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人民醫院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12-02 03:48:00
導語:市第一人民醫院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人說用自己的左手溫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種自憐,而用自己的雙手去溫暖別人的雙手,卻是一種奉獻。
在我們*市第一人民醫院就有這樣一位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至真、至純、至善、至美的心靈,譜寫一曲又一曲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贊歌。他是誰?他就是超聲醫生--*。
1982年的冬天,20歲的*從揚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了,分配在*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見習期快滿了,老院長蔣建明找到了他,希望他參與組建醫院的超聲科。*很是驚訝,那不是做不成臨床醫生了嗎?這與他所期待的,距離太遠了。可是看著老院長殷切的目光,*打消了心中的一絲疑慮,踏上了半年的進修之路。
就是這樣的一次選擇,改變了*一生的生命軌跡。從此,*市第一人民醫院也許少了一名優秀的臨床醫生,卻有了一位聲譽卓著的超聲科醫生。
一束超聲就像一把刀,把身體剖開,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是身體某一部位的斷面圖像。就是這些個斷面圖像為臨床醫生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超聲圖像和超聲醫生診定的病變部位在哪,醫生就在哪兒下刀,要知道,一刀下去非同兒戲,那可是人命關天呀!
懷著對病人負責的信念,他的心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一年前的一天,超聲科來了一個60多歲的男病人。病人捂著肚子直喊疼,豆大的汗珠不停往下掉。*看了臨床醫生的初步診斷,“哦,闌尾膿腫。”然后在病人腹部仔細探測起來。
當看到超聲回聲有異常,多年的臨床經驗提醒他,該不會是腸扭轉吧?因為闌尾膿腫只需保守治療,而腸扭轉就必須爭分奪秒進行手術,一旦誤診,會有生命危險的!想到這,*決定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重新仔細探測。一遍又一遍,比照,分辨,盯著屏幕的眼睛又酸又澀,可是心頭的疑慮在一點點減少,“肯定是腸扭轉,必須馬上手術!”
一個小時后,病人的腹腔被打開了:果然是腸扭轉,而且是扭轉后套在腹網膜中,如果再拖延一二天,很可能造成小腸壞死,到那時,就只能把小腸割去一截,造成終身的遺憾。
有人把超聲比作臨床醫生的眼睛,也有人把超聲比作臨床醫生的偵察兵,更有人把它比做臨床醫生的參謀長!的確,超聲醫生追求的就是與術后診斷或病理診斷的相符率,相符率越高,說明超聲做得越成功。而高超的超聲醫生甚至能發現臨床醫生未發現的病灶。二十多年來,*為15多萬人次做過B超,超聲診斷相符率遠遠高出省規定的目標,達到百分之九十六。
這是一個怎樣的數字?
在超聲科有限的空間中,每月接待的病人高達7000人次以上,這一超強的工作量讓同仁們刮目相看,更讓國際著名超聲科教授為之驚嘆叫絕!為了準確無誤地做出超聲診斷,*總是先了解病人的病史、家族史,每天接待四五十個病人,每天的工作量就在八小時以上。有人發現*有個習慣:上班時間從不喝水。他不愛喝水嗎?不是,他是為了盡可能多地擠出時間多看一些病人。而他的妻子更知道,下班后的老嚴從不和她搶電視頻道,除了七點檔的新聞,其他時段再好看的電視節目也吸引不了他。是他不愛看電視嗎?不是,他是為了保持視力,眼睛近視的他是為了要盡可能地延長工作生命為病人服務。
*經常對人說:“病人的需要就是醫生行動的沖鋒號,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心甘情愿做一個幕后英雄。”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90年代,醫院還沒有夜班制,*常常在深夜被叫醒,從家里趕到醫院。又是一天深夜,*正發著高燒,昏昏沉沉中聽到窗外有人喊:“嚴醫生、嚴醫生,急診!”他一個激靈從床上爬起來,披上衣服就要往外走。妻子一摸他的額頭,燙得嚇人,心疼地沖窗外大叫:“老嚴發高燒呢!”可她話音剛落,老嚴已然出了門。
還有一次,一個年輕人獨自來醫院就診,當時正好中午下班交接班時,接班醫生因此沒有細問病情就讓病人去做B超。*從B超顯示結果上看到,脾臟破裂,已經出現內出血,必須盡快進行手術。按例,*只要在診斷報告上簽個字就完成了任務。可是細心的老嚴注意到,病人沒有家屬相陪,臨床醫生又不知病情,萬一病人在去急診處的路上因出血過多暈倒了,豈不危險!想到此,他二話沒說,半扶半背地把病人從樓上送到急診室,與急診醫生細細交待一番才放心地離去。
但也有*不愿意做的事,那就是胎兒性別鑒定。那怕你塞紅包、說好話、打招呼,為了不給別人難堪,也為了減少糾纏,*干脆把舉報電話貼上了墻,讓那些別有用心者一看就知道,這里不做胎兒性別鑒定。
是啊!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動身邊的每一個人。
面對患者渴求的目光,面對肩負的神圣職責,*始終把南丁格爾“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無私奉獻”的精神牢記在心,用心靈去溝通心靈,用生命去溫暖生命,用自己的摯愛幫助患者與疾病和死神抗爭!用真情為患者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 上一篇:遇羅克研究論文
- 下一篇:市國稅局優秀個人先進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