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匯報材料
時間:2022-01-13 09:29:46
導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開年以來,我區在市醫改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繼續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緊緊圍繞解決群眾少生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這一主題,按照“城鄉一體,統籌發展,不斷改善醫療服務條件,提升服務水平,為打造“幸福”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強化政府責任,著力改善醫療服務條件
我區進一步加大對醫改的經費保障,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了25元/人,對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的基層醫療機構也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2015年上半年,區財政共撥付工作經費350多萬元,有力的保障基層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轉。
二、轉觀念、創特色,完善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1、基本藥物制度持續推進。繼續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并規范運行,1―5月采購基本藥物115.1萬元。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以來,我區累計采購基本藥物258.88萬元,各醫療機構運行平穩,群眾就醫負擔明顯減輕。
2、鞏固合作醫療,農民醫療保障水平顯著提升。一是農民參合水平穩步提升。2015年共有8925人參加新農合,參合率達99.6%。整個新農合共籌資2770345元(其中區級財政配套259600元,鄉級財政配套227730元)。二是農民受益度明顯上升。2015年,我區門診統籌醫藥費用補償比例由原來的30%提高到了40%,住院年封頂線由原來的5萬元提高到了8萬元。1―5月全區共有8838人次得到合作醫療補償,補償金額為66.18萬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補償比例達80%。三是開展即時結報工作。
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穩步推進。一是進一步完善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負責制、定編設崗、績效工資及績效考核機制,建立健全了以服務質量和服務數量為核心、以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的考核和激勵制度。二是深化農村衛生改革,全區擁有農業人口8961人,配備村醫12人,所有村醫均參加了村醫中醫中專學習培訓。從2011年8月起,我區所有的村衛生室實行了基本藥物制度及藥品零差率銷售,衛生室所有收入納入窯灣鄉衛生院統一管理。12名村醫,區財政按照每月每人1800元的標準進行了補貼。2015年1-5月,已按時發放補貼10.8萬元。
4、創特色,打造基層中醫預防康復體系。2015年,我區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地區,省僅有的兩個試點之一。區政府利用試點的契機,深化基層中醫藥服務潛力,一是與市中醫院簽訂了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工作技術指導協議,初步建立了病有專治、專科互補、防治結合、覆蓋全區的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二是在學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建設完成的基礎上,啟動了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的建設,準備投資60余萬元,對該中心的中醫科進行整體改造,預計本年底可以完成建設。三是建立了區中醫人才庫,為開展“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及實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三是組建中醫“治未病”健康宣講團。我區依托“治未病”中心(科室)為主要服務平臺,初步構建中醫“治未病”服務網絡,使得中醫養生保健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效的降低群眾的醫療費用。
5、堅持預防為主,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一是突出疾病預防控制,有效維護民眾健康安全。1―5月累計接種一類疫苗11883針次,接種率95%以上,接種二類疫苗5774針次,接種率90%以上。積極落實國家艾滋病、結核病等防治策略,強化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二是突出重點人群保健,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得到有效體現。1―5月新建居民健康檔案15739人,累計建檔達161606人,建檔率為54.9%。1―5月新登記高血壓患者640人,累計登記高血壓患者11730人,規范管理10472人,規范管理率達89.3%。1―5月新登記糖尿病患者279人,累計登記糖尿病患者2976人,規范管理2583人,規范管理率達86.8%。免費開展65歲以上老年健康體檢,并將其常態化。
6、展成果,積極創建國家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5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全市率先創建國家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是與街辦、社區、村及轄區單位建立溝通協作機制,建立“孕媽媽沙龍”、“專家進社區”、“慢性病講座專家課堂”等組織,吸納群眾參與服務。二是與二級以上醫院建立分工協作、雙向轉診機制。三是根據居民需求提供上門服務,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重性患者、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等服務對象提供連續的隨訪,開展疾病篩查,早期發現病人。四組建全科醫師責任團隊,實行服務人員姓名、電話、服務內容三公開模式,切實做到“點對點、零距離、全方位”的服務。
7、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基層衛生隊伍建設。一是將10個村衛生室納入“五統一”管理,12名村醫由財政給予補助,每人每月1800元。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月進行工作考核合格后,再統一發放。二是進一步加強績效考核管理,每月均對在崗人員進行崗位績效考核,根據績效考核情況,發放績效工資,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三是強化衛生人才隊伍建設。2009年和2010年,我區通過公考的形式,面向社區招考了22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四是加強基層人員的全科崗位培訓。目前已有80%的社區醫護人員參加了省組織的社區全科醫師、護士崗位培訓,參訓人員中已有70%以上取得了全科醫師、護士合格證,剩余人員也已經通過了考核,正在辦理合格證中。另外今年還有15人正在廠家全科醫師、護士崗位培訓,另外還有5人正在參加了省級住院全科醫師培訓。通過轉崗培訓、學習,基層醫務人員完全能夠勝任基本醫療衛生和公共衛生工作的需要。
8、積極清理和化解基層債務。自2011年開始對于區屬兩家醫院的債務進行了清理,共清理債務520.83萬元。根據債務情況,區政府制定了相應的債務化解方案。
三、面臨的主要的困難
一是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導致基層醫療機構運行經費出現缺口,財政保障的壓力加大。二是11大類公共衛生服務任務還比較繁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有待增強,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有待進一步提升。三是基層醫務人員的待遇政策要進一步明確,確保醫院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是繼續加大推基層醫療衛生的投入,確保基層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轉。二是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待遇。三是進一步做好特色專科建設,重點加強中醫、口腔專科的建設,推動醫院的業務的發展。四是積極多方面籌資,做好基層醫療機構的債務化解工作。
2015年上半年,我區圍繞讓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的目標,轉觀念、創特色,完善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力推進“醫療服務”向“健康服務”轉變,在改善衛生服務基礎設施,提高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上做出了顯著成績,為“三心一區”和“四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醫療服務保障。4月27日,在衛生部組織召開的全國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現場經驗交流會上,我區被正式授予“全國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稱號,并向大會交流了區積極推廣“幸福”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等特色做法和經驗。
- 上一篇:發改局懲防體系建設工作方案
- 下一篇:科技局巡視反饋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