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方案

時間:2022-06-26 09:21:15

導語: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方案

根據市區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文件及會議精神,為切實有效地抓好我鄉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做到對疫情早發現、早預防、早防控,確保我鄉糧食安全和農產品安全。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切實做好大春病蟲害防控工作,嚴密監測,發現疫情及時處理,防止因稻飛虱、稻瘟病、水稻螟蟲、紋枯病等病蟲害發生、漫延而造成糧食減產,確保我鄉糧食生產安全。

二、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要把此項工作提高到疫情危害糧食安全的政治高度,真正認識到大春病蟲害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成立由鄉長為組長,分管副鄉長為副組長的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鄉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

三、實施聯系村責任制。

實行聯系村組長包聯系組,聯系村人員包村,技術人員包防治的“三包”工作制(鄉大春病蟲害普查及防控人員名單見附件3)。由各聯系村組長帶頭,督促工作人員到崗到位情況及后勤保障。包村工作人員負責包村、包組、包戶、包田塊、包普查、包監測、包防控,確保普查防控不漏田塊。技術人員負責培訓防控知識,指導落實防控措施,監測防控效果,資料收集及數據匯總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做好監測預報。合理設置大春病蟲監測點,在全鄉12個農村行政村設置12個監測點,安排專人落實,規范開展水稻重大病蟲害系統監測和大田普查,及時上報病蟲調查情況,以便準確預報,緊急情況警報。各村社應及時按預報指導農戶進行防治。

(二)加強宣傳培訓。將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納入水稻高產創建、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陽光工程等項目培訓的重要內容,利用會議、趕場天等時機,采取張貼標語,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廣泛宣傳大春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同時加強培訓和技術指導,讓廣大群眾對大春病理常識有更深的認知,加強田間指導,提高防治技術的入戶率和到位率,切實做到早發現、早治理。

(三)抓好技術示范展示。在水稻高產創建示范區,建立水稻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以點帶面推動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做好水稻重大病蟲危害損失監測和防治效益評估,展示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效果。

(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大力扶持水稻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組織的發展,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專業化防治領域,鼓勵農藥生產經營企業、農業生產服務組織、農技人員、農戶等創辦專業化防治組織,鼓勵專業化防治組織開展跨區作業服務,連鎖經營和應用綠色防控技術。

五、防控技術措施

(一)水稻

稻飛虱:重點防治白背飛虱,在百叢蟲量1000頭以上,雜交稻穗期防治指標可放寬到百叢蟲量1500頭以上,于低齡若蟲高峰期對莖基部粗水噴霧施藥防治。“治蟲防病”,有效切斷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的傳播途徑。可選擇使用噻嗪酮、吡蚜酮、吡蟲啉、異丙威等農藥品種進行防治,避免使用低含量復配劑。利用稻田稻鴨共育,對水稻抽穗前的稻飛虱、螟蟲等蟲害以及草害有較好的控制效果。

稻縱卷葉螟:重點做好水稻中后期稻縱卷葉螟主害代的防治,防治指標為百叢50個束尖。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齡幼蟲高峰期優先選用bt.、乙基多殺菌素等生物農藥防治,或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等高效藥劑進行防治。

螟蟲:水稻分蘗期防枯心,破口抽穗期防白穗。堅持按防治指標開展化學防治,二化螟分蘗期枯鞘株率達到3%、孕穗后期至抽穗期每畝卵塊數達到50塊的稻田,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藥防治。一代,掌握在產卵高峰后,抓住枯鞘期施藥。二代,在螟卵孵化高峰期內,重點挑治抽穗不到80%的稻田。防治螟蟲可選用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氯蟲.噻蟲嗪、殺蟲單•bt等藥劑。

稻瘟病:在搞好品種合理布局及稻草處理的基礎上,嚴格把好“三關”,即藥劑浸種和帶藥移栽關、葉瘟挑治關和穗頸瘟預防關。苗葉瘟要大力推廣帶藥移栽技術,開展葉瘟挑治,抓住發病初期;穗頸瘟要抓住破口初期施藥;常發區、重發區、感病品種種植區要在齊穗期施第二次藥。藥劑以選用三環唑、咪鮮胺、氟環唑、氯啶菌酯等高含量單劑為宜。

紋枯病:重點在水稻分蘗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耕漚稻田時打撈浪渣,加強肥水管理,搞好健身栽培,分蘗末期曬田,當田間病叢率達到20%~30%時藥劑防治。可選用井岡霉素、紋曲寧、愛苗、拿敵穩等農藥品種進行防治。施藥的重點部位是:水稻中、下部。

稻曲病:避免過量和遲施氮肥,提高水稻抗病性。重點在水稻孕穗末期開展預防,即在水稻破口抽穗前7-10天施藥,如遇適宜發病天氣,7天后需要第2次施藥。可選用紋曲寧,或愛苗、拿敵穩、好力克等高效對路藥劑,在有效預防稻曲病的同時可兼治紋枯病。

(二)玉米

玉米螟:在越冬代成蟲羽化初期使用性誘劑誘殺,羽化高峰期開燈誘殺。一、二代玉米螟產卵高峰期為投放赤眼蜂傳毒的最佳時間。在玉米螟卵孵化率達到30%時噴灑bt制劑。心葉末期撒施bt或毒死蜱或辛硫磷顆粒劑等點心,也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康寬)或氯蟲.噻蟲嗪(福戈)噴霧。

玉米紋枯病:合理密植和施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土壤潮濕的地塊,應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發病初期,人工剝除植株下部的有病葉鞘。藥劑防治適期為發病初期,受害葉鞘位較低(不超過第八葉鞘位)時進行。可選用井崗霉素或紋枯凈防治。注意防治前應先剝除植株下部的病葉和病葉鞘。

玉米大、小斑病:選用抗病品種。玉米收獲后及時將病株殘體翻入土壤,用秸桿漚肥時要經過高溫發酵腐熟后再用,未經處理的秸桿要用泥封起來。適時早播,重病區實行秋翻和輪作,提倡玉米與矮稈作物,如花生、豆類間作。增施基肥,適時分批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密植,增強田間通透度,降低發病程度或推遲發生期。在心葉至抽絲期的發病初期,可葉面噴施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等藥劑防治。

六、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各村要高度重視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要成立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普查和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村主任為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各村要將大春病蟲害防治工作落實到每個組及農戶,杜絕出現控防工作死角,確保防控措施的全面落實。

(二)切實增加投入,提供物質保障。大春病蟲害防控經費由鄉財政給予補貼。主要用于普查監測、緊急隔離、公共場所的無害化處理和防控經費等。建立大春病蟲害應急防治物質儲備制度,確保疫情防控的緊急調用。

(三)充實人員,技術指導到位。在對大春病蟲害進行普查和防控期間,鄉農村經濟技術服務中心落實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各村也相應落實專人負責。鄉農村經濟技術服務中心人員主要負責對病蟲害的田間系統調查、預測預報、制定普查和防控方案等工作。各村負責本村范圍內的普查、監測、信息報送等工作。

七、紀律要求。

各工作小組要真正認識到病蟲害對糧食生產安全的危害性,切實深入田間地頭,及時撐握第一手信息。對不切實深入群眾和田間、玩忽職守、敷衍塞責造成嚴重后果的工作人員,將進行嚴肅查處和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