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材料
時間:2022-06-12 09:15:00
導語: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再過二三個月,臺風季節又將來臨。家在溫州市鹿城區矮凳橋的王磊卻并不擔心。他解釋了其中的原因:“從街道到社區,各種應對預案都準備好了。”
我省地處東部沿海,兼有平原、山區和海島,地形復雜,經常遭受臺風侵襲,加上經濟發達,開放程度高,人員流動頻繁,存在各種公共安全風險和隱患。其中,基層公共安全問題更為全社會所關注。
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視基層應急體系建設和管理工作,把它作為建設“平安浙江”的重要方面。
2004年5月,省委在《關于建設“平安浙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決定》中,強調要求建立健全快速反應系統,有效動員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社會力量投入應急行動;2005年2月,省政府下發了有關意見,對全省應急管理工作作出具體部署。省委、省政府領導還多次就一些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處置提出具體意見。
在成功應對了多次在基層突發的公共事件后,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形成共識:在應急管理工作中,必須加強基層,突出重點,狠抓薄弱環節。近年來,在浙江,各地、各部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實際,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的“四進”工作。去年4月12日,我省公布了《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應急預案體系呈現了“一案三制”的格局: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體制和法制。
省政府各有關部門已編制48項專項預案和應急保障行動方案,124個部門預案;11個地級市均頒發了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還頒發了406個專項應急預案,681個部門預案;全省各縣(市、區)總體應急預案達90個,還頒發了2259個縣級專項應急預案。
如何建立基層預案體系,省級有關部門均作了具體要求:省防汛防旱指揮部下發了《浙江省沿海地區鄉(鎮)政府防臺風工作要求》,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和措施,組織基層沿海街道(鄉鎮)編制防臺預案,把安全管理和群眾轉移責任落實到基層;省教育廳等6個部門下發了《關于做好中小學防御山洪與地質災害工作的緊急通知》,對山區中小學防御山洪與地質災害提出具體要求;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則加強了企業安全生產工作……
在此基礎上,一張全省“基層應急預案網”初步形成,管著各種基層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并且不留死角:
社區和農村是信息采集的最前沿,應急處置的第一線,應急管理工作最急迫。目前全省34641個社區(村)已制訂應急預案12266件,這些預案覆蓋了老百姓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發公共事件。
各類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的企業,應急管理工作特別重要。全省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有604家制訂了應急預案,共制訂應急預案1157件;規模以上非國有企業有16849家制訂了應急預案,共制訂應急預案19766件。
學校屬于重點單位,是國際公認的應急管理重要部位。目前,在全省學校中,94所普通高校制訂了253件應急預案;2211所普通中學制訂了5068件應急預案;400所職業中學制訂了849件應急預案;4068所普通小學制訂了7775件應急預案;7274所幼兒園制訂了10662件應急預案。
預案要具有可操作性,進行演練就必不可少。2006年全省基層單位舉行各類演練達3868次,這些演練涉及突發公共事件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4個領域。“從中,我們達到了檢驗預案、鍛煉隊伍、磨合機制、教育公眾的目的。”省政府應急辦負責人說。
在基層應急管理工作中,群眾積極參加,各種創新不斷出現:嘉善、海寧、鄞州等地在基層設立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生產監督員、協管員和公共安全信息員,改善基層應急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多方位進行監控和預防;諸暨市則堅持“楓橋經驗”,拓寬應急管理領域,加強預防和應急準備工作,增強基層和群眾的自救互救能力,建立了2000余支應急管理隊伍,有近3萬名人員參加,一雙雙警惕的眼睛時刻防范著可能出現的各類公共安全隱患……
初步形成的應急工作機制成效已顯現:麗水市松陽縣謝村鄉經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災,雖然河道沙礫石淤積比房子高出數米,房屋被夷為平地,堤防沖得不見蹤影,卻無一傷亡;溫嶺市建立了完善的防臺抗洪應急體系,“卡努”臺風來襲時,不到半天,就成功轉移8.39萬人,緊急召回3038條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