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管理科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25 09:05:28

導語:低保管理科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保管理科工作總結

2013年度工作開展以來,低保管理科、區慈善總會救助工作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抓好重點項目建設,不斷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加強社會化服務和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科室工作人員的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為促進全區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2013年工作回顧

(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開展有序,推進得力,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切實保障

從2013年7月起,全區城鄉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260元、21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10元、240元。我區現有城市低保對象3029戶、7878人,有農村低保對象7253戶、13134人。截止2013年12月,全區共累計發放城市低保資金2066.2882萬元(含過節費、一、二季度物價補貼,),累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3143.708萬元(含過節費、一、二季度物價補貼),發放率均達到100%。2013年以來,城鄉低保動態管理效果明顯,各鄉鎮街道、村(居)委會工作力度較大,通過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全年城市低保共取消低保對象187戶、419人,調整101戶、100人,新增213戶、447人。農村低保共取消低保對象677戶、1064人,調整630戶、619人,并將符合條件的969戶、1545人納入到農村低保范圍。下半年,我們對全區低保信息網絡系統進行了審計和規范,以便于下一步對城鄉低保的公開、透明、規范化管理,切實讓貧困家庭得到有效保障,讓生活好轉的家庭脫離保障范圍。

(二)慈善捐助、救助工作有了新起色

2013年度,區慈善總會的宣傳工作有較大進展,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慈善救助活動。新增慈善超市2個,在主要商業活動區擺放捐款箱6個,并與五星電器、冷暖天地、越野E族等商家和愛心人士聯動,經統計,截止12月底,共籌集善款30.8121萬元(含大病救助款),接收并發放價值4.5萬元的暖氣15臺,羽絨服400件。通過慈善超市,為特困家庭發放大米、食用油、掛面等生活日用品8萬元;協同廣東省東莞市億茂濾材有限公司為我區40名學生發放“陽光助學”資助款3.6萬元。為20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尿毒癥、惡性腫瘤的病患兒童實施了手術。

(三)其它工作落實到底到位

1.年初以來,國家審計署對全國社保工作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審計。審計時間段為05年至2011年,涉及到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社會保障內容,分為數據采集、統計報表、業務審計三個階段,數據量十分龐大。在審計過程中,我們積極配合區審計部門,加班加點地進行數據采集、報表統計、業務審計。同時對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重復享受等問題及時進行了糾正,并為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難題提供了較好的解決方法。社保審計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受到上級審計、民政部門的一致好評。

2.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核查。為了讓城區貧困的無住房居民和低收入家庭都能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徹底解決部分困難群眾無房居住的問題,低保科還專門抽調人員配合區、市建設局房管部門對全區649戶無住房及低收入家庭進行了核查,為353戶家庭辦理了住房補貼,為63戶低收入家庭辦理了廉租住房,46戶符合經濟適用房的購買條件。

3.積極、認真地回復了區四屆一次政協代表各我區城鄉低保政策的咨詢問政,對反映低保中存在的問題,第一時間進行上門入戶調查、核實。確保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個別鄉鎮低保政策執行不夠嚴格。一些鄉鎮未嚴格執行以家庭為單位、以收入核定為準入前提的政策規定,將病、殘、老、幼等對象單獨納入低保。如羅圩鄉的聯伍村農村低保“單人戶”現象比較多;鄭樓鎮的胡李村、屠園鄉的中樓村,拼戶保現象;少數鄉鎮把低保制度作為解決地方矛盾和遺留問題的手段,將一些特定身份對象單獨納入低保,資金發放較為混亂,群眾上訪明顯偏多。個別鄉鎮低保、五保審核不嚴格。如羅圩、鄭樓、倉集、中揚、等級少數鄉鎮在審計中發現有低保、五保重復享受問題。

二是個別鄉鎮低保基礎管理工作不夠扎實。一些鄉鎮檔案管理不夠規范,低保戶檔案中資料不夠健全,入戶調查記錄、戶籍證明、收入證明、疾病證明、殘疾證明等材料不同程度缺失。一些鄉鎮檔案資料內容填寫不完整,家庭成員信息、贍養人記錄、家庭收入記錄存在空項;鄉鎮檔案涂改現象較多,嚴肅性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