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防汛工作應急預案

時間:2022-07-24 10:15:59

導語:城區防汛工作應急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區防汛工作應急預案

為全面做好城區防汛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充分發揮現有防洪排澇設施的作用,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提高城區防汛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2014年縣縣城防洪應急預案》,結合我局城區防汛工作職責,制定本預案。

一、縣城區概況

城區防汛重點防范的區,北高南低,人口密集,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多建于此,鐵路、公路、電網、渠道等重要基礎設施眾多,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二、縣城區排水現狀

縣城區河堤岸已納入“一江兩岸”景觀工程,得到治理,達到抗御50年一遇洪水標準,但河堤沿岸地勢較低。近年來,隨著城市建成區面積的逐年擴大和砼路面、瀝青路面鋪設面積的增加,導致城區地面徑流增大,加之受自然氣象等因素影響,支流入口處和城區主排出口處在河水暴漲、大到暴雨時還存在倒灌的可能;和平路以南、北路以北的棚戶區地勢低洼,由于強降雨使地下管道短時間排水不及時,地面就會積水或造成內澇,威脅居民安全。2005年建成路北段排水工程;2008年改造金牛大道時,修建了西起北路、東至路的排水工程,并對城區部分排水進行了加寬改造,提高了城區排澇標準,城區排水網絡系統得到完善和加強。2010年建成的“一江兩岸”翻板閘工程,將城區十支排及主排兩出口合二為一,延伸至翻板閘以東,新建排水渠斷面尺寸大大縮減,造成排水系統通道不順暢,在驟降暴雨時,城區極易產生內澇。

三、重點防護地段

根據縣城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中心城區東、西轉盤之間自西向東逐漸降低的特點。進入汛期,時刻觀測城區排水系統、主排出口處排水量狀況及河水流量,防止排水不暢或河水倒灌而形成內澇;做好城區排澇設施的維護管理,確保暴雨洪水期間排水暢通;檢查雨水井,防止垃圾雜物堵塞井口而造成大面積積水。

四、防汛指揮機構

成立縣城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處置縣城區防汛應急事務,協助開展自然災害應急響應、緊急救援等工作。

領導小組組長由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副局長擔任,成員由各科室、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市政工程管理處,主任由分管市政工作的副局長兼任,副主任由市政工程管理處主任擔任。

當城區出現汛情時,領導小組成員必須迅速到達指定崗位,因特殊情況不能到崗的,經允許后,由其單位副職遞補。

五、防汛應急組織及職責

成立兩支縣城區防汛應急分隊。

1、一分隊設在市政工程管理處,隊長由市政工程管理處主任擔任,副隊長由市政工程管理處副主任擔任,成員由市政工程處所有防汛值班人員組成(2014年4月24日前將名單上報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防汛應急職責:

⑴應急分隊所有人員在接到通知后,穿戴好雨衣、雨褲,攜帶相關工具,迅速趕赴指定地點集結。

⑵檢查城區排澇設施,搶修受損市政設施,清除雨水箅上的雜物,防止垃圾雜物堵塞井口而造成道路積水或排水不暢。

⑶打開檢井蓋進行緊急排澇。

⑷負責城區市政設施災情檢查、上報。

⑸完成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及上級救災指揮部門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務。

2、二分隊設在局機關,隊長由預備役九連四班班長擔任,成員由四班所有人員和局屬科室、單位抽調同志組成(2014年4月24日前將名單上報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防汛應急職責:

⑴二分隊在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指揮下開展城區防汛、搶險、救災工作。

⑵當大到暴雨或陰雨連綿,城區發生內澇;河水暴漲,主排出口處出現倒灌,二分隊協助一分隊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六、預防與預警

1、預防與預警信息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統一,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接到通知后,指揮本系統部門、單位按照各自的工作任務,各司其職、團結協作,迅速開展應急搶險等工作。

2、預警級別劃分

預警級別由輕到重劃分為四個級別:

﹙一﹚出現下列情況為四級響應

⑴流經、發生一般洪水(警戒水位達到556.0米,流量達到2500立方米∕秒)。

⑵城區陰雨連綿,持續時間較長。

⑶城區等路段及民主街以南、北路以北的棚戶區出現大面積積水。

﹙二﹚出現下列情況為三級響應

⑴流經、發生較大洪水(水位達到556.3米,流量達到3000立方米∕秒)。

⑵城區大雨不斷﹙24小時內降雨達到25—50㎜﹚。

⑶城區民主街以南、北路以北的棚戶區排水不完善地段出現內澇。

﹙三﹚出現下列情況為二級響應

⑴流經、發生20年一遇以上大洪水(水位達到557.1米,流量達到4400立方米∕秒)。

⑵城區發生大暴雨﹙24小時內降雨達到50—100㎜﹚。

⑶城區排水系統及主排出口處﹙翻板閘以東﹚出現倒灌。

﹙四﹚出現下列情況為Ⅰ級響應

⑴流經、發生50年一遇以上大洪水(水位達到557.57米,流量達到5345立方米∕秒)。

⑵城區發生大暴雨﹙24小時內降雨達到100㎜﹚。

⑶城區沿河兩岸內澇嚴重。

七、相應措施劃分

按城區降雨量、河水流量、漬澇災害程度,將應急措施由輕到重劃分為四個級別。

﹙一﹚四級響應措施

⑴四級響應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藍色預警。

⑵局縣城區防汛應急領導小組所有成員進入指揮崗位。

⑶城區防汛應急一分隊迅速集結,分成應急搶險組和應急巡查組。應急搶險組由隊長帶隊,對積水路段雨水和棚戶區排水設施不完善地段積水進行緊急疏通;應急巡查組由副隊長帶隊,對城區所有路段雨水井、舊城區低洼易澇區進行再次檢查,及時發現隱患。

﹙二﹚三級響應措施

⑴三級響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黃色預警。

⑵局縣城區防汛應急領導小組成員進入城區主要防汛一線重點區域,靠前指揮。

⑶城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內澇應急響應。

⑷城區防汛應急一分隊所有人員攜帶防汛工具和物資,迅速趕赴內澇區及舊城區等易澇區域開展排澇。

⑸城區防汛應急二分隊接到內澇應急響應通知,所有人員迅速加強對城區內澇區以外區域進行全面檢查,及時發現隱情,并將情況及時通報一分隊和反饋給城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三﹚二級響應措施

⑴二級響應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橙色預警。

⑵局縣城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倒灌應急響應。

⑶城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指揮本系統所有防汛人員看護城區重點區域、實行24小時巡邏檢查。

⑷城區防汛應急一分隊迅速將搶險救災物質及設備運往相應地點。

⑸一分隊分為二個小組,一組趕赴倒灌區及特別嚴重的內澇區進行緊急排險,在合適地段架設水泵、管線,進行抽水排澇;另一組趕赴民主街以南舊城區的棚戶區,協助鎮、社區和居民疏通排水溝渠,清除屋內積水。

⑹二分隊接到倒灌應急響應,對城區其余主要道路加強檢查,采取清除雨水箅上雜物、打開檢井蓋及疏通排水管道等措施,確保排水設施正常運行。

﹙四﹚一級響應措施

⑴一級響應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紅色預警。

⑵局城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全局動員抗洪救災,配合縣防汛辦的統一調度,做好部門范圍內的工作。

⑶城區防汛應急一分隊做好全城市政設施的安全預防工作。

⑷二分隊進入老城區配合鎮、社區組織居民做好安全轉移,并將情況及時反饋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⑸調集一切防汛物資,統一調度使用。

八、預防預警準備

﹙一﹚思想準備

貫徹執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預防為主,全力搶救”的方針,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全面落實防汛組織、防汛責任、防汛物資、防汛隊伍和防汛措施,使縣城區安全度汛。

﹙二﹚組織準備

成立局縣城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城區防汛、抗洪、搶險的組織、指揮、調度和協調工作;局機關和市政工程管理處各成立一支紀律嚴明、反映迅速、能打硬仗的縣城區防汛應急隊伍,確保汛情緊急時刻能拉得出、用得上,來之能戰,戰之即勝。

﹙三﹚工程準備

市政工程管理處于3月初至4月中旬對城區主(支)排水管道、低洼易澇區域進行詳細檢查和清淤;對城區排澇設施進行全面維護檢修,確保城區各類防洪設施安全運行和排水系統通暢,汛期城區安全度汛。

﹙四﹚物資準備

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市政工程管理處儲備必要的防汛物資,以應急需,對防洪搶險設備、物資要有充分的準備,要把防汛物資落實好存放地點,專人專管,不得挪用,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

﹙五﹚通訊準備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移動、聯通等社會通訊網絡,確保防汛雨情、水情、災情信息暢通;進入汛期,局城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所有成員及防汛應急分隊所有人員手機必須全天24小時開機,保持電話暢通。

﹙六﹚防汛演練準備

進入汛期,防汛應急分隊定期舉行不同級別類型的演練,以檢驗、改善和強化城區防汛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能力。

九、防汛檢查

局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不定期檢查本系統防汛情況,以查組織、查工程、查預案、查物資、查通訊、查值班、值守情況等為主要內容,發現薄弱環節,要明確責任,限時整改。

十、防汛日常管理工作

市政工程管理處要加強縣城區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對嚴重影響防汛的設施,要依法強行拆除;對亂排廢水、占壓排水設施和排水管道、溝渠內的廢渣、垃圾按照“誰污染,誰堵塞,誰清理”的原則,限期清理,逾期不清理者,按照國家防汛相關規定予以處罰;市政工程管理處要對城區排水設施進行檢查,制定清淤計劃和進行清淤,對缺損的雨水箅、檢查井蓋、排水溝蓋板及時補換,保證排水暢通。

十一、防汛應急預防措施

進入汛期,局機關和市政工程管理處從4月25日至10月15日實行全天24小時防汛值班制度,全程跟蹤雨情、水情、災情,遇有重大險情及時向帶班領導及防汛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并根據不同情況啟動相應應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