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衛生治理半年總結(縣)

時間:2022-04-21 02:42:00

導語:衛生局衛生治理半年總結(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局衛生治理半年總結(縣)

今年衛生工作以黨的*和*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認真貫徹以農村和社區衛生為重點的工作方針,堅持以人的健康為出發點,以防治非典等傳染性疾病為重點,加大衛生體制改革的力度,努力開創*衛生事業的新局面。上半年我們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加快基本建設步伐,改善群眾的就醫環境;逐步完善合作醫療制度,建立農民健康保障體系;加強人才引進工作,改善專業技術人員的結構;積極推進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強化衛生監督執法,提高綜合防病能力;認真做好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啟動,努力創建環境一流的宜居縣城,現將今年衛生工作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衛生工作總結

(一)牢牢把握目標要求,把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引向深入:

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我們結合機關黨員的現狀和衛生工作的特點,牢牢把握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總目標要求,精心組織,勇于創新,狠抓落實,取得了較好實際效果。

我們從建立健全學習機制和完善學習制度入手,推出了建立主講人制度;建立學習簽到制度;建立學習情況通報制度,建立了缺課補課制度一系列創新舉措,局機關組織集中學習了44學時,學習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等12篇文件精神,撰寫讀書筆記40萬字,撰寫學習心得近百篇。衛生局代表縣委接受了市委督察組的檢查,受到了市縣領導的一致好評。

我們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征求各階層人員的意見和建議,真正把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反映上來,共召開座談會4個,發放各種調查問卷102張,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20多次,根據反饋信息整理意見建議78條,經匯總和梳理,整理出對領導班子的意見和建議9條,對領導成員的意見和建議18條。我們制定了機關黨員“八條標準”,提出了分析剖析的“五對照,五檢查”,提出了“四個必談”,使每個黨員在剖析評議時能夠明確標準,保證了查找問題準確。

我們把整改工作落到實處,根據群眾提出和自己查找了五大類問題,制定了關于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好病和改善服務質量等五方面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確定了23個衛生醫療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明確責任目標,由主管領導牽頭,責任落實到人,確定了整改時限,定期匯報工作進程,緊密圍繞衛生局的中心工作,促進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衛生局制定的整改方案得到了縣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的認可。

(二)逐步完善合作醫療制度,扎實推進合作醫療的開展。

為了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20*年我們推出了兩項新舉措,一是出臺了《關于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充規定的通知》,主要包括實行“一證通”管理,提高山區鄉鎮回報率。到5月20日,全縣有2.72萬農民異地就醫,大大方便了群眾就醫。二是出臺《*縣農村特困人員醫療救助暫行辦法》,由政府對農村低保人員參加合作醫療統籌金進行資助。全縣有3361戶5904位農村低保人員參加了合作醫療。《暫行辦法》出臺后,又有252位農村低保人員參加。

到20*年6月20日,全縣有14.8萬農民參加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75.2%;從2004年1月到20*年6月,共為4422人報銷醫藥費用684萬元,人均報銷1548元;鄉鎮衛生院共為15萬農民減免醫藥費163萬元,人均減免10.75元;共有15.48萬人次受益,金額達到847萬元。已經有99人報銷超過1萬元,有8名農民受益達到3萬元封頂線。

(三)加強基本建設步伐,重點工程進展順利:

1、加強鄉鎮衛生院的改造。今年對香營鄉衛生院、珍珠泉鄉衛生院、沈家營鎮衛生院的進行改造,與社區衛生中心的改造同步進行。工程面積2200平方米,投資400萬元,5月已經完成工程招標,現已開始建設。

2、興建社區衛生服務站49個,其中新建38個,改建11個,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造村衛生室152個,其中新建121個,改建31個,統一建設標準,完善醫療儀器設備的配置,構建農村衛生服務網絡,徹底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F已完成立項,6月底全部啟動,11月底投入使用。

3、加強縣老年病院的建設:

縣老年病院改建是2004年市、縣政府折子工程,一期工程改造已經于去年完成;二期工程即以縣中醫院為基礎、突出中醫特色,改造成以治療老年病、慢性病為主的二級甲等醫院。建筑面積3345平米,工程投資600萬元,已經于20*年5月舉行奠基,預計今年10月投入使用。

4、積極爭取市政府的支持,加強傳染病專科接診室建設。在全縣所有一、二級醫院設立傳染病??平釉\室、專用門診和隔離留觀床的建設,提高傳染病的篩查能力。現正在制定工作方案,預計6月底全部啟動。

5、縣醫院改造工程進展順利,投資400多萬元,改造舊病房樓四層6800平米,已經完成工程招標,5月15日開始施工,預計8月底竣工投入使用。

(四)加大衛生體制改革,探索新的管理體制:

1、實行院長聘任制:

我們加大衛生體制改革的步伐,實行院長聘任制和任期目標責任制,強化院長責任,院長依法對單位進行管理由院長聘副院長,醫院對中層干部進行重新聘任,從2004年開始在一級醫院和縣中醫院等16家醫療單位試點,20*年在衛生系統的所有醫療單位全部實行,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縣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中醫院等單位在部分科室實行了室主任、護士長聘任制,在公開、公正和公平的原則下,調動年輕干部進取意識,選拔年輕有為的中層干部,推動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

2、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完成,防病和監督逐步加強:

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并到到平谷、門頭溝、大興等區縣考察學習,制定了《關于疾病預防控制與衛生監督體制改革方案》,調整、優化衛生資源配置,理順和完善現行的衛生監督和疾病控制體制,強化衛生監督執法,提高綜合防病能力,建立結構合理、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程序明晰、執法有力、防病高效的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新體制,撤銷原縣衛生防疫站、縣性病防治所、縣傳染病監督所、縣結核病防治所,成立縣衛生監督所和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兩個單位法人代表采用公開選拔的形式進行,副職領導和中層干部采用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形式進行,科室組建和人員調配工作于3月底完成,從4月1日起將按照各自工作職責履行職能。

3、加強人才引進工作:我們針對我縣高層次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匱乏的現狀,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為引進外地人才進京、住房以及子女入托提供便利條件,配備必要醫療儀器和設備,努力為這些優秀的人才搭建一個發展的平臺,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更好的為*的百姓服務。今年我們已經到東北和江西去招收大學生22人,引進高級專業技術人才5人,現正在辦理有關手續。

4、加強對拔尖人才的選拔,激發人才的創造力。

制定了《關于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工作意見》,從20*年設立人才發展基金100萬元/年,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鼓勵二級醫院的專家到山區和半山區的醫療單位做兼職醫生。充分利用北京地區高等醫學院校及其臨床醫學院集中、教育資源豐富等優勢,采取自下而上的層層選拔,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拔5--10名學科帶頭人,到北京有關醫學院校進修學習,激發這些拔尖人才的創造力。

(五)更新服務理念,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1、降低藥價,讓利于民

為了解決山區群眾看病貴的問題,降低藥品價格,解決藥品價格虛高、真正讓利于民。在2004年藥品平均降幅在16%、直接讓利患者總金額達150萬元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加強我縣醫療機構藥品招標采購管理工作實施辦法》,充分發揮集團采購的競爭優勢,采取集中議價、集中采購、捆綁進藥、現金結算的方法,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促進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建立。到20*年6月讓利患者近百萬元,平抑全縣藥品價格。

2、更新服務理念,推出便民舉措:

今年我們牢固樹立為患者服務的宗旨,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新舉措,在門急診設立導醫員,為患者提供一條龍優質服務;在急診室簡化常規手續,實行24小時綠色通道;推出免煎中草藥便民措施,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推出病人選醫生和點名手術、病人選病房、家庭護士,建立良好醫患關系;推行“單病種”最高限價,限制不合理用藥,提高大型檢查陽性率,減輕患者負擔;社區衛生服務站定期深入到城鎮、農村,通過不同形式進行衛生服務建立家庭病床、健康檔案和雙向聯系卡,24小時為轄區內居民提供經濟、連續、便捷、優質熱情的服務。實施“心理護理”和“生理護理”相結合的方法,推出了“寶寶攝像”“月子之家”“臨終關懷”等特色服務,逐步拓寬了服務的內涵。

(六)加強婦幼保健工作,建立預防保健體系:

婦幼保健工作以“一法兩綱”為重點,加強婦幼保健網的建設,逐步完善和規范婦幼保健機構管理和服務三級保健網。20*年上半年本縣孕產婦874人,建冊873人,建冊率99.89%,產前檢查872人,產前檢查率99.77%,住院分娩874人,住院分娩率達到了100%,產后訪視873人,訪視率為99.89%,高危孕婦164例,管理率為100%,孕產婦系統管理826人,管理率為94.51%,圍產兒死亡11例,死亡率為12.37‰,死亡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3%(2004年上半年為圍產兒死亡5例,死亡率11.44‰)。上半年活產總數881人,管理878人,管理率99.66%,篩出高危新生兒86例,均按要求進行了管理。半年來0-4歲兒童死亡7例,死亡率7.95‰,死亡率比去年降低了11.76%(2004年上半年為來0-4歲兒童死亡4例,死亡率9.01‰)。

(七)加強衛生監督和疾病控制,保障群眾生命安全:

1、食品衛生監督

今年仍以“抓食品安全,預防食物中毒”為重點。1—5月份共監督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603戶,合格1562戶,合格率97.44%。抽檢各類食品81件,合格65件,合格率80.25%,較去年同期(75.30%)提高了6.57%。加強了對重點地區(*、永寧、康莊三鎮和旅游區)、重點食品(熟肉、冷飲、冷食、奶制品等直接入口食品)、重點行業(學校及建筑工地食堂、中小餐館、民俗旅游接待戶)的監督檢查,和工商、旅游等部門積極配合組織專項檢查十余次。

針對蘇丹紅事件,我們對*中心市場及食品超市銷售的蔬菜、調味品進行快速檢驗,對檢出不合格的產品立即下架,并停止銷售。1—5月快速檢驗蔬菜、調味品等1521件,全部合格。

1-5月份接到食物中毒報告3起,分別進行了及時的調查處理。確定食物中毒1起,為誤食有毒山野菜(瓜葉烏頭)引起的中毒,中毒4人,無死亡。

2、疾病控制

今年1—5月,我縣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2種234例,發病率85.13/10萬,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6.91%(2004年上半年13種170例,發病率62.18/10萬);其中乙類傳染病9種211例,發病率76.76/10萬,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3.66%(2004年上半年9種157例,發病率57.43/10萬);丙類3種23例,發病率8.37/10萬,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5.84%(2004年上半年4種13例,發病率4.67/10萬);比去年同期報告病例13種170例增加了一種,但未發生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無重大突發爆發疫情,無多爆發疫情。

4月18日晚衛生監督所7名監督員參加了市監督所組織的食物中毒事故調查處理演練,通過演練和學習,使我們的應急反應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拓寬了監督員的知識面。

七、做好“口蹄疫”防控,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針對個別地區發生動物間疫情,衛生局高度重視,密切關注疫情的發展變化,為防控人畜共患傳染病的發生,主要采取以下五項措施:首先成立組織,健全機構,制定應急預案,及時召開重點部門工作會議,對人畜共患的口蹄疫疾病的防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尤其是CDC、舊縣鎮衛生院、縣醫院積極做好準備工作;二是在衛生系統進行緊急動員,對全縣所有醫療單位的門急診醫務人員進行口蹄疫診療和防控知識培訓,做好防護用品、消毒藥品和器具等防護物品準備,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突發疫情;三是開展人、畜間疾病監測,提高預警預報能力,保護高危人群,一旦出現人間疫情,按傳染病報告程序及時上報;四是衛生監督所對屠宰加工場所、牛肉、牛奶市場、農貿市場進行監督檢查,對其他動物情況進行密切關注,嚴防染疫動物及其制品進入市場;五是在我縣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普及防病知識,增強廣大居民的防病意識;衛生局還協助畜牧部門做好以下防控工作:一是從縣疾控中心精選了12名業務骨干組成6個小組,派出3輛汽車,協助舊縣鎮對全鎮1500余頭牛進行口蹄疫疫苗的應急接種;二是組織專業人員編寫了《*縣CDC防控口蹄疫疫情工作方案》和《*縣CDC關于口蹄疫疫情管理的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并將方案及時下發到了畜牧部門和鄉鎮政府,為人員的口蹄疫防控工作提供了參考性意見;三是從縣CDC抽調20名專業技術人員分成三組深入到疫區進行消毒,并對隔離防控工作進行具體的技術指導,消毒面積達43.6萬平米,消毒牛糞便32立方;四是制定疫情流行病學調查方案,并派專業人員參與流行病學調查。為有效地控制動物間疫情的流行、防止人間病例發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九)積極引進技術和項目,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在市縣有關部門支持下,為15家鄉鎮醫院爭取設備750萬元專項資金,為衛生院配備X光機、B超、生化儀等萬元以上設備220多臺,提高了鄉鎮醫院的診斷、治療水平。為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爭取7000余件價值410萬元的設備,包括半自動生化儀、電腦等儀器設備,提高我縣服務站和村衛生室的硬件水平。各醫院運用體外沖擊波碎石機、陰道鏡、宮腔鏡、腹腔鏡,開展心腦血管介入治療、骨關節置換手術等新技術,進一步減低醫療費用,減少患者的痛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更好的為全縣的群眾服務。到5月底全縣門診25.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6.89%,急診2.36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3.5%。

縣婦幼重點加強婦產科三鏡的使用,開展陰道鏡、宮腔鏡、腹腔鏡手術228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6%,同時推出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皮膚病、嬰兒游泳新項目、兒童行為智力測查等新的服務項目,特別是嬰兒游泳打破了傳統觀念,在我縣率先開展,深受年輕父母的歡迎。

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認真做好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啟動工作

(一)認真制定創衛方案,認真做好創衛前期準備工作。

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我縣城鄉衛生工作狀況和面臨的挑戰。先后到石景山、懷柔等區縣考察,學習其他區縣創衛工作的經驗。專門召開了兩次研討會,征求市政管委、城鎮辦、*鎮等有關單位的意見,制定了《關于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活動實施方案》以及《關于創建國家衛生縣城任務分解和達標時限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創建環境一流的宜居縣城,力爭用3年的時間即2008年6月,實現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的目標,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并已經22次縣長辦公會研究通過后,現準備立即組織實施。

2、積極開展春季愛國衛生月活動,加大環境整治力度。開展以“全民動手,大搞衛生,清運垃圾,消滅、蚊蠅孳生地”為主題的愛國衛生月活動,共發動職工、干部、群眾2萬余人次,清除擦拭小廣告千余條,清洗廣告牌300余塊,清理衛生死角100余個,清運垃圾600余噸,清理綠地7萬平方米,發放宣傳品1300余份。

對全縣15個鄉鎮政府所在地的行政村和縣城內的餐飲、食品行業、有食堂單位布置滅鼠工作,共抽查驗收滅鼠重點單位30個,投藥到位率和覆蓋率分別達95%、90%。5月31日世界無煙日,聯合教委在*五中舉辦“拒吸第一支煙,做不吸煙的新一代”為主題的千名學生簽名活動,在舊縣醫院和*社區中心開展了創建“無煙醫院”活動,5月11日通過了北京市愛衛會組織的驗收。

3、改廁改廁工作進展順利。截止5月底2340套水沖裝置和2000套雙甕裝置運送到13個鄉鎮的改廁村中,已經安裝800套,完成任務3000戶的26.7%,其余改廁任務正在積極安裝過程中。創建6個北京市衛生村工作按照北京市的標準規劃正在緊張施工,有3個村已經完成,正在等市愛衛辦的驗收,其余3個村正在進行建設和改造。

上半年完成單村改水項目村15個,其中更新改造10個村,受益人口3561戶10089人;扶低項目村5個,受益人口541戶1825人。舊縣鎮的集中供水項目和永寧南七村水廠項目也正在緊張的施工中,已經完成供水管網的鋪設,正在進行水廠建設,預計9月低竣工投入使用,受益人口將達到6625戶,19601人。

二、下半年工作設想:

(一)繼續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構建公共衛生網絡:

1、加強傳染病防治院和CDC的建設。要積極爭取市縣有關部門的支持,力爭工程盡早開工,用兩年的時間建成集傳染病監測和防治、健康教育三位一體的綜合性縣第五醫院,將縣CDC、傳染病醫院、結防所、性防所、健康教育所為一體合并辦公,全面提高防治水平,把好首都西北防控大門,確保全縣公共衛生安全。

2、加快傳染病接診室建設。在全縣所有一、二級醫院設立傳染病專科接診室、專用門診和隔離留觀床的建設工作已經啟動,力爭年內完成,提高我縣的傳染病的篩查能力。

3、建立信息報告體系。加大必要的設備投入,爭取盡快使縣衛生信息中心投入運行,構建我縣的信息報告體系,對可能出現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迅速做出反應,提高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

4、加強業務培訓,提高防控能力。要加大對全員的培訓力度,積極開展對各級醫務人員的傳染病防控知識和現場處置技能的培訓,提高實際防控能力。要定期進行防控演練,查找薄弱環節和工作隱患,檢驗并提高應急指揮體系、信息報告、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應急救治體系的反應能力。

(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社區衛生服務體系:

1、加強鄉鎮衛生院改造。加強對香營鄉衛生院、珍珠泉鄉衛生院、沈家營鎮衛生院的改造的督察,加快工程進度,力爭10月低前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改善山區群眾的就醫環境。

2、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的建設。盡快做好興建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的規劃、設計和使用方案,落實地點和配套資金,力爭9月底完成4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改造村衛生室152個的新建和改建工程,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平,探索鄉村一體化的管理模式,構建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滿足農民就醫需求,徹底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3、加快縣老年病改建工程??h老年病院改建列入市、縣折子工程,其二期工程即以縣中醫院為基礎、突出中醫特色,改造成以治療老年病、慢性病為主的二級甲等醫院,預計今年10月投入使用,提高我縣老年病診治水平。

(三)全面總結合作醫療經驗,為下一輪推開打下基礎:

在上半年出臺《關于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充規定的通知》《*縣農村特困人員醫療救助暫行辦法》兩項新舉措的基礎上,全面總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驗,查找存在的不足,扎實穩步的推進合作醫療的開展,切實群眾解決看病難就醫難的問題。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擴大知曉率,增強農民自我參與意識,建立農民的健康保障體系。要加大政府投入,提高籌資比例,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徹底解決群眾"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問題。

(四)積極改善服務質量,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要轉變服務理念,改善服務質量,突出以人為本,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新舉措,真正為山區群眾服務。要開展了“創建人民滿意的醫院,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活動,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水平。

要把降低藥品、解決藥品虛高、真正讓利于民作為衛生工作的重點,克服各方面的壓力,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發揮集團采購的競爭優勢,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促進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建立,真正解決農民看不起病的問題。

(五)強化依法行政,加大衛生執法力度

加強以《食品衛生法》《傳染病防治法》為主的公共衛生監督執法,充分利用法律法規賦予的衛生執法職責,加大執法的力度,提高執法效率,確保一方平安。要強化依法行政,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公共衛生秩序的改善,保證食品、生活飲用水等健康相關產品的安全衛生,控制食品、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發生。

(六)啟動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創造良好的創衛氛圍:

要認真做好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啟動工作,充分認識創衛工作的艱巨性,盡快落實工作人員,成立常設機構,制定部門工作方案,落實單位職責,要把創衛與與創園林城市,旅游城市、環保城市,文明城市等項創建工作緊密的結合起來,努力構建和諧的*。要認真做好三年的總體規劃和第一年的工作計劃,尤其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全民衛生意識,達到人人關心、人人參與創衛活動的目的。利用多種媒體,采取有效形式,造成強大的宣傳輿論聲勢,推動宣傳教育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使創建衛生城的目的、意義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使創建國家衛生城的有關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入耳入腦,人人遵守。

認真做好6個北京市衛生村達標驗收工作,落實3000套改廁任務和、15個改水項目村和兩個中心水廠建設項目,改善群眾的生活飲用水現狀,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

(七)加強人才引進,加快衛生隊伍建設

1、樹立全新的人才發展理念,采取多種引才引智形式。根據醫療市場的需求,引進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能夠填補我縣醫療空白的醫療項目或者對現有醫療技術水平能夠起到大幅度提高的專家,要不惜重金聘任和引進,吸引優秀的人才到我縣服務。也可以采用借調,兼職等形式引進人才到我系統從事短期工作,可以采用計時、計工作量的日工資制。引進人才要采用與引進智力、技術相結合等做法,拓寬人才技術交流的渠道。

2、要加強對人才發展基金的管理,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要推動二級醫院的專家到山區和半山區的醫療單位做兼職醫生,滿足山區群眾的就醫需求。充分利用北京地區高等醫學院校及其臨床醫學院集中、教育資源豐富等優勢,采取自下而上的層層選拔,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拔5--10名學科帶頭人,到北京有關醫學院校進修學習,激發這些拔尖人才的創造力。

3、積極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根據我縣技術力量薄弱的科室需求,充分利用城市支援農村衛生工作的有利契機,積極接收三級醫院下基層服務,采用配助手的方法,把先進的技術學為己用,借助外力發展壯大我縣的技術力量,也可以進行院外聘任,建立起長期的技術合作關系。

(八)加快衛生體制和內部運行機制改革步伐

1、繼續深化干部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對院長的考核,要制定符合衛生工作獎勵機制,認真評價實行院長聘任制單位的工作,加大獎懲力度,充分明責放權,減少行政干預,給院長依法管理單位、發展衛生事業的良好空間。在衛生系統推行科級干部競爭上崗制,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弱者下的良好氛圍。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以聘任制為核心的用人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按需設崗、按崗擇人、公平競爭、雙向選擇、擇優聘用、合同管理”為主要內容的新型用人制度,建立健全衛生事業單位用人招考制度,嚴把衛生隊伍入口關,精簡臨時工和非專業人員,穩步推進富余人員的轉崗分流。

3、探索醫院產權制度改革。下半年做好以舊縣鎮醫院為股份制試點改革,引進企業的資金,促進和改善舊縣地區醫療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積極探索多種形式辦醫,通過多種形式辦醫,鼓勵個人和集體創建社區服務站,滿足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