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塘坡上黨旗紅

時間:2022-09-18 05:07:00

導語:社塘坡上黨旗紅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塘坡鄉是吉首市的一個貧困鄉,曾背負百萬巨額債務,社會秩序混亂,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滯后,干部人心渙散,工作運轉艱難。在鄉黨委近兩屆班子的領導下,堅持“抓管理促效率,辦實事贏民心”的發展思路,社塘坡舊貌換新顏。州、市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先進集體、省百優群眾文化藝術之鄉、全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市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市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市“六好鄉鎮”黨委和州“十佳鄉鎮黨委”等20多項榮譽接踵而來,鮮紅的黨旗在社塘坡鄉高高飄揚,全鄉上下振奮不己。

勵精圖治建一個好班子

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提高駕馭全局能力,堅定不移抓好黨建,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著重抓“三大建設”:一是狠抓班子建設,加強領導干部政治理論學習,轉變作風,實行干部包村,副職領導掛村和主要領導包片責任制,推行“陽光考核制度”。新一屆鄉黨委領導平均年齡32歲,大學文化,實現年輕化、知識化,形成“五個相互”和“三爭三不爭”民主誠信,團結務實的領導班子。在抓好鄉黨委班子的同時,狠抓村支兩委班子建設,先后對幾個戰斗力不強、人心渙散的村級班子進行調整。二是狠抓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實施部門目標管理,干部包村目標管理,推行干部雙向選擇、競爭上崗、群眾考評制,形成優勝劣汰、獎罰分明良性循環機制。加強鄉村兩級黨員干部的培訓學習,每年組織黨員干部參加州、市各類實用技術培訓和外出浙江、常德等發達地區考察學習,增強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本領。三是狠抓黨風廉政建設,鄉黨委堅持落實每年公開承諾為民必辦10件實事,實行《首問責任制》、《干部駐村制》,全面推行《村務公開制度》、《村帳鄉管》和《涉農部門辦事公示制》。規范財務管理、開源節流、堅持收支兩條線,一支筆審批制,公務接待一律從簡,一律在食堂就餐。幾年來,鄉黨委、政府每年開支明顯下降,還清償債務94萬元,連續三年被評為市黨風廉政建設建設先進單位。

艱苦奮斗打一個好基礎

努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堅定不移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為解決行路難問題,2002年來,鄉黨委爭取資金300萬元,打通全州最長的村級公路隧洞——勞動村公路隧洞,修通牯牛坡、十八灣村公路,建成乾州到八月湖段的鄉油路,全鄉92.3%的村修通公路。為解決用電難的問題,幾年來,共爭取農網改造資金600萬元,完成全鄉13個村的農網改造,使電費原來的每度1.5元降到每度0.548元,僅此一項每年可為農民減負20萬元。為解決信息閉塞和飲水難問題,先后投資550萬元,實現全鄉村村通廣播電視、村村通電話。2003年開通電視寬帶網到村到鄉,建成聯通、移動通訊塔,開通移動電話,全鄉電視普及率92%,安裝電話376臺,移動電話超過600臺,打通信息通道,搭建了經濟發展經濟平臺。建成鄉鎮供水站,解決學校、醫院等單位1500余人多年來的飲水困難。

大興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先后爭取資金1000萬元,維修麻溪水庫和黃石油水庫,建成西門口、三岔坪、勞動等防洪堤5000米,溪壩50座;新修西門口、勞動、城江等村灌渠12000米,確保4000多畝稻田灌溉,提高了抵御旱澇災害的能力。大力實施生態家園富家工程,投資100萬元,全鄉13村建沼氣池617口,30%的農戶用上沼氣,100%的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文教衛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籌資107萬元,新建村小4所,維修村小6所,建成全市最好的標準化九年一貫制學校。狠抓基層民主陣地和文化陣地建設,完成投資71萬元,新建坪云、龍牙、十八灣等5個村部,維修三岔坪、城江等5個村部并配套完善籃球場、表演舞臺等文體設施,開設黨員遠程教育活動陣地等促進文化生活健康發展。

開拓創新闖一條好路子

窮則思變,鄉黨委提出“由山區型農業向城郊型農業、溫飽型農業向經濟型農業轉變”,實施“打生態牌,綠山治水、興煙興菜、鞏固養加、走派游路、建后花園”的發展戰略,帶領全鄉人民闖出一條特色路子。2004年,鄉黨委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率先在全市推行稻田改種烤煙,建優質烤煙示范園1200畝,年創產值150萬元。建成西門口無公害蔬菜基地和坪云洋芋示范基地,創建“八月”牌無公害蔬菜品牌,取得省級認定的無公害洋芋品牌,在石家沖農貿市場建立全州第一家無公害蔬菜直銷點,帶動全鄉蔬菜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2004年全鄉種植各種蔬菜1500畝,年創產值300萬元。小水果開發穩定發展,形成在十八灣、牯牛坡、齊心等村開發金秋梨、臍橙1000畝,在西門口、三岔坪等開發椏柑、獼猴桃2000畝的水果開發帶,年創產值100萬元。實施“公司+農戶”的訂單農業,依托金牛公司在三岔坪、強虎等村建成種草基地600畝,年創產值80萬元;引資100萬元,在三岔坪建成全州唯一一家特種養殖基地——湘西武陵源梅花鹿養殖場,帶動周邊養殖業,形成以牲豬、黃牛、山羊、梅花鹿等為主的養殖大戶80家,養殖量達萬頭以上。抓住退林還林機遇,把社塘坡鄉建成乾州新區供水的“吉首后花園”。高質量完成退林還林16000畝,完成國債造林8000畝,僅國家直補人均年增收200余元。同時鄉黨委加強封、管、節、造林并舉工作,封山育林達1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6%,并以此為依托,加大文化旅游產業開發,已開發紅楓林公園——八月湖景區——吳八月故居——黃石洞旅游精品線,走旅游興鄉之路。

治貧先治愚,堅持扶貧與計生相結合,全面推行計劃生育以村為主,連續三年計劃生育率保持在94%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穩定在4%左右,全鄉有102對獨生子女戶、兩女結扎戶享受“計生綠卡”免費讀書,41人享受“民情直通卡”養老保險,計生工作多次受到市里表彰。實施科教興鄉戰備,“普九”復查驗收連續五年達標,教育質量步入市農村前列,建立健全衛生體系,醫療保健體系和疾病防控體系。加大農民工勞務輸出,2004年勞務輸出2000余人,輸回資金1200萬元,創歷史新高。全鄉群眾文化體育實現村村有陣地,村村有隊伍,年年有活動,年年有外出演出。先后榮獲“全省百優群眾文化藝術之鄉”和“全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綜治維穩、安全生產成績斐然,連續三年綜治維穩“五無”,矛盾糾紛逐年下降到去年的9起,并100%得到解決,多次獲市綜治工作先進單位。

團結就是力量,發展才是硬道理,社塘坡鄉黨委已放下包袱,帶領全鄉人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2004年底,全鄉基本實現了“五通”工程,工農業總產值2889萬元,財政收入1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72元,由全市鄉鎮的倒數第一躍居前三名,實現了三個文明建設的飛躍,今年元月被評為全州“十佳鄉鎮黨委”。

第二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即將在鄉鎮黨委開展,社塘坡黨委拭目已待,以嶄新的風貌和飽滿的精神,扎扎實實開展工作把社塘坡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