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抗洪救災災情匯報材料(精品)
時間:2022-02-14 09:25:00
導語:縣抗洪救災災情匯報材料(精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受北方冷空氣南下影響,7月10日,我縣遭受突發性特大暴雨襲擊,引發特大洪水,洪災損失嚴重。面對災情,我縣緊急動員,全力組織抗洪救災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雨情、水情、災情
7月9日23時起,我縣境內突降特大暴雨,截止到7月10日11時,全縣各地降雨量均達240mm以上,其中旌陽城區降雨量達251.3mm;最大1小時降雨強度達51.4mm,最大3小時降雨強度達106mm,降雨量和降雨強度均超歷史極值。
這次降雨突發性強,雨量集中,強度高,致使河水猛漲,洪水泛濫成災。境內205國道炮臺橋段、217省道新橋段、蔡家橋段洪水淹沒路面達2m左右,造成城區通往白地、興隆、云樂方向的交通中斷5個小時;蔡大路、三仙路、版碧路等縣鄉公路多處路段出現防護設施倒塌、路基塌方和山體滑坡。境內徽水河、玉水河、大溪河、玉溪河等主要干支流水位超歷史最高洪水位,其中徽水河城區段洪水位達187.5cm,城區北門積水深達60cm,多處住宅小區、商店均有不同程度積水。蔡家橋、三溪等鄉鎮有數十戶群眾被洪水圍困。
這次強降雨造成全縣10個鄉鎮68個村(居)委會普遍受災,受災人口10萬人,成災人口7.5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9.7萬畝,成災面積5.8萬畝,其中絕收面積2.1萬畝;淹死、沖走大牲畜381頭、家禽54萬只;倒塌房屋122戶266間,損壞房屋657戶1750間,臨時轉移災民1.29萬人;沖毀各類水利工程1360余處,其中毀壞大小山塘566口、攔河壩135條、護岸608處50.3km、渠道93條37.9km、飲水工程47處;毀壞道路65km,沖垮各類橋梁53座、涵洞945m;全縣40家規模企業中有26家進水受淹,造成企業全停產10家、半停產3家;沖毀通信、供電線桿375根、電纜99.3km、光纜12km。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6649萬元,其中農業損失7558萬元、工業損失7600萬元、水利設施損失3875萬元、交通設施損失6170萬元、供電、市政、廣電、衛生、通訊、商貿、旅游、教育等方面損失1446萬元。
二、搶險救災主要情況
災情發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市委方寧書記親自察看了徽水河洪峰險情,并赴土橋水庫檢查了運行工況;市政府高登榜市長及時對我縣防汛救災工作作出了明確指示;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程斌、副市長孫正東在接到我縣告急求援請求后,及時調度了市武警部隊趕赴旌德搶救被困群眾;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韓永生,副市長丁紹東,繞道于第一時間趕到我縣指導防汛抗洪工作,并協調市武警部隊對三溪鎮三溪村、路西村被洪水圍困的50余戶群眾進行了營救。
面對災情,縣委、縣政府不等不靠,統籌安排,科學調度,采取措施,全力以赴組織實施抗洪救災工作。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自始至終坐鎮指揮全縣防汛搶險工作,縣各大班子領導及時分赴各鄉鎮指導、組織搶險救災工作,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分別于10日凌晨5:00和上午9:00了防汛工作1、2令。縣防指成員單位實行24小時值班,緊急動員,縣直各部門按照統一部署,分赴各掛鉤鄉鎮參與抗洪救災,全縣各級做到了統一指揮,上下聯動,領導帶班,人員在崗,各司其職,協同作戰,組織了一切力量到達險情災情現場,采取一切辦法緊急施救被困群眾和保護群眾財產。二是嚴格落實各項責任。及時啟動防汛預案,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全縣小型水庫(水電站)、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行政責任人和技術責任人全部迅速上崗到位,靠前指揮;嚴格落實水庫防汛責任制,嚴格按照水庫調度計劃和防汛方案調度運作;逐戶排查隱患,對受到地質災害、山體滑坡、危房威脅的群眾,及時轉移到安全地方;嚴格落實防汛責任追究制,要求全縣不分級別、不分行業、不分條塊,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抗洪搶險工作,對工作不力或玩忽職守的人員,以違反防汛紀律論處,絕不姑息遷就。三是及時展開搶修工作。縣交通、公路部門迅速組織人員和機械對全縣受毀公路進行塌方清運、修建便道,電力部門迅速組織人員對供電線路進行搶修,深入鄉鎮、企業幫助檢查線路、搶修設備,通訊、廣電部門及時組織人員對被毀線路進行搶修。四是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受災群眾,充分利用空閑公房、鼓勵受災群眾投親靠友等方式解決暫時安置問題,目前受災群眾住宿問題已全部得到妥善安置。縣財政已下撥了20萬元救災專項資金,并緊急調運有關救災物資,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基本醫療保障。衛生防疫部門分赴受災地區,在受災安置點設立臨時醫療點,備足常用救災藥品,及時發放消毒藥品,確保無疫情。加強治安防范,確保抗洪搶險期間全縣社會穩定。五是認真調查、核實災情。災情發生后,縣委、縣政府緊急抽調人員組成工作組分赴各鄉鎮,深入災區,對災情進行了初步調查、核實、登記,全縣災情仍在進一步核實之中。目前,我縣各項救災重建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災區群眾情緒穩定,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雖然目前我縣抗洪救災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這次洪災損失大,抗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任務非常繁重,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領導有關指示精神和上級各項工作部署,全力組織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盡快恢復水毀基礎設施,盡快恢復農業和工礦企業生產,確保受災群眾生活得到妥善安排,確保全縣社會大局穩定,確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順利實現。下一階段,我們將著力抓好五項工作:
一是嚴密防范新災情。高度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掌握雨情、水情,完善信息報送制度。圍繞病險水庫、萬方大塘、地質災害點、農村低洼處、沿河兩岸居住點和危房等6個防范重點,加強巡查,強化監測,科學調度,消除隱患,切實做好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二是進一步抓好災情調查、核實和上報工作,按照“對口查災,統一上報”的要求,對災情進行造冊登記,保證災情真實準確,為科學決策,全面開展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提供依據。
三是妥善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在對受災群眾進行應急安置的基礎上,進一步妥善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積極向上爭取救災資金,認真抓好救災款物發放,廣泛開展賑災募捐活動,幫助受災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房住、有衣穿、有衛生潔凈水喝、有基本醫療保障。做好災區的飲水消毒、環境消毒和傳染病防疫等工作,確保大災之后不發生疫病。強化社會治安排查與管理,確保社會穩定。
四是抓緊修復水毀基礎設施工程。千方百計籌措資金,組織交通、水利、通訊、電力、廣電等部門,大力發動和組織群眾,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加快水毀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修復進度,保證交通、通訊暢通和電力供應。
五是認真開展生產自救工作。動員廣大災區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不等不靠,積極開展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及時組織和指導農戶做好受淹農田的補植補種工作,力爭以秋補夏;指導養殖戶做好畜禽圈舍的清理和消毒,防止動物疫病;指導和幫助受災企業搶修機器設備,盡快恢復災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按照“一手抓防汛救災,一手抓生產發展”的要求,把當前的各項工作統籌好、協調好、落實好,跟蹤抓好簽約項目落實,加快開工項目建設進度,繼續推進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等各項工作,力爭把災害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確保全面完成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四、請求上級解決的問題
由于這次洪災造成的受災面積大、范圍廣、損失重、受災人口多,使我縣在抗災救災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問題,尤其是當前解決受災群眾吃、住、醫以及水毀基礎設施修復等任務繁重,加之我縣經濟欠發達,財力十分有限,全縣救災資金缺口較大。其中,解決受災群眾吃、住、衣、醫等缺口520萬元;修復水毀道路、橋梁、各項防護工程缺口2100萬元;修復水毀水利設施缺口1500萬元,以上三項合計4120萬元,懇請上級幫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