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基層“四難” 加強民兵政治教育
時間:2022-03-16 09:54:00
導語:破解基層“四難” 加強民兵政治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武部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人們的價值取向和社會觀念也發生了一些深刻的變化,一些固有的、陳舊的、過時的教育模式與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已不相適應,尤其在基層出現了“人員難集中、手段難創新、教員難落實、經費難保障”的“四難”現象,使基層民兵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
為增強新時期民兵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提高廣大基層民兵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打牢其政治合格的基礎,近年來,****堅持從實地出發,立足農村基層工作實際,認真研究、探索、認識和應對新時期基層民兵政治教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探索和初步解決了“四難”問題,使民兵政治教育迎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民兵政治教育人員集中難,成為制約民兵政治教育難落實的重要因素。當前,民兵組織開展活動、進行政治教育時人員難集中已成為普遍現象。據對一個離鎮區較遠、經濟相對落后的行政村的調查來看,該村有60%以上的青年民兵常年外出不在家,這給以戶口所在地為基準單位組建的民兵組織帶來人員難集中的問題。我們根據這一情況,創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即:外出務工民兵由政府協調以管理區或村為單位,統一外出務工,在務工地建立民兵和黨團組織。經過實踐,這一做法起到了應有作用,也得到了廣大民兵的肯定和認可。在此基礎上,我們建議上級能按照上級對農村民兵的編組向各類企業擴展的思路,加大改革措施,采取屬地編組、屬地管兵的方法,使民兵現有住所、工作單位與原居住地或工作單位的民兵組織實行掛靠,達到民兵組織與民兵工作單位的統一,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民兵政治教育活動人員難集中的問題。
民兵政治教育的手段難創新,影響政治教育效果。一塊黑板、一支筆、一張嘴的相對滯后的教育模式,對新時期民兵所需的知識結構和求知欲望已不相適應,致使民兵聽課和學習的效果不夠好。這就要求我們要打破單調陳舊的教育模式,以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動提高民兵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具體工作中,我們采取了以下作法:一是注重利用現代農村遠程教育網絡和科技手段搞教育。如充分利用民兵干部例會日、鎮村集會日等,召集廣大基層民兵積極參與,集中收看遠程教育網絡上傳的國防專題節目,學習國防法規和民兵的性質、任務及國防知識等。二是注重結合開展重大活動搞教育。在開展重大活動時,如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同時,集中廣大民兵尤其是民兵黨員,把民兵政治教育融合進去,得到了廣大基層民兵的好評,收到了活動與教育相長的效果。三是注重借助社會的力量搞教育。新形勢下各行各業精神文明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政治教育的形式靈活多樣,效果也比較明顯。我們充分利用節日期間的他們開展的秧歌表演、娛樂隊巡游及自編自演的戲曲節目表演,有機地插入民兵教育內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民寨村在本村老年節期間唱大戲和秧歌表演中就有機穿插了民兵教育的內容,群眾反映良好。
民兵政治教育教員隊伍難落實,給落實民兵政治教育帶來困難。在實際工作中,有些村存在著對民兵政治教育教員隊伍建設不夠重視的傾向。民兵政治教育能否落實,抓好民兵政治教育教員的培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重視對基層專武干部及村民兵干部從事民兵政治教育能力的培養,培訓專武干部及村民兵專干時,將其從事民兵政治教育的能力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培訓。二是搞好小教員的培養。從各民兵連抽調骨干,以辦培訓班的形式培訓小教員,使其輪流授課試講,讓勝任授課素質的人員擔任政治教員,確保基層民兵政治教育不流于形式,使以民兵連為單位的政治教育有教員、有人管、能落實。
民兵政治教育經費難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兵政治教育的開展。雖然每年政府都在落實武裝工作經費,但經費明顯偏少,不能滿足武裝工作的正常開展。特別是實行鎮財縣管后,鎮政府沒有經費支配權,無能力發放民兵的誤工補貼和保障教育經費,因此落實上級規定的民兵政治教育任務就顯得困難重重。近年來,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項措施,保障民兵政治教育經費多樣化。一是依靠政府撥付經費搞教育。政府把民兵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增強黨政領導愛武裝、懂武裝、管武裝的信心和能力,讓基層武裝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提高民兵戰斗力上去。二是依托“協會”籌措經費搞教育。廣大農村民兵在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在他們的帶動下相繼成立了電線電纜協會、腐竹協會、畜牧養殖協會、木業協會等各類組織。在開展民兵教育活動時,借助各種行業“協會”的力量籌措部分資金,一方面聘請專家為協會會員講授急需的專業知識課,以解專業理論之渴;另一方面,組織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小分隊巡回講演,穿插一些民兵感興趣的知識進行政治思想教育。這樣,因為不存在由政府和職能部門發放誤工補貼的問題,較好地解決了農村民兵集中難的問題。三是爭取企業支持經費搞教育。隨著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民兵的比重逐漸加大,他們是企業中的骨干力量,既是生產技術能手,又是護廠治安中堅。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積極宣傳《國防法》,組織優秀企業主參加“軍事日”活動,增強他們的國防觀念,爭取企業支持一定的經費,利用交班、集會、職工培訓等時機由專職人員或企業主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