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兩委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6-30 04:13:00
導語:村兩委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西北*鄉他期口村,地處*縣東北部山區。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環境,山野蓄不了水,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極差。1999年,村黨總支書記李榮新從左美村委會調回來,他期口的面貌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在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以李榮新為代表的村總支一班人,帶領群眾筑塘、架電和修路,體現了基層黨員干部一心為民的誠心,贏得了人心,凝聚了黨心。
把電架通讓他期口的夜晚不再黑暗
1999年以前,他期口村是*縣幾個為數不多的沒有通電的村委會。群眾對通電盼望已久。李榮新調回他期口任書記后,架電成了村“兩委”立志要做的第一件事。當時,時值全縣正在大規模開展農村電網改造,村“兩委”一方面積極向鄉黨委、政府匯報情況,盡可能爭取來自上級部門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積極做好有關的調查摸底和架電的前期準備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期口村的通電問題終于納入了全縣農村電網改造的規劃中。
由于地處偏遠山區,加之公路不通,架電所需的電桿需要人力抬運到山梁上。為節約資金,村“兩委”干部帶頭,積極動員群眾投工投勞。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一排排電桿尤如盤旋在荒山野嶺上的一條條長蛇,一直延伸到了他期口所屬的七個自然村。
他期口七個自然村的電全部架通了。大家清晰的記得,通電的那一天,群眾既高興又好奇,都圍著那顆會發光的燈紛紛議論開來:“怪了,咋個一股線進去燈就亮了……”。
修建水窖讓群眾喝上潔凈之水
水,是生命之源,卻成了制約他期口村脫貧致富的天然屏障。不僅農業生產用水要靠老天爺的恩賜,就連群眾生活飲用的村子中央那塘渾渾的泥漿水也有長達半年的干枯期。盡快改善群眾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讓群眾吃上潔凈衛生的水,是他期口村“兩委”立志要做的第二件事。
伴隨著縣政府出臺修建一口水窖補助20包水泥和2.5立方沙的優惠政策,村“兩委”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確定了戶均建一口水窖的目標。于是,到石場上炸石、到沙場上搬沙、拉沙,水窖的修建工作在村“兩委”的組織安排下,有條不紊地進行,并最終實現了戶均一口水窖的目標,近一半的農戶修建了兩口甚至三口水窖,使該村徹底結束了喝泥塘水的歷史。
筑塘修路風采映照他期口
從20*年開始,*縣委、縣政府提出舉全縣之力推進鄉村公路建設、推進村容村貌改造,這股春風也吹進大山深處的他期口村。為此,村“兩委”決定修路的同時,還決定把村子中央那塘畜著他期口人生命之水的塘子修好。他們的這一想法得到了西北*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縣委掛鉤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縣委掛鉤領導的積極協調下,他期口村修路筑塘所需的40多萬資金全部有了著落。
筑塘、修路工期長,體力消耗大,組織群眾投工投勞,需要與群眾進行廣泛的商議,更需要進行精心的組織和籌備。經研究,村“兩委”決定以每天每戶人家出一個男勞力,分兩個組進行施工,或以資代勞,方案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
為帶好頭,黨總支書記李榮新不僅無償的開出了自己的拖拉機、碎石機,而且還讓自己的兒子一起干。每天,父子兩人總是最早來到工地,最晚離開工地。用群眾的話說,“聽到拖拉機一響大家就會出來”,他的拖拉機成為施工的號角。在為期6個多月的施工中,這個壯實的仆族漢子整天泡在工地上,把家里繁重的活計推給了媳婦。因為開拖拉機拉運碎石,一次差點連人帶車跌下山崖;因為搶運卸下在路邊的水泥不被雨水澆淋,他開著拖拉機一遍又一遍地在黑夜中來回拉運水泥直到天亮;因為專注于挖土,他兒子的腳不小心踩到了一顆鐵釘上……。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李榮新卻說是黨員就應該帶頭。
村委會主任李忠偉,家里剛剛栽了10多畝烤煙正需要精心管理,然而他已顧不上這些,導致有兩爐煙在烘烤過程中全部烤廢,損失達4000多元。但他認為,比起筑塘和修路,自己的損失也不算什么。等路修好了,他期口村的明天才會有希望,他期口村的烤煙也才會真正的發展起來。
發展經濟讓脫貧之路延伸
基礎設施的改善,為他期口村發展經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為此,他期口村“兩委”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思路,即穩定包谷種植,大力發展養豬業;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烤煙種植。
為鼓勵群眾發展養豬業,村干部們帶頭養好豬。一是改造豬廄,實行標準化養豬,確保豬圈環境衛生;二是盡量喂生飼料,催生催長。黨總支書記李榮新采用這種方法,實現一年飼養十多頭豬當年就出售。正是用養豬的錢,他買了拖拉機和摩托車,成為他期口村的致富帶頭人。能人效應既推動了標準化豬廄的建設,也有效促進了村子里養豬業的規模化發展。
村委會主任李忠偉則帶頭試種烤煙,雖然第一年由于種種原因烘烤壞了兩爐烤煙,但仍然獲得了比種植糧食更好的經濟效益。在李忠偉的帶領和帶動下,他期口村種植烤煙的農戶已從20*年的4戶人家增加到20*年的100多戶。
他期口村的黨員干部認為,是黨員,是“村官”,就應該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發家致富。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期口村,黨員,“村官”,不但是群眾的主心骨,而且是一個堅強的戰斗堡壘。
- 上一篇:黨總支的事跡材料(村)
- 下一篇:水庫主壩壩基滲流分析論文
精品范文
10村兩委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