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脫貧攻堅個人事跡材料

時間:2022-09-14 10:01:09

導語:第一書記脫貧攻堅個人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書記脫貧攻堅個人事跡材料

2017年5月,按照組織安排,我到**鎮**村任第一書記,扎根村上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艱辛與付出,收獲與感動,組織的囑托時刻銘記于心。

工作脫產村上扎寨安營

清楚地記得,2017年5月5日,**區五個一駐村幫扶工作推進會暨業務培訓會召開,會議指出了我區脫貧攻堅工作的緊迫性和嚴峻性,對第一書記職責和工作要求進行了強調;5月8日,在宣傳部干部職工會上,領導說,“**,散會后把工作交接一下,明天就帶上生活用品,住在村上好好干,不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不還朝!”,當天,單位就給我備齊了生活用品、買來了牛奶、方便面;5月9日,**鎮脫貧攻堅大會召開,……就這樣,我的命運就和脫貧攻堅,和**村交融在一起了。

責任擔當工作就得拼命

說實話,第一書記這個稱呼聽起來讓人自豪,但在實際工作中感受更多的,是責任和擔當。

從駐村第一天開始,面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五改三建、缺啥補啥、貧困戶環境衛生整治以及脫貧攻堅資料的完善。每件事情都時間緊、任務重,容不得半點馬虎,必須無條件完成,既然你是第一書記,每件事都必須親自參與、親自做。在與駐村工作組和村兩委開會研究以后,接下來感覺人就進入了瘋狂模式。

****村共有29戶貧困戶,就在到村的當月,我與村主任**一起,每戶人家至少走了不下三回,對每戶情況進行了詳細統計,烈日也好、下雨也罷,從未停止過。因為**村地勢較高,有很多陡坡,每天連續不斷開車,魏主任的面包車發動機都燒壞了一個。從5月9日開始,我就住在村上的計生檢查室一間十幾平米的小房子,雖然艱苦,但有更多的時間來開展工作。從早上7點出門,中午寢室吃一碗方便面,下午繼續,直到晚上回寢室簡單吃點東西,然后又得加班做資料。每當夜深人靜一人在村上,感覺孤單和勞累,但是想到貧困戶那一張張期盼的臉和他們感恩的話語,又覺得很值。

**村是市級貧困村,到目前為止,村上并沒有成片發展的產業,沒有市級幫扶部門,也沒有扶貧產業園,難道我們就不能作為了嗎?我內心是不甘心的。**鎮正在全市示范打造四好新村,雖然**村不在項目村行列,但是,我們也可以結合脫貧攻堅慢慢向四好靠攏。我們依靠政策兜底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和“六有”,大伙兒基本上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我們正好可以借脫貧讓貧困戶先示范,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我通過農民夜校授課和入戶走訪,“**村也要向四好村靠攏!”幾乎做到了戶戶知曉。真所謂“跑斷腿、磨破嘴!”當然,與此帶來的也是更加繁重的工作和勞心。

“范書記來了哈!”剛開始,很多貧困戶見到我第一句就是這話,然后就跑屋里去了,一看才知道,他們要么急著在整理衣被,要么在擦桌子上的灰塵,打掃衛生。到后來,我到貧困戶家里,大伙兒基本都說,“范書記,又來了哈,快進屋里坐,隨便看,家里都按你的要求收拾了的呢。”所謂天道酬勤,功夫沒有白費,在市級和區委的多次督查中,**村貧困戶的環境衛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潔程度令督查人員都很震驚,與此同時,缺啥補啥、五改三建、貸款建房等工作均順利實施,考核得分均在90分以上,圓滿完成了階段性任務。“脫貧邂逅四好**風光更好”,人民網、國際在線、中華網、新浪、搜狐、今日頭條、**日報等媒體紛紛對**村結合脫貧攻堅,向四好村靠攏的做法給予報道。黨的勝利召開后,結合區上開展的“我讀你聽、入腦入心”活動,第一時間到貧困戶家中誦讀宣講報告中脫貧的相關內容,將黨的好政策傳遞到農家小院,增強貧困戶脫貧信心,受到人民日報的關注。10月27日,人民日報在“昂首闊步踏上新征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專欄對我為貧困戶誦讀報告的舉措給予了報道。

不忘初心貧困戶就是親人

村里貧困戶大部分都年齡偏大,家庭環境衛生較差,個人衛生習慣也不好,難免讓人在心里上產生一種不愿打交道的想法。但是作為第一書記,我也是從農村長大,我深知農民的艱辛與不易,更有組織的重托,所以我清楚地告訴自己,既然在這個崗位,就要用真誠去感化他們,用行動去改變他們,把貧困戶當做自己的親人來對待。兩個多月以來,自己一有時間就去與他們拉家常,幫助做些簡單農活,打掃衛生,誰家里有什么困難盡力幫助他們,與貧困戶的關系越來越親密。當自己真正融入到貧困戶心里時,所要做的工作就容易多了,就會獲得支持與理解。貧困戶魏成文常年睡在一張木板上,家里沒有床,6月13日晚上,我把**家里一張空床拉倒他家里,幫他鋪好床鋪,老人很感動,當晚,就連夜把自己家里收拾的整整潔潔。

**、**等5戶貧困戶上有老,小有小,家里開支較大,家庭收入低。看到這些,我鼓起勇氣找到了**生生鞋業的老板**,說了我想幫助她們申請加工鞋子的想法。本來現在不缺人手,林總見我誠心請求,破例給了我一些加工任務,于是,我和主任開著面包車,帶她們去廠里學技術,拉鞋子回來在家里做,現在她們每天基本能掙上40元務工費。

很多干部在扶貧工作中,也做了很多實在的工作,但就有是有些怕幫扶的對象記不住自己的名字,等到督查或暗訪組問起來了就心里很不安。但在我看來,根本原因還是你沒有走進貧困戶的心里,當你真正將他們當做自己的親人對待,幫他們解決實際的困難,完全不需他們天天去背什么“五個一”工作組,自然你就在他們的心中,忘不了,而且你的工作開展起來也會得到他們的全力支持。

收獲感動用激情點亮青春

在駐村工作中,雖然累,但也有許多讓人感動的地方。

住在村上,由于村委會沒有廚房,每天吃飯是一個具體問題。我清楚地記得那是5月14日,那天恰是星期日,我中午泡方便面又被村主任碰見了,被他一手奪過,“范書記,說真的,你在村上來幫助我們,大家都很感動,雖然村上條件差,但哪能天天吃方便面,你身體到底還要不要?從今天中午起,以后每天就在我家里吃!”主任堅決地說到。于是,每天三頓就在他家里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6月11日傍晚,走訪回村上的途中突然暴雨傾盆,被困于5組的堰塘喂魚小棚里,身上全部被打濕,眼看天就快黑了,貧困戶馬金武披戴著斗篷,拿著傘來找到我,他說,想到大雨來時,我可能還沒走到村上,就來找找我;3組的魏開碧大媽將院子里的梔子花摘一大包送來,說放在寢室里能除異味;7月以來,天氣尤為炎熱,村辦公室、寢室沒有空調,人隨時汗流浹背,村衛生站的周老師夫婦經常送來西瓜等水果,消暑降溫;冬天夜里寒冷,村干部給我送來棉被;宣傳領導多次來村上看我,指導工作方法,對我的生活噓寒問暖……

駐村工作讓人收獲和感動的有很多地方,但對家庭也有些愧疚。父母經常打電話問自己何時回家,想見一面,但基本上未能滿足愿望,甚至大部分周末因工作需要都未能回家;因妻子在鄉鎮學校教書,兒子平時作業也沒有人輔導,6月份期末考試,兒子的成績出現了下滑,看到試卷后,自己的眼眶一下就紅了,因為兒子的作文題目是“他讓我更感動”,寫的是我當第一書記后,工作很忙,很累,很少見到我……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在報告中對脫貧攻堅任務作出了明確指示,更讓人提振信心。任**村第一書記兩年多來,雖然感覺很苦很累,但是能讓全村貧困戶在2018年底順利脫貧;能讓貧困戶的生活面貌發生了改變,看到這些,又讓人很欣慰,給了我繼續努力干下去的動力。組織的關心和指導,更增添了我把工作干得更好的信心和決心。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少荊棘,我將牢記組織重托,早日讓貧困戶脫貧奔康,過上好日子,用熱血和激情點亮自己的青春,做一名合格稱職的“第一書記”。