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司法助理員先進事跡
時間:2022-07-15 11:03:00
導語:司法所司法助理員先進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2年3月27日下午,松溪縣城關中學大操場,由縣教育局、縣司法局、團縣委聯合舉辦的“松溪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巡回法制講座”在1300多位學生熱烈的掌聲中順利結束,城關中學校長握住授課老師的手,感動地說:“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上得非常好!我們希望你能每個學期都來上堂課……”。原創:這為授課老師是誰?他就是松溪縣司法局楓華司法辦司法助理員余富才同志。
法制宣傳的排頭兵
1999年,剛從福建司法學校畢業的余富才同志,以全縣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走上司法助理員工作崗位,以“我是一名預備黨員,一切服從組織安排!”的豪言壯語在全縣辦公條件最艱苦的楓華鄉扎下了根,一呆就是6年半。工作初始,為了盡快適應本職工作,他一方面加班加點學習有關知識業務,磨煉獨擋一面的能力,于2001年12月通過廈門大學法律大專自學考試,這為他順利開展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他開始滿腔熱忱地投入到實踐工作當中,從實踐中吸取經驗,當他了解到目前農村仍然存在著一些包辦婚姻、買賣婚姻和性別歧視等不良現象時,他主動協調鄉民政辦、鄉婦聯利用墟天上街開展各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送法進村,引導群眾改變觀念、移風易俗;針對輟學生、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等不良現象,他與鄉關工委、文明辦、鄉團委、中小學校一道,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法制活動,還聯合中小學校組建了“青少年維權崗”,據統計,99年至今已累計在中小學校舉辦法制宣傳教育活動50多場次,開展小法官行動——楓華鄉法律知識進百家測試活動30期,配合縣法院、縣教育局進村入戶勸導輟學生返校十多次。通過宣傳,有效地遏制了不良勢頭。與此同時,他結合宣傳訪視,堅持學用結合,通過對個案的調處,以案釋法,達到教育一片、收效一片、鞏固一片的效果。因授課水平突出,2002年3月,他受縣教育局、縣司法局、團縣委的指派,在全縣中小學校作巡回法制講座,受到聽課師生的一致好評。
“春播一粒谷,秋收萬顆粟”,有付出就必有回報,經過他的辛勤努力,他所在的司法所成為了縣里的先進所,己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單位,該鄉也于2001年被南平市委、市政府評為“1996-2001年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這是全縣9個鄉鎮中唯一獲此殊榮的鄉;他本人也于2000年被縣政法委評為“雙爭先進個人”、2004年被評為“南平市依法法市先進個人”、2005年被評為“南平市十佳優秀校外法制輔導員”等稱號,同時也擁有了一個“法制宣傳排頭兵”的美稱。
咱老百姓的貼心人
“用一顆火熱的心,曖熱一顆顆冰冷的心”是余富才同志的工作信條,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每一次的調解,原創:不僅成了他維權的過程,更是成了他與群眾交流感情的過程,他憑著一份赤誠的“真情”成了當地老百姓的“貼心人”。2001年8月份,家住偏遠山間的洪家山組的一對夫妻找到司法所求助。由于女方是童養媳,雖然在父母的包辦下已經結婚6年,但她(他)們感到彼此之間只有兄妹之情而無夫妻之愛,于是提出了離婚,但雙方父母死活不同意,夫婦倆生活在極端尷尬和痛苦之中。無奈中,他們抱著一絲希望找到了鄉司法所。余富才同志多次深入當事人家中做好雙親的思想工作,最終是“春風化雪情化冰”,一個家庭雖然破裂了,兩顆冰冷的心卻解凍了。
工作六年多來,他親自或參與調解民間糾紛5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8.5%以上。由于糾紛調處及時,矛盾得以化解在基層,日前楓華鄉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四無鄉鎮”。
黨委政府的好助手
楓華鄉司法所能夠立足“有為才有位”的指導思想,緊緊圍繞鄉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務的職能作用,逐漸成為黨政領導科學決策和依法行政的左膀右臂。幾年來,余富才同志共向鄉黨委、政府提出法律建議20多條,提供法律依據30多次,全部被采納,此外還撰寫出《關于如何解決影響我鄉社會穩定問題的幾點建議》、《淺析加強新時期農村思想教育工作的幾點建議》等5篇調研文章供政府參考決策,為促進當地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繁榮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余富才同志除了主持司法辦工作外,還兼鄉綜治干事、團委書記、組織干事、掛村工作隊長等職。工作中,他能統籌兼顧、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經常是不辭辛苦地走村串戶了解情況,向村民群眾宣傳好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積極引導村民群眾依靠科技勤勞致富和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扎實有效的工作,獲得了群眾、領導、同事的交口稱贊,從2000年至今,他每年都被縣(鄉)“優秀共產黨員”或“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2005年7月份,因工作需要,他換過了一個鄉鎮,但在他曾經奮斗過的地方,他那辦公室墻上的20多張獎狀卻掩埋不住他那豐收的喜悅,那是用數字串起來的一個個美麗故事,故事里有許多感人的細節正在描繪著他的過去、現在和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