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愛民鑄忠魂

時間:2022-12-04 04:41:00

導語:廉潔愛民鑄忠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柴寶國:廉潔愛民忠魂

2005年5月1日,柴寶國的妻子于桂芹和兒子柴楠來到沈陽回龍崗公墓,將一束鮮花放到墓前,并把“鐵路優秀共產黨員”的復印件工整地貼到墓碑上。

回顧柴寶國的一生,他廉潔愛民的品格令人肅然起敬。

清正廉潔

房建處掌握著局機關職工的建房、管房和分房的權力,作為處長,柴寶國直接或間接管理著41.5億元的住房資金。8年來,他沒有被投訴過。

沖著他管理的41.5億元資金,不少人都在“琢磨”柴寶國,一些證券公司老總勸他把錢投往國債二級市場,甚至是股市,可以得到巨額的現金返還,他沒有答應。在住房建設工程材料的招投標中,柴寶國主持制訂了一系列制度,卡死了腐敗渠道。

一些同事私下里給柴寶國起了個外號:“柴老狠”,埋怨他工作起來只講原則、不留情面。因為柴寶國的不講情面,妻子于桂芹沒少跟他慪氣。1996年,沈陽鐵路局機關新建了住宅小區,當時身為鐵路局房建處處長的柴寶國住著一套50多平方米的小房,妻子就希望這次能分個大點的、樓層好點的房子。結果他們最后分了一套頂樓又臨街嘈雜的房子。柴寶國的父親在世時一直住在沈陽鐵西區一家工廠的一間單室,3家共用廁所。家里人幾次向他提起給老父親調調房,他沒有答應:父親不是鐵路職工,越是管房子越不能失去原則!

“在他心里,公家的事情想得最多,自家的事情想得最少。”于桂芹說。

心系職工

柴寶國平時生活樸素,身上不怎么帶錢,但每次出差,最少都要帶上2000元錢。這也是他和妻子多年的規矩,因為他每次都要到困難職工家里走走。1998年8月,原通遼鐵路分局通霍線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柴寶國立即帶人到白音胡碩地區察看災情,得知有4名職工的房子被水沖毀,他掏出身上的2000元錢送給他們。

作為房建處處長,柴寶國在分房上有一定的發言權,他把這種權力用到了那些急需幫助的職工身上。局機關一名小車司機因公死亡,分房時,柴寶國提出應優先考慮因公死亡的職工家屬,作為特例予以照顧。

2003年,原大石橋車輛段所屬的兩棟住宅樓仍然沒有供暖設備,108戶居民靠燒火炕取暖。柴寶國聞訊后趕到現場辦公,當即決定必須趕在當地集中供暖開始前完成供暖工程。一個月以后,工程完工開始正式供暖。63歲的退休職工宿國良說:“沒想到工程干得這么快,沒想到暖氣來得這么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