩點評和總評。論壇搭建了一個相互切磋、共同學習的平臺。按照“十一五”教育干部培訓規劃,舉辦了為期25天的全市首期初中校長提高培訓班,來自全市部分初中和湖濱區部分小學共53名校長參加培訓;相繼舉辦了全市教導主任、政教主任培訓班,參訓人員共111名。澠池縣教體局組織中學校長、局直小學校長40人分兩批赴沁陽市永威學校進行為期一周的封閉式集訓,還舉行了閉卷考試,充分檢驗了培訓效果。
2.積極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培訓。今年是高中實施新課改的第一年。為保障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順利實施,市教育局相繼召開普通高中課改實驗遠程培訓項目實施會議和高中新課改通識性培訓會議,分別對全市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及遠程培訓項目的具體實施進行安排部署。為做好普通高中骨干教師新課程培訓工作,市教育局選派14個學科、112名優秀高中教師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高中新課程骨干教師培訓。
3.精心組織舉辦教師技能大賽活動。全市第二屆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技能競賽按學科分小學、初中和高中組同時進行,186人參加比賽。復賽選手由各縣(市、區)依初賽成績向市教育局推薦,其中5名選手代表我市參加省級決賽。教育工會系統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教學技能競賽活動,從創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果等方面具體考察教師的教學情況,50名選手參加全省評選。
4.注重加強職業教育干部和教師培訓。以*中專和*財校為依托,增加投入,增添設備,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全市中職學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基地,目前通過省教育廳評估驗收,并已完成基地師資培訓任務。組織安排國家、省、市級外送教師培訓人員170人,本市教育基地技術能力培訓300人。舉辦了中等職業教育管理干部培訓班,培訓各縣(市、區)教體局職業教育方面的管理干部、各中職學校中層以上管理干部200余人。
5.積極組織實施其它類型培訓。舉辦了全市幼兒教師培訓者及骨干教師培訓對象培訓班,培訓140余名幼兒教師。分別遴選出86名、113名幼兒教師,作為省、市級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對象,同時確定165名幼兒教師作為縣級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對象。組織了全市幼兒園游戲觀摩活動和全市幼兒教師公開課觀摩活動。安排27人參加省級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者培訓,安排中小學體、音、美教師40人參加省級培訓。組織了特教教師優質課賽講活動。靈寶市投入資金62余萬元,改革培訓方式,從全市各初中選拔136名青年教師,送往省教育學院脫產培訓一年。
三、突出主題,內涵發展,深入開展“學校管理上臺階”活動,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扎實推進“學校管理上臺階”活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全市教育工作的主題。為推動學校管理由規范化、系統化向科學化、精細化轉變,實現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市教育局通過注重管理、強化督導,全面推進、深入開展“學校管理上臺階”活動。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規范有序。堅持德育為首,以建設和諧校園為目標,以學校、師生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不斷加強誠信教育,增強誠信意識。組織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舉辦了20*年海峽兩岸兒童書法、繪畫、作文比賽,積極籌備“中華魂——心系奧運,健康成長”讀書活動。配合召開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課題開題會,與有關部門聯合舉辦了全市“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組織參加了《中國教育報》“班主任話細節”案例征集活動,進一步提高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在全市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了同災區小朋友“心連心”活動。
2.教學管理工作不斷深入。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方案,逐步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組織了直屬中小學部分學科調研抽測工作。組織了直屬初中小學和各縣(市、區)直屬初中的學年度教學評價工作。組織高中教師參加了“20*年語文課改與文學創作”專題講座、省教研室高中語文教學報告會等相關課改學習活動。舉行了全市中小學部分學科優質課評選活動,全面展示新課程新理念的貫徹實施成果。舉辦了市直初中生個性化作文競賽、市直小學生美文誦讀比賽和全市高中生作文競賽,為相對薄弱的閱讀、寫作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經驗。穩步開展課題實驗研究,制定下發《*市小學評價改革實驗課題管理方案》,加強課題實驗指導和過程管理,保證課題實驗扎實有效進行。對直屬小學評價改革實驗課題進行階段性評價,開展了小學生語文、英語綜合素質發展性評價實驗課題階段性成果評比活動。
3.考試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圓滿組織了全市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和體育考試。圓滿完成15次國家級、省級統考組織實施工作。美術專業考試恰遇大雪天氣,為確保盧氏縣280余名考生安全及專業考試的順利進行,克服種種困難,在盧氏一高設立考點,高標準、嚴質量地完成組織任務,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招辦領導充分肯定。在全省首家實現所有國家級、省級考試全部實現遠程網上報名,首家推行自學考試和成人高招遠程網上報名繳費兩項試點工作;高招體檢首次采用體檢現場閱卡輸機辦法,提高了效率,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干擾。全市所有考點保密室均實現計算機視頻監控錄像,提高了考點保密室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4.體育健身和科技創新活動豐富多彩。以“迎奧運”為主題,開展了直屬中小學“奔向北京喜迎奧運”長跑比賽,全市美術教師書畫作品展,市區小學生籃球賽,第九屆中學生“晨光”體育夏令營,直屬小學“迎奧運、慶六一、唱響20*”《陽光體育之歌》合唱比賽,“拒絕煙草,確保青春好年華”千人簽字儀式,《陽光伙伴》全國少年集體體育競賽*賽區決賽及市直校園集體舞比賽,*市特殊教育系統首屆殘疾少年兒童運動會等系列活動。開發區崤山路二小在《陽光伙伴》全國少年集體體育競賽河南省決賽中獲得第四名。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在全省第二十二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我市選送的作品獲省優秀科技創新項目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9項。
5.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普通高中工作確立了“穩定規模、注重質量、科學發展”的工作思路,全面貫徹“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全面素質”的“兩全”教育理念,突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雙基”訓練,加強“三年統籌”,注重教科研工作,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今年全市本科重點院校上線619人,比上年增加49人,增長8.6%;本科一般院校上線5271人,比上年增加312人,增長6.3%;藝術、體育上本科線1392人,比上年增加157人,增長12.7%。本科上線人數突破6500人大關,達到6663人。
6.職業成人教育形勢喜人。完善中職生學籍管理系統和資助系統,完成了20*年春季中職生國家資助金發放工作。加強中職中心教研組工作。強化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舉辦了全市中職學校學生技能競賽。強化學生實踐教學環節,推進中職生職業資格認證工作。舉辦了全市職業技能鑒定,共有884人參加計算機操作員、車工等6個工種的鑒定考核,合格率為98%,職業技能鑒定已基本覆蓋到全市職業學校適合職業技能鑒定的專業。組織全市中職學校優質課賽獎活動。組織參加省級“文明風采”競賽活動、“優秀教學成果”評選、職教論文及課件評選、成教論文評選等活動。全市6個單位16個函授站通過省級高等教育函授站評估。
四、以人為本,服務民生,著力增強保障防范能力,強力打造平安校園,構建和諧教育
1.民生工程進展順利。今年全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享受免雜費、免課本費政策,目前已撥付公用經費資金(含免雜費資金)5721.1萬元,免課本費資金1396.6萬元,“一補”資金913.7萬元。直屬學校826名學生享受“兩免”、27名學生享受“一補”資助,涉及資金17.386萬元。20*年省下達我市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項目146個,截至今年3月底已全部完工。規劃新建陜縣、澠池縣兩所特殊教育學校,擴建靈寶市盲聾啞學校和盧氏縣特殊教育學校。積極推行教科書循環使用試點工作。采購單人可升降鋼木結構課桌凳5500套,基本結束直屬學校課桌凳殘破、陳舊的歷史。積極開辟“綠色通道”,無條件接受四川災區子女入學就讀。重新調整招生區域,安排市區初中小學招生工作。在市外國語小學、外國語中學起始年級實行劃片招生、就近入學的政策,受到廣大家長的普遍歡迎。
2.遠教資源使用效益不斷提高。組織人員對各縣、市(區)遠程教育應用、設備管理和資源下載工作進行督查,促進遠程教育應用和教學研究步入正常軌道。春季電教教材管理和應用工作有序開展,全市共增加各類教學光盤15000多課時,保證了電化教學的及時應用和開展。組織各縣電教館巡回聽遠程教育“三種模式”課200余節,組織小型研討會四次,有力推動遠程教育的應用工作。開展了中小學電腦作品評比活動,全市共有1000多名中小學生參加活動,評出市級優秀作品200余件。開展了第十二屆多媒體軟件評比活動,全市共有600余名學校老師參加活動,共評出市級優秀作品130多件,極大地提高了中小學教師的課件制作水平。舉辦了信息技術應用成果評比、校園電視節目和遠程教育論文評比活動。
3.校園安全防范體系初步建立。大力開展校方責任險工作,積極探索建立教育行業風險防范管理服務體系。全市共有815所學校參加校方責任險,參保學生23.5335萬人,交納保費117.6萬元,總責任額為742.68億元。截至5月底,全市共接到報案455期,已理賠190期,保險理賠款與給付32.3萬元,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學校和學生的經濟損失,有效化解了矛盾,及時地轉移了學校的責任風險。筑牢手足口病防線,建立健全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監控與報告制度,確保學生和幼兒健康和生命安全。組織安全及校園周邊環境檢查2次,排查存在隱患學校120所,隱患整改115處,建立臺賬7起,下發整改通知書7份。
4.教育督導依法行政工作穩步推進。指導各縣(市、區)制定三至五年教育發展規劃并上報省政府教育督導團。按照《河南省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重新設計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表冊。對縣(市、區)、開發區管委會七個縣級政府教育工作進行督導評估,并將督導情況向市政府匯報。對各縣(市、區)開展“學校管理上臺階”活動情況進行督查,對申報20*年市級示范性學校的11所中小學、3所幼兒園進行過程督導。對澠池縣、義馬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建設情況進行督查。制定行政執法人員培訓規劃,強化依法行政。重點加強市級依法治校示范單位創建工作。督查“三五”依法治教、“五五”普法工作及法制教育等工作開展情況。完成“科級以上干部人事電子檔案管理軟件”編制工作,完成相關人員個人基本信息采集錄入工作,提高領導服務決策水平。
5.民意渠道暢通無阻。上半年安排領導接訪12次,受理群眾來信23件,接待群眾來訪31人(次),辦理上級交辦信訪件644件,立案15件,辦結13件,協助政府復核信訪案件6件。辦理市政府督辦、查辦9件,辦結率達100%。整理歸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24件。目前辦理工作已基本結束。市教育局被評為市政府督查工作先進單位。學校基層工會教代大會召開率100%。市屬18所中小學工會順利召開全體職工大會或教職工代表大會。建立市直學校特困教師檔案48份,慰問特困教師33戶。教育局機關縣級干部結對幫扶11戶,慰問扶貧村18戶村民。教育工會獲得省教科文衛體工會員0*年度“校務公開”創新工作二等獎;在全市開展的“勞動杯”安全競賽中,被市總工會授予安全標兵“先進單位”。
五、注重加強系統行風建設與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1.積極開展“敬業愛崗”主題教育活動。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市教育局從3月起利用三個月時間,在全市教育系統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敬業愛崗主題教育活動。期間組織“感動崤函•十佳人民滿意教師”赴市直及6個縣(市)區巡回報告,觀眾達7000余人。組織開展“敬業愛崗,從我做起”演講活動,各縣(市)區及市直學校共舉辦演講比賽502場,先后有7379名教職工登臺演講。組織開展“敬業愛崗,從我做起”征文評比活動,評出市級優秀征文397篇。組織開展評教活動,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先后發放學生調查問卷193*8份、社會及家長發放調查問卷34874份、教職工調查問卷25816份,梳理歸納意見建議870多條。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先后集中學習1786次,開展討論交流活動36702次,舉辦專題輔導764場,撰寫心得體會34355篇。
建章立制方面,市教育局專門為各級各類學校提出了72個參考目錄,內容涉及崗位職責、規章制度、考核細則、獎勵辦法等。樹立典型方面,經過層層推薦,評選表彰了千名市級崗位標兵,其中中小學教學標兵500名,職業技能教學標兵50名,優秀班主任標兵250名,管理服務標兵200名,使廣大教職工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主題教育活動使廣大教師認識和感受到人民教師肩上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真正找出當前影響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問題,真正樹立和培養一批敬業愛崗的先進典型,為全市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隊伍保障。
2.積極開展“廉政建設年”活動。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廉政建設年”。局黨委專門下發《市直教育系統開展“廉政建設年”活動的意見》,對開展“廉政建設年”活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組織實施、活動實效進行安排部署,并將市直教育系統“廉政建設年”活動安排細化到月份。將黨員干部重點學習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等9篇材料打印成冊,以方便學習使用。具體工作中,堅持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發動,突出抓好學習教育,認真做好自查自糾,建立完善長效機制,特別是堅持“一要堅決、二要持久”的方針,強化責任,加強督導,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組織副科以上黨員干部到市廉政教育基地開展學習教育活動,接受廉政警示教育。
3.扎實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市教育局通過*教育信息港,不斷加強信息公開工作力度,網站專門開設了“政務公開”、版塊,內設“領導信息”、“*教育信息”、“大事記”、“教育年鑒”等多個欄目,方便了廣大基層師生的查閱與了解。“互動交流”版塊中“局長信箱”、“業務咨詢”兩個欄目共計接到咨詢60余件。均及時轉交給相關科室,督促進行認真負責的答復,受到有關師生的好評。截至7月1日,在*教育信息港外網動態新聞1300余條;共編發《*教育信息》46期,累計發稿達78條。
4.抓好教育紀檢監察工作。年初,市教育局召開全市教育系統紀檢監察工作會議,與各縣(市、區)教體局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和治理中小學亂收費工作責任書。對全市春季開學教育收費情況進行重點檢查。加強對教育收費政策的清理工作;建立健全教材價格監管機制,完善教材價格核定辦法。督查學校在醒目位置公示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依據、收費范圍、減免政策和投訴、舉報電話等,接受社會監督。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堅持招生執法監察工作,優化招生考試環境,創建安全、公平、和諧的考試氛圍,維護招生紀律,確保考試公平公正。上半年共接到群眾來電32次,接到投訴、舉報、咨詢12件,做到件件有回復,次次有答復。
5.積極開展抗震救災活動。“5•12”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市直教育系統廣大師生心系災區,頻施援手,地震后短短兩天時間共捐款近60萬元。全市開展黨員交納“特殊黨費”活動后,市直教育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立即行動起來,共繳納32248.71元。市政府對口援建安縣工作會議后,市直教育系統又捐款349032.43元。累計121萬余元的捐款,在全市人民面前展示了市直教育系統廣大師生強大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市一高、市外國語中學、市東風小學等3所學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6.加強教育信息與新聞宣傳工作。年初,首次推出20*年度*教育十大新聞。《政府快報》、《政府工作快報》、市委《工作信息》、《河南教育信息》等信息刊物采用15條,市教育局被市政府辦公室評為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在《人民日報》上刊發《*:學校體育“不放假”》。先后在《河南日報》上重點配圖推出《新職教:在變中求強》、《新職教:困難依然不少》2篇關于中職教育的系列報道。靈寶市城關鎮西華小學的體育特色、*市實驗中學的孝道教育、*市實驗小學的生存教育等經驗,都經媒體推出后在省內外產生良好影響。義馬市教體局與該市電視部門聯合舉辦《教育時空》欄目開播;《一周澠池》全面展現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新成就,現已成功播出14期。
- 上一篇:農村違法建筑糾紛探討論文
- 下一篇:農村土地政策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