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對于干部考察材料要求
時間:2022-11-03 09:50:00
導語:地方政府對于干部考察材料要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考察材料是組織人事部門派出的考察組對被考察對象經過全方位考察后形成的全面綜合材料,是干部考察評價的表現形式,是干部考察質量的檢驗,是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據。由此可見,如何撰寫能真實反映干部情況的考察材料其意義十分重大。
(一)、撰寫干部考察材料存在的普遍問題
1、內容雷同。絕大部分考察材料都是從“德、能、勤、績、廉”等五個方面采用呆板、原則性的語言,籠統的將上述內容進行面面俱到的平鋪直敘,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能反映出干部的本來面目,沒有個性特征,分不出厚薄,看不出優劣。
2、表述模糊。對被考察對象的主要現實表現表述簡單化、概念化,缺乏深度。對其存在的缺點或不足缺乏深入細致地分析,常用“有時、有些、不夠”等修飾詞,內涵不清,難以捉摸認定。
3、欠缺規范。考察材料缺乏完整性,有的沒有民意情況,有的沒有寫缺點或不足,有的沒有注明考察人等,把考察材料寫成了現實表現材料或推薦材料。
(二)、撰寫考察材料要把握的關鍵環節
撰寫能真實反映干部情況的考察材料的前提必須是對被考察對象情況清楚、材料充實而且還要進行認真地核實甄別和綜合分析,否則就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在撰寫考察材料過程中要牢牢把握三個關鍵環節:
1、做好對被考察對象有關材料的積累工作。被考察對象的材料收集不全,收集面不寬,對其評價就會失去全面性、準確性、參考性。要拓寬收集和查閱材料的途徑,加強材料的積累工作。首先收集組織部自身對被考察對象各個時期考察分析材料、調查材料,包括干部的思想匯報、述職報告、榮譽證書、處分決定、工作計劃、財產申報情況、民意測評情況、班子生活會紀錄、參加各類學習培訓情況及本人檔案。其次是擴大材料收集范圍。包括與有關職能部門聯系,對涉及考察對象的群眾來信來訪記錄、紀檢(監察)部門有關干部的廉政檔案內容、領導班子重大活動和重要會議紀錄、財務和審計部門對被考察對象所在單位的經濟財務檢查報告和審計報告、各類新聞媒體對干部的正面和反面的報道、執法執紀部門和干部工作監督信息員聯席會的綜合情況。
2、加強對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的綜合分析。評價領導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實際上是對領導干部德才表現情況全面、深入的分析。在收集和了解有關材料的基礎上,按照考察內容加以歸類,然后對每一個材料的真實程度進行比較鑒別,去偽存真,去粗存精,并依據事實材料和收集到的意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全面分析考察對象的思想政治素質,形成綜合評價意見。可以從四個方面有針對性地分析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
一要針對重大活動和重要決策中的現實表現情況進行分析。如是否在政治風波中具有鮮明的政治觀點和堅定的政治立場,是否能保持政令暢通,是否能顧全大局,是否在重大決策和選人用人上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中可以分析出被考察對象的政治素質。
二要針對涉及干部切身利益的表現情況進行分析。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的好與壞,在一些涉及個人切身利益的問題上,容易不加掩飾地直接表現出來,如從職務升遷、工資調整、工作交流等問題上,可以分析這類涉及個人切身利益問題上的內心思想變化,看是否有很強的黨性觀念、紀律觀念和正確的權力觀、名利觀和榮辱觀。
三要針對平時工作的表現情況來分析。主要是通過分析被考察對象對爭創工作實績的態度和取得的效果、在維護班子團結方面發揮的作用、在平時思想修養和自身要求方面表現出來的具體事例,剖析其思想根源,準確做出評價。
四要針對八小時以外的表現情況來分析。被考察對象可能在八小時以內的工作單位表現不錯,而“八小時以外”卻是“兩面人”。其考察分析主要是從如何對待父母、教育家屬子女、處理鄰里關系以及與親朋好友交往、個人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即通過分析民意測評與推薦情況、分析座談對象對被考察對象表現的矛盾評價和分析少數人反映被考察對象的有關問題,從而看其思想品質、道德情操的高低,以提高綜合分析全面性和準確性。
3、認真核實甄別被考察對象的工作實績。干部的工作實績是干部考察材料中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其構成是動態的發展的,將收集到的有關材料,運用辯證的科學方法認真核實甄別,正確認定主觀努力與客觀條件的關系、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顯績與隱績的關系,以免張冠李戴或一項實績人人沾邊。在核實甄別工作實績中要遵循三個原則:
一要堅持實事求是。實績是一個干部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其最大的特點便是“實”,群眾心里自有一桿秤。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盡可能地多從廣大干部群眾反映的情況中予以核實,對虛報浮夸的實績進行“打假”,擠掉“水份”。看是否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一致起來,是領導面前的仆人還是老百姓滿意的公仆,是訪貧問苦的朋友還是投機鉆營的政客,地方經濟是發展了還是滯后了,人民生活水平是提高了還是負擔加重了,從而對虛報浮夸的實績進行“打假”擠掉“水份”。
二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任何實績的取得,都受到具體環境和相關因素的制約,且不同崗位干部實績是相異的,不同職位干部的實績的大小是不同的。必須區分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職位,對正職領導干部應側重認定其統攬全局,促進經濟建設,加強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成效;對副職領導干部側重認定其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在分管領域取得的工作實績。同時要分清哪是個人實績哪是集體實績,個人在領導班子的集體實績中發揮了何種作用;要歷史地分析領導干部的實績,不能把前任的政績和現任的實績混淆起來;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領導干部的實績,把局部效益和社會效益、短期效益和長遠效益結合起來,綜合分析,準確把握顯績和潛績;在注重甄別經濟建設方面實績的同時,也注重核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得怎么樣,干部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精神狀態怎么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效果怎么樣,從而對被考察對象的實績作出比較全面、客觀的評價。
三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核實甄別干部實績,應既有定性的要求,也有定量的標準。由于量的要求具有直觀性、客觀性、可比性,因此,凡能夠量化的實績要有量的表現。如工農業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城市農村人均收入、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的實績,以及上級的認可程度、干部群眾的滿意程度,應以量的形式表現出現。對難以用準確數字來表示的,如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一些實績;工作中宏觀上的決策、執行指導、管理,微觀上的協調、綜合、服務等;干部的認真負責精神、敬業精神、開拓創新精神等,都不可能簡單地用一些數據說明問題。對這類實績,要有客觀準確的定性描述,把握質的特點。把質和量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無論是定性的描述定量的表達,都能客觀、公正、準確地核實干部實績。
(三)、撰寫干部考察材料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要撰寫好干部考察材料,使材料達到“寫實、準確、精煉、規范”的標準,確保其質量,在撰寫過程中必須在四個方面引起注意:
1、觀點要鮮明,反映本質。觀點要來源于對材料的高度提煉,是對本質的集中反映。觀點與材料要統一,不能先有觀點、后找材料,否則就會失真。反映缺點要恰如其分,把缺點和不足區別開來,缺點是指具有穩定性、經常表現出來的毛病,不足則是具有一定可變性、相對于特定環境和時間表現出來的差距,對待缺點要本著實事求是,不搞畫蛇添足。同時,對干部的缺點要聯系其工作單位的性質、聯系具體的工作職位和身份、聯系具體的工作環境,不能憑老印象用靜止的觀點先入為主,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搞或然推理將個性特征寫成缺點。公務員之家
2、層次要清楚,邏輯要強。將被考察對象的主要特點按先后順序分別進行敘述,每一個特點要有觀點、有事例,并做到觀點與事例一致。同時,要認真總結歸納,確保分類準確,避免內容重復。
3、格式要規范,內容全面。完整的考察材料包括被考察對象的基本情況、工作簡歷、民意測驗和民主推薦的情況、德才表現、主要特長、存在的缺點或不足、考察人及考察時間等七個方面的內容。其中重點內容是思想政治素質、組織領導能力、工作作風、工作實績、廉潔自律等五個方面。除此之外,為充分體現個性特征,應補充被考察對象的性格表現、氣質狀況、為人處事風格和興趣、愛好。必要時還將有關廉政鑒定、審計結論和暫查不準但群眾反映強烈的信訪附上。
4、表述要準確,語言精煉。考察材料篇幅不長,一般2000字左右。要想達到見文如見其人的效果,遣詞造句必須準確,列舉的事例必須具有代表性。
- 上一篇:創先爭優技術員申報材料
- 下一篇:局崗位創先爭優明星申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