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防汛抗災災情匯報材料
時間:2022-02-14 08:54:00
導語:區防汛抗災災情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懷化市鶴城區成立于1998年2月,是懷化市中心城市唯一主體城區,轄懷化城區5個街道辦事處,35個社區居委會,城郊8個鄉鎮和1個旅游度假區,93個行政村。全區總面積773平方公里,其中城區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4萬畝,山地73.3萬畝。2003年末總人口33.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89萬人。7月17日以來,鶴城區境內普降大到暴雨,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面對災情,全區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科學調度,勇斗洪魔,取得抗洪搶險階段性勝利。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鶴城區受災的基本情況
7月17日18時到7月20日18時,受北方冷空氣和南方暖濕氣流以及高空切變的影響,鶴城境內以及舞水河上游地區普降大到暴雨,連續降雨270.1毫米,創有記載以來新高,舞水河最高水位達221.86米,超警戒水位3.86米,超96年最高水位0.34米,鶴城廣大農村受災嚴重,城市防洪形勢十分嚴竣。據統計,全區直接經濟損失近3億元;受災人口達8.1878萬人,其中農村5.35萬人,城市2.8378萬人,被困群眾0.7711萬人,被迫轉移群眾1.02萬人;農村8個鄉鎮、1個旅游度假區城區18個社區居委會受災,面積近100平方公里;農村倒塌房屋4100余間,城區淹沒房屋4526間,14.78萬平方米,倒塌房屋3處,600平方米;農作物受災面積50455畝,其中糧食作物40610畝,糧食作物成災26230畝,絕收面積13260畝,預計糧食減收10212噸;死亡大牲畜662頭,水產養殖面積損失6540畝,損失2417.6噸,農林牧漁業直接經濟損失3617.1萬元;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損壞嚴重,損毀渠道740處,長度2.67萬米,渠道決口267處,長度3140米,損壞護岸432處,水閘135座,損壞灌溉設施228處,機電井90眼,機電泵16座;城區損壞給排水設施6000米;鄉鎮工礦企業停產140個;鐵路中斷2條次,路基毀壞105米,城市主干道中斷6條次、損壞620米,鄉鎮主干道中斷29次,塌方181處,路基損壞52處,12440米;損壞輸電線路2.445萬米,通訊線路2.2萬米。個別地方受災特別嚴重,農村如鴨嘴巖舞水河沿岸,盈口鄉舞水河、太平溪沿岸,石門鄉石門溪沿岸,涼亭坳鄉楊潭溪沿岸均被洪水淹沒,房屋、農作物、牲畜等被沖走無數;城區內如懷化鞋城、汽車城、楊家田小區、航運公司、蔬菜批發市場、市一中、市旅游學校、人民銀行、市經貿公司大院、市物資局大院、市四中等處均積水達1—3米,受災人口達1.6萬人,淹沒房屋3400多間,損失財產達1.2億元。
二、集全區之力,積極開展抗洪救災工作
面對有記載以來最嚴重的洪澇災害,鶴城區委區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照防汛屬地管理的原則,帶領全區人民,運用科學合理的策略方法,同心協力,迎難而上,將洪災損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一)提前啟動,預防為主,扎扎實實做好災前各項基礎準備
根據氣象、水文部門提供的信息,6、7月份可能出現較大洪水,鶴城區防汛指揮部及早做好抗大洪的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4月15日,全區召開防汛工作會議,由市委常委、區委書記王志群任政委、區長李毅任指揮長,副書記黃躍卿、武裝部長韓風貴、副區長江興明等為副指揮長,各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防汛抗旱指揮部,迅速啟動防汛預案,明確責任,做好人員、資金、器材等方面準備。6月26日,召開全區防汛緊急工作會議,王志群書記、李毅區長再次就全區的防汛工作做了全面布置,各相關單位迅即加強防汛抗災工作,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洪澇災害。7月18日,省、市氣象、水文等部門緊急汛情通知,鶴城區防汛指揮部全體領導立即進駐區防汛指揮部,指揮調度全區抗洪搶險工作。下午2時、7時兩次向全區各單位通報汛情,布置任務,要求各單位緊急啟動防汛抗洪預案,組織人員做好各項準備工作。18日深夜11點左右,雨量驟增,舞水河水位猛漲,將區航運公司停泊在舞水橋附近的一艘自重16噸的挖沙駁船沖走,并刮斷市一中旁通往河西的高壓輸電線路,市委常委、區委書記王志群、區長李毅等接訊后,立即召開會議,做出相應布置,一面立即通知三角灘電站,提前做好相應準備,并隨即指派副區長江興明等同志趕往三角灘電站坐鎮指揮,一面親自冒雨對該船實行跟蹤,并準備好炸藥,隨時對該船實行爆破,以免對三角灘電站大壩構成威脅。同時請示市防指、市電力公司中斷被刮斷高壓電線輸電,并派人對該地段實行交通管制。19日凌晨,全區境內持續強降雨,災情加重,區防指主要領導于凌晨3時再次命令全區各單位,立即組織干部群眾投入抗洪救災行動之中。特別強調要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嚴守紀律,堅守崗位。至此,全區5000多名干部,3萬多名民兵預備役,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緊張投入聲勢浩大的抗洪救災行動。
(二)眾志成城,科學調度,全力以赴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肆虐的洪水,威脅著鶴城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考驗著全區人民的智慧與斗志。面對突如其來的洪災,鶴城上至主要領導,下至普通群眾,以眾志成城、人定勝天的精神氣概,依靠科學合理的組織策略和嚴格的工作紀律,取得抗洪決戰階段的勝利。一是領導科學調度,靠前指揮。7月19日中午,全區持續降雨已達18個小時左右,溪流、河水猛漲,很多農田、房屋、橋梁、街道被水淹沒沖毀,部分群眾被洪水圍困。針對這些情況,區委、區政府再次召開城區及部分鄉鎮負責人工作會議,了解災情和救災情況,王志群、李毅等主要領導再次對全區抗洪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要求調動全區一切可以調動的人員,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全力以赴開展搶險施救工作,確保山塘水庫、城市交通干線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要求立即做好舞水河內船只、重點山塘水庫的守護工作,一有問題立即匯報;立即做好城區低洼地區和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的群眾轉移工作,通知要到戶到人,不能出現任何人員傷亡。到19日晚上,全區境內持續降雨達30小時,舞水河上游開始泄洪,最大洪峰將于18時通過城區,抗洪面臨最關鍵的時刻。晚上23點左右,區防指又召開全區各單位緊急會議,聽取最災情匯報,了解救災情況,面對不斷加重的災情損失,市委常委、區委書記王志群同志再次對全區抗洪斗爭做出指示,必須做到認識、領導、人員三到位,履行好各自的防汛職責,保證信息暢通,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并要求全區各級各部門按照鶴防汛字〔2004〕4號文件規定承擔各自職責,在認真做好本單位防汛抗洪工作的同時,積極協助支持下屬單位和對口單位的工作,力爭做到不死傷一人,不垮一壩。在本次抗洪斗爭中,王志群、李毅等主要領導身先士卒,身體力行,馬不停蹄的召開會議,制定方案,整體調度,視察災情,布置工作,指揮救災。在他們的帶領下,全區廣大干部群眾日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連續奮戰兩天兩夜,保證全區抗洪搶險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干群協力,勇保家園。在本次抗洪搶險過程中,鶴城人民同心協力,不怕困難,保衛家園的精神得到充分體現。因地勢低洼,排水不暢,19日晚,市二建公司懷化鞋類批發市場進水達1.2米,148個門面被淹沒,117戶、600余人受災,1億多元的庫存貨物面臨被淹危險。接訊后,城中辦事處干部20多人、區建設局干部10多人,市武警中隊干部50人、二建公司職工30多人,附近民工10多人都自發趕來搶救貨物,疏散轉移群眾。城中辦事處人大主席黃元龍跳入臭氣熏人的污水中幫助經營戶打開貨庫大門,搶救貨物。此次行動,共搶救貨物價值7000余萬元,轉移群眾600余人,無一人傷亡。19日下午5點,市一中一家屬樓進水3米左右,24戶被困,8戶全部被淹,區教育局有關人員、市一中教師自發組織人員泅水進樓,用門板、腳盆等救出子女不在身邊退休教師8名,財產20多萬元。迎豐辦事處在經費緊缺的情況下,干部自費購買10個汽車輪胎,租用兩艘船只參與外貿公司大院搶險,轉移456戶、911人。三是嚴肅紀律,落實責任。在這次抗洪救災中,市委常委、區委書記王志群同志在多次會議中強調,一切以挽救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為重,一切以整體利益為重,嚴肅紀律,明確職責,各單位和個人務必恪盡職守,完成任務,絕對不能出現玩忽職守,臨陣脫逃,先私后公,造謠惑眾等現象,一經發現,將嚴懲不貸,絕不姑息。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各單位必務隨時保持通訊暢通,全體干部必須做好隨時出擊、抗洪搶險的思想和物質準備;嚴格落實重點險段守護制,對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關系到整個抗洪斗爭的重點建筑,河道、水庫、線路、干道等均要有專人守護,定時匯報,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嚴格落實災情匯報制度。各單位必須真實、全面及時通報災情,不能出現瞞、漏、錯報現象,不能隨意夸大災情。嚴格落實社會穩定責任,嚴厲打擊趁亂作案,造謠惑眾,擾亂社會治安等違法案件。在整個抗洪救災過程中,全區沒有發生一起干部玩忽職守案件,也沒有出現影響社會穩定的群體性事件,刑事案件較平時沒有增加。四是結合實際,科學實施救災方案。根據鶴城的區位特征和防汛職責,鶴城區制定了相應的城市和農村兩套抗洪防汛方案。城市抗洪主要以避免人員傷亡和重點單位、企業的設施財產損失為主,重在歸劃防洪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給排水管道,確保信息暢通,協調各類關系;農村主要以避免人員傷亡和預防地質災害為主,重在上型水庫骨干山塘的除險保安和地質災害地區的人員遷移。抗洪搶險戰斗中,各相關單位與責任人員根據方案規定,分清主次,突出重點,集中力量,合理使用有限的人財物,確保了本次抗洪救災過程中沒有出現人員傷亡,重點單位和企業運轉和生產沒有受到重大影響,沒有出現大面積斷水、斷電、斷通訊,主要交通干線沒有長時間中斷,大型水庫和骨干山塘沒有垮塌等現象。
(三)統籌安排,以民為本,認認真真做好災民救助和災后重建工作
目前,全區共有8萬多名受災群眾,均需要一定的幫助。面對這一情況。7月20日上午,區委、區政府在區防指召開全區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抗災自救工作會議,全面布置災后各項工作。市委常委、區委書記王志群同志強調:一要抓好災情調查工作,要求各單位各部門迅速深入各受災點和各受災戶家中,詳細了解情況,全面真實上報情況。二要積極開展災后自救工作。各單位開展一幫一活動,幫助災民解決生活困難渡過難關,不能出現一人一戶挨餓、無房居住和生病致殘的現象。三要全力抓好恢復生產。幫助各企業積極清理環境,維修機器廠房,盡早開工生產;指導幫助農民修復水毀農田水利設施,補種補養,彌補損失,特別是一些蔬菜生產基地需立即補種或新種,保證城區居民必需的蔬菜食品供應。農業、科技、畜牧、供銷部門做好提供種子、農藥、化肥和技術支持的準備。四要全力抓好疾病預防工作。衛生、愛衛等部門妥善做好災后衛生知識宣傳,提高疫病預防意識,對水源和被淹住房要進行處理,盡快組織好藥品,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加強基層衛生機構建設,提高防病防疫能力。五要認真吸取此次洪災教訓,進一步加強對洪災易發地段排查,克服麻痹松懈思想,防止洪水再次發生;進一步與省、市協調,加快城區防洪抗災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防洪能力。六是區財政要積極籌措90萬資金,幫助基層受災單位、受災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問題和災后的疫病防治工作。根據會議指示精神,鶴城區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災民安置和生產自救行動。鴨嘴巖鎮政府將20多名災民集中到鎮政府所在地,騰出辦公室、住房給災民居住,在食堂免費集中開餐,并組織干部踴躍捐款捐物。區民政局、衛生局在19、20日晚上連夜將棉被、大米、藥品、消毒液等送至涼亭坳、賀家田等地災民家中。目前,全區所有災民均得到較妥善的安置,沒有生活之憂,個別中斷水電的重災區正在迅速恢復供水供電,疾病預防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三、存在的突出困難及請求上級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區抗洪搶險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洪災來勢猛,破壞力大,損失慘重,災后重建和生產自救任務十分繁重,許多問題亟需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持和傾斜。一是生產自救資金嚴重缺乏。主要包括受災群眾特別是房屋倒塌戶的基本生活費用;人員防疫、環境消毒及垃圾清運經費;農戶改種、補種、補養等種子、種苗資金;企業復產資金等。由于區財政僅能保基本運轉,上述各項費用缺口非常大。二是城鄉基礎設施重建困難多。這次洪災對我區道路、通訊、供電、供水、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破壞嚴重,城鄉基礎設施恢復存在許多困難,所需資金難以籌措到位。三是城市防洪自救能力十分薄弱。2003年5月,市里將城市防洪重任委托給區人民政府,由于城區面積廣,低洼之地多,防洪設施嚴重不足,城市防洪任務非常重。四是城市居民蔬菜供應困難。城區常居人口有20多萬,新鮮蔬菜的供應絕大部分來源于城郊農村,由于這次洪災,受災的城郊蔬菜基地面積達4萬畝,占全區蔬菜種植面積的70%,嚴重影響了城區蔬菜的正常供應,物價上漲較快。
鑒于我區災后重建和生產自救任務艱巨,單靠自身力量難以解決,懇請上級領導能對鶴城予以幫助支持:
一是懇請幫助解決災后重建和生產自救資金2790萬元。其中缺糧、缺衣、缺房戶的生活費以及恢復受災戶生產所需資金450萬元;防疫、消毒、清淤經費24萬元;水毀道路維修資金242萬元;水利設施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資金2024萬元;城市防洪專項經費50萬元。
二是懇請市政府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在下放城市防洪任務給鶴城區的同時,把城區范圍內所有單位的防洪保安經費劃撥給鶴城區,以便鶴城區能有較充足的資金,搞好城市防洪設施建設,配齊防洪救災器材,培訓專業搶險隊伍,切實擔負起城市防洪抗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