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匯報材料
時間:2022-05-21 09:53:13
導語: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監測內容
1、食品污染物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監測:監測食品包括糧食及糧食制品、肉與肉制品、酒類、乳與乳制品、嬰兒配方食品、蛋與蛋制品、飲料、桶裝水等8大類。
2、食源性疾病監測: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食源性致病菌監測。
3、食源性疾病事件監測:對所有食源性疾病暴發進行調查處置。
二、工作開展情況
1、本年度食品污染物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監測共計監測8大類53份樣品,風險監測指標16項,檢測參數157個。
2、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預防性健康體檢1301人次,所有體檢人員采集肛拭進行腸道致病菌監測,檢測指標2項,檢測參數2602個。
3、食源性疾病調查處置1起。
三、監測結果
1、食品污染物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監測:2014年度53份風險監測樣品中經我中心檢測,2份桶裝水菌落總數不符合國家標準(GB1928-2003),其余所檢樣品所檢指標均符合國家相應標準。
2、食源性疾病監測:2014年度1301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在預防性健康體檢時均未檢出腸道致病菌。
3、食源性疾病事件監測:2014年度開展食源性疾病調查處置一起,事件波及3人,無死亡病例,經我中心采集嘔吐物、藥酒、啤酒等樣品送上級部門檢測,均未檢出可疑因素,該事件定義為不明原因化學性中毒事件。
四、監測結果分析與建議
食品中污染物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監測53份樣品經檢測合格率為96.23%,不合格樣品均為桶裝飲用水。桶裝飲用水監測5件,其中2件菌落總數超出國家標準,合格率為60.0%。
桶裝飲用水菌落總數超標可能造成飲用人群出現胃腸道不適等癥狀,特別是老人、小孩及其他抵抗力低下人群更易引發多種疾病。造成桶裝水菌落總數超標的因素主要考慮過濾系統處理工藝問題,罐裝環節及密封等情況。
2014年食品風險監測樣品我中心僅接收1批次53份樣品,監測頻次低,樣本量少不能全面準確反映我縣食品安全實際情況,不能對全縣食品安全風險進行科學準確的預警。根據檢測結果,我中心也難以提供有可行性的指導性意見。
腸道致病菌檢測按照我中心現有的儀器設備及檢驗方法,檢測結果需要5天時間;部分食源性疾病的檢測我中心沒有能力開展,只能送上級檢測機構檢測,檢測時間相對延長,對食源性疾病的救治指導意義不強。
通過檢測樣品發現,我中心檢測的4份乳與乳制品樣品均在學校食堂或學校超市內采樣,其中1份為學生奶,其他均為含乳飲料,含乳飲料營養成分遠低于牛奶,普通人群對乳與乳制品的區別鑒別能力較,不能有效鑒別。監管部門應高度警惕部分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學校用含乳飲料替代學生奶的可能。
針對我縣目前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我中心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為了保障我縣人民群眾健康,營造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費環境,了解我縣食品中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物水平和趨勢,確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來源,我縣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應擴大監測樣品種類,增加監測頻次,才能相對真實地反映我縣食品安全的總體情況。
2、相關部門應加食品風險監測資金投入,提升我中心實驗室監測檢驗能力。
3、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大食品生產、流通環節監督管理,把食品安全存在的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建立起第一道食品安全防護墻。
4、各級各部門應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教育,使食品安全知識、意識深入人心。
- 上一篇:高中歷史教學中信息技術論文
- 下一篇:電力自動化信息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