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計劃生育協會工作總結6篇

時間:2022-09-03 10:33:40

導語:全縣計劃生育協會工作總結6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計劃生育協會工作總結6篇

第一篇:計生協會工作總結

為了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強化隊伍建設,不斷改善基層計生工作條件,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和水平,我們制定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工作的通知》、《關于完善鄉村計生專干待遇的通知》、《關于實施村級計劃生育專干保險工作的通知》和《關于認真做好村級人口和計劃生育分類管理、績效考評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鄉鎮計生專干每人每年落實津貼720元,確保村專干享受村會計同等待遇,較好地調動和發揮了基層計生人員的作用。為了推動基層計生創先爭優活動,我們繼續開展創建“四好”基層協會工作,選擇了5個市、縣級示范點,切實開展基層示范實踐活動,按要求參加了市、縣達標評選活動。全縣村級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繼續實行分類管理、績效考評的管理方法,按照2011年全縣鳳凰和橫江模式,該項工作正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取得了成效。

一、實施計生特殊家庭幫扶模式探索項目

根據市計生協的安排部署,縣計生協會認真組織開展計生特殊家庭幫扶模式探索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及時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積極制定和出臺項目實施方案,為實施項目打下了堅實的組織領導基礎。實施項目是探索性工作,內容新工作量大,協會和人口計生委領導十分重視,積極向縣領導匯報項目,力爭政府的支持。很快,縣政府下文新增預撥13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失獨家庭幫扶,分管縣長張志福及時組織召開項目成員單位協調會,組建計生特殊家庭志愿者服務隊,明確相關單位工作職責,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落實項目工作職責的通知》,確保成員單位規范、系統履行職責和完成任務。9月份,縣人口計生委牽頭,制定出臺了《結合“三進三解三促”開展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服務活動的通知》,會同成員單位開展了一次綜合性幫扶活動,67戶失獨家庭全部建立健康檔案,為他們辦理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縣財政共出資社會養老保險保費5.35萬元,醫療保險保費0.864萬元。人口計生委還將組織30余戶有生育條件和愿望的失獨家庭進行全面體檢,為他們診斷和治療再生育障礙疾病,為其支付差旅補助0.6萬元,診治費也將按省文件和方案規定標準落實到位。人社、民政、衛生等相關單位同時都在結合職能中心工作,認真有效地實施對失獨家庭幫扶,據統計,民政部門已為符合條件的7名失獨老人辦理入住敬老院手續。

二、開展三項制度對象資格確認

農村部分計生家庭獎勵扶助、計生家庭特別扶助和二女戶結扎家庭一次性獎勵是眾多利導項目中的大項,全面、及時和準確確認享受三項獎扶政策對象,關系到能否全面、及時和準確地傳遞黨和國家對計生家庭的關愛。為了切實做好三項制度對象調查摸底,計生協于2012年下發文件通知,明確規范對象條件、審批程序和工作要求。在調查、審核和報批工作中,堅持原則、秉承公正,村鄉專干走村串戶收集初審一手資料,縣級協會嚴格復審基礎信息,縣鄉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園滿完成了2013年度三項制度對象資格確認任務,全縣共確認農村部分計生家庭獎勵扶助443人,計生家庭特別扶助63人,2012年二女結育獎19人。

三、做好計劃生育保險

計劃生育保險是計劃生育利益導向的重要內容,協會辦始終把該項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年初,根據年度工作部署,新開辟了村(居)計生專干保險,制訂了關于開展村(居)計生專干保險工作的通知,并以縣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名義下發至鄉鎮。通過全面調查摸底,大力宣揚保險方案和嚴格細致的審查審核,縣轄所有村(居)計生專干324人全部參保,切實調動了基層計生人員的積極性,促進了人口計生工作的開展。計生愛心保險是常規險種,我們沒有因其而絲毫懈怠,總是精心擬好通知,規范好保險對象、條件和工作要求等,在投保工作中,認真做好協調,精心匯總投保,截至9月,全縣共投保7974人,縣鄉財政共出資保費23.922萬元,實現了對象就是任務的工作目標。投保,只是保險工作的開始,它的更多任務是理賠,協會辦始終注重做好愛心保險的理賠工作,經常與保險公司保持聯系,督促和協調公司、對象等相關方面落實賠付案件。永陽鎮一投保對象,第一和第二被保險人同時亡故,報案時資料不全,監護人到不了場,協會辦和永陽計生協多方尋找,收集資料,最終于4月底完成了該案件的理賠程序,監護人最終得到了合理的賠付。截至9月底,全縣共賠付案件7起,賠付金額2、6095萬元。

四、落實計生子女中考加分

計劃生育家庭子女中考優惠加分,是省頗具特色的一項計生利導政策,它涉及范圍廣,社會影響大,計劃生育的導向作用舉足輕重,社會普遍反應:“計生家庭光榮,子女讀書也得實惠。”為了不斷延伸和鞏固計劃生育家庭子女中考加分的正面導向作用,我們始終堅持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在辦理中考加分時,認真把控每個環節,扎實做好每項內容,與縣招辦緊密聯系,共同完成申請受理、資格確認、公示審批和優惠加分。2013年,共為306名計生家庭子女中考優惠加了10分,其中27名考生家庭受益,受益折合金額20余萬元。

五、開展五類人群調查摸底

新形勢下的人口計生工作,更加凸顯對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扶助,為了全面做好黨和政府獎扶計生家庭的民生工程,及時準確地把各項獎優扶保政策落到實處,根據省市統一安排部署,2013年3至4月,我們組織開展了農村、城鎮獨生子女、失獨、獨生子女傷殘和二女結扎五類家庭的調查摸底工作。針對此次調查摸底范圍廣,規模大、數量多和人員雜等特點,我們制定方案并下發通知,規范調查程序,提出工作要求。在實施過程中,協會辦緊密與鄉鎮溝通,及時提供咨詢,為其釋惑解困,據統計,全縣共調查24539戶54633人,園滿完成了上級部署的調查摸底工作任務,為進一步開展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奠定了扎實基礎。

六、履行協會及計生獎扶相關業務

根據省市文件精神,為了不斷拓寬計劃生育獎扶范圍,我們開展了對農村40至48周歲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的摸底調查工作,為省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增圍擴容打下基礎,全縣共有11名對象符合條件,已上報省市計生委。年初,省人口計生委調整農村部分計生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取消生育間隔期限規定,讓更多的符合政策生育二孩的夫妻享受獎扶待遇,我們積極配合上級的安排部署,認真開展調查摸底,對歷年的對象進行排查,全縣共上報5名對象,有望下年他們即能享受到農村部分計生家庭獎勵扶助。生育障礙是育齡家庭常見困難,特別是獨生子女和大齡獨生子女,他們的困難和困惑更多,為了做好育齡群眾生育障礙的服務工作,根據市人口計生委的通知精神,我們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問卷調查,全縣共調查出生育障礙203戶,并匯總統計出生育障礙的原因、病種和服務需求趨向,為進一步開展育齡群眾生育障礙服務工作奠定了扎實基礎。

第二篇:人口計生委科技工作總結

2014年縣人口計生委科技工作在省、市、縣人口計生委的正確指導和領導下,堅持以群眾生殖健康需求為導向,很抓了計劃生育特色服務;堅持以機制創新為突破口,改革了健康服務的新方法;堅持以提高技術服務能力和水平為重點,加強了技術服務網絡的規范建設;積極探索出一條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完善健康檢查制度

生殖健康檢查是落實孕前型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確保完成人口計劃的關鍵環節,已婚育齡婦女是健康檢查的主體,她們對生殖健康檢查主動參與和滿意程度是檢驗此項工作的標準,為保證計劃生育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激發群眾自覺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我們在管理和服務中,在全市結合生殖健康檢查以乳腺癌和宮頸癌篩查為重點的計劃生育服務特色服務。一是加大投入,保證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加強培訓,保證普查質量,在健康檢查的前期以村委會為單位開展一次全面培訓。三是分級負責,保證生殖健康檢查落到實處,四是做好跟蹤隨訪服務,保證普查效果。做到對普查對象全部記錄、重點篩查、跟蹤隨訪、隨時治療、對疑難重點病例及時轉診。

二、規范服務網絡

為充分體現科學規范、以人為本、親切溫馨的服務理念,突出計劃生育服務特色,免費為育齡群眾提供優質的孕前優生檢測服務。目前我縣已完成孕前優生檢測2810例,遠遠超過市里下達指標的2650例。

今年我縣嚴格按照省、市計劃生育服務機構規范化要求對縣計劃生育服務站進行了統一規劃,花費了近168萬元經費對服務站內外結構進行了重新布局、裝修。

三、關愛生殖健康

為提高廣大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水平、促進計劃生育幸福家庭、構建和諧社會,我計生服務站成立了“家保中心”長期隨時為育齡婦女提供生殖健康檢查與服務。到目前為止已完成生殖健康檢查96000例。

四、積極開展藥具“十進”活動。

計劃生育藥具“十進”,我縣今年已開展了三次,由縣人口計生委組織5個上門服務工作組將藥具發放到各單位、社會團體。已發放了252單位。共發放避孕套10萬只,避孕藥400板,外用藥400板。

五、病殘兒鑒定工作

今年我縣上報市里病殘兒鑒定29例,經市里專家鑒定為26例,鑒定率為90%,已達到市里鑒定率的標準。

六、技術人員職稱工作

于6月15號完成2014年度事業單位崗位職數審核,于7月15號完成2014年專業技術人員資格申報,于7月20號完成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崗位聘任(管理人員聘任13人,技術人員聘任13人)。

七、“失獨”家庭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

我縣的“失獨”家庭計劃生育技術人員有18人,目前我縣已提供技術服務9人,且對每個參加檢查的隊象已發放了200元的補助金。

八、依法開展服務

計劃生育服務機構憑證執業,計劃生育技術人員持證上崗,規范技術服務機構,完善技術服務管理,整頓技術服務隊伍,做到依法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第三篇:人口計生委依法行政工作總結

一年來,我縣人口計生委依法行政工作在委總支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口計生委政策法規科的精心指導下,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緊緊圍繞努力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項工作目標這一宗旨,積極探索新機制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圓滿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現將依法行政工作總結如下:

1、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執法隊伍素質

為把好行政執法關,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我委結合開展的“依法行政廉潔行政”活動,以基層文明執法活動為載體,主要做了三點工作:一是認真學習計劃生育有關法律法規,統一辦案標準和要求;二是積極聽取各鄉鎮執法情況及案件處理情況,交流辦案經驗;三是強化責任,規范執法隊伍,凡工作不稱職或責任心不強的人員及時予以調整。

2、規范辦案程序,確保辦案質量

為進一步規范辦案程序,我縣規范了計劃生育案件的辦理程序,實行“五個統一”:即查案程序統一、文書樣式統一、裝訂標準統一、文書編號統一、案卷審核統一,確保案件程序合法,手續齊全,內容規范。

3、強化網絡功能,實現網上辦案

我縣于2011年以來統一組織人員對“陽光運行系統”的使用進行培訓。縣、鄉共投入資金22余萬元為縣人口計生委和19個鄉鎮配備了20多臺打印機、掃描儀和電腦。網上辦案系統的運用進一步規范了辦案程序和內容。截止目前,我縣已在網上辦理審批行政征收案件5436起。

4、強化行政監督,規范執法行為

為了更好地規范執法行為,實行依法行政,我縣制定了計劃生育行政執法責任制、計劃生育行政執法公示制、計劃生育錯案責任追究制、計劃生育行政執法評議制等12項計劃生育行政執法制度,對行政執法人員定人定向統一管理,適時召開依法行政工作會議,警鐘長鳴,經常性的開展工作;經常下鄉全程監督鄉級依法行政工作人員的執法過程,對他們出現的程序不合法現象及時、堅決予以糾正,絕不姑息。

2014年我縣人口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工作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認真落實計劃生育行政執法責任,全面推進我縣人口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工作,進一步推進人口計生部門工作法制化建設。

第四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總結

縣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按照省、市人口計生委的要求,深入貫徹執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規范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維護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順利完成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任務,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情況

全縣流動人口86697人,其中流出育齡婦女35097人,其中跨省流出育齡婦女33054人,省內流出育齡婦女2043人。全縣流入育齡婦女732人,其中跨省流入育齡婦女511人,省內流入育齡婦女221人。

二、切實做好流動人口信息平臺反饋工作

縣人口計生委將流動人口平臺應用情況納入人口計生目標年度考核,實行專人負責管理,及時準確反饋信息。每月為一個考核周期,定期對各鄉鎮應用流動人口平臺情況進行通報。加強現居住地與戶籍地之間的溝通協調,通過平臺發送協查和通報,加強區域合作,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進一步提高了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水平。截止目前,共接收協查信息2982條、通報信息7669條,發出協查信息1264條、通報信息390條。

三、開展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宣傳教育服務

各級計生干部在經常性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在流動人口聚集地張貼墻報,發放《致流動人口一封信》等宣傳材料,進行計劃生育政策、法規和生殖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強化宣傳氛圍,引導流動人員樹立科學、文明的生育觀念。促進流動人口婚育觀念的轉變。規范、完善了避孕藥具、生殖健康宣傳資料免費發放渠道。根據流入人口工作特點,合理安排服務時間、場所,實行錯峰式服務,主動提供計劃生育服務并查驗流入人口婚育證明。開展一次外出返鄉人員的上門訪視,對返鄉的已婚育齡婦女發放一份宣傳資料,進行一次生殖健康檢查,落實一項避孕節育措施,簽訂一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協議書。及時上門免費為符合條件的流出人口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努力提高辦證率。全縣一年來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12721本(其中在宣傳活動中辦理162份)。發放宣傳資料16000份,磨砂水杯890只。

四、加強了工業園區流動人口的管理與服務

縣人口計生委工作人員對廠礦、企業、社區進行流動人口進行調查摸底登記,將外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納入經常性工作范圍,提供與戶籍人口同等的免費服務,流動育齡婦女可享受免費孕檢,提供相關咨詢、避孕藥具等服務。通過此次摸底和調查192例流入人口,同時對他們的個案信息及時輸入微機;工作人員利用節假日帶B超進廠礦、企業、進社區為流動人口提供免費環孕檢服務和提供免費避孕藥具發放,一年來,發放宣傳資料460多份,免費查環查孕186例,發放避孕藥具560盒。使他們切實享受到市民化待遇和親情化服務。

五、全縣每個鄉鎮成立了留守兒童服務站

為貫徹落實上級的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開展社會關愛活動,切實解決“留守兒童”遇到的實際困難,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幫助“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氛圍,促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家庭幸福。全縣19個鄉鎮均成立了留守兒童服務站,結合“六一”兒童節深入開展了走訪慰問活動。縣人口計生委組織干部攜帶書包、書籍、文具等學習用具,深入到該縣梅塘鎮中板村小學,走訪慰問了40多名留守兒童,讓她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以及社會的關心,活動中共發放書包45個、書籍90本,文具盒45只。據統計,全縣在此次活動慰問人數1871人;發放書籍、學習用品等物1270份,折價54740元。

六、強化舉措,便民維權,切實維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合法權益

通過多種途徑維護流動人口合法權益,有效促進流動人口權力與義務的統一,以利益導向促進流動人口的主動配合,從而強化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服務與管理工作。本著為流動人口“送溫暖、送服務、送政策”的原則,積極開展“三下鄉”活動,切實開展便民維權。通過“三堅持、三結合”工作措施,深入村(居)開展流動人口便民維權服務活動。堅持規范性登記和微機化管理相結合。

七、進一步鞏固完善了駐外流動人口協會點服務管理工作

為落實省市要求,對縣駐桂林市計劃生育協會與縣駐深圳市松崗鎮計劃生育協會開展“五好”優質示范活動,我縣人口計生委以全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一盤棋”為工作契機,不斷的加強計生區域協作,扎實開展縣駐外計劃生育協會點“五好”優質示范活動,“五好”為組織結構好、規章制度好、檔案資料好、工作開展好、群眾反映好,現將活動小結如下:

1、成立了領導機構。縣駐桂林市計劃生育協會與縣駐深圳市松崗鎮計劃生育協會,通過民主選舉,成立了領導機構,由會長、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會長負責全面工作;秘書長負責協會的日常工作,并兼任計生服務員和宣傳員,和計生專干共同負責計劃生育服務的具體工作。

2、制定了規章制度。制定協會工作職責、協會活動制度、會員學習制度、會員聯系制度,各項制度推動流動人口計生協會“制度化運作、規范化管理、親情化服務”。

3、組織育齡婦女每年開展3次環孕檢檢查,和一次婦科病檢查,并及時向戶籍地計生辦聯系。

4、協助育齡群眾輸各種所需的計劃生育證件(如流動人口婚育證明、計劃生育證等)。

5、對所有縣籍育齡婦女應按照相關要求建立檔案或名冊。

6、檔案資料歸檔,所有材料進行統一模式的歸檔整理,檔案歸案齊全完整,查詢更加方便、快捷、準確。

7、開展流動人口送藥具、送計生宣傳資料服務活動。組織了免費送藥具、送宣傳資料服務活動,活動中共發放左炔諾孕酮156盒,避孕膜280盒,避孕套8箱,發放《流動人口須知》和“縣實施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相關政策”4100多份。

協會承諾,免費為流動群眾提供環情孕情服務,免費發送環孕檢報告單、免費發送避孕藥具,并保證提供24小時計劃生育政策、生殖健康、電話咨詢服務;協助流動人員爭取各項計劃生育獎勵優待以及出現的各種勞動糾紛;協助流動人員解決子女入學涉及維權等有關事宜。

縣駐外計劃生育協會“五好”優質示范活動,加強了老鄉感情溝通,團結互助,真正為群眾帶來方便,為群眾辦了些實事,受到廣大育齡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第五篇:計生委宣教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在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我委領導高度重視,加大了計劃生育宣傳投入和力度,計劃生育宣教工作取得一定成績。

回顧今年以來的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

一、強力推進“四園四帶建設”,打造人口計生工作新亮點

為策應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吉泰走廊建設的新舉措,全面推進省人口計生委提出的“個十百千”工程,進一步強化婚育新風進萬家示范活動,加強縣域人口文化和地域特色生育文化建設,為美麗鄉村建設夯實基礎,按照全市人口計生工作會議精神,我縣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四園四帶”建設。

(一)工作主題:充分發揮人口文化對人們生育觀念和生育行為的引導作用,通過縣、鄉鎮人口文化廣場的全面建立,狠抓輿論環境,人口文化陣地,人口文化載體建設,實施人口文化建設示范項目等有力措施,推動城鄉人口文化建設不斷走向深入。積極創建縣、鄉、村三級人口文化示范基地,通過人性化、特色化的示范基地建設,帶動新型人口文化形成。

(二)、建設內容:一是縣級人口文化園。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加大投入,提升品位,今年財政預算40萬,精心把縣生態公園打造成縣人口文化園,目前工作正在掃尾階段。二是強化鄉級人口文化廣場建設。由縣政府下文,要求各鄉鎮要在現有廣場內嵌入式建立人口文化廣場,沒有廣場的鄉鎮可把人口文化廣場建到政府附近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好的新農村建設點,建設要求“高標準、永久性”,主要以“生命、婚姻、家庭”為主題,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為理念,做到“六有”,即廣場內有人口文化廣場牌子、有人口文化雕塑(2座以上)、有計生宣傳標牌(包括大型的6塊以上和中小型的12塊以上)、有計生宣傳長廊、有宣傳墻、有憩息椅等。同時,各鄉鎮還要結合實際,借助鄉鎮文化廣場中的路、橋、涼亭、假山等設施,打造永久性的“幸福路”、“愛心橋”、“和諧亭”等,營造濃厚的人口文化宣傳氛圍。縣政府文件中要求,各鄉鎮人口文化廣場要求在今年8月底前建好后并向縣人口計生委申請驗收,驗收合格的給予2萬元補助,未建立的或未申請驗收的和驗收不合格的鄉鎮年度取消計生工作評先評優資格。目前已建成19個,并于本周組織力量進行驗收。三是“婚育文化美好村居”人口文化園。我縣按市要求上報的10個婚育文化美好村居均要建立人口文化園。目前已建10個。四是工業園區人口文化園建設,將其建設成為基層傳播人口文化的新陣地,目前在建。五是105國道線帶、319國道線帶、高速路口人口文化建設。在105國道線帶、319國道線帶沿線鄉鎮和高速路口、道路兩旁樹立計生宣傳牌,利用國道和高速影響大,輻射廣的特點,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

二、繼續大力推進婚育文化美好村居、生育文明示范鄉、村和文明幸福家庭創建活動

我們按照省、市關于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策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以轉變群眾婚育觀念為重點,以“紅、綠、古”生育文化建設為主線,創新思路,強化措施,凝聚合力,真抓實干,加強家庭人口文化建設和地域特色生育文化建設,進一步提升新農村建設和婚育新風進萬家示范市建設水平,著力打造一批彰顯井岡特色和延續廬陵獨特風格的婚育文化美好村居,創建一批生育文明示范鄉、村,培育一批計劃生育文明幸福家庭,為建設開放繁榮秀美幸福新創造一個良好的人口環境。

我縣明確提出了“示范引路、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工作思路,要求各鄉鎮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以鄉(鎮)、村(指行政村,下同)、戶為創建主體,以鄉(鎮)、村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三好三無”、生育文明示范戶為主要內容,即:鄉(鎮)計生政策落實好,無政策外多孩生育現象;依法行政管理好,無侵犯群眾合法權益事件;孕情隨訪服務好,無性別選擇現象。村級節育措施落實好,無政策外生育現象;村民自治開展好,無侵犯群眾合法權益事件;孕情隨訪服務好,無性別選擇現象。培育和發展生育文明示范戶,即:計劃生育、勤勞致富;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男女平等、移風易俗。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經費投入。切實加強了對“婚育文化美好村居”、“生育文明示范鄉村”和“文明幸福家庭”創建活動的組織領導,做到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認真抓,職能科室具體抓。制定創建活動規劃,完善相關工作制度。確保活動扎實、有效、持續地開展。

(二)加強載體建設,營造良好氛圍。加強計生新聞宣傳報道力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我們通過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和手機等現代傳媒廣泛傳播“婚育文化美好村居”、“生育文明示范鄉村”和“幸福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成果,進一步完善和鞏固“紅、綠、古”生育文化建設,在全社會公示一批達標的“婚育文化美好村居”和“文明幸福家庭”,增強創建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注重“三個堅持”,提升創建質量。一是堅持計劃先行、梯度推進。根據村莊區位、人口、產業、生態、歷史、文化等不同條件,因地制宜確定“婚育文化美好村居”建設地點,并將建設點放在國道、省道及高速公路邊。二是堅持分類指導、力創特色。按照“紅、綠、古”建設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一村一特”。三是堅持以人為本、群眾參與。始終把和諧幸福作為創建“婚育文化美好村居”和“文明幸福家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把調動育齡群眾積極性放在首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尊重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引導育齡群眾主動投身“婚育文化美好村居”和“文明幸福家庭”創建活動,為人人自覺遵守人口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三、拓寬宣傳工作領域,加大宣傳報道力度

繼續鞏固宣傳陣地,抓好鄉、村兩級人口學校的培訓工作,鼓勵縣、鄉兩級干部積極投稿,激發了干部的投稿積極性。目前,已上稿國家級和省部級以上稿件50余篇,(《中國人口報》7篇,其中頭版3篇,其它版面4篇;《日報》9篇,其中頭版7篇,其它版面2篇;《衛視新聞聯播》1篇;《人口與計劃生育雜志》2篇;《省計生網站》26篇;《人口》雜志2篇;《人口文化》雜志1篇;省政協網站5篇;省文明網1篇)。已上稿市級稿件10余篇,(《井岡山報》頭版4篇,頭版頭條2篇,其它版面6篇)。縣級稿件80余篇。全縣上下形成了一股踴躍投稿的熱潮。

四、進一步推進“關愛女孩”行動,開展“關愛女孩”陽光助學活動,加快利益導向機制建設步伐

加大了宣傳力度。我們從宣傳入手,著力提高全縣廣大群眾對女性生殖保健服務的認識,為群眾提供高效優質服務。開展了"三關愛"宣傳月活動,在通訊、縣電視臺、縣人民廣播站、互聯網開辟《三關愛》專題欄目,宣傳一系列法規中有關促進婦女解放、實現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和保護母嬰健康等條款;宣傳"男到女家落戶"、"女兒也能養老"等新風尚;曝光"兩非"案例;還通過廣告宣傳畫、標語、編排文藝節目、組織群眾活動等多種形式,著力營造有利于"三關愛"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加快了利益導向機制建設步伐,對出生人口性別比問題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積極開展了“關愛女孩”陽光助學活動。我縣從2006年開始,把關愛女孩陽光助學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和人口計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建立了“關愛女孩陽光助學專項基金”。為全縣農村二女不再生育家庭女孩解決上高中難的實際困難,為她們順利完成高中學業而接受高等教育創造條件。

“關愛女孩陽光助學”活動旨在進一步消除農村性別歧視,為女孩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的平臺。不僅可以解決農村貧困二女計生家庭女孩上學的困難,而且對“關愛女孩行動”和人口計生工作深入開展起到了極大的宣傳和激勵作用,為在全社會形成“關愛女孩”,引導群眾牢固樹立男女平等觀念,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我縣首先從宣傳入手,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結合“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公益廣告、宣傳標語等多種形式的宣傳作用,大力宣傳“關愛女孩陽光助學”活動的意義,積極爭取黨政領導的重視,動員社會力量都來關注女孩的成長,伸出友愛之手,共同幫助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的女孩完成高中學業。其次是嚴格做好“關愛女孩陽光助學”資助對象的調查摸底和資格確認工作,詳細掌握資助對象家庭經濟狀況、致貧致困原因和學習情況。對符合資助條件的女孩一經確認后要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確保資助對象準確無誤。第三是縣人口計生委設立了“關愛女孩陽光助學”專項經費每年22萬元,并嚴格執行項目經費安排,確保專款專用。同時組織動員機關單位、社會團體、國營、私營企業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關愛女孩陽光助學”活動,伸出援助之手,踴躍為女孩捐資助學,采取“一對一”或“幾對一”的形式進行助學。按照每個資助對象在就讀高中期間每學年1000元、直至高中畢業的標準,在資助經費發放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財政部門的有關規定,采取“一卡通”、“面對面”等形式,在監察部門的配合下,指定專人發放,確保資助金發放到每一個資助對象手上。營造濃厚的關愛女孩氛圍,使女孩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激勵受助女孩努力學習,以優異成績回報社會。

2014年,我縣通過“關愛女孩陽光助學”活動,又資助了84名農村二女不再生育家庭女孩完成高中學業。

一年來,我縣宣傳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上級期望還有距離,今后還要加倍努力,在宣傳形式上、新聞報道上、干部隊伍建設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第六篇:人口計生委愛國衛生工作總結

為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的工作要求,根據吉縣愛衛辦、創衛辦的工作要求,結合我委工作實際,現制訂如下愛國衛生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2014年,我委愛國衛生工作圍繞凈化美化環境、控制病媒生物、預防和減少疾病、增進機關干職健康為目標,確保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認真開展健康教育、除“四害”活動,推動愛國衛生工作深入發展,以優異成績爭創國家衛生縣城。

二、全力開展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活動

積極開展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活動。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創衛工作機構、制度,把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確實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三、認真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以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為契機,明確工作職責。以春、秋季公共衛生周和愛國衛生月活動為抓手,消除衛生間、食堂等地點的衛生死角,鏟除病媒生物孳生地。清潔工必須做到每日一小掃、每周一大掃。加強督查和檢查,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推動愛國衛生運動持續深入開展。

四、開展除“四害”工作

結合創建國家衛生縣城行動,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進一步完善衛生基礎設施和除“四害”設施,消除“四害”孳生地。貫徹執行“治本為主,標本兼治”的科學除“四害”方針,堅持環境整治與藥物消殺相結合,認真組織開展春、秋季統一滅鼠和夏、秋季滅蚊、蠅、蟑螂活動。通過綜合防制,鼠、蚊、蠅和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控制“四害”密度不超過國家規定標準,使全體機關干職及家屬獲益。

五、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一)組織機關干職收聽收看縣電臺、縣報、宣傳欄等宣傳媒介的健康教育內容,認真組織各種衛生宣傳日、宣傳周活動,定期組織開展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定期出宣傳欄,廣泛傳播健康信息,普及健康知識。充分利用縣下發的《縣居民健康教育知識讀本》,推動機關健康教育工作向縱深發展。

(二)積極開展控煙工作。推進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禁煙。認真組織世界無煙日活動等控煙宣傳活動,加強對吸煙和被動吸煙危害的宣傳,努力營造全體干職支持控煙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