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信局安全生產工作安排

時間:2022-12-29 09:26:37

導語:經信局安全生產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信局安全生產工作安排

一、指導思想

2013年全區工業安全生產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國家、省、市、區安全生產工作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安全發展”理念,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制度,落實主體責任,夯實工作基礎,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強化監督監察,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弘揚安全文化,加強組織體系、制度體系、教育體系、文化體系建設,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推動全區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總體目標

減少一般事故,防范較大事故,杜絕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數絕對控制指標下降3%;相對控制指標全面下降,保持在區下達的控制目標范圍之內。工作中要切實加強“兩個重點”,即全面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推進安全生產基層建設、基礎工作和基本功訓練。繼續推進“四個轉變”,即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機制由主管部門、行業部門為主監管向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行業加強指導、企業全面負責的齊抓共管格局轉變;安全生產管理方式由傳統管理向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轉變;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由集中活動向經常化、制度化轉變;安全生產監管隊伍建設由重視機構設置向加強執法業務建設和素質建設轉變。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兩個主體責任。堅持“三個納入”、完善“四個制度”,建立科學有效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把安全生產企業發展規劃,列為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和評先樹優的主要指標。實行安全生產年度目標控制制度,企業要向分廠車間、班組逐級下達年度控制目標,進行嚴格考核;不斷深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層層簽訂年度安全生產責任書,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完善安全生產考核評價制度,一季一調度,半年一考核,年終總考評,考核結果作為對企業工作綜合考核的重要依據;嚴格落實“一票否決”制度,凡發生一次死亡2人以上或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的較大生產安全事故的單位,除依法進行責任追究外,取消評先樹優資格。

(二)繼續抓好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提成年活動,強化專項整治,狠抓隱患排查治理。一是深化安全生產百日集中整治行動,以隱患排查治理為抓手,繼續在重點企業開展安全專項整治。落實部門責任,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整治措施,強化調度協調,實行跟蹤問效,確保重點領域安全形勢穩定。二是加強隱患排查治理。認真貫徹《市區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意見》,堅持把“治大隱患、防大事故”作為一項長期性的措施來抓,通過企業自查、“三位一體”檢查、專項執法檢查以及群眾舉報等渠道,及時排查事故隱患,對事故隱患實行分級管理、掛牌督辦,持續深入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整改。三是嚴厲打擊“三非”行為。建立打擊“三非”工作新機制,逐步形成政府統一領導、主管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的打非工作新格局,多方聯手,配套聯動,嚴厲打擊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等領域的“三非”行為,整頓市場秩序。

(三)深化“三基”建設,加快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按照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結合要求,全面加強“三基”工作,努力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一是深化生產經營單位基層工作。按照《安全生產法》、《省安全生產條例》、《市實施〈省安全生產條例〉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搞好體系和隊伍建設,在所有生產經營單位中建立以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各層面安全管理人員為主體、覆蓋生產經營單位上下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所有生產經營單位都要按規定要求配足配強安全管理人員,努力造就一支作風過硬、敬業愛崗、技術嫻熟、鐵面無私的基層安全生產管理隊伍。二是夯實生產經營單位基礎工作。圍繞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操作規程,建立風險評價體系,促進企業安全管理上水平;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持日常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持續深入排查整改事故隱患,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認真落實安全費用提取、風險抵押金存儲等經濟政策,不斷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淘汰落后工藝和裝備,促進科技興安;制訂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利用信息技術,健全完善對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重大安全設施的安全監控,不斷提升安全生產能控度和可控度;所有生產經營單位都要在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調整變動、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安全生產費用管理等方面建立備案制度,并定期向安監部門備案。同時,健全完善安全管理臺帳,進一步加強安全基礎管理工作。三是強化從業人員基本功訓練,要充分發揮公司、車間、班組三個層面的職能和作用,重點圍繞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和一線從業人員四個群體,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法制教育,提高全員特別是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安全法制意識;大力推進安全基本知識教育,增強廣大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強化安全技能教育,提高員工的安全履職能力,從根本上解決“三違”現象,有效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突出重點環節,提高安全生產監管水平。一是強力推進安全標準化建設。按照“政府推動、政策激勵、部門督導、嚴格考核”的基本思路,不斷加大安全標準化建設推進力度。年內完成兩家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達標,以標準化推動安全生產規范化、法制化。二是加強源頭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省、市制定的產業政策,健全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嚴格落實危險化學品、冶金等行業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嚴防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項目或企業進入市場。三是強化應急管理。積極爭取財政等部門的支持,盡快建立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與應急救援指揮系統,對重點企業、重點設施、重點部位和重大危險源實現實時監控,穩步推進信息系統平臺建設。強化應急體系建設,健全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定期組織實戰演練,提高應急管理能力。四是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經濟政策。通過行政許可、執法監察、宣傳教育等方式,督導生產經營單位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安全風險抵押金存儲、安全專用設備投資抵免所得稅、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等政策,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實現本質安全。

(五)嚴格監管,推進安全生產法制化進程。要企業加強政策法規體系建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學習先進經驗,立足實際,著力搞好企業等級管理、安全文化建設,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管理、安全經濟政策落實等方面的調研工作,做到學法、懂法、用法,依法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法制化進程。

(六)以“安全生產月”為契機,弘揚先進安全文化,努力營造安全生產的良好社會輿論環境。一是積極推進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創建活動。按照國家和省、市要求,制定實施方案和考核標準,在高危行業和機械、紡織、輕工等行業有重點地開展試點工作,以點帶面,通過示范企業創建推動企業安全理念的轉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精心組織安全生產月活動。圍繞主題,在總結歷年活動經驗的基礎上,力爭在活動內容、組織方式、活動范圍、參與程度等方面有創新、有突破、有提高。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廣泛深入宣傳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知識和基本常識,做好安全生產動態的跟蹤宣傳,宣傳安全生產的先進經驗,曝光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高度重視群眾來信來訪和舉報工作,依法查處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

(七)認真抓好汛期安全和應急管理與值守。

根據今年的汛期特點,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好防汛物資,增添防汛設施,密切關注今年汛期降雨情況,全面做好今年防汛的應對工作,確保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同時要加強了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值守工作,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和演練,加強值班和信息暢通,做到隨時掌握安全生產動態,遇有問題和情況及時組織搶救、搶險并迅速上報。

(八)提高人員素質,打造一流安全生產管理隊伍。一是加強學習。采取集中輔導、脫產輪訓、短期培訓等形式,年內準備與區安監局一起對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一次系統輪訓,重點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不斷提升安監人員的政策水平和履職能力。二是深化作風建設主題實踐活動。按照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推進工作指導性轉變、實現率先發展的要求,著力解決在工作方式方法、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提升安監工作效率,力爭各項工作走在全市同行業前列,確保全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為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