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黨支部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6-30 04:09:00
導語:縣黨支部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鄉茶坪一組是一個典型的瑤族村寨,全組共有67戶,289人,于20*年7月被州委命名為“科技示范村”。村黨支部有黨員10名,(其中正式黨員6名,預備黨員*名),被當地瑤族人民稱為青山深處的好支部,多年來,支部班子圍繞農村經濟抓黨建,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使茶坪一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茶坪一組人少地廣,可開發利用山地多,經過認真分析,黨支部認為茶坪一組希望在山,出路也在山,只有靠山吃山,念好“山安經”,群眾脫貧致富才有希望。思路確定后,黨員和干部帶頭,大力發展山區經濟作物,經過努力,全村共種植香蕉、菠蘿、肉桂、砂仁、花椒等經濟作物*300畝,村外造林1557畝,種植業初具規模,群眾收入快速增長,20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500元,成了遠近聞名的科技推廣示范村。
在種植業獲得成功的同時,黨支部又把科學養豬作為一項致富的路子來抓,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組織了12名婦女到蒙自縣草壩鎮滬滇公司,學習養豬技術。在此基礎上,村里的科技示范養豬獲得成功,20*年出欄生豬*0頭,200*年,第二輪示范養豬推廣到60頭,獲得了較好的效益,群眾的養豬熱情被調動了起來。20*年村里建立了優質仔豬示范點,戶均養豬*頭,群眾又找到了一條增收致富路。
村里的經濟發展了,群眾的生活寬裕了,家家戶戶有了電視機、碾米機,摩托車由原來的一輛發展到52輛,電冰箱也逐步進入農戶家中。
2000年前茶坪一組內環境臟、亂、差現象突出,牛屎、馬糞遍路,讓人難以通行。為解決這一問題,茶坪一組黨支部充分發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6名黨員分頭到各村學習,采納其它小組改造村容村貌的成功經驗,根據實際情況,決定發動群眾實施豬圈——沼氣——衛生路三配套工程,進行村容村貌的改造。在改造過程中,黨支部充分利用廣播、群眾會議、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等形式,宣傳實施三配套工程的好處,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同時,黨支部幾個成員自己掏腰包,組織10個村民到*鄉的溫飽示范村——小牛場小組實地感受了建沼氣池的好處。回來后在群眾大會上把看到的、感受到的一一講給村民聽,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在支部書記李國才帶動下,村干部及各級人大代表首先交上了集資款,支部一班人又多次向上級協調物資和資金,他們的一言一行,群眾看在眼里,記地心里,被支部開展工作的誠心感動,也陸續交上了集資款。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在工程建設中,黨支部一班人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的建設中。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投資18萬元的茶坪一組三配套工程順利完工,并通過了驗收。整個工程包含長2120米的衛生路、長3*00米的人畜飲水工程、60口沼氣池、62個豬圈、62所私廁、2所公廁。一位曾對建設三配套工程持反對意見的瑤族大姐說:“真想不到啊,建起這小小的豬圈竟然能帶來這么多的好處,以前我反對真是傻啊,要是真的不建了,我們還得在勞累一天后燒火煮飯,還住在糞堆中間”。
在黨支部的帶領下,茶坪一組掀起了大干公益事業的熱潮,至20*年,除上面的路、水和沼氣三配套外,還先后完成了小組文化活動室、文體中心球場、黨員文化活動室、閉路電視等設施,購置了黨員活動室配套設備(書柜、電視柜、功放機、音響等)。茶坪一組黨支部成員們越干越有勁,在開展公益事業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組建了村寨籃球隊,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真抓實干,并把目標放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中,不斷帶領農民群眾發家致富,農村經濟更快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農村社會更加穩定。
大山綠了,村貌變了,村民富了,群眾笑了,但茶坪一組黨支部仍在不斷探索農村發展的新路子,朝氣蓬勃地帶領群眾朝小康村邁進。
- 上一篇:汶河水污染防治管理論文
- 下一篇:黨總支的事跡材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