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醫師先進事跡
時間:2022-07-08 11:33:00
導語:優秀醫師先進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定然同志1984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醫學系,經過三年教學及臨床實踐的鍛煉,1987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河南醫科大學內科心血管專業碩士研究生,1990年畢業并獲得碩士學位,分配到中原油田總醫院心內科工作。現任*市油田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業務副院長,新鄉醫學院兼職教授、*市醫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市政協第四屆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醫師協會內科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心血管專業,積極開展了冠心病防治研究,在臨床上率先開展了心電圖運動試驗及運動試驗,聯合潘生丁試驗對冠心病早期診斷價值及其療效評價的探討,目前已應用4000余例,使大量的隱匿性冠心病患者得以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使總醫院在冠心病診斷方面處于本地區領先水平,該項研究成果榮獲中原石油勘探局1993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年,成功實施了本地區第一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靜脈溶栓療法,隨后他帶頭組織心內科廣泛開展了中大劑量尿激酶靜脈溶栓配合轉換酶抑制劑等綜合療法的臨床應用,治療急性心肌梗塞300余例,使住院病死率由原來的15%降至7%左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并及時寫出臨床研究報告參加了河南省第三屆心血管學術會議進行大會交流,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由于在臨床和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現,他很快成為心內科的學科帶頭人。作為總醫院心血管專業的學科帶頭人,他不僅具有較高的學術理論水平和熟練地處理本專業復雜疑難問題的能力,而且能牢牢把握本專業理論、技術發展的前沿,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積極學習、探索新療法、新技術并進行推廣應用和開展臨床科研工作,為總醫院心血管專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人工心臟起搏技術是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手段,是心血管專業電治療學的重要技術之一,基層醫院由于受技術和條件限制而很難開展此項工作,司定然主動向院領導建議,積極創造條件,查閱有關資料,并根據自己讀研究生期間積累的經驗,帶領科內同志克服重重困難,于1994年開展了本地區第一例臨時心臟起搏術,術中由于血管鞘管與導管型號不匹配(因條件所限),造成局部出血不止,他在手術臺上積極開動腦筋,果斷采用輸液器接頭代套管封堵的方法,解決了這一難題,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終于將起搏電極導管置入心臟,起搏成功,使這位生命垂危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轉危為安;在此基礎上,他又帶領大家完成了更高難度的床旁經氣囊漂浮電極臨時心臟起搏術的技術攻關。同年,經過充分的技術準備,他組織開展了技術條件要求更高、更復雜的永久心臟起搏器安裝術,更加拓寬了這種先進技術的臨床應用范圍。
目前,他已為126例各種危重心臟病患者進行了起搏治療,成功率達100%,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也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這項技術不僅填補了*地區的空白,而且在適應癥、起搏方式選擇及生理性起搏方面居河南省領先水平。為了促進心血管專業技術的更大發展,為醫院創名牌、爭效益,為職工家屬解除疾苦,司定然向院領導提出了在總醫院開展心血管疾病最尖端診療技術之一——心臟病介入治療術的研究與臨床應用,在得到醫院領導的同意與支持以后,他親自帶人于1995年8月到中國醫學科學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研修介入心臟病學,半年后歸院,即投入了復雜的前期準備工作中,為了盡早開展工作而不額外增加醫院負擔,他提出立足于醫院現有條件,不等不靠,將胃腸透視室作為導管室,利用現有的舊x線透視機替代大型c型臂血管造影機,自行制造器械消毒槽,僅用兩個月時間完成了準備工作。于1996年5月1日開展了具有當前國際先進水平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經導管射頻消融治療術、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術兩項新技術,從此結束了以往這類疾病手術創傷大、藥物療效差而依賴外轉求醫的局面,此療法既可以使患者得到根治或顯著好轉,又為勘探局和職工家屬節約了大量費用,目前治療患者96例,成功率97.7%,直接經濟效益176萬元。上述新技術、新療法的開展使總醫院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水平跨入了省內同級醫院先進行列,為創建“三甲”醫院產生了積極作用,使當時在本地區獨家掌握這些新技術的油田總醫院的聲譽和影響得到了大大提高,已經產生了重大的社會效益和顯著的經濟效益。冠心病介入治療是當今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最復雜、難度最大、危險最高而效果最好的尖端技術之一。總醫院大型血管造影機的引進為心內科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契機,司定然不失時機地積極組織科室人員學習相關技術,使冠心病介入治療術順利在我院推廣開展。2001年,他主持開展了*市首例經皮插管冠脈腔內成形及支架植入術,在他的帶領下,目前已為成功完成近千例冠狀動脈造影及ptca和冠脈內支架置入術,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上述心臟介入治療技術的開展,使總醫院心血管疾病診療水平跨入了國內同級醫院先進行列。
司定然同志不僅有孜孜不倦地學習運用新技術的精神,更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他常對同志們說,既然我們做了醫生,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就是我們的天職。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自到中原油田的第一天起,他就以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治病救人的事業之中。他所在的心血管內科是醫院的重點科室,也是全院最大、最忙,危重病人多,病情變化快的科室之一。作為科室負責人,他總是第一個到工作崗位,并常因為病人診治而耽誤了休息時間,不管白天黑夜、刮風下雨,只要病人需要、出診會診,總是隨叫隨到。剛端起飯碗、剛躺下睡覺就被邀會診的情況不可勝數。從事心臟介入治療需要在x線透視下確定導管電極的位置,醫生要暴露x線直接照射下工作,會受到數倍于患者照射劑量射線的損害。由于長期的射線照射,他的白細胞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右手也發生了放射性皮炎,每次手術前后,科室的同志們無不為他擔心,捏著一把汗,都勸他在臺下或室外指導,可他總是上臺次數最多、時間最長,即使被別人替下也不離開導管室,觀察病人、指導下級醫師工作。每次手術結束后,他總是回病房逐個診察術后病人,確認無并發癥后才放心地最后一個離開病房。有一次,手術一直從早上7點進行到晚上9點,結束時發現機器出了故障,其他同志都回家休息了,為了不影響第二天的手術,他親自陪同西門子公司的工程師修理機器,直到深夜12點將送工程師回住處他才回家,第二天同志們上班時,發現他已經又做好了當天手術的準備工作。他不僅自己以身作則,還帶出了一只作風過硬的隊伍。不論工作多忙多累,心內科的同志們從無怨言,尤其是介入治療小組的醫護人員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大家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使科室的各項工作都走在了醫院的前列。在他領導下該科多年被評為院先進單位、院雙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和中原石油勘探局模范集體、文明單位。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司定然在努力完成各項醫療工作的同時,還注意不斷地總結經驗,近年來先后編著了《現代實用心臟病學》(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在雜志及學術會議上發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科研論文29篇,其中《轉換酶抑制劑對急性心肌梗塞的保護作用》一文參加了第四屆國際轉換酶抑制劑研討會大會交流,《生理性永久心臟起搏器臨床應用分析》等三篇論文參加了第三屆長城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交流并為《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錄用;《永久人工心臟起搏術》、《射頻消融治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臨床研究》、《血漿內皮素在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中的變化及低分子肝素治療對其影響的臨床研究》、《聯合藥物干預對高血壓胰島素抵抗及24小時動態血壓負荷影響的臨床研究》、《不穩定冠狀動脈疾病ptca+支架介入治療的臨床研究》等五項成果先后獲得中原油田及*市科技進步獎;1998年應邀出席了在新加坡舉辦的第七屆亞太地區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
面對取得的成績和榮譽司定然并沒有故步自封,而又把眼光集中到了更重要的課題,2002年他承擔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與英國牛津大學臨床試驗研究中心聯合組織實施的協作研究項目——《中國第二項急性心肌梗塞臨床治療研究》及由加拿大、印度和中國共同發起的國際性協作研究《評價低分子肝素和代謝調節劑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研究》的部分研究工作,為兩項大規模臨床試驗提供了一定的循證學依據,受到有關專家的一致好評。
在2000-2002的三年里,他帶領的心內科取得了更加優異的成績,醫療質量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保持雙先單位,他也連續三年被評為院“優秀管理工作者”,“局勞動模范”,“局十佳青年”,2003年初被提拔為中原油田總醫院業務副院長。
2003年的春天,非典型性肺炎肆虐中國大地,一場抗擊非典的戰爭在全國打響,當和政府高度重視防治非典的這場戰爭。剛剛上任業務副院長的司定然同志在這危難之際自告奮勇地擔起組織指揮抗擊非典一線工作的重擔,由于時間緊任務重,他連續七天吃住在工作現場,協調相關科室和部門,組織行政、后勤和醫務人員,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成功創建了發熱門診、非典病房,購置了防護服裝和消殺物品,做好了防止非典的一切準備工作。在抗擊非典最艱難、最危險的日子里,為了明確診斷幾名非典疑似病例,司定然同志常常連續幾天忙得回不了家,他不顧個人安危,一天奔波于非典病房和發熱門診之間數十趟,親自給病人查體和詢問病史,親自為病人盛飯送水,親自觀察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在他的帶領下,所有疑似病例均痊愈出院,整個油區沒有一例非典感染病人,圓滿完成了抗擊非典的光榮任務,受到中原石油勘探局領導的高度贊揚和表彰。
作為業務副院長,他主管全院醫療和護理這兩個決定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部門,他深知自己身上擔子的重量和責任,更加忘我地工作;他站在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高度,對內基于醫院工作的實際,對人員和崗位進行合理的分配,充分發揮全院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狠抓醫護質量和服務水平,對外努力協調各方面的關系,為醫院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由于他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職工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醫院的面貌煥然一新,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日益提高。
司定然同志二十多年如一日,他那對技術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工作極端負責的作風、對患者無比熱情的精神早已在當地廣為流傳,人們都夸他為優秀醫生,學習楷模。
- 上一篇:行政村廠務公開和民主管理交流材料
- 下一篇:優秀初中女學生入團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