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集體開展創先爭優申報材料

時間:2022-10-17 08:15:00

導語:黨員集體開展創先爭優申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集體開展創先爭優申報材料

在廣場街道金塘社區活躍著一大批從國企改制分流進社區的黨員。他們支持社區對個生活小區實行居民自治,配合社區開展綜治維穩、計劃生育、扶貧幫困、基礎設施改造、環境衛生管理、社會保障等工作。特別是老黨員,用他們的實際行動,默默地奉獻著余熱。有著41年黨齡的唐明松同志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居民們稱他是小區的綜治維穩的義務調解員、基礎設施義務維護人員、環境衛生義務監督員、扶貧幫困的熱心人等。

綜治維穩的義務調解員。改制企業移交的生活小區居住的都是原單位的職工及家屬,改制時映遺留的矛盾、因歷史原因遺留的個人恩怨糾紛等問題都隨著原單位解體而沉積在社區。大量的居民矛盾糾紛調解使得社區工作人員疲憊不堪,唐老看在眼里,急在心頭,用實際行動擔當起居住小區的義務調解員。一樓住戶下水道堵塞,唐老動員該單元住戶共同出資,再請人員疏通;個別素質差的男性居民在喪夫、離異的單親家庭門口撒尿,唐老采用輕言細語的方法,使撒尿居民感到羞愧而登門道歉。三樓住戶因自來水管網爆裂停水而忘記關水龍頭,致使二樓、一樓住戶水漫金山,導致物品被浸、墻壁損壞,唐老找到三住戶,設身處地的談話,使得三樓住戶逐一上戶進行道歉,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墻壁進行粉刷,賠償部分物品,取得了樓下住戶的諒解。出租屋來了不明身份的傳銷人員,唐老協助社區找到其房東做工作退租,使傳銷人員無法立足。

基礎設施義務維修員。原生活小區的下水道設計不合理,導致污水溢出,形成一片片的污水區,原來單位采取的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臨時辦法,即堵一處疏一處,使得這一影響居民生活環境的問題隨著歷史的年輪遺留給社區。唐老配合社區、街道一起逐一向上級反映,爭取支持,對小區內的原下水道進行重新鋪設,為居民營造了一個暢通的下水道基礎設施,徹底告別了污水外溢的歷史。生活小區單元的垃圾箱門壞了,唐老總是找來材料及時修補等。公務員之家

環境衛生的義務監督員。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是居民的基本要求,為了這樣一個基本要求,唐老是不辭辛苦的費心費力。居民反映某處的垃圾箱沒有及時處理,唐老總是親自到現場察看,然后告知清掃員,并守著清運干凈。社區組織的義務清掃活動,唐老一家帶頭勞動。平時他居住的樓棟前后都是老黨員們進行保潔。進入該小區看到大樹底下坐著一群悠閑的居民在拉家常、玩撲克牌、下象棋,這真是一道舒心的亮麗風景線。

扶貧幫困的熱心人。對于行動不便、生活困難的居民,唐老總是牽掛心頭,自己上戶看看,及時向社區反映,爭取幫助。一位患帕金森癥的退休職工,癱瘓在床,兒子身體不好,既要謀生又要照顧老母,家庭經濟困難,唐老一家經常給予幫助,并爭取上級對該家庭給予了經濟支持。對困難家庭小孩上高中、大學難的情況及時向社區反映,該小區近幾年共爭取各種助款二萬余元,為圓學子夢傾注了一片愛心。而唐老的兒、女均系下崗失業人員,他們從未向社區言過一聲困難,靠自己的努力適應社會、盡力拼搏著。

近年來,國企相繼改制關閉,其生活小區移交給社區管理。生活基礎設施缺乏,無文化體育場地及設施等問題考驗著社區的承受能力。正因為有以唐明松同志為代表的廣大黨員的支持,使問題逐一得到解決,距離創建文明和諧社區的目標更靠近一步。真乃社區幸事,居民幸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