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標兵人民調解員楊清華同志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11-08 11:26:00
導語:全國標兵人民調解員楊清華同志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履職盡責情系調解
楊清華,男,現年53歲,中共黨員,成都市新都區新民鎮司法所司法助理員,一位在農村調解崗位上干了12年的普通人民調解員,面對一起突發事件,為保護村民免遭歹徒襲擊,防止惡性械斗事件的發生,被歹徒刺成重傷。他的先進事跡傳遍了新都區,傳遍了成都市乃至全省司法行政系統。他被區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被省司法廳授予“優秀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被司法部授予“標兵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
一、奮不顧身,用自己的熱血保護了村民的安全
200*年11月10日上午11時許,楊清華正在新民鎮高祖村村部與村干部和區種子公司人員研究水稻治種工作,忽然聽見街上有吵鬧聲。他馬上警覺地站起身來,對在座的村干部說:“我出去看看。”說完立即走出辦公室。看見柘橋村5社的王某某手握磚頭將大成村9社的陳某某壓在身下,正欲行兇。他大聲喊道:“不許亂來!”迅速上前奪下王某的磚頭,將二人分開。
當楊清華回到辦公室準備繼續工作時,外面的爭吵聲又起,他回頭一看,王某某手握一把明晃晃的殺豬刀,與手拿鐐環的陳某某對峙起來,一場械斗即將發生。情況緊急,顧不得多考慮,楊清華快步跑到兩人跟前,吼道:“把東西放下,有事好好說!”那知王某某不聽勸阻,舉刀向陳某某刺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楊清華猛沖上前從背后將王某某緊緊抱住。這時王某某已是喪心病狂,反手一刀猛地捅向楊清華的腹部,鮮血一下子從傷口噴涌而出。為不傷及陳某某和旁邊無辜村民,楊清華強忍巨大的傷痛,緊緊將王某某抱住。
村干部和村民們立即將滿身是血已經昏迷的楊清華送往附近的衛生院搶救。但因傷勢嚴重,無法迅速止血,醫生緊急處理傷口后立即將其送到區人民醫院急救。經區人民醫院2次手術,楊清華的傷情才得到穩定。據主治醫生介紹,刀尖已刺穿他的大腸,流血過多,如果再晚5分鐘,后果難以設想。
而在昏迷了兩天兩夜后,楊清華醒來的第一句話就問:“那兩個人后來殺到起了嗎?旁邊站著的群眾受傷沒有?”當政法委曹晉書記到醫院看望楊清華詢問他有什么困難和要求時,楊清華卻說,我做為司法助理員、人民調解員,這是我的職責,是我應該做的,我沒有什么困難和要求。
聽說他受傷住院,高祖村的村民們,還有他曾經駐過村的村民們自發地趕著公共汽車到醫院看望他。被楊清華解救的陳某某也到楊清華的家中看望了楊清華,并向他致以深深的謝意。
二、用自己的一片真情,促浪子回頭換新生
作為新民鎮司法所僅有的兩名司法助理員之一,楊清華同志承擔了難度大,任務重的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他工作認真,責任心強,從1997年至在崗期間,全鎮共回歸89名刑釋解教人員,但至今沒有一人重新犯罪。回歸后的人員還盡力回報社會。
牛王村2社村民劉明清已是從勞教所、監獄兩進兩出的有著15年獄齡的回歸人員。就是這樣一個浪子,在楊清華苦口婆心的挽救幫助下,不僅過上了新生活,走上了富裕路,還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回報社會。2004年6月底,他作為浪子回頭換新生的典型,被請到成都崇州監獄、成都市少管所現身說法。
三、以情動人,以法育人,調解架起連心橋
農村工作復雜瑣碎,往往是“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很多矛盾糾紛都落到村一級班子上來。作為駐村干部、司法助理員兼人民調解員的楊清華,以他的真心和寬容,以他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架起了與村民心靈相通的連心橋,筑起了維護農村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在崗12年來,他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0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化解可能“民轉刑”案件20余起,幫教轉化“×××”習練者2人,在調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了農村的穩定。
楊清華工作在新民鎮,家住在馬家鎮普東村,但作為司法助理員、人民調解員的他,始終不忘自己的職責,不管哪里有糾紛,不管何時發生糾紛,只要他知道了,他都會盡心盡責地及時化解。
像芝麻大的小糾紛,楊清華從來沒有煩過,相反,他把調解當成一件樂事。楊清華說,在農村,許多矛盾糾紛往往是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的,如果調處不及時,就會釀成大的矛盾糾紛,甚至走向激化。因此,老百姓的事無小事。在他的1000余冊調解記錄檔案中,記載調解的小糾紛就占絕大部分。因為人民調解工作和安置幫教工作成績突出,新民鎮司法所幾乎年年被評為優秀司法所,楊清華也多次得到了上級的表彰和肯定。1998年、2000年被評為成都市新都區優秀司法助理員。
把和睦送給別人,把幸福送給別人,這是楊清華追求的目標。“以人心換人心,以黨心換民心”,這位年已53歲,10多年如一日地在基層調解戰線上默默耕耘的人民調解員、共產黨員楊清華就是這樣以自己的誠心,贏得了村民們的愛戴,被村民親切地稱為“調解大使”。
四、離崗不退位,調解在心中
楊清華同志由于長年的基層工作、生活無規律,不幸身患重病,市、區、局、鎮領導多次去看望他,在2005年3月,組織上即時安排他去醫院治療和在家中休養,保養好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他一方面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作好同病魔頑強抗爭,另一方面他每天抽時間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到家中休養期間,他經常和居所地的村民打成一片,了解鄉情民意。村民們都愿意把不順心的話給他說,把其他村民的糾紛給他講,那家有什么困難也同他談。有時身體好些時,就找這些不順心的村民談家常作思想工作。群眾卻你贊他是離崗不退位,調解在心中的義務調解員。在同病魔作斗爭期間,楊清華同志還對遇到困難、糾紛群眾進行調解,說服教育村民達10多人次,從沒有向組織上提出過什么特殊待遇和要求,由于他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今年“七一”被鎮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楊清華同志在司法助理員的崗位上履職盡責,他情系人民調解工作,把人民調解作為事業來追求,在平凡工作中為農村穩定與和諧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00六年十月十六日
履職盡責情系調解
楊清華,男,現年53歲,中共黨員,成都市新都區新民鎮司法所司法助理員,一位在農村調解崗位上干了12年的普通人民調解員,面對一起突發事件,為保護村民免遭歹徒襲擊,防止惡性械斗事件的發生,被歹徒刺成重傷。他的先進事跡傳遍了新都區,傳遍了成都市乃至全省司法行政系統。他被區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被省司法廳授予“優秀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被司法部授予“標兵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
一、奮不顧身,用自己的熱血保護了村民的安全
2004年11月10日上午11時許,楊清華正在新民鎮高祖村村部與村干部和區種子公司人員研究水稻治種工作,忽然聽見街上有吵鬧聲。他馬上警覺地站起身來,對在座的村干部說:“我出去看看。”說完立即走出辦公室。看見柘橋村5社的王某某手握磚頭將大成村9社的陳某某壓在身下,正欲行兇。他大聲喊道:“不許亂來!”迅速上前奪下王某的磚頭,將二人分開。
當楊清華回到辦公室準備繼續工作時,外面的爭吵聲又起,他回頭一看,王某某手握一把明晃晃的殺豬刀,與手拿鐐環的陳某某對峙起來,一場械斗即將發生。情況緊急,顧不得多考慮,楊清華快步跑到兩人跟前,吼道:“把東西放下,有事好好說!”那知王某某不聽勸阻,舉刀向陳某某刺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楊清華猛沖上前從背后將王某某緊緊抱住。這時王某某已是喪心病狂,反手一刀猛地捅向楊清華的腹部,鮮血一下子從傷口噴涌而出。為不傷及陳某某和旁邊無辜村民,楊清華強忍巨大的傷痛,緊緊將王某某抱住。
村干部和村民們立即將滿身是血已經昏迷的楊清華送往附近的衛生院搶救。但因傷勢嚴重,無法迅速止血,醫生緊急處理傷口后立即將其送到區人民醫院急救。經區人民醫院2次手術,楊清華的傷情才得到穩定。據主治醫生介紹,刀尖已刺穿他的大腸,流血過多,如果再晚5分鐘,后果難以設想。
而在昏迷了兩天兩夜后,楊清華醒來的第一句話就問:“那兩個人后來殺到起了嗎?旁邊站著的群眾受傷沒有?”當政法委曹晉書記到醫院看望楊清華詢問他有什么困難和要求時,楊清華卻說,我做為司法助理員、人民調解員,這是我的職責,是我應該做的,我沒有什么困難和要求。
聽說他受傷住院,高祖村的村民們,還有他曾經駐過村的村民們自發地趕著公共汽車到醫院看望他。被楊清華解救的陳某某也到楊清華的家中看望了楊清華,并向他致以深深的謝意。
二、用自己的一片真情,促浪子回頭換新生
作為新民鎮司法所僅有的兩名司法助理員之一,楊清華同志承擔了難度大,任務重的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他工作認真,責任心強,從1997年至在崗期間,全鎮共回歸89名刑釋解教人員,但至今沒有一人重新犯罪。回歸后的人員還盡力回報社會。
牛王村2社村民劉明清已是從勞教所、監獄兩進兩出的有著15年獄齡的回歸人員。就是這樣一個浪子,在楊清華苦口婆心的挽救幫助下,不僅過上了新生活,走上了富裕路,還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回報社會。2004年6月底,他作為浪子回頭換新生的典型,被請到成都崇州監獄、成都市少管所現身說法。
三、以情動人,以法育人,調解架起連心橋
農村工作復雜瑣碎,往往是“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很多矛盾糾紛都落到村一級班子上來。作為駐村干部、司法助理員兼人民調解員的楊清華,以他的真心和寬容,以他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架起了與村民心靈相通的連心橋,筑起了維護農村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在崗12年來,他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0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化解可能“民轉刑”案件20余起,幫教轉化“×××”習練者2人,在調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了農村的穩定。
楊清華工作在新民鎮,家住在馬家鎮普東村,但作為司法助理員、人民調解員的他,始終不忘自己的職責,不管哪里有糾紛,不管何時發生糾紛,只要他知道了,他都會盡心盡責地及時化解。
像芝麻大的小糾紛,楊清華從來沒有煩過,相反,他把調解當成一件樂事。楊清華說,在農村,許多矛盾糾紛往往是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的,如果調處不及時,就會釀成大的矛盾糾紛,甚至走向激化。因此,老百姓的事無小事。在他的1000余冊調解記錄檔案中,記載調解的小糾紛就占絕大部分。因為人民調解工作和安置幫教工作成績突出,新民鎮司法所幾乎年年被評為優秀司法所,楊清華也多次得到了上級的表彰和肯定。1998年、2000年被評為成都市新都區優秀司法助理員。
把和睦送給別人,把幸福送給別人,這是楊清華追求的目標。“以人心換人心,以黨心換民心”,這位年已53歲,10多年如一日地在基層調解戰線上默默耕耘的人民調解員、共產黨員楊清華就是這樣以自己的誠心,贏得了村民們的愛戴,被村民親切地稱為“調解大使”。
四、離崗不退位,調解在心中
楊清華同志由于長年的基層工作、生活無規律,不幸身患重病,市、區、局、鎮領導多次去看望他,在2005年3月,組織上即時安排他去醫院治療和在家中休養,保養好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他一方面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作好同病魔頑強抗爭,另一方面他每天抽時間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到家中休養期間,他經常和居所地的村民打成一片,了解鄉情民意。村民們都愿意把不順心的話給他說,把其他村民的糾紛給他講,那家有什么困難也同他談。有時身體好些時,就找這些不順心的村民談家常作思想工作。群眾卻你贊他是離崗不退位,調解在心中的義務調解員。在同病魔作斗爭期間,楊清華同志還對遇到困難、糾紛群眾進行調解,說服教育村民達10多人次,從沒有向組織上提出過什么特殊待遇和要求,由于他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今年“七一”被鎮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楊清華同志在司法助理員的崗位上履職盡責,他情系人民調解工作,把人民調解作為事業來追求,在平凡工作中為農村穩定與和諧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00六年十月十六日
同志先進事跡
楊清華,男,現年53歲,中共黨員,成都市新都區新民鎮司法所司法助理員,一位在農村調解崗位上干了12年的普通人民調解員,面對一起突發事件,為保護村民免遭歹徒襲擊,防止惡性械斗事件的發生,被歹徒刺成重傷。他的先進事跡傳遍了新都區,傳遍了成都市乃至全省司法行政系統。他被區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被省司法廳授予“優秀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被司法部授予“標兵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
一、奮不顧身,用自己的熱血保護了村民的安全
2004年11月10日上午11時許,楊清華正在新民鎮高祖村村部與村干部和區種子公司人員研究水稻治種工作,忽然聽見街上有吵鬧聲。他馬上警覺地站起身來,對在座的村干部說:“我出去看看。”說完立即走出辦公室。看見柘橋村5社的王某某手握磚頭將大成村9社的陳某某壓在身下,正欲行兇。他大聲喊道:“不許亂來!”迅速上前奪下王某的磚頭,將二人分開。
當楊清華回到辦公室準備繼續工作時,外面的爭吵聲又起,他回頭一看,王某某手握一把明晃晃的殺豬刀,與手拿鐐環的陳某某對峙起來,一場械斗即將發生。情況緊急,顧不得多考慮,楊清華快步跑到兩人跟前,吼道:“把東西放下,有事好好說!”那知王某某不聽勸阻,舉刀向陳某某刺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楊清華猛沖上前從背后將王某某緊緊抱住。這時王某某已是喪心病狂,反手一刀猛地捅向楊清華的腹部,鮮血一下子從傷口噴涌而出。為不傷及陳某某和旁邊無辜村民,楊清華強忍巨大的傷痛,緊緊將王某某抱住。
村干部和村民們立即將滿身是血已經昏迷的楊清華送往附近的衛生院搶救。但因傷勢嚴重,無法迅速止血,醫生緊急處理傷口后立即將其送到區人民醫院急救。經區人民醫院2次手術,楊清華的傷情才得到穩定。據主治醫生介紹,刀尖已刺穿他的大腸,流血過多,如果再晚5分鐘,后果難以設想。
而在昏迷了兩天兩夜后,楊清華醒來的第一句話就問:“那兩個人后來殺到起了嗎?旁邊站著的群眾受傷沒有?”當政法委曹晉書記到醫院看望楊清華詢問他有什么困難和要求時,楊清華卻說,我做為司法助理員、人民調解員,這是我的職責,是我應該做的,我沒有什么困難和要求。
聽說他受傷住院,高祖村的村民們,還有他曾經駐過村的村民們自發地趕著公共汽車到醫院看望他。被楊清華解救的陳某某也到楊清華的家中看望了楊清華,并向他致以深深的謝意。
二、用自己的一片真情,促浪子回頭換新生
作為新民鎮司法所僅有的兩名司法助理員之一,楊清華同志承擔了難度大,任務重的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他工作認真,責任心強,從1997年至在崗期間,全鎮共回歸89名刑釋解教人員,但至今沒有一人重新犯罪。回歸后的人員還盡力回報社會。
牛王村2社村民劉明清已是從勞教所、監獄兩進兩出的有著15年獄齡的回歸人員。就是這樣一個浪子,在楊清華苦口婆心的挽救幫助下,不僅過上了新生活,走上了富裕路,還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回報社會。2004年6月底,他作為浪子回頭換新生的典型,被請到成都崇州監獄、成都市少管所現身說法。
三、以情動人,以法育人,調解架起連心橋
農村工作復雜瑣碎,往往是“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很多矛盾糾紛都落到村一級班子上來。作為駐村干部、司法助理員兼人民調解員的楊清華,以他的真心和寬容,以他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架起了與村民心靈相通的連心橋,筑起了維護農村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在崗12年來,他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0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化解可能“民轉刑”案件20余起,幫教轉化“×××”習練者2人,在調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了農村的穩定。
楊清華工作在新民鎮,家住在馬家鎮普東村,但作為司法助理員、人民調解員的他,始終不忘自己的職責,不管哪里有糾紛,不管何時發生糾紛,只要他知道了,他都會盡心盡責地及時化解。
像芝麻大的小糾紛,楊清華從來沒有煩過,相反,他把調解當成一件樂事。楊清華說,在農村,許多矛盾糾紛往往是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的,如果調處不及時,就會釀成大的矛盾糾紛,甚至走向激化。因此,老百姓的事無小事。在他的1000余冊調解記錄檔案中,記載調解的小糾紛就占絕大部分。因為人民調解工作和安置幫教工作成績突出,新民鎮司法所幾乎年年被評為優秀司法所,楊清華也多次得到了上級的表彰和肯定。1998年、2000年被評為成都市新都區優秀司法助理員。
把和睦送給別人,把幸福送給別人,這是楊清華追求的目標。“以人心換人心,以黨心換民心”,這位年已53歲,10多年如一日地在基層調解戰線上默默耕耘的人民調解員、共產黨員楊清華就是這樣以自己的誠心,贏得了村民們的愛戴,被村民親切地稱為“調解大使”。
四、離崗不退位,調解在心中
楊清華同志由于長年的基層工作、生活無規律,不幸身患重病,市、區、局、鎮領導多次去看望他,在2005年3月,組織上即時安排他去醫院治療和在家中休養,保養好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他一方面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作好同病魔頑強抗爭,另一方面他每天抽時間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到家中休養期間,他經常和居所地的村民打成一片,了解鄉情民意。村民們都愿意把不順心的話給他說,把其他村民的糾紛給他講,那家有什么困難也同他談。有時身體好些時,就找這些不順心的村民談家常作思想工作。群眾卻你贊他是離崗不退位,調解在心中的義務調解員。在同病魔作斗爭期間,楊清華同志還對遇到困難、糾紛群眾進行調解,說服教育村民達10多人次,從沒有向組織上提出過什么特殊待遇和要求,由于他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今年“七一”被鎮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楊清華同志在司法助理員的崗位上履職盡責,他情系人民調解工作,把人民調解作為事業來追求,在平凡工作中為農村穩定與和諧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00六年十月十六日
楊清華,男,現年53歲,中共黨員,成都市新都區新民鎮司法所司法助理員,一位在農村調解崗位上干了12年的普通人民調解員,面對一起突發事件,為保護村民免遭歹徒襲擊,防止惡性械斗事件的發生,被歹徒刺成重傷。他的先進事跡傳遍了新都區,傳遍了成都市乃至全省司法行政系統。他被區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被省司法廳授予“優秀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被司法部授予“標兵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
一、奮不顧身,用自己的熱血保護了村民的安全
2004年11月10日上午11時許,楊清華正在新民鎮高祖村村部與村干部和區種子公司人員研究水稻治種工作,忽然聽見街上有吵鬧聲。他馬上警覺地站起身來,對在座的村干部說:“我出去看看。”說完立即走出辦公室。看見柘橋村5社的王某某手握磚頭將大成村9社的陳某某壓在身下,正欲行兇。他大聲喊道:“不許亂來!”迅速上前奪下王某的磚頭,將二人分開。
當楊清華回到辦公室準備繼續工作時,外面的爭吵聲又起,他回頭一看,王某某手握一把明晃晃的殺豬刀,與手拿鐐環的陳某某對峙起來,一場械斗即將發生。情況緊急,顧不得多考慮,楊清華快步跑到兩人跟前,吼道:“把東西放下,有事好好說!”那知王某某不聽勸阻,舉刀向陳某某刺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楊清華猛沖上前從背后將王某某緊緊抱住。這時王某某已是喪心病狂,反手一刀猛地捅向楊清華的腹部,鮮血一下子從傷口噴涌而出。為不傷及陳某某和旁邊無辜村民,楊清華強忍巨大的傷痛,緊緊將王某某抱住。
村干部和村民們立即將滿身是血已經昏迷的楊清華送往附近的衛生院搶救。但因傷勢嚴重,無法迅速止血,醫生緊急處理傷口后立即將其送到區人民醫院急救。經區人民醫院2次手術,楊清華的傷情才得到穩定。據主治醫生介紹,刀尖已刺穿他的大腸,流血過多,如果再晚5分鐘,后果難以設想。
而在昏迷了兩天兩夜后,楊清華醒來的第一句話就問:“那兩個人后來殺到起了嗎?旁邊站著的群眾受傷沒有?”當政法委曹晉書記到醫院看望楊清華詢問他有什么困難和要求時,楊清華卻說,我做為司法助理員、人民調解員,這是我的職責,是我應該做的,我沒有什么困難和要求。
聽說他受傷住院,高祖村的村民們,還有他曾經駐過村的村民們自發地趕著公共汽車到醫院看望他。被楊清華解救的陳某某也到楊清華的家中看望了楊清華,并向他致以深深的謝意。
二、用自己的一片真情,促浪子回頭換新生
作為新民鎮司法所僅有的兩名司法助理員之一,楊清華同志承擔了難度大,任務重的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他工作認真,責任心強,從1997年至在崗期間,全鎮共回歸89名刑釋解教人員,但至今沒有一人重新犯罪。回歸后的人員還盡力回報社會。
牛王村2社村民劉明清已是從勞教所、監獄兩進兩出的有著15年獄齡的回歸人員。就是這樣一個浪子,在楊清華苦口婆心的挽救幫助下,不僅過上了新生活,走上了富裕路,還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回報社會。2004年6月底,他作為浪子回頭換新生的典型,被請到成都崇州監獄、成都市少管所現身說法。
三、以情動人,以法育人,調解架起連心橋
農村工作復雜瑣碎,往往是“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很多矛盾糾紛都落到村一級班子上來。作為駐村干部、司法助理員兼人民調解員的楊清華,以他的真心和寬容,以他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架起了與村民心靈相通的連心橋,筑起了維護農村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在崗12年來,他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0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化解可能“民轉刑”案件20余起,幫教轉化“×××”習練者2人,在調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了農村的穩定。
楊清華工作在新民鎮,家住在馬家鎮普東村,但作為司法助理員、人民調解員的他,始終不忘自己的職責,不管哪里有糾紛,不管何時發生糾紛,只要他知道了,他都會盡心盡責地及時化解。
像芝麻大的小糾紛,楊清華從來沒有煩過,相反,他把調解當成一件樂事。楊清華說,在農村,許多矛盾糾紛往往是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的,如果調處不及時,就會釀成大的矛盾糾紛,甚至走向激化。因此,老百姓的事無小事。在他的1000余冊調解記錄檔案中,記載調解的小糾紛就占絕大部分。因為人民調解工作和安置幫教工作成績突出,新民鎮司法所幾乎年年被評為優秀司法所,楊清華也多次得到了上級的表彰和肯定。1998年、2000年被評為成都市新都區優秀司法助理員。
把和睦送給別人,把幸福送給別人,這是楊清華追求的目標。“以人心換人心,以黨心換民心”,這位年已53歲,10多年如一日地在基層調解戰線上默默耕耘的人民調解員、共產黨員楊清華就是這樣以自己的誠心,贏得了村民們的愛戴,被村民親切地稱為“調解大使”。
四、離崗不退位,調解在心中
楊清華同志由于長年的基層工作、生活無規律,不幸身患重病,市、區、局、鎮領導多次去看望他,在2005年3月,組織上即時安排他去醫院治療和在家中休養,保養好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他一方面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作好同病魔頑強抗爭,另一方面他每天抽時間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到家中休養期間,他經常和居所地的村民打成一片,了解鄉情民意。村民們都愿意把不順心的話給他說,把其他村民的糾紛給他講,那家有什么困難也同他談。有時身體好些時,就找這些不順心的村民談家常作思想工作。群眾卻你贊他是離崗不退位,調解在心中的義務調解員。在同病魔作斗爭期間,楊清華同志還對遇到困難、糾紛群眾進行調解,說服教育村民達10多人次,從沒有向組織上提出過什么特殊待遇和要求,由于他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今年“七一”被鎮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楊清華同志在司法助理員的崗位上履職盡責,他情系人民調解工作,把人民調解作為事業來追求,在平凡工作中為農村穩定與和諧作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