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員永不“下崗
時間:2022-09-18 05:02:00
導語:共產黨員永不“下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家好!
我叫林宗武,1953年出生,現任乾州街道燕子巖社區黨總支書記。1972年11月,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光榮應征入伍,由一個普通農家子弟成為一名廣西邊防的解放軍戰士,1974年5月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部隊的十四年歷程里,我先后擔任過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并立三等功三次和多次嘉獎。1979年3月,我帶連隊隨部參加過對越自衛還擊戰,我們的口號是“寧愿前進一步死,不愿后退半步生”,因戰績突出,連隊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1982年由于連隊各項工作成績突出,再一次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鐵打的江山,流水的兵。1986年初,我服從組織安排,轉業回到地方,分配到原州食品廠工作,1989年初,調入原州紡織廠,在紡織廠工作期間,擔任過保衛科副科長、后勤科副科長,1993年擔任保衛科科長兼黨支部書記等職務。一個兩千多人企業,三班運轉,保衛科的工作任務十分艱巨,責任重大,全廠的生產生活秩序靠保衛工作來維護和推進。自己憑著領導的信任支持和工作責任心,從抓好保衛人員的自身技能入手,強化崗位業務培訓,不斷提高保衛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整改制定崗位責任制,抓好聯防巡邏隊,守好門、管好人,不留死角,不掛空擋。1994年全廠實現“四無”,即無刑事案件、無犯罪人員、無火災生產事故、無治安案件。確保了全廠的生產生活秩序正常和社會治安的穩定,促進廠里的經濟發展,被湖南省授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被州、市連續幾年評為“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安全文明模范單位”。自己也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和“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
隨著企業改革浪潮的推進,紡織廠也面臨破產改制的嚴峻考驗。2002年5月紡織廠宣告破產,我和全廠一千多名職工一起步入下崗失業的行列,說實話當時心情難以安穩和平靜,真不是滋味。30余年工齡轉眼間就要成為下崗失業者,愛人無工作,兩小孩正在讀書,日思夜想,怎么面對現實。我認真思索,告誡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定要振作精神,相信黨組織,相信黨的政策,絕不能給黨和政府添負擔、找麻煩。此時破產工作組領導聘用我為破產工作組協調工作人員,主要負責改制過程中的治安保衛,穩定工作。白天按時上下班,盡職盡責工作;晚上還得參加值班巡邏,求穩定保安全。特別是改制方案出臺過程中,引發的集體上訪事件,給州、市的社會穩定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為了做好職工的思想和政策解釋工作,我白天參與工作組研究改制方案措施,晚上和廠領導、工作組領導找骨干黨員談心宣傳政策,解答問題,平息上訪再次發生。曾經連續四天四夜上門串戶做重點、難點人員的思想工作,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紡織廠職工的情緒穩定下來了。
紡織廠的破產改制工作于2002年9月結束,我也辦理了提前離崗手續,和一千多名同事告別了曾經工作多年的紡織廠,走上了新的人生旅途,另謀出路求生存。我通過與買斷紡織廠的老板聯系,擔負改制企業后該公司的保衛工作。正當上崗不到一周,原廠領導和工作組領導,找我談話講準備籌建社區居委會,讓我負責籌備工作。社區的籌建工作任務十分艱巨,但這是黨對我的信任,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當時有人勸我,“老林啊!你何必找苦吃,到老板那里上班,門衛看看,車間轉轉,多自由,一個月七、八佰元工資多好,紗廠社區這個爛攤子,你能搞得好嗎?”我只笑著說:“事在人為,組織找到了我談話,我是一名黨員,黨員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盡我最大的努力吧。”我擔任了社區居委會籌備組長負責籌備工作,從原紡織廠留守人員中,抽調6人,組成社區居委會籌備小組班子,研究社區居委會工作目標,制定社區組建規劃、方案。在破產工作組的全力支持下以及乾州辦事處的正確指導下,我們白手建家園,清倉盤庫、賣廢舊、求支援,先后共籌集資金50多萬元。資金到位如何合理發揮有限資金的效益作用,經社區籌委組研究,著重解決垃圾清運、綠化、硬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六項大問題。經過半年多努力工作和加班加點,六大項主要工作任務全面完成,居民生活區徹底煥然一新,原來雜草成片,雨天兩腳泥,晴天一身灰,垃圾成堆,蒼蚊滿天飛,臟亂臭的居住區,變成了綠草青青、樹木成林、鳥語花香、干凈整潔、道路縱橫開闊的新家園。2004年,我們在印染廠破產工作組的全力支持下,籌集資金12萬元,新建了250米的通透式欄桿圍墻和社區警務室,組建了社區治安巡邏隊,社區實現了一區、一警、一室、一隊,居民群眾有了安全保障。社區政治穩定,環境優良,生活秩序良好,居民和諧。
社區成立之初,自己雖然有30余年來的工作經歷,但對于社區這項工作的確是很陌生,無依無據,不知從何入手。我們就采取走出去學、看、問的辦法,學別人的經驗,看別人的樣板。結合社區實際并多方論證,探討共投入資金1.2萬元,使社區黨員管理、計劃生育管理、社區居委會管理,綜合治理管理等進入了規范化運作的模式。我們提出了“為居民服務、替居民著想、靠居民支持、受居民監督、爭創依法民主管理社區”的承諾。制定了社區居民自治章程,建立勞動保障中心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站。制度、職責、承諾,是寫在紙上的,掛在墻上的,要把這些構思和設想變為現實,變為廣大社區居民群眾看得見、又受益的實際政策和成效,就得靠組織社區一班人依章辦事、盡心盡職。
為了掌握社區內的人員結構分布情況,我帶領社區一班人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逐戶排查核實,分類造冊,經反復摸底統計,把社區內1100多戶、3200多人、黨員130人、團員200人、離退休人員234人的基本情況錄入電腦,從而成為全州首家實現人口網絡化管理的社區。然后根據這些實際情況,組編為5個居民小組,組建社區黨總支部,下設5個基層黨支部;設團總支部,下設5個基層團支部,成為我州首家組建黨總支和團總支的社區。
企業破產后,轉入社區下崗職工有1084人,社區組織專人負責,與市勞動就業局聯系配合,為1084名下崗職工全部辦理了《再就業優惠證》,給下崗職工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務、送崗位。除州、市勞動部門組織的免費培訓外,社區在州勞動部門的支持下,請專業技能老師,組織了250人的專業培訓,通過培訓,100%拿到技能合格證書。經社區多方聯系,得到安置再就業單位的大力支持,先后在中宇紡織公司達江印染廠、安江紡織廠等單位,共安置近700余人再就業,使社區下崗失業人員,包括個體、經商戶再就業率達98%。我們還利用社區門面,優惠租金,讓下崗失業人員開辦便民商店11家,便民診所兩家在乾州郵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辦了一所便民郵政儲蓄所,即方便了廣大居民群眾又解決下崗失業人員15人的再就業。先后還幫助社區下崗的22名“4050”人員從事社區門衛、保潔、巡邏等公益性崗位。目前,社區1000多名下崗人員基本實現再就業,被授予全州最充分就業社區。我還經常走訪社區貧困戶,社區居民秦會智同志因病喪失了勞動能力,愛人出走,丟下他和不到十歲的兒子,父子倆生活無著落,又無住房,孩子輟學。經我多方聯系,為他父子倆解決了最低生活保障,為他兒子解決了一至六年級學雜費,并利用社區資產倉庫用房,解決了他父子倆的住房問題。通過努力,燕子巖社區目前已有36戶特困家庭119人辦理了低保,每月按時發放生活保障金8000余元。
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認真組織和安排部署。經過上門入戶和走訪調查,摸清了社區130名黨員的去向住址,聯系方式,根據黨員分布情況,制定了燕子巖社區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方案,積極開展“我是黨員我爭先,我是黨員我奉獻”活動。在全社區貼標語,出黑板報,召集黨員開會,大發動、大動員。提高全體黨員同志對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認識,增強黨性觀念,樹立講黨性、講原則、講真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到下崗不離黨,失業不失志,自強自力、艱苦創業、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熱心公益事業,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積極發揮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對外流黨員和因病不能前來集中一起學習的黨員同志,社區黨總支部采取郵寄,上門入戶等形式,送學習資料和寄《致流動黨員的一封公開信》。學習活動由于安排周密深入,得到了廣大社區黨員的積極參與。外出流動黨員紛紛寄回學習筆記和心得,同黨組織保持了緊密聯系,教育活動收到了實效。在市里開展夏秋嚴打“金劍行動”中,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方案部署,社區制定了落實具體方案,成立以我為組長的整治工作小組,組建了22人的巡邏隊,輪流巡邏,本人跟班帶隊,為創建平安社區,平安吉首盡心工作。
為了豐富社區文化活動,我們辦起了娛樂場,每月開辦一期學習園地,組建了社區男女籃球隊、社區宣傳隊。2004年、2005年成功舉辦了社區春節聯歡晚會。2004年,為慶祝建黨83周年活動組建了50人的合唱隊參加了由市委組織部主辦,乾州辦事處承辦的“飄揚吧,黨旗”歌詠比賽。在黨總支的領導下,社區成立不到兩年,就發生了巨大變化,受到各方好評。先后被評為“湖南省最充分就業社區”、“湖南省依法民主管理先進社區”、市園林式單位、安全文明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先進單位、城管先進單位和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等十多項榮譽稱號。去年我被評為市優秀黨務工作者。
為了黨的事業,為了安居創業,我將一如繼往地辛勤耕耘在社區,無私奉獻在崗位,用畢生的精力實現我入黨誓言,做一名永不“下崗”的共產黨員。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