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強化改革情況匯報材料
時間:2022-11-01 10:17:00
導語:鄉鎮強化改革情況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在縣委、政府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鎮級各部門的積極配合下,我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財政增長、農民增收兩大目標;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突出抓好新農村建設、固定資產投資、財稅工作、城鎮建設、非公經濟發展、平安創建六大重點,求真務實,奮發進取,全鎮呈現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的大好局面。現將年我鎮深化改革工作情況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改革進展情況
(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實效
1.政府職能轉變明顯
按照建設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加強和改進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改進監管手段,創新監管方式。處理好政府、市場、社會之間的關系,充分調動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大力培育和發展民辦非企業單位、基層服務性社會組織及其他中介機構等社團組織。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的公共服務體系。
2.依法行政有效推進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全面推進依法新政實施綱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根據需要制定地方性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深入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制。進一步建立健全行政責任追究制。推行政務公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能力建設。
3.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機制逐步健全
鎮黨委、政府研究建立重大決策的調查研究制度、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完善重大決策事項公開制度;建立規劃、計劃執行評估制度及糾錯改正機制,決策失誤追究制度;提高政府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建立行政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制度。
4.政府管理方式得到創新
加強政府管理創新研究。加強領導決策、應急指揮、日常工作運轉等建設,提高行政運行效率和服務公眾能力,實現政府管理創新。
(二)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布局合理化
如何搞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構建合理的產業群體,是歷屆黨委、政府不斷思考、探索的問題。鎮黨委、政府在認真總結“”所取得成績、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認真分析面臨困難和存在問題,制定了“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年規劃”,確立了“優化糧油、鞏固甘蔗、突破煙茶、發展畜牧業,積極探索和培育以蠶桑為主的新興后續產業的產業發展思路”。緊緊抓住農業這個最基本的中心工作,加大對產業的培植力度,多角度、多渠道發展產業,切實加快地方經濟的發展,改善人民的生產條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緊抓糧食產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
近幾年,鎮在加強產業發展的同時,毫不放松對糧食產業的發展,積極引導農民群眾調整糧經作物比例,優化產業結構,拓寬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渠道,“優化米糧倉,豐富錢袋子”。在糧食生產上,加大對優良品種的推廣應用,不斷加大投入,改善生產條件,搞好服務,推廣良種良法,強化科技實施,培育優質水稻基地,辦好糧食科技示范樣板,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提高單產,穩定總產,保持“糧倉”風貌。
2.積極發展各項產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經濟保障
(1)甘蔗產業是鎮的龍頭產業。鎮黨委、政府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確立了甘蔗產業的主導地位。做到發展甘蔗的信心不動搖、決心不改、工作力度不減、措施不變,合理布局,分類指導,走“大力推廣優良品種、依靠科技、主攻單產、提高效益”的路子。繼續為全鎮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經濟支持。
(2)香料煙是鎮近幾年培育起來的新興骨干產業。年,鎮黨委、政府提出了發展香料煙11580畝的總體目標,并采取有力措施抓實香料煙生產:一是堅持扶持政策到位,即保護價、物資賒銷、穿煙機補助、面積補助、標準鋼架調制棚優惠提供、十畝大戶補助、大田碎垡補助七條政策;二是堅持強有力的工作措施,即走質量安全效益型發展路子、合理規劃種植面積、狠抓十大關鍵技術、保障煙葉安全、抓好煙水配套工程建設五項措施;三是堅持推行風險激勵機制,嚴格考核獎懲,實行完成種植面積獎和風險抵押金制度;四是堅持轉變作風,嚴肅紀律,保障產業健康發展。
(3)茶葉是鎮的傳統骨干產業。種植茶葉歷史悠久,長期以來,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茶葉生產,始終堅持一手抓茶園茶地建設,一手抓茶葉加工營銷。切實加大茶葉生產的宣傳力度,科技示范進入戶,分類指導農戶適時采摘,分級采摘;加強茶園中耕管理,抓好低產茶園改造,積極發展生態茶,依靠科技,提高單產,增加產量;制茶企業實行分等級收購鮮葉,以質論價,注重抓茶葉生產加工,提高產品質量,提升茶葉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增加農民收入。
3.積極培育新興產業
(1)加大扶持蠶桑產業。至年度,鎮黨委、政府計劃發展蠶桑3500畝、總面積達6190畝,養蠶5110張、實現產量17.9萬公斤、產值350萬元。為此,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東蠶西移”的政策機遇,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培植發展蠶桑產業:一是成立由書記任組長,鎮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村支書、鎮直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蠶桑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同時,在農業中心專門設立蠶桑產業辦公室,具體抓好蠶桑產業發展工作;二是廣泛開展好對農戶的宣傳發動工作,激發廣大農戶種桑養蠶的積極性;三是優化發展酒藥村酒藥寨300畝的縣級樣板,充分發揮示范樣板帶動作用;四是積極向上爭取產業扶持資金,加大對蠶桑產業的扶持力度。
(2)發展壯大核桃產業。全鎮雖然有核桃總面積44500畝,但是投產面積較少,產量較低,針對這一現象,鎮黨委、政府結合土地資源、氣候優勢、產業發展、結構調整等實際,按照“統籌兼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規劃發展”的原則,一方面組織林業部門做好核桃品種改良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動員各村認真組織開展工程造林和社會造林。年,全鎮共完成核桃工程造林2500畝,社會造林5000畝。
(三)穩步推進農村經濟改革,全鎮經濟社會全面提速
1.農業基礎地位不斷鞏固,農村經濟穩步健康發展
堅持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通過建基地、強基礎、興科技、扶龍頭、拓市場,以糧、蔗、煙、茶、林、畜為主的農業產業發展取得新的突破,優質糧食、優質糖料、優質煙葉、優質無公害茶、優質畜產品等優勢產業基地不斷提升,農業農村經濟增長勢頭良好,農業基礎地位得到不斷增強。累計有序輸出農村富余勞動力520多人,實現勞務收入1500多萬元,扶貧攻堅成效明顯。累計投入農田水利建設資金610萬元,建成高穩產農田3550畝,改善灌溉8000畝,新增灌溉2500畝,恢復農田300畝,新增庫塘蓄水40萬立方米,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夯實。按照“二十字”方針要求,新農村建設起步良好,順利推進第三批4個試點村建設工作。
2.工業發展勢頭良好,工業經濟不斷增加
認真貫徹落實縣委、政府“工業立縣”戰略,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引外龍、扶強龍、興小龍、育新龍”,努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截止10月,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2459萬元。
3.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始終堅持把投資帶動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認真落實投資工作責任制,保持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重點完成了長山村苗族完小搬遷重建,長山、馬家田、酒藥村彈石路鋪筑工程和刺竹山沙石路鋪筑工程,中心衛生院門診大樓和小、酒藥、新慶等8個村衛生室建設,酒藥村芒糯村民小組、村方家寨、望郎寨村民小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等工程建設。截止10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50萬元。
4.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非公經濟增長勢頭強勁
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并舉,大力實施“外向帶動”戰略,依托資源優勢,加大對外宣傳力度,著力改善投資環境和服務質量,樹立起了對外開放新形象。年5月25日—6月15日與保山文昌生物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舉辦了“鎮年商貿文化節暨物資交流活動”,有140家外商和20家本地客商進行物資展銷。目前,全鎮私營企業戶達9戶,比去年增加1戶。
5.企業改制取得突破,各項改革穩步推進
成功實施了糖廠改革,完成了各村茶所、茶園、鎮紅磚廠等企業改革改制任務,對鎮自來水經營權進行了拍賣。完成了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農民負擔大幅減輕,畝均減負31元,人均減負34元,啟動了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基本結束。“村財鎮管村用”為重點的財政體制改革有序推進,公共財政框架基本建立。全面完成了教育綜合改革任務,行政審批、人事制度等改革不斷深化,文化體制、衛生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
6.財政金融健康發展,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堅決貫徹執行“強化征管,堵塞漏洞,清繳欠稅,懲治腐敗”的治稅方針,實行稅收目標考核責任制,堅持依法治稅,嚴厲打擊偷、逃、騙稅行為。加強對重點企業、重點稅種和重點稅源的征管稽查,充分挖掘增收潛力。努力加強財源建設,注重扶持對財源貢獻較大的投資項目、重點企業和骨干產業,改變財源結構單一的狀況。不斷強化依法理財意識,切實加強財政資金監管,嚴格預算約束管理,集中財力保障了機構運轉、工資發放、社會保障、救災救濟等重點支出需要。至年底,預計實現本級財政總收入560萬元。
切實加強與金融部門的溝通和協調,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作用進一步增強。至年月底,金融存貸款余額分別為4200萬元和3900萬元。
(四)繼續深化社會事業體制改革,平安建設步伐有序推進
1.全面推進教育體制改革
進一步抓好以教師全員聘任、績效工資分配為主的制度改革,制定鼓勵政策,優化教育發展環境,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鞏固“普九”成果。
2.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進一步改革和理順文化行政管理體制,加快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改革和國有文化單位的戰略性重組,拓寬文化產業投融資渠道。積極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把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3.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建立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和投入機制。建立健全公共衛生和醫療救治體系,大力推進農村衛生服務一體化體系建設。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合理調整和配置醫療衛生資源,落實補償政策,推進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財政對參合農民的補助標準。規范醫療服務價格,加強藥品價格管理,積極推進藥品生產流通和監管體制改革。
4.繼續推進和完善“獎優免補”改革
在總結過去幾年計劃生育工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鞏固實施“獎優免補”政策。把落實“獎優免補”政策與解決“三農”問題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探索建立控制人口增長的長效機制。
5.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擴大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履蓋面。繼續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建立和完善災民緊急救助和優撫對象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會救助體系。逐步建立起與經濟水平相適應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二、當前深化改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當前改革發展正進入攻堅階段,各種矛盾和問題突顯,鎮在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過程中,也充分暴露出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一是“三農”增收難問題仍然存在;二是工業企業規模小,產業結構比較單一,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抵御風險能力較差;三是土地、電力、資金制約要素日趨凸現;四是城鄉一體化難度較大,統籌發展的矛盾依然存在;五是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科技、教育、文化、環境保護等社會事業的發展明顯滯后;六是少數干部執政為民的意識還比較淡薄,辦事能力不夠強,部分群眾思想意識還不能與時俱進等等。這些問題,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對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解決。
三、有關建議
1、希望縣委、政府加大對欠發達鄉鎮的支持力度,對我鎮的農業型小城鎮建設項目給予大力支持幫助,在實地查勘、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給予立項和建設資金扶持。
2.建議縣委、政府在下達產業發展任務目標時,充分考慮各鄉鎮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合理下達各項產業發展考核指標及任務。
3.建議加大對溫涼山區核桃和茶葉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增加山區群眾的經濟收入,縮小山區與壩區之間的差距。
4.希望各級黨委、政府給予我鎮項目支持,加大農業投入,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 上一篇:保障住房治理工作匯報
- 下一篇:高一英語教師學期教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