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考察工作的材料
時間:2022-06-12 05:44:00
導語:財政考察工作的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X月X日財政局專題學習考察組一行人赴XX區、XX區財政局就加強財政管理,建立預算執行預警機制等問題進行了學習考察,兩區的生動實踐為做好我市財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一、基本情況
XX與XX區在一般預算收入總量和增長幅度上大體接近。與兩區的主要差距在于,一是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常德不足兩區的五分之二,反映了常德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市,工業經濟發展不足。二是財政供養人口的人均財政收入水平,常德不足宣武區的十分之一、雁塔區的八分之一,反映了常德仍然屬于典型的吃飯財政,財政自我保障能力嚴重不足。
二、主要做法
(一)XX突出完善了三項管理機制,其主要做法是:
⒈完善收入穩定增長機制。一是市、區兩級實行了徹底的分稅制。嚴格分事、分權、分稅,按照區域屬地原則,將房產稅、印花稅、車船使用和牌照稅列為區級固定收入。××年,區級固定收入為億元,約占年度一般預算收入的。將項主要稅種列為市、區兩級共享稅種,除所屬區域內城市建設維護稅市里集中之后,市與區五五分成外,其余所屬區域內的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等項收入,市區一律五五分成。××年,實現共享稅收億元,占年度一般預算收入的。此外,區級征收管理行政性收費、國資經營收益、罰沒收入等非稅收入僅億元,約占年度一般預算收入的。二是扶植重點骨干稅源。從年起建立了部門領導與駐區單位聯系制度,優化駐區內的中國福利彩票中心、中國安全印務公司、北京供電公司等家重點單位的周邊環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吸引和留住本地重點稅源。三是促進收入平衡增長。在保護重點稅源的同時,平等對待其他駐區企業,鼓勵公平競爭,市政府統一取消了稅收返還政策,每年根據增長水平,確定左右的均衡增長比例,防止收入在市、區之間調劑和陡增陡降。對于超均衡增長比例部分,市里拿走超收的,年終結算時直接扣除。
⒉完善資金統籌機制。積極探索全口徑預算管理方式。從年起就將行政性收費納入預算管理,將事業性收費納入專戶管理。從年起實行綜合預算、收支統編,并取消了收支掛鉤,以上年收入完成數作為確定當年收入任務的基礎,對于收支脫鉤后完不成收入任務的單位,政府責成單位主要負責人說明原因,并扣減單位預算撥款。從年起實行嚴格意義上的部門預算,各單位的公共設備設施配備和公用經費嚴格執行定額標準,財政基本維持上年水平后給單位一個控制數,部門只準報送一次。由此造成的項目資金不能到位,完全由單位負責。到今年八月底止,財政預備費沒有對各預算單位辦理一次追加,對于年底超收的安排主要用于確保法定支出的增長和加大政府公益性項目的投入。從今年月日起,實行了國庫集中支付,統一了單位的津補貼和獎金發放標準。
⒊完善風險監督機制。清理出各種直接或顯性債務億元。從××年起,每年主要從土地出讓金、地價收入部分中籌集預算償債資金萬元。今年對土地取消了協議轉讓,及時提請政府不搞政績工程,并結合本級財政收支情況,正在抓緊測算、尋找財政資金風險臨界點后,向政府進諫,出臺控制債務辦法。
(二)雁塔區初步建立了預算執行預警機制,其主要做法是:
⒈設置預算控制備查薄。財政總會計每月撥付預算單位經費的同時,向會計核算中心下達預算執行指標(調整預算時隨時追加追減預算指標),會計核算中心按照下達的預算執行指標,結合撥款單,建立預算單位預算經費執行情況表。內容包括各預算單位年初預算數,截至當月累計指標數以及執行數。預算單位支出一旦接近累計指標,核算中心就及時預告預算單位。超過累計指標,則無論該單位賬面是否有余額,一律停止報賬,從根本上保證了支出嚴格按預算執行。
⒉嚴格控制借款。原則上對單位一律不預借資金,對于有特別規定,需要特事特辦的項目,督促單位限期償還或履行報批程序后列支,往來一律不結轉下年。
⒊增強政府調控能力。對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其他預算外收入先按提取政府調控資金,然后再綜合預算,同時對收入實行動態監控,化解支出風險。
三、主要體會
本次學習考察總體上感覺收獲頗豐。兩區不僅在專門課題上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而且在其他方面進一步拓展了我們的視野。兩區特別是宣武區的很多工作走了在我們的前面,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鑒:
⒈部門預算編制水平比較高。宣武區在部門預算的編制上確實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表現在:一是單位底子摸得清。通過《單位基本數字表》,可以對人員編制、車輛編制、辦公自動化、辦公取暖面積、租用面積及辦公桌椅等情況一目了然。如預算單位電腦,細化到了臺式機和筆記本,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到機型,打印機細化到了針式、噴墨、激光打印三種類型,所有設備均有購置時間。每一個單位的基本數字都非常明確,由此可見,他們的基礎工作是非常扎實的;二是表格設置比較完善。每個預算單位填列張表,即部門預算匯總表、人員支出預算明細表、公用支出預算明細表、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明細表、一次性專項支出預算明細表、單位基本數據表。這些表格的設置與我市基本相同;三是定額標準嚴格明確。該區制定了四大類標準,即:人員經費定額標準、公用經費定額標準、按法律、法規要求必須安排的經費標準和公共設備設施配備標準。有的標準定得非常嚴格,如對計算機的添置,規定行政機關公務員每人一臺,每臺計算機最高限價元,窗口部門服務大廳可配備液晶顯示器,最高限價元。因特殊需要配備筆記本標準為:人以下的單位原則上不配,至人單位配備臺,至人單位配備臺,人以上單位配備臺,且每臺筆記本電腦最高限價元。計算機僅滿足一般辦公配置要求,不配語音錄入、音箱、耳機、移動硬盤、調制解調器等配件,使用年后方可申請報廢更新。對復印機的添置,一般行政單位配備臺,公檢法最多不超過臺,數碼復印機最高限價萬元,特殊單位最高限價萬元,使用年限達年或印數達萬張方可申請報廢更新。再如辦公用房的粉刷標準為建筑面積每平方米最高限價元,再次粉刷年限不少于年,裝修標準為新的辦公用房建筑面積每平方米最高限價元,舊的裝修每平方米最高限價元,再次裝修年限不少于年等等。一個年度的區級部門預算編成多頁的本書,重達公斤。
⒉收入穩步增長機制比較活。北京市、區兩級嚴格執行分稅制并停止返稅后,市、區兩級的招商引資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由過去的一味減免稅費招商轉為統一稅費政策,優化辦事環境,誠心留商。
⒊支出管理比較規范。宣武區的人員經費比較透明,干部除正常工資外,福利、津貼和獎金實行了統一。公用經費標準普遍比我們要緊,額度比我們要低,有的只有我們的。如對車輛嚴格按編給錢,且檔次較低(每臺排氣量以下,單價含牌照費、附加費、第一次保費萬元以下),用于車輛的經費每年每臺萬元包干,包括燃料、修理、養路、過橋、停車等費用,保險費平均每臺每年元,另由財政統一安排。對車輛的購置,每年由財政部門按使用年后更新原則,提請書記、區長研究一次,同步實施政府采購。會議費除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外,一般不安排會議費。電話費按內設機構及領導職責核定電話部數,每部電話每年控制元,且暫不安排上網經費。單位辦公用房嚴格按標準在區政府審批同意的基礎上核實面積后予以安排,不足面積可通過租賃解決,房租按標準審核后安排。對專項支出管理特別規范,區政府不直接接收單位申請資金的報告,一律轉財政局受理,除極為特殊情況以外,一律年底視超收情況集中研究處理。
⒋防范財政風險準備比較充分。宣武區的各種建設性負債有近億元。從去年起,每年從有關專項資金中拿出萬元以上籌集償債基金,到目前為止已籌集億元。雁塔區對行政性收費和預算外資金按籌集調控資金,兩年約籌集萬元。
四、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統一抓好財政工作的認識。首先是財政系統全體干部統一認識,堅定抓好財政工作的信心,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壓頭和厭倦情緒,自加壓力,扎實工作。系統內部之間應加強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形成管理合力。其次是積極宣傳。多宣傳常德與外地在財政基本狀況上的差距,爭取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包括預算單位對財政工作的進一步重視和支持,形成勤儉辦一切事業的氛圍,堅持少搞或者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壓縮高檔消費性支出,形成財政與領導之間、財政與單位之間既和諧相處共謀發展又千斤重擔千人挑的局面。
(二)進一步加強部門預算。一是參照宣武區做法嚴格制定統一的比較科學的支出定額標準和公用設備配備標準,能從緊的堅決從緊,能量化的盡量量化。二是做好細化預算的各項工作。在已確定報送人大送審個單位基礎上,對適應國庫集中支付要求細化預算的單位由個增加到個,對各單位的基本情況要搞準,底子要澄清,信息要共享,并做好四本臺賬(人員基本情況臺帳、公用設備情況臺帳、專項項目情況臺帳、預算外收入情況臺帳)等基礎性工作,督促各預算單位按輕重緩急排列細化后的專項,在考慮財力可能的情況下,突出工作重點;三是嚴格控制或減少年中追加,維護和保證部門預算的嚴肅性。除天災人禍、抗洪救災等支出外,一律不搞年中追加。
(三)進一步理順區、縣(市)財政體制。建議從××年起,對區、縣(市)財政體制實行適當調整:一是取消市駐區、縣(市)企業流轉稅超基數分成辦法,全部留歸區、縣(市);二是取消市駐區、縣(市)企業城建稅集中的政策;三是取消對區、縣(市)屠宰稅收入集中的辦法;四是市駐區、縣(市)企業所得稅部分全部下放區、縣(市),但中央、省駐區、縣企業所得稅政策不變。
(四)進一步健全支出管理制度。一是建立規范的設備購置、更新、調劑、報廢等制度;二是建立統一的津補貼制度;三是建立嚴格的預算指標控支制度,硬化預算約束。正常情況下,所有預算支出都應與時間進度掛鉤,發現超支苗頭,會計核算中心(國庫集中支付局)應提前預告單位,采取相應控支措施。
(五)進一步加大財源培植力度。建議市委、市政府象抓招商引資一樣,加強與現有骨干財源的聯系,建立市領導掛帥、各工作部門包點聯系制度,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盡快做大做強。
(六)進一步防范和化解財政的潛在風險。建議市委、市政府從××年起,開辟籌集償債資金來源渠道,一是預算每年安排萬元;二是從城建稅收收入中每年安排萬元;三是從市本級教育費附加收入中每年安排萬元;四是從國土出讓收入中每年安排萬元。四項合計每年可籌集萬元的償債資金,為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做好必要的準備。
- 上一篇:城市管理經營考察材料
- 下一篇:建行工作考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