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工作安排及十四五工作謀劃
時間:2022-05-19 05:32:04
導語:城管局工作安排及十四五工作謀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過去一年縣城管局按照年初的工作計劃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新的一年縣城管局重點部署、科學謀劃“十四五”,扎實推進2021年工作安排,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腳踏實地、銳意進取,推動城市管理水平新的發展。
一、2021年工作安排
(一)抓好巡察整改,全力保障整改成效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以高度的責任感全盤認領巡察組的反饋意見,不斷增強整改問題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對照巡察組反饋的意見,逐一進行梳理,形成問題清單,對照問題清單,落實整改科室和具體責任人。二是對照清單,全力整改。班子成員要結合各自分工、分管,對相關科室、直屬機構的整改過程進行指導檢查,對整改結果進行監督把關,全力確保整改工作有效、有序。三是分析原因,建章立制。從思想上、工作上、作風效能上,進一步對城管局各項工作進行全面的自我體檢、自我檢視。對發現的問題,深挖根源、細找原因、認真分析、建章立制,深化巡察成果運用,擴大整改成效,形成制度化、常態化的管理機制。
(二)統籌城鄉環衛,常態開展衛生保潔工作
繼續加強清掃保潔工作的督查、管理力度,做好城區道路清掃保潔工作以及城區生活垃圾收運工作,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進一步做好公廁日常管理、督查、維護等工作,做到公廁環境整潔干凈,做到設施損壞及時維修,方便廣大市民正常使用;抓好環衛應急隊伍建設,完善城區道路衛生突發情況的應急預案,確保第一時間處置突發狀況。
穩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蓋,持續鞏固城鄉環衛一體化市場化全覆蓋成果,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場化率達100%;不斷完善農村生活垃圾市場化清掃保潔、收集轉運體系和督查考核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提升已建成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點,并逐步延伸覆蓋面,實現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率100%;同步建立“戶分、村集、鄉鎮(園區)收、縣處理”的垃圾分類收集、轉運體系。
(三)提升執法水平,扎實推進執法監督工作
以實現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為目標,以建立主體明確、權責明晰、保障有力地監督體制和完善制度健全、程序規范、監督有力的監督機制為重點,健全完善我局行政執法監督配套制度,創新行政執法監督的方式和方法,確保我局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扎實有效開展。一是深入推進城市管理依法行政工作。結合黨和國家對城市管理執法體制的改革精神和工作實際,梳理我局的執法權責事項及執法依據,及時調整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事項及相關裁量標準。加強城管法制培訓,提高城管執法水平。二是扎實開展執法隊伍建設工作。成立培訓工作小組,統籌安排,協調配合,深入學習行政法學理論、《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等規范行政行為的法律法規,積極參與上級部門組織的學習培訓,通過不同形式的培訓,培養執法隊員準確理解并熟練運用城市管理相關業務法律法規的能力,以應對城市管理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切實改變傳統單一的執法手段。三是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根據省、市、縣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要求,開展我縣城管系統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對2021年期間全區已辦結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案卷進行評查。重點對市容市貌、渣土管理、違法建設等領域行政執法案卷進行隨機抽查、集中評查,對于評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持續提升案件制作能力。同時積極參與市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和市城管局組織的案件評查活動。四是推進我縣違法建設查處工作。深入開展強化部署,提供有力保障,從縣級層面進一步強化部署,高位推進,為各鄉鎮違法建設查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提供有力地保障;加強協調,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各鄉鎮、園區執法分局、執法中隊要服從違建查處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各司其職,協同配合,整合資源,努力形成嚴查違法建設的強大合力,全面推進我縣違法建設查處工作的深入開展。
(四)保障建設需要,切實做好渣土管理工作
一是重點保障大建設渣土消納需求。根據《關于進一步做好軌道交通第三期及S1線規劃建設等前期工作的通知》,我縣要切實做好軌道交通第三期工程,尤其是2號線東延線(段)和市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渣土處置審批和運輸路線及棄土消納場點的保障工作。二是繼續做好日常性的渣土管理工作。落實市局《關于規范自動沖洗臺建設技術規范標準的通知》要求,縣城區所有新建工地在安裝沖洗設施時一律按標準執行,全縣范圍全部使用新型環保渣土運輸車,強化建筑工地出入口源頭監管,防控揚塵產生。三是增強信息互通,聯合公安、交通開展執法執勤。積極與市城管局渣管處對接,建立渣土運輸車輛監管數據平臺共享機制,并繼續加強與公安、交通等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完善措施,加頻聯合執法巡查次數,通過定期、不定期地開展突擊整治行動,嚴查未經城管部門許可擅自處置建筑垃圾車輛、不符合運輸要求車輛、泄漏遺撒渣土車輛、后擋板放大字樣沖洗不清晰車輛以及運輸線路是否做好灑水降塵措施等行為。四是協作環保部門做好強化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以協同控制和削減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兩大臭氧前體污染物為主要抓手,強化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履行監管職責,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抓好渣土車輛OBD在線監控設備安裝管控。五是貫徹落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我局將結合建筑垃圾管理的工作實際,利用多種宣傳方式,重點針對在建施工工地、渣土運輸單位、渣土車輛駕駛員等宣傳和普及新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增強主體的守法意識,切實保障新法的貫徹落實。同時加強對執法監管人員的專業培訓,全面提升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監管水平。六是協助相關部門做好建筑垃圾處理及再利用項目規劃選址工作。結合2019年9月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關于市大件垃圾處理設施規劃選址方案的精神,我局將協助相關部門做好建筑垃圾處理及再利用項目規劃選址工作。
(五)強化專項整治,深度融入文明創建工作
1、突出一根主線。重點突出城市長效管理這一主線,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全覆蓋、管理無縫隙”長效管理工作格局,推進條塊結合為長效管理模式。2、強化兩個建設。一方面加快推進城市管理“網格化”建設,按照“統籌規劃,分支實施、應用主導、資源共享、突出重點、務求實效”的原則,加快推進“數字城管”項目建設。另一方面強化城管執法隊伍建設,定期組織執法人員培訓,提高隊員學以致用能力,及時解決工作難點、熱點問題。3、加強三項措施。加強建設與管理并重的實施,按照城市建設改造提升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強縣城綠化、亮化和美化工作。加強日常管理與專項整治并舉的措施。在強化日常管理基礎上,以集中整治為突破口,按照每月一主題,每月至少組織一至兩次專項集中整治,如市容市貌、店招廣告、露天燒烤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嚴管和重罰跟進的措施。對長期占道經營、長期違規建設、長期亂停亂放等行為要嚴加管理,對無視法律法規行為要從重處罰。4、抓好四個治理。抓好市容環境衛生治理。以縣各類創建、大型活動為重點,充分發揮市容管理基礎性作用,推進“門前責任區”制度落實。加強占道經營查處,重點整治“臟、亂、差”,達到“坐商歸店、游攤進場、門前三包”要求。抓好“兩違”專項治理。以“兩違”聯動工作機制為抓手,有效發揮聯席會議作用,加大“兩違”現象巡查密度和查處力度,嚴格實行片區管理負責制,堅決做到人人負責、個個盡心、執法有力。實行巡查、舉報有機結合。堅決查處社區、小區、城中村及城郊接合部等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行為。抓好“四個周邊”(校園、廣場、菜市場和重要商場)市容秩序專項治理,加大對校園周邊流動攤點的打擊力度,加強與學校溝通,建立聯動管理體制,在學校設立城市管理告示牌。定人定崗定責,堅持疏堵結合,加大對“馬路市場”和流動攤販占道經營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城市秩序規范井然。抓好熱點難點問題專項治理。加強對夜間大排檔、燒烤攤點、違規設置店招廣告等治理,深入開展調研,切實解決市民投訴反映強烈的管理難題,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
(一)做好發展頂層設計,完善機制體制建設
推進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要主動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以城市管理現代化為指向,堅持以人為本、源頭治理、權責一致、協調創新的原則。為此我局將在“十四五”期間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健全管理機制,以打造“大城管”體系為目標,明確各執法分局(中隊)職責,厘清縣城管局與鄉鎮(園區)執法分局(中隊)的關系,形成自上而下、聯動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從而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讓城市成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二)統籌發展城鄉環衛,著力推進垃圾分類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之前完成建筑裝潢垃圾處置中心和環衛基地建設,2025年之前完成廚余垃圾處置中心建設,同時充分起用并發揮4座垃圾中轉站的作用,配足配齊機械化清掃設備,并將環衛車輛等設備納入統一管理體系中,逐步接入“數字城管”監管平臺,有效利用大數據等手段進行科學分析、合理調度。二是推廣農村環衛市場化服務的成功經驗,將城區環衛納入市場化服務項目,進一步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市場化。三是制定高效的保潔標準,力求標準有提高、落實更可行,同時制定更加科學的考核辦法,有效調動服務企業的積極性,切實增強對企業監管的主體責任。四是在現有市場化經驗的基礎上,揚長避短,于“十四五期間”再引進一批市場化服務企業,提供更優質、更高效、更貼東實際的保潔服務。五是根據市統一要求,2025年為真正實現垃圾分類,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推廣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配足配齊垃圾分類配套設施,繼續加大宣傳教育,使垃圾分類的理念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最終實現垃圾分類縣域全覆蓋。
(三)常態管理集鎮秩序,逐步轉變管理模式
一是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進一步明確網格化,配齊配足網格管理人員,逐步將鄉鎮(園區)納入智能管理范圍,形成“動態化、網絡化、全覆蓋”的網格管理工作機制,用“繡花精神”做好城市管理,真正解決好城市管理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從而實現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二是制定更精細的管理標準、更嚴格的考核辦法、更高效的整改機制,推行以“數字城管+網格化”為抓手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徹底改變粗放型管理模式,實現問題上報、結果反饋、督察落實線上線下“一張網”。
(四)有力加強執法監督,穩步推進隊伍建設
一是進一步梳理權責清單、明確執法權限,為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強化權力運行制約監督,促進行政權力規范高效運行提供法律支撐,同時繼續建立健全公開透明機制,抓實抓好配套制度建設,制定橫到邊、縱到底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強化監管措施,研究制定“有權必有責,違法必追究”的責任追究機制,著力構建與權力清單相配套的職責體系。二是強化執法隊伍水平,優化隊伍年齡結構,發揮老隊員的經驗優勢,著力培養以年輕大學生為主的高素質執法隊伍,使其真正成為業務上的“專家”、頂層設計的“行家”、一線的“實干家”。三是根據城管體制改革要求,明確鄉鎮(園區)執法分局(中隊)的執法范圍,整合“行政執法、渣土巡查、機動應急、督查檢查”等職能,形成“屬地抓常態、縣局抓重點、縣域抓督查”的城市管理模式。四是壓實各方管理責任,推動城市管理和執法重心下移,形成塊抓條保、以塊為主的工作格局,不斷提升執法效率,更好地服務于城市建設日益增長的需求。
(五)全面升級數字城管,打造信息共享平臺
一是全面升級系統平臺,以適應科技的發展和日益增長的新問題、新矛盾,同時依托環衛基地建設,進一步拓展數字城管的規模與功能,“十四五期間”實現縣域全覆蓋。二是充分利用數字城管系統平臺優勢,搭建城市數據資源共享平臺,有效整合公安、交通、環保、市政等社會資源,共享部門視頻監控、環保監測、渣土車輛定位等數據,打破數據孤島局面,形成“一方建設、多方共用”的良好模式。三是持續加強數字城管人員隊伍建設,在系統平臺升級基礎上,同步提升人員素質和業務能力,積極打造以技術員、坐席員、信息采集員為主的線上線下、立體式專業化的數字城管隊伍。四是建設全方位監督考評機制,多角度提升數字城管效能,高標準、嚴要求,真正使數字城管成為城市管理中的中堅力量,智慧化水平等高對接市、積極融入長三角,力爭“十四五”期間與先發地區達到同步水平。
(六)科學推進渣土管理,規范渣土運輸秩序
一是在現有渣土管理辦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渣土管理實際,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渣土管理運輸辦法,進一步規范渣土運輸標準,同時積極整合監管資源和執法力量,推行協同監管和綜合執法,建立跨部門聯動響應機制,逐步建立“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失信懲戒機制。二是引進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手段,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對渣土運輸實現全過程監管,逐步接入數字城管平臺,積極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努力打造渣土運輸車輛監管智慧平臺。三是實行更加嚴格的渣土督查巡察體制,打造更加專業的巡察隊伍,常態化開展督查巡察工作,重點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問題,力將渣土車亂闖紅燈、偷運偷倒、揚塵污染等違法違規行為降至最低,基本實現文明、規范的渣土運輸秩序。
- 上一篇:新時代農村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措施
- 下一篇:數據資源局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