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司令”致富帶頭人申報材料
時間:2022-06-12 11:36:00
導語:“兔司令”致富帶頭人申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兔司令”科技服務帶富眾鄉鄰
——記界首市華超良種兔繁育場場長、全國兔業協會會員張景超
界首市顧集鎮張臺村,地處泉河灣北,地勢低洼,路徑偏僻,多少年來一直是個易受洪水侵襲的老災窩,當地農民致富無門。近幾年來,這個界首南端僅70來戶的小村,漸漸熱鬧起來。近到三鄉五里,遠到豫、魯、浙、蘇,不斷有人有車造訪。因為,這里有幾十座兔舍,這里有個遠近知名的“兔司令"------界首市華超良種兔繁育場場長、全國兔業協會會員張景超。
率先致富,不忘鄉鄰
現年36歲的張景超,中等個頭,眉清目秀,看起來就像個小秀才。多年來,他養過雞,養過豬,而且收入可觀。97年他又迷上了效益更高的養兔,而且一發不可收拾。一年一個臺階,張開雙翅向上奮飛。他虛心求經,刻苦自學,逐漸摸索出一套防疫、配料、品種改良等科學養殖的技能。他的兔子個個膘肥體壯,最大的可達7.5公斤,一次可剪毛0.75公斤。他甘擔風險,艱難創業,不懈追求,率先富裕起來。但是張景超沒有忘記鄉親,他科學養兔致富后,主動幫助當地群眾發展養兔業、他自費印刷了關于科學養殖方面的技術資料送給當地群眾,并上門指導,從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給予支持,在他的帶動和幫助下,當地有1000多農戶靠養兔脫了貧,養殖規模在100只以上的就達30多戶,使一大批農戶靠養兔致了富,從而帶動周邊和豫、皖、魯、蘇更多的養殖戶。兔業養殖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一條有效途徑。
認準目標,鍥而不舍
1997年,張景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從報刊上看到養兔的致富快的信息。經過調研,他發現養兔不但是一個投資少、見效快的好項目,而且能帶動和幫助一批農民發家致富,有著十分誘人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于是,他決定投資發展養兔業。1997年4月,他賣了5頭豬加上又借的1000元錢,千里迢迢花1600元從上海購回兩只種兔開始創業,又從河南、浙江等地購進優質種兔進行科學飼養。為了掌握養兔技術,他先后到山東、浙江農科院拜師學藝,多次參加全國兔協的培訓班,并訂閱了《中國養兔雜志》等多種報刊雜志,認真學習,逐步掌握了養殖、人工繁育、品種優化、防疫等一整套適用的養兔技術,并有所創新。
2001年,張景超一次投入10萬多元,興辦了一個七幢標準化兔舍、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良種兔繁育場,在養殖過程中,他和愛人根據兔子的生活習性,自配飼料,精心喂養,并定期給兔子進行防疫,使兔子個個膘肥體壯,最大的可達7.5公斤,一次可剪毛0.75公斤。由于他飼養的長毛兔群體體型大,抗病力強,適應性好,產毛量高,吸引了市內外眾多養殖戶前來參觀、學習,上門購買種兔的絡繹不絕。2003年,他向社會優惠提供優質種兔1000余對(同時配送養兔技術資料),數十次上門為養殖戶指導服務。同時,兔場的規模不斷擴大,先后購置了顆粒飼料機、柴油機、切草機等設備,種植了牧草,初步形成了集種兔、繁育、飼料加工、兔毛回收的集團模式。就連兔糞也能賣錢,有一年回收了近萬元。
2006年3月,張景超又投資20多萬元,進一步擴大了規模。現在的華超良種兔繁育場,占地3000多平方米,14棟兔舍,擁有2000多個籠位,現存欄兔子2000多只,年產兔毛1500多公斤,仔兔2500多只,年純收入達20多萬元。他又給種兔配上空調,一年可多賣六、七百只小兔。
遭遇低谷,從容應對
然而天有不測風去。1999年,由于東南亞經濟危機的波及,紡織業陷入低谷,兔毛價格大幅下滑,每斤從80多元降到40元左右,而且對兔毛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種兔也由100多元一路下跌,到后來干脆就沒人要了。有的養殖戶竟把兔子宰了吃。一時間,兔養殖業成了人見人躲的行業。可張景超有自己的主心骨,他對妻子說:“市場歷來是三起三落,你現在把兔子都賣完了,將來市場行情上來了,拿啥下仔去?”最后,雖然他減少了存欄量,但優質種兔一只也沒舍得賣,仔兔也保持在六、七十只左右。
市場需求量少了,對兔毛質量的要求也就相應提高了。他就在提高養殖戶兔毛質量上動腦筋、下功夫。為了解決飼料的營養成分不能滿足兔體生長需要的問題,他認真研究兔子的生活習性和生長規律,反復作對比試驗,終于算出了飼料最佳配方。直到現在,好多養殖戶還在使用這個配方。
2003年,兔毛市場終于回升了。張景超積攢的兔毛一下子成為搶手貨。2004年漲到100多元一斤,他賣兔毛一次就賣了7萬多元。很多人說他這是運氣好,趕上了好行情。可他說:“要說運氣,那也是我愛琢磨市場變化的結果”。現在,他養兔的規模越來越大,信心也越來越足。
注重學習,認真總結
張景超善于學習、善于思考、善于總結。他每年訂閱十幾份有關養殖方面的報刊雜志,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他先后到浙江農科院、山東畜牧研究所、山農大向專家教授請教有關養兔方面的知識,還多次到省內外一些知名的養殖企業進行考察論證,學習管理經驗,解決了對當地兔子品種的改良和科學飼養管理問題。
他回顧十年養兔歷史,認為兔毛價格漲落并不是兔業發展的決定因素,價高時宜大力發展,價低時正是淘汰劣種、發揚優良品種的大好時機,關鍵是養兔技術要不斷提高,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回報。
科技服務,共同致富
張景超養兔“發財”,來請他的人越來越多,許多群眾或打電話咨詢,或登門求請。看到想養兔的人多了,為了及時滿足大家的技術需求,張景超便萌生開辦長毛兔養殖培訓班的念頭。這幾年,他親自授課,先后辦長毛兔養殖培訓班7期。同時,總結自己多年來防疫、配料、品種改良等科學養殖的經驗,自費編印了《長毛兔養殖實用技術》宣傳冊,發放到每一名飼養戶手中。對于上門求教者,他堅持來者不拒,把技術講解清楚了,有人問他:“你就不怕別人學會技術,自己吃不開了?”張景超說:“只有別人都懂技術了,我這個技術員才盡到了責任。養兔技術在發展變化,只要我不滿足,肯努力,就永遠吃的開。”
“大家都是農民,想法和要求都差不多,在這里學的技術更貼近我們。”張臺村學員張洪友對培訓班津津樂道。
為了幫助養兔戶解決技術問題,堅持跟蹤指導,無償服務,一包到底,凡在他家買的兔,一個月內有毛病就換。張景超專門購買了一輛摩托車,經常上門指導,上門防疫,解答飼養過程中的疑難問題。開通了一部服務熱線,實行全天候咨詢服務。幾年來,為了幫助養兔戶解決技術難題,張景超不辭辛苦,隨叫隨到,累計為500多戶提供了技術、防疫服務,經他手治療的兔達2000多只。在帶動大戶規模養殖的同時,去年以來,他將幫扶重點轉向了貧困戶。考慮到他們大多生活比較困難,對他們比別人更優惠,誰家想養兔活,有錢了就給,沒有錢先捉兔,啥時候賺了錢再還。一年來,他僅優惠和賒欠種兔一項,就損失了5000多元。
隨著學員的增多,張景超的“競爭對手”也多了起來,許多人都認為他“傻”。“現在獨門生意可不好做。”對此,張景超卻有獨到的見解,前段時間界首天源紡織廠來與他聯系,提出每月要他代收2噸的兔毛,因養兔的人還不很多,規模不大,只好眼巴巴地看著生意溜掉。他希望通過辦培訓班,帶動更多的人來養兔,使養兔形成一個龍頭產業。
利用電腦,擴大影響
2005年張景超又新買了臺電腦,上了網,不但及時了解供求信息,還可以學到更多的先進技術。中安網安徽新聞、安徽農網以《界首:“兔司令”買回電腦互聯網上找市場》進行了報道。
中國農業網得知他的情況,專門為他注冊了的網址,制作了網頁,開辟了專門為用戶服務的問題解答。他的事跡被中安網安徽新聞、阜陽日報、中國農業網、中國肉牛網、安徽衛視、界首電視臺、界首先鋒網多次報道。他本人曾先后被評為2006年界首市勞動模范、規模養殖大戶、他的養兔場被界首市婦聯確定為勞動致富示范基地。目前,他培育的皖系粗毛兔等兔種已銷往安徽、河南、山東、江蘇、湖南、上海等6個省市,每年向社會提供種兔達2500只,極大地推動了全省養兔業的發展。
成立協會,助推發展
2005年底,由張景超發起成立了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界首市長毛兔養殖協會”,有會員100多戶。不僅會員間共同交流養殖技術,還定期舉辦培訓班,把新的科學養殖技術無償地傳給其他養殖戶,還進行飼料、藥品、設備統一配發,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保證了質量。
現在,張景超的名聲大了,很多人叫他“兔司令”、“養兔大王”。但他深深知道,自己還做的不夠。他要用實際行動帶動更多的人致富,爭取讓更多的人成為“兔司令”,讓更多的人成為“養兔大王”,讓養兔成為界首市龍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