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 山 之 旅
時間:2022-06-06 03:03:00
導語:韶 山 之 旅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韶山之旅
作者:夏煜177班
從小時候開始,我們時刻都在以各種方式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精神的教育,偉大革命家的豐功偉績,令人景仰。緣于此,我對井岡山、遵義、延安和韶山,這四大中國革命紀念地心存向往,對本省境內的韶山更是神往已久。為此,在上周我有幸和同學一睹了韶山的風光,體驗了艱苦樸素的生活,受到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
4月5日
這天清晨,我們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向韶山進發,去追尋偉人的足跡,緬懷的豐功偉績。
帶著無比喜悅心情的我們,一路上有說有笑的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經過了一個上午車程。我們便到達了第一個目的地——故居。它位于韶山沖上屋場,是一棟明顯具有江南特色的土磚青瓦房,呈凹字形排列,東邊為家,西邊草房為鄰居家,中間的堂屋為共用,供奉著神靈或先人牌位,堂屋大門上端掛著鄧小平同志1983年題寫的“同志故居”貼金木匾。進入室內,廚房、橫屋、臥室、雜物房的陳設均是19世紀初典型的湖南農村家庭的用具和擺設,此外還有豬欄、牛欄和谷倉等。從室內出來,滿目的綠色令人心曠神怡。眾人紛紛合影留念,讓這一刻的激情定格成永遠的回憶。
飯后,我們又來到了紀念園。據說它是韶山村籌資4700萬元建造的,沒要國家一分錢。紀念園濃縮了中國革命各階段與有關的景觀,南湖游船、井岡山八角樓、延安寶塔、棗園窯洞、遵義會議會址。不過,讓我最有感觸的還是那延安寶塔。它那雄偉的建筑仿佛讓我感到戰爭的硝煙正彌散在其中,革命的烈士仿佛在塔頂引頸長吼“為中華崛起而奮斗吧!”
4月6日
今天的一個主要目標——滴水洞。來到滴水洞的門前,三個大字整齊的排放著。據說此處風水絕倫,是一塊難得的寶地,的祖父就葬于此處。自1932年起至1949年春,國民黨曾派特務三次來掘的祖墳,均因當地百姓的保護而未得逞。滴水洞一號樓是一個著名的景點,也是滴水洞景區的主體建筑,因在那段特殊的時期曾隱居于此而聞名于世。一號樓現已成為展室,除了辦公室、臥室、會議室、娛樂室外,還建有具防震、防毒、防核爆炸功能的防空洞。虎歇坪則是一大名勝古跡,山路雖然越走越陡,路滑藤繞,可有美景相伴,我們怎會停下前進的腳步!終于登上了山頂,回首遙望,群山歷歷在目。山腰的松柏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分外精神。如果白云山是濃墨潑灑的山水畫,韶山就是畫家筆下清淡素雅的中國畫。
到韶山不可不看銅像。據說是真龍天子,在立銅像那天上午十點多,出現了日月同輝的奇特的自然景觀,杜鵑花也提前三個月滿山綻放。真是人間其景。
兩天之旅雖然時間不長,但給予我們的不僅是那里的風景名勝,更多的是受到了許多教育。
韶山不但是我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著名風景名勝區,而且還率先跨入了小康行列。韶峰之巔,極目遠眺,只見山下樓房鱗次櫛比,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正如1991年3月11日總書記到韶山后所說,“‘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體現了一種犧牲、奉獻、進取的‘韶山精神’”。如今已經離開我們近三十年了,可是他的精神長存,激勵著韶山人和全中國人民永遠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