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優秀事跡材料

時間:2022-04-03 01:10:00

導語:企業優秀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優秀事跡材料

雖然是個城市中長大的年輕人,雖然在城市中工作過多年,但農村對她來說也并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2003年,大學剛畢業的她,作為“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的首批志愿者,離開家鄉,離開父母,只身一人來到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一個大山環抱的西部偏遠小城,開始了她的志愿服務。西部地區農民艱苦的生產生活條件,始終讓她難以忘懷。2007年10月,金壇市公開選聘大學生村干部,她毅然放棄了在上海的穩定工作,回到了農村,開始了她立志服務農村的又一段路程。

她,就是*,現任金壇市金城鎮長竹埂村黨總支副書記。年輕活潑的她,看不出一點副書記的架子,老百姓來辦公室咨詢辦事,她總是端茶倒水,熱情招呼。和老百姓談天說地是到農村工作必須的第一步,雖然在農村地區工作過一定時間,但她明白,西部地區的農村和蘇南地區的農村,情況是千差萬別的。只有先了解群眾的想法,學會群眾的語言,才能進一步開展工作。而08年大廣線涉及到村的拆遷工作,更是給*上了最直接,最生動而又最深刻的第一課。

城郊地區農村的拆遷動員,一向是連經驗豐富的老干部們都感到棘手的工作。而“小李書記”(這是村民對*的親切稱呼)剛到村沒多久,便自告奮勇,走上拆遷一線,和村干部們一起加班加點,走家串戶的做工作。在市委組織部的要求下,各鎮區都開展“民師帶高徒”的活動,以“3+x”模式培養大學生村干部。長竹埂村也不例外,負責幫帶小李的村黨總支周書記覺得這是鍛煉小李的好機會,便有心把小李和自己分在了一組。王大嬸是路線涉及的一家拆遷戶。在農村,老人們對于自家的老屋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說拆就拆了,誰心里都覺得不能太輕易。王大嬸也不例外,在嘗試了各種方法都難以說服的情況下,“小李書記”急了,舉出了一個強制拆遷的例子。王大嬸一聽,當下態度就冷淡了很多,很直接的對周書記說:“要不是看這個姑娘第一次上我家的門,我肯定要把她趕出去的。”*當時就覺得很委屈,她覺得自己也是從王大嬸的角度,為她著想才那樣說的啊。這時候村總支周書記笑了笑,拍拍她的肩膀,說:“小李,沒事的,在農村工作,就是要受得了委屈。”“不過,”周書記轉頭又說了四個字——“技巧第一。”周書記的話讓*茅塞頓開,她回頭想想,是啊!在這樣的情形下舉一個強制拆遷的例子,老百姓不誤解成以權壓人才怪呢!在農村工作,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更多的是需要耐心和技巧!第二天她又來到王大嬸家,笑嘻嘻的和大嬸說對不起,自己年紀小不懂事,說話沒遮攔。大嬸看這丫頭年紀輕又活潑,心里其實本身也沒什么不喜歡,矛盾就這樣煙消云散了。往后的日子里,*和大嬸說說家常,聊聊知心話,漸漸的,大嬸也就放下了心里的疙瘩,主動地配合村里完成了拆遷。通過全體村干部的共同努力,23戶村民全部按時拆遷,受到了上級的肯定。

有了這樣的經歷,*對如何與群眾溝通,開始有些摸得著門路了。去年在推廣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過程中,她發現有一個村民小組的參保率相比其他小組明顯落后很多。仔細觀察她發現,原來是這個小組的村民小組長自己一時也沒想得通,自己沒參保。這個時候,她想起也是一直從事農村工作的父親對她說過的一句話——“在農村,一個人的態度,往往就是一群人的態度。”這位小組長在群眾中具有相當的威信,也是一位黨員。在村里主持政工方面工作的*以一位年輕黨員的身份和他談話,懇請他以一位黨員的身份擔當起表率作用:“一個村(自然村)的老百姓可都看著你吶!”這位小組長平時對村委的工作也是很積極的,意識到自己一個人的不配合給整個村民小組帶來的不利影響,他主動的拿著自己和妻子的身份證,帶頭參了保,整個小組的工作,也得以順利推進。

作為一位大學生村官,小李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固有優勢。農村黨員的文化水平相對來說雖然不是很高,但學習求提高,學習求致富的勁頭卻十足。如何滿足他們的學習熱情,是*時常思考的問題。一開始,她所做的工作也只是局限于在村委訂閱的書報和農技類雜志分類整理,方便村民借閱。可后來有一天,在村會議室里,一位老黨員指著會議室角落里被暫時用作辦公電腦的現代黨員遠程教育系統,說:“小李書記,我剛剛看到你在電腦上放的那個治蟲方法的‘電視’(視頻),你能放給我看一遍嗎?”這一句話,點醒了*。這套遠程教育系統,不就是一個把知識和技術帶給農民的最好平臺嗎?從此之后,本來處于閑置狀況的遠教活動,在她的手上又活躍了起來,每天下載好的內容被登記歸類,每個月都有制定的遠教計劃,每一次遠教的節目清單也會提前公布。這樣,每次黨日活動之前,很多黨員群眾都會提前很長時間就來到會議室,為的就是多看一會兒會前的遠教節目。有的黨員還會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告訴她,提前“預約”。一年多來,積極參與遠程教育活動的黨員群眾已達到1500余人次。這樣,現代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系統可以說是真正的活了起來,增強的,不僅是農民本身的知識水平,更是全村干群學知識求進步的熱烈氛圍!

就這樣,年紀輕輕的“小李書記”,逐漸的在村里老百姓的心里站住了腳跟。在村黨總支換屆選舉中,她以高票當選;在民主評議和勤廉雙述活動中,她的服務態度和工作能力都獲得了全體黨員、村民代表的一致肯定,被推選為“優秀黨員”;在今年的2月,她還被金壇市金城鎮黨委、政府評為“優秀基層干部”。

作為一名女同志,以女性特有的細致,*對廣大農村女性的生活和健康有著特別的關注。去年4月,她參加了鎮計生部門開展的婦女健康普查。跑遍了金城鎮幾乎大大小小所有的村。在問卷的過程中,對于涉及到個人衛生情況的調查,很多農村婦女處于傳統觀念羞于出口很不配合,她總是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不厭其煩;一些帶著孩子來的婦女在做完問卷需要查體時,她都會主動幫助照看孩子,還細心地為孩子準備了一些小零食,以免孩子哭鬧;老年婦女過來了,她總是一口一個“阿姨”、“大媽”,提醒她們查體順序,為她們跑前跑后做好服務工作。一天下來喉嚨全啞了,她始終微笑堅持。沒有別的,就出于她對農村人民的熱愛,出于她對農村女性同胞的關注;同時,以女性特有的愛心,*對村里生活困難的群眾熱情幫助。今年春節剛過,村里老百姓就談論著一個悲傷的話題:五組村民戴國生夫婦年僅24歲的女兒戴倩被查出患有尿毒癥,必須進行換腎手術!而戴國生長年患有糖尿病,經濟情況本就拮據,女兒手術所需的巨額費用,更讓這個家庭的狀況雪上加霜。在*和其他村干部的倡議下,村里發起了“伸出友誼之手,救助花季少女”的捐款活動,大家你三百我五百,截止到現在,各方捐款已經達到了20余萬。戴國生夫婦愁容不展的臉上,漸漸的有了一絲希望的笑容。給他們希望的,不僅是捐款本身,更是大家的一片熾熱的愛心!

2008年12月,“金壇市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聯誼會”成立了,作為其中的出色一員,*被大家推選為聯誼會的秘書長。聯誼會成立以來,*經常和其他大學生村官溝通交流,及時向聯誼會反饋大家在工作學習生活上的需求,幫助大家解決實際困難;組織新老大學生村官形成幫帶對子,使新任大學生村官盡快適應角色,融入農村開展工作;定期組織大家參加業務培訓和文體活動,增強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工作的基本功,豐富了大家的業余生活。為著服務農村這一共同目標,*認真履行著“秘書長”的職責,勤勤懇懇為所有的大學生村干部做好服務工作,她永遠沒有忘記“奉獻、友愛、互助、進步”這八個字,這是奔赴西部時讓她熱血沸騰的志愿者精神!當然,她算不上代表,但她卻是一個微小的縮影——一個奮戰在農村工作第一線的女大學生村官們的縮影,一個所有在農村奉獻青春的大學生村官們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