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院長事跡
時間:2022-07-15 10:48:00
導語:法院院長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片丹心正天平
---記樂陵市人民法院院長***
魯迅先生說過: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以身效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
--------題記
王玉奎,一個在樂陵市家喻戶曉的人物,一位在樂陵人民心中十分響亮的名字。他的知名度來自于實實在在的工作,在于他故鄉的熱愛和對父老鄉親的一往情深。
王玉奎,一個曾經戎馬生涯的軍人,一個把軍人的干練作風帶到人民法院的老兵,他披堅執銳,沖鋒陷陣,用滿腔熱血澆灌出一束束沁人的鮮花。他的辦公室常常亮至深夜的燈光點燃了我的情思,胸底無私張正義,拼將熱血注花紅……我的心一次被王玉奎的事跡所感動,一種創作的沖動油然而生。
“樂陵法院現象”和它的創造者
2004年5月25日,全省法院系統便民訴訟網絡現場會在樂陵召開,市人民法院院長王玉奎在會上介紹的建設便民訴訟網絡的做法得到與會者的一致贊同,他們的經驗迅速在全省推廣。《人民法院報》為此作了專門報道。值此,一股強大的樂陵法院現象,便民訴訟網絡沖擊波驟然而起。
聚焦“樂陵法院現象”,你會看到一個更真切的王玉奎。樂陵市地處魯西北,是一個經濟不大發達的地區。王玉奎任法院院長才16個月,而且過去從未從事過司法工作,更沒做過法院領導工作。可他大膽開拓,銳意進取,求實創新,大力加強班子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和基礎建設,在短短的時間內使樂陵市人民法院的工作一躍走在全市前列,并受到省市領導的充分和表揚。
這就是“樂陵法院現象”
一個地處偏僻的魯西北的縣級市,在基礎差,底子薄的情況下,樂陵市人民法院是怎樣獲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呢?成功容易卻艱辛,這其中,除了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外,又凝聚著王院長多少的辛勤和汗水!480多個日日夜夜,發生在樂陵大地上一連串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就在那不經意的瞬那間凝華成美麗的篇章。
海燕展開理想的彩翼高飛
目標越接近,困難越增加,但愿每一個人都象星星一樣安祥而從容不斷地沿著既定的目標走完自己的路線。----歌德
帶著種種好奇和疑問,我走進樂陵市人民法院。而王玉奎這位老兵的經歷讓我大吃一驚。他在野戰部隊當過連長,當過營長。原創:到省軍區系統當過6年團長,他是同齡人的佼佼者。然而,他對自己的經歷卻緘口不談,而只反復說如下的話:“既然上級領導信任我,人民信任我,我將盡職盡責,不辜負黨和人民的希望和囑托。作為一位人民法院院長,我就必須帶領全院干警齊心協力,爭創一流。”他的豁達、干練、直率、謙虛令人嘆服。
思路決定出路,實績來源于探索和創新。他深知,法院工作最重要的是法官隊伍,法官隊伍是執法活動的主體,是實現公正與效率的根本保證。這位行武出身的軍事主管,抓管理、帶隊伍是內行。針對法官隊伍中瘓散、個別人以權謀私力人情案等問題,他把在部隊抓隊伍、抓管理的作法移植到法院隊伍上來,堅持以人為本,制度建設,實施三抓,即抓學習、樹正氣,創建學習型法院;抓管理、塑形象,創建人民滿意法院;抓發展、求實效,創建一流業績法院活動,努力塑公正廉潔、團結高效、文明權威、求實進取的隊伍形象。
為了配合三抓活動的健康開展,在全院掀起了學好兩篇文章一篇講話,唱響兩首歌活動。即學好“為人民服務”、“反對自由主義”和同志西柏坡兩個務必的講話。大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三大紀律,講政治紀律,一聲行動聽指揮;講經濟紀律,一切繳獲要歸公;講群眾紀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第二首歌,唱響《團結就是力量》,讓每位干警會唱并懂得,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出戰斗力,團結出生產力,團結出凝聚力。
為使“三抓”活動扎實有效,他認真抓好“紀律作風教育整頓”,深入開展“假如我是一名當事人”換位思考大討論,在法官隊伍中叫響“我是人民法官,我當法官為人民”的口號,牢固樹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公平公正的職業形象和文明高效的執法形象等三個形象,“三抓”教育活動后期,舉辦了“樹公正形象、創人民滿意法院”演講比賽,德州中院和樂陵市委、人大、政府、政協、紀栓、政法委、宣傳部、武警部隊等系統的領導出席觀看了比賽,給予高度評價,在全院干警和社會上得到很大反響。
王玉奎花大氣力、用真心思在提高干警隊伍素質上做文章。為提高干警的理論水平,舉辦了全院理論務虛研討會,人人上臺發言。德州中院和樂陵市委的領導同志參加了研討活動,其中5篇論文在德州中院論文比賽中獲獎;為提高干警隊伍司法水平,請專家上門為干警“充電”。特邀省法官學院教授,利用8個周末時間,分期到樂陵授課,掀起了學習法律知識的新高潮;組織了法律文書評比,將優秀裁判文書向各庭推廣;舉行了書記員崗位練兵比賽,提高了書記員各項技能;舉行了判定評斷與開庭觀摩評比,提升了審判人員審庭能力。上述作法得到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廣大干警的好評,他們的判定評斷經驗,在全市德州中院法院大會上宣讀并予以轉發。
熟悉王玉奎的人都知道,他為人實在,待人真誠,沒有架子。然而帶起隊伍來,卻毫不含糊。他平時說話不多,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誰損害了人民法院的形象,我就砸誰的飯碗!”多少樸實的言語,卻句句擲地有聲。王玉奎抓管理、帶隊伍的作法在全市引起很大震動,樂陵市委書記胡宗智在全市干部大會上說,抓管理帶隊伍全市就要向王玉奎學習。
一枝一葉總關情
高尚的情操最終總會贏得勝利。那些奉獻鮮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的領袖,總是比那些奉獻安全和愉快的領袖從他們的追隨者那里獲得更多的東西。
-------喬治·奧威爾
王玉奎常說:“公正是法律永恒的主題,身為人民法院院長,首先要堅定反腐倡廉,嚴格執法,同時又要切實落實三個代表精神,真心實意的為百姓做好事,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他善于思考,勤于琢磨,“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他把司法為民的思考擺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三個代表”的大局中去思考。
樂陵行政區劃分為4鄉、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65萬人口。1999年改革法庭設置,由25處人民法庭撤并為5處。這樣做雖優化了法律基礎建設、集中了審判力量、規范了審判管理。但在另一方面也造成法庭分布“密度”的降低,拉大了法庭與轄區邊沿村莊的距離,帶來了諸多不便。經過深入調研與全院干警共同探索、總結、完善,漸漸地在他夢幻般的腦海中浮現一個旖旎無比的斑觀景象朦朧成秀美的畫面,孕育著使人為之心動的——便民訴訟網絡構思趨于成熟。
按照公正、高效、便民的原則,在試點的基礎上,各法庭正式建立便民訴訟中心,配備了專用電話和車輛,在法庭駐地以外的鄉鎮政府駐地設立便民訴訟站,在偏遠村莊設立便民訴訟點,形成了以法庭為中心,庭、站、點三位一體,輻射整個轄區的便民訴訟網絡體系。
便民訴訟網絡核心是便民,基礎是訴訟,框架是網絡。王玉奎做事的原則:責在認真、重在落實。為不使便民訴訟網絡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他有個“三、四、五”,即,三個固定,就是固定地點、固定時間、固定人員。固定地點是為便民訴訟網絡建地址,站點選在法庭駐所5公里以外、村莊密集的集鎮;固定時間是便民訴訟點每月不少于兩個固定的工作日;固定人員是便民訴訟站點工作日有固定的審判人員,并聘請固定的聯絡人員,從品德、學歷知識等方面篩選,全市確定了33名聯系員,對他們進行必要業務培訓。為防止“擾民”和不公正現象,規定聯絡員對辦案人員的審判紀律和作風進行,負責為附近群眾訴訟提供方便條件,可以受法庭委托傳喚簡易程序案件當事人,但不參與案件管理與執行活動等,使便民訴訟走向制度化和規范化。四即四個選擇:即在立案方式上,當事人可以通過電話預約在便民訴訟點立案,也可以按照固定日期到便民訴訟站立案,還可以直接到法庭。對于年老體弱和身體傷殘的當事人,法庭可以上門立案;在承辦人員上,對法庭確定的承辦人員當事人如有法定理由,可以申請回避;在辦案程序上,當事人可以選擇簡易程序,要求法庭調解、申請撤訴或自行和解,當事人在立案階段合意調解的案件,可以即立即審即結;在開庭地點上,一般在便民訴訟站點開庭,當事人不同意在訴訟站點開庭的,可以提前要求在法庭開庭。涉及弱勢群體的案件,可以就地開庭審理。便民訴訟過程中的開庭和宣判,多數在集貿日進行,使便民訴訟站點成為法制教育的“大課堂”。五即五網并聯。全市建立了13處便民訴訟站,20處便民點。同時利用聯絡員身份多樣、群眾影響力較高的優勢,進一步發揮便民網絡的法力和作用,將聯絡員同時聘任為執法執紀監督員、民意調查員,并要求紀檢、政研等部門定期深入訴訟站點聽取意見和建議,使網絡發揮出便民訴訟網、民情聯絡網、民意調查網、法制宣傳網、法律監督網的多重作用,促進了工作的開展。
創建便民訴訟網絡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和平安建設。法庭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實行零距離服務,開展便民訴訟,提高了案件調解率,將大量矛盾糾紛解決在最基層、化解在萌芽中,把握住了維護穩定工作的主動權,有效避免了惡性事件和民事案件的發生,減少了群眾上訪,便民訴訟網絡成為司法為民的平臺和維護農村穩定的第一屏障。楊安鎮村民李某,打工回家修院墻時,與鄰居發生糾紛,雙方嫌麻煩,誰也不愿到30公里外的法庭“打官司”,村委會調解不下,李某一面千百年工作準備長期上訪,一面堵上過道、剃光了頭,準備與鄰居“豁出去”,而后在趕集時見到巡回辦案的法庭干警,經過咨詢后,通過訴訟途徑解決了糾紛,避免惡性刑事案件的發生。去年以來,便民訴訟網絡案件占法庭案件的36%,節約群眾訴訟路程6000公里以上,法庭多數案件利用網絡進行磅達或傳喚,案件調解結案達80%。今年“兩會”期間無一例訴訟進京、赴省、至市上訪案件發生。相反,一封封、一面面發自肺腑的感謝信和錦旗代表著群眾的心聲傳向法院。樂陵法院的便民訴訟網絡建設在全省是個創舉。為此,省高院在該市召開現場會,推廣他們的作法。
鑄造“人格長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孟子
王玉奎深諳“公生明,廉生威”這一古訓的內涵。他說:“從事法院事業,不僅應以牛的精神,勤勤懇懇為人民,虎的氣勢,一身正氣為人民,而且,更應以竹的風骨,高風亮節為人民。廉潔勤政,是每一個法官至關重要的生命所在”法院建設首先從最為敏感,群眾最關注的廉政建設抓起。廉政建設不僅需要領導重視,更需要領導干部作出榜樣。身為院長、黨委書記的王玉奎廉政建設上向全院響亮地提出了“從我做起、向我看齊”的口號,要求干警做到的,領導干部首先做到;要求干警不做的,領導干部堅決不做。他先后制定了《黨組加強自身思想作風建設八項措施》、《領導干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辦法》;堅持院長、分管院長、中層干部年年簽訂廉政責任書,規定領導干部對分管部門的廉政建設負有領導連帶責任,對后進干警實行領導“幫扶”,抓苗頭、抓傾向,對癥下藥、及時談心,防患于未然。在市場經濟物欲橫流,不少人追求物質享受、私欲膨脹的新形勢下,貪污受賄、請額送禮,吃吃喝喝、拉關系、套近乎這一套在王玉奎那里全都吃“閉門羹”。原創:從廉政建設抓起,建一流班子,帶過硬隊伍的作法被德州中院總結推廣。思想宣傳工作也被省高院授予先進法庭稱號。
基層法庭建設是落實司法為民的前沿陣地。將有限資金向法庭建設傾斜,建起了建筑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朱集法庭辦公樓等基層法庭。王玉奎經常出現在施工現場,具體幫助指導。2003年10月24日,德州法院法庭建設現場會在樂陵召開,省高院領導及德州中院黨組全體成員到會,全市基層法院院長對樂陵法庭建設的作法給予高度評價。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執法機關更要嚴明紀律,樂陵法院有出了名的兩個“不間斷”。即堅持每天上午上班提前半小時點名考勤“不間斷”,堅持每月29日中層干部例會制度“不間斷”。每日點名之后由值班庭長根據學習任務領學有關文件、文章,院長及值班副院長對重點學習內容和當日重要工作進行強調和部署;每月例會上,中層干部逐一匯報本部門當月工作學習情況,從管理機制上為學習教育提供了條件和時間保障,持之以恒,終有成效。
注重焦點,善抓難點,把焦點難點變成工作亮點是王玉奎工作思路的一大特點。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是人們深惡痛絕的,為從根本上根治頑癥,他下大力加強審判管理、嚴格辦案程序。去年春,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總結多年的管理經驗,樂陵法院制定了《大流程審判管理辦法》,辦法將立案程序、審前程序、庭審程度、結案程序均納入流程管理范疇。與之相對應的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司法警察和后勤保障人員均實行單列管理,行政上由各自的庭、室、隊管理,業務上由審判長或助理審判員指揮,形成人員分類管理,程序分段管理的大充程格局。流程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相互監督制約,相互協調配合,有效地避免了暗箱操作,促進了司法公正。
王玉奎常說:當官有權,可以奉公,也可以謀私。我總認為,一個人對個人利益不考慮是極左,但一味索取則是可恥的。要讓同志們與你一同工作,當官的就得多犧牲一些,就得多為同志們著想。王玉奎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矯情虛偽,然而,就是這一言一行,這一腔肺腑之言卻實實在在地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情懷,其高尚的人品躍然紙上,他以自己樸實的作風,踏實的行動,感染了身邊每一個人,鑄造起一座偉岸的“人格長城”。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深信,在今后的歲月里,王玉奎和樂陵市人民法院之路,一定會更廣闊,更燦爛,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